鄂教版语文一年级(下)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鄂教版语文一年级(下)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鄂教版语文一年级(下)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鄂教版语文一年级(下)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鄂教版语文一年级(下)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教材分析有人说:“我的一生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生活。”有人说:“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还有人说:“我是一个拙笨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这三个人分别成为了革命家、科学家和艺术大师。他们的名字是:孙中山、爱因斯坦、梅兰芳。本单元以“好问和勤奋”为话题,安排了一课识字,三篇课文。课文之后有一篇古诗诵读,一个语文乐园,一个口语交际,一个综合性学习。识字(一)中的12个四个字的词语揭示了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回忆字的构字规律,同时培养须生识字写字的能力。三篇课文分别讲述的是中外名人小时侯的故事。不懂就问让孩子们从刻苦读书的

2、孙中山身上感受到勤学好问的精神。读了梅兰芳学艺后,孩子们回发现勤学苦练使梅兰芳成了著名的京剧大师。趣味十足的三只小板凳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孩子们明白是情分努力让爱因斯坦成为了伟大的科学家。古诗咏柳让学生欣赏在春风吹拂下柳树迷人的姿态,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语文乐园通过“我来试试”,引导学生读汉语拼音字母表,说词语,读句子和成语故事,帮助学生掌握字母表,为学习查字典打下基础;初步感知祖国语言文字的神奇,积累语言。“探究与发现”在引导学生看图说反义词的同时,让学生发现反义词的特点;在写字的同时,让发现书写的规律。“我的作品”通过让学生根据词语的内涵及外延展开丰富的联想,积累词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

3、的学习空间。口语交际让学生围绕借东西这个话题展开交流,在创设的故事情境中,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同时,还渗透着对学生文明习惯及友爱精神的培养。综合性学习安排的内容是“办一次关于动物的小展览”,立足与语文学习,体现了课内外的沟通、学科间的融合。课题识字 一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学会8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短语。德育情意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会意字的特点,感受汉字的魅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难点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教 学 过 程第 一 课 时预 设生 成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吗?王老师有几个生字

4、朋友很想和我们玩捉迷藏,你们想把它们找出来吗?课件出示“炎”、“明”、“鲜”的图片,学生一一猜出这些字。2、同学们可真聪明,一下就猜出了这些字,这些字可真有趣,从图上就能明白字的意思。像这样有趣的字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再来认识几个!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8页,自由地读一读课文。2、读完课文后请你用铅笔在课文中把生字圈出来吧!找到之后,多读几遍。3、指名读生字,开火车读去掉拼音的生字。4、出示词语“众志成城、广阔、磊落”,指名读,齐读5 、同学们已经认识这些生字朋友了,如果把他们放回到课文中,你们还能读好他们吗?6、生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议字音是否读的准确。三、熟读短语,领

5、略会意字特点。1、(出示“木”)瞧!这个字你们还记得吗?我们知道木和树有关,但是现在只有一棵树,多孤单呀!我们来给他找几个好朋友吧!2、出示“林”,现在有几个木了?(两个)两个木就是“林”!朋友呀,越多越好!我们再来找一个!出示“森”,瞧!现在有几个木了?(3个)三个木就是“森”3、这两个字不仅是“木”的好朋友,他们还是一对词语朋友,你知道怎么读吗?指名读“森林”你们见过森林吗?森林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说4、这位同学说了森林里有很多的树,那么到底有多少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林海茫茫”的图片)瞧!这片林里的树多得像无边无际的海,一片连着一片,真是“林海茫茫”啊!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读“林海茫

6、茫”,注意读出树很多的感觉。5、(出示“森林广阔”的图)看哪!森林里的树可真多啊!这就叫作“森林广阔”。谁能读出森林广阔的感觉呢?6、指名读,连句读。男女生赛读这两行。7、(出示“从”图)瞧!一个人在前面走,另一个人在后面走,这就是“从”字!真有意思!同样的,王老师在这里教大家识字、读书,同学们就跟着王老师学习,这就叫作“从师习艺”了。哪个爱学习的同学来读一读呢?指名读,师生齐读8、(出示“众”)两个人组成“从”,那么三个人在一起就是众!人可真多呀!人越多,力量就越大!这就叫作“众志成城”!9、分组自由读,赛读。齐读这两行10、刚才我们是一行一行分开读的,现在把他们和在一起你们还会读吗?11、

7、生自由读,师生合作读,拍手读。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1、今天我们认识了几个很有趣的生字,下面我们来学着写一写!2、出示“林、森、从、众”四个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们呢?3、师提醒学生注意:“林”的第一个木的捺变成点,类似的还有“森”“从”“众”。4、师范写“林”、“森”,学生仔细观察后在书上练习。趣味语文1、趣味识字本。2、书写课后的生字。板书设计识字 一林、森、从、众教学反思课题不懂就要问课时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学会“要、时、着、思、很、讲、把、面、怕”9个字,会认“懂、那、背、刚、勇、答、题”7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力目标练习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及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课文。德

8、育情意目标体会遇到问题要积极面对,不懂就要问。教学重难点重点生字的读写,重点指导读好第三、四自然段,指导朗读时可以让学生扮演孙中山、私塾先生、同学,在体会任务内心想法的基础上读句子,让学生感悟孙中山是个不懂就问、善于思考的聪明孩子。难点在课文中学习孙中山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知识链接私塾:中国旧时私人开办的学校。每个私塾一般只有一个老师,采用个别教学,教材及学习年限不定。孙中山(18661925年)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广东香山人。遗嘱中,他发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仍须努力”的号召。教 学 过 程第 一 课 时预 设生 成一、谈话导入:1、师:孙中山是我国的国父,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今天

9、我们来学习一个他小时侯上学的事情。2什么叫“私塾”?“私塾”与现在的学堂教与学有什么不同?(这一问题的提出,要让学生懂得,正因为先生只教读和背,从来不讲意思,所以才发生了孙中山提出问题,要先生讲意思的故事,这也是故事发生的原因。)3、板书课题,读题。二、找“生字伙伴”,评“识字大王”1、教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生字伙伴”。2、合作交流:这些生字你认识几个?做“小老师”教同学们读一读,争取把字音读准。3、以小组形式向全班展示学习情况,评选“识字大王”。4、出示生字词卡片,全班认读。三、感悟课文,指导朗读。1、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2、同坐合作读第一段和第二段,评选最佳

10、合作小伙伴。3、学生充分朗读第三段,重点指导:“他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鼓起勇气说: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体会孙中山先生勤学好问的精神。4、读第四自然段,重点指导读最后一句。引出话题,你平时在学习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呢?5、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评选勤学小星星。四、扩充练习:如果你以后遇到不懂的问题,你会怎么办呢?五、学习生字1、借助多种识字方法识字。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识字等。2、写字比赛:教师范写,学习新笔画,引导书空笔顺。学生练习后,自荐写字,并评奖。趣味语文1、书写课后生字。2、查找一个伟人

11、的图文资料。文字不超过100字。预 设生 成第 二 课 时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心中会产生哪些疑问?(课文里是讲谁不懂?哪儿不懂?要问谁?“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2带着问题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不明白的字、词意可查字典,字典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划划、圈圈。读完读文还可跟周围的同学小声议论议论。3同学们交流有关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二、深入学习,质疑解疑。细读课文,围绕重点展开质疑、讨论研究,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质疑、解疑。“照例”、“流利”、“连连点头”在课文里是要说明什么的?课文前面写了先生对孙中山的学习背诵是“连连点

12、头”,而后面孙中山自己却认为这样糊里糊涂地读书没有什么用。孙中山是怎样对待学习的?对先生的提问为什么要“壮着胆子”?对先生请求时用了礼貌用语说明了什么?(通过两次问题的讨论,让学生从“照例”、“流利”、“连连点头”、“壮着胆子”等词语中领悟到孙中山读书认真,学业完成得极为出色,表达了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有进一步要求理解课文意思的愿望。)3找出带有下列词语的句子读一读:“吓呆了、害怕、霎时、鸦雀无声、拿着戒尺、厉声问道、收起戒尺、让孙中山坐下”。接着看课文插图,对比想一想,同学们的表现与先生的态度怎样?围绕上列词语展开讨论研究: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学生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先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

1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4学生质疑:向先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还要挨打呢?而今天的老师为什么却鼓励学生提问呢?(教师帮助学生区分清楚:过去私塾封闭式的封建教育与今天民主开放或教育的不同。)孙中山在那种棍棒教育下敢于提问,可以看出他有什么样的精神?课文是怎样告诉我们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明确:孙中山当时就有宁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勤学好问的可贵精神。)三、深入画面,指导朗读。1自由组合,三人为一组练习。2请两组同学汇报。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意思读出不同的语气。(如“,有什么用呢?”这句话是说孙中山认为糊里糊涂没有用,要读出肯定的语气;“,不怕挨打吗?”是别的同学感到奇怪,不明白,才问孙中山的,要

14、读出疑问的语气;“你会背了吗?”是先生厉声问的,要读出严肃、生气的语气。又如“请您给我讲讲吧!”应读出恳求、期待的语气;“我就讲讲吧!”应读出表示答应的语气。)板书设计不懂就问 孙中山 勤学好问趣味语文1、课堂作业。2、写话我认识了一个人教学反思课题梅兰芳学艺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终于”说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力目标德育情意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梅兰芳大师勤学苦练的品质和坚强的意志力。教学重难点重点精读课文,体会梅兰芳联眼神的刻苦、辛苦。难点1、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

15、子;与“会说话了”是关系。2、体会“终于”和“世界闻名”的联系。教 学 过 程第 一 课 时预 设生 成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上课前,老师想请小朋友们看一段录像。看谁看得最认真!(老师放录像贵妃醉酒)2、小朋友们看得真认真,知道唱的是什么戏吗?(板书:京剧)师:京剧是我国各种戏剧剧种之最,被称为国粹。知道刚才欣赏的京剧片断是谁唱的吗?师:对,刚才我们看到的是我国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唱的贵妃醉酒。跟老师一起写梅先生的名字。(板书:梅兰芳生字注音)知道京剧没有不知道梅兰芳的,梅兰芳唱的京剧可多啦!网上有专门介绍,有兴趣的可上网浏览。(出示梅兰芳照片:左边是剧照,右边

16、是真人照片)左边是梅先生在贵妃醉酒中的剧照,右边是他的照片,书上99页插图是他在贵妃醉酒中的剧照。3、课文讲梅兰芳的什么事呢?跟老师一起写。(板书:学艺)A 指名读课题,注意“兰”是边音。B 齐读课题,解题:“学艺”本文指的是什么?(学唱京戏)4引导质疑:梅兰芳是怎么学艺的?他学成了吗?梅兰芳在学艺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二、初读课文1、请大家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轻声地读课文。还记得自读课文的要求吗?出示自学要求:1、标出自然段。2 、借助书后拼音读准字音。3 、难读的句子反复读。4、不懂的地方用“?”标出。学生自由朗读。2、检查自学效果:出示生字词。师:谁愿意大声地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词语师

17、:老师听出来了,你后鼻音(前鼻音、翘舌音、轻声、边音)读得很准,领大家读一读。(做小老师);谁能读一行?谁能读两行?(你读得真好,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经验吗?)想读的一起读。去掉拼音还会读吗?开火车读。读句子。师:字词读准了,课文一定也能读通,捧起书再读一读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哪些句子比较难读?(生自由说,师相机点击有关句子。)指名读,齐读。要求达到:正确、流利,注意停顿,如: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提醒注意儿化音的读法和停顿。读课文。师:句子读得这么好,课文一定也能读正确、连贯,谁愿意试着读读课文?A请3位学生分自然段来读。师:其他的小朋友当小评委

18、,认真听,看看他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或者读得特别好的地方?(鼓励学生发现别人的长处)读给同座听听,注意刚才大家指出的容易读错的地方,互相评一评。同桌互相练习。师:请你推荐!把你认为读得最好的一段读给大家听。B指名读。C学生评议。师:谁想挑战他?D再指名练习,评议。E小组赛读。课文讲谁的什么事?请大家再读读课文,好好想一想。相机出示填空题课文讲梅兰芳小时候拜师(),苦练(),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的故事。三、指导写字。1、我们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写好字。出示生字:兰灵艺芳还认识它们吗?生齐读。2、在字形上,它们有什么共同点?谁有办法记住它们?3、学生描红:看清笔顺,找准位置;注意坐姿和握笔姿势;一笔

19、描成,笔笔到位。4、展示学生的作业,引导评议。5、师范写:灵。引导认识部首“横山”。写的时候尽量做到布局匀称美观。其余三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引导学生找出关键笔画。趣味语文1、书写课后生字。2、交流写话我认识了一个人预 设生 成第 二 课 时一、复习。1、认读词语。注视紧盯学艺或者灵活飞翔勤学苦练京剧大师2、填空。梅兰芳小时候_,经过_,终于成为_。【传统的课堂教学非常重视复习。认真设计复习,既能让学生在心理和思想上作好学习新内容的准备,又能发挥知识的迁移作用。】二、讲读课文。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梅兰芳学艺(生读课题)。大家进一步来阅读课文,想一想,梅兰芳是怎么学艺的?【设计的过渡语

20、,提示了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1、学习第一段。(1)自由轻声读,边读边想:梅兰芳小时候学艺,遇到了什么困难?【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学生必须经过思考才能回答,而且有很强的针对性。】(2)出示句子。讨论:“眼睛没有神”是什么意思?“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3)齐读。(4)为什么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呢?学生讨论后,出示填空:因为梅兰芳_,所以师傅说_。师傅说梅兰芳不是_,是因为_。【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这一段话,非常到位。不仅理解了重要的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而且进行了表达的训练。】2、学习第二段。过渡:听了师傅的话,梅兰芳是不是就灰心、失望了呢?我们来学习第二段。【这个过渡性的问题,设计得也很好。提

21、问的角度,很有创意。】(1)出示第二段话,指名读。(2)讨论第一句话。梅兰芳灰心、失望了吗?学生回答后,追问:从哪句话看出来的?【第一句话,一带而过。问与答相呼应。】(3)讨论第二句话。梅兰芳下定了决心后,又是怎么做的?请小朋友先到课文第二段中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指名读,女生齐读。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板书:勤学苦练)是从哪儿看出梅兰芳在勤学苦练的?“紧盯”、“注视”是什么意思呢?哪个词儿体现了“勤”?(常常、日子一长)能把“常常”这个词换一换吗?把句子中“飞翔”和“活动”去掉,再来读一读句子,觉得这样好吗?为什么?梅兰芳为什么一定要紧盯飞翔着的鸽子,注视游动着的鱼儿呢?【这两句话的教

22、学,层次清楚,先了解大意,知道梅兰芳是怎么做的。然后,再分别从三个方面,一部分一部分地引导学生推敲词语的意思,这一部分的教学很有特点,语言理解的训练非常到位。】(4)引读第三、四句话。(师引)梅兰芳下决心苦练眼神,练习的时间长了,双眼(生读),(师引)所以人们都说(生读)。讨论:眼睛真的会说话吗?(5)根据板书小结,齐读第二段。【这一段的教学,思路十分清楚,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读的形式是多样的,理解的要求也是不断提高的。】3、学习第三段。过渡:梅兰芳的眼睛变得有神了,他是不是就满足了呢?从“勤学苦练”中你还可以知道些什么?(梅兰芳不但苦练眼神,还苦练了其他的唱戏基本功。)(1)引读。(师引)

23、是啊!梅兰芳下定了决心,不但苦练眼神,还苦练唱戏的各种基本功,终于成了(生读)。(板书:京剧大师)(2)讨论。一个被师傅认为不唱戏料子的人,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最后成了一位京剧大师,容易吗?学到这儿,你想对梅兰芳爷爷说些什么呢?(祝贺您,爷爷,)(3)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梅兰芳还苦练了其他的唱戏基本功,这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有利于学生对梅兰芳的认识。后面设计的两项练习,有力地激发了学生对梅兰芳的敬佩之情。】三、总结延伸。梅兰芳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世界著名的京剧大师。老师课间的观察,发现有的同学现在仍然没有学会跳绳,你们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用“只要就”这样的句式练习)(板书:下定决心,不断

24、努力,就能取得成功。)那么,不会跳绳的同学,想对自己说些什么?四、齐读课文。板书设计梅兰芳学艺 不是“料子”勤学苦练京剧大师下定决心,不断努力,就能成功。趣味语文1、课堂作业。2、用“终于”和“只要就”分别写一句话。教学反思课题二只小板凳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学会本课的九个生字,理解7个新词语的意思。2、认读生字,理解“糟糕”。能力目标能理清课文第3自然段是怎样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德育情意目标初步感受爱因斯坦从小做事认真,肯花力气,不怕失败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把不完整的因果句子补充完整。难点能正确朗读不同语气的句子。教 学 过 程第 一 课 时预 设生 成一、简介爱因斯坦的生平,揭

25、示课题。图像出示爱因斯坦的头像,问:认识他吗?你能向大家介绍他吗?(教师作适当补充)揭题,学习生字“凳”。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字词。1、自己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次,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读生字并组词。3、有哪几个字是形声字?怎么记住它?(加一加,换一换)4、哪几个字你认为比较难写,写一写。5、课文中划出生词,读一读,并指名读。纠正读音。6、你懂得哪个词的意思,可以把意思说给同桌听,也可以用它说一句话。7、提出你还不懂的词语,想办法弄懂。三、再读课文,感受课文的内容和语言。细细地读课文,你认为文中哪几句话最精彩,最能打动你的心。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大面积训练)趣味语文1、书写课

26、后生字。2、给句子换一种说法: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糟糕的小板凳吗?( )预 设生 成第 二 课 时一、理清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一段话。出示一段排列错乱的话(把课文第3自然段的顺序打乱),让学生读读,通顺吗?请你把这段话整理好,说说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排列的?、读读课文,给下面这些短语排序。()老师生气()同学们不再笑()爱因斯坦说明情况()爱因斯坦交板凳、以以上短语为提示语,学习相应的课文内容。、哪几句写爱因斯坦交板凳的事?读一读。学生质疑。(爱因斯坦为什么要做板凳?他为什么不交其他的作业?)、哪几句写老师很生气?读一读。 理解“糟糕”的词义。什么样的板凳是糟糕的呢? 感情朗读。重点指导读出生气的语气

27、。、学习反问句:“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糟糕的板凳吗?”师:为什么老师的话有问号,却没有回答呢?(这样的句子就叫“反问句”。)a、比较句子,哪一组语气更强烈?你们谁见过这么糟糕的板凳?你们谁也没有见过这么糟糕的板凳。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糟糕的板凳吗?世界上没有比这更糟糕的板凳了。(反问句让语气更加强烈。我们在写文章是要表达更强烈的意思,可以用反问句。)b、试着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c、这有什么好奇怪的?d、问题怎么会那么严重?e、你能举出类似的句子吗?、哪几句写爱因斯坦说明情况的?a、读一读。说说这两句话讲了些什么。比较“很不象样”与“更不象样”的异同。学习“强”的词义。b、指导朗读:你认为爱因斯坦的话应

28、该怎样读?自己练读,优等生范读,小组比赛读。c、补充课外阅读文章三只小板凳,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体会,感受。d、听了爱因斯坦的解释,同学们的表现怎样?读一读。e、说说老师和同学们是怎样想的?同桌交流。f、用表演形式汇报交流。(略)、学习1、4自然段。1、指名读第4自然段。“从此”是指什么事以后?同学们和老师改变的是什么?2、老师和同学们对爱因斯坦以前是什么态度?齐读第1自然段。请换成“因为所以”说一说这段话。、小结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一想:爱因斯坦既然是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我们为什么不了解他伟大的成就,而去学他小时侯做小板凳的故事?他小时侯的表现与他长大后成为大科学家有什么关系?

29、2、汇报交流。3、再次质疑问难:你还有不懂的吗?4、把你最感动的句子读一读,抄一抄。背一背。板书设计15、三只小板凳一只小板凳很不象样做事-认真爱因斯坦肯花功夫两只小板凳更不象样不怕失败趣味语文1、课堂作业。2、根据课文内容用“因为”说话。教学反思课题咏柳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读准诗句的字音,读通诗句。能力目标运用“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德育情意目标通过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难点理解诗句意思,品味诗歌意境,想象咏柳描绘的美丽景色。教 学 过 程第 一 课 时预

30、 设生 成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感知美。1、课前唱歌春天在哪里,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揭题解题,简介作者:这节课,我们就带着愉快的心情一起来学习一首写春天的诗咏柳。2、课件出示春柳图,使学生初步感知柳树的美。4、过渡:柳树真美啊,连诗人贺知章也被柳树的美所陶醉了,所以写下了这一首赞美柳树的诗。(课件出示诗歌)师:同学们已经按课文的预习要求预习了课文,接下来请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把这首诗再朗读几遍,等一下向老师展示一下你们的朗读能力好吗?读的时候要注意找出能体现柳树美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一下,不懂的地方要做个记号。二、朗读全诗,初知大意领略美。1、生自由朗读。2、检查朗读情况。3

31、、检查自学情况:通过预习和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请大家自由来说说。4、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读懂的地方。5、看来大家通过预习,都能自己理解词语跟句子的意思。学到这里,大家发现这棵柳树的什么地方最美呢?(树高、绿;枝多;叶细)7 、小结:这棵柳树多美啊,它长得又高又绿,树上垂下无数的柳条,它的叶子细细的,多么惹人喜爱啊!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诗呢?(赞美、喜爱)我们一起读一遍好吗?(学生齐读)三、质疑问难交流朗读品味美。1、刚才,同学们交流了读懂的内容,那你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2、学生质疑问难。(教师梳理疑问,重点问题再交流朗读)(1)、出示第一句诗课件,体会用“碧玉”来比喻柳树新长出的嫩叶,

32、写出了柳树颜色翠绿、生机勃勃的特点,让人感觉柳树的颜色很美;(2)、出示第二句诗课件,体会用“绿丝绦”来比喻“柳条”,写出了柳条随风飘拂,轻柔美丽、颜色翠绿的特点,让人觉得它的样子很美。(3)、出示第四句诗课件,体会用“剪刀”来比喻“二月春风”的精妙之处以及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4、指导朗读,齐读全诗。5、小结过渡: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用什么方法来写出柳树的美呢。(生:比喻)是啊,诗人一连用了三个比喻句,用碧玉来比喻柳树的枝和叶,写出了柳树的颜色美,又用丝绦来比喻柳枝,写出了柳枝的样子美,然后展开大胆的想象,由柳树想到二月春风,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从而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

33、赞美之情。接下来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配乐朗诵边想象一下这首诗的意境,等一下我要请同学们把你们想到的意境描绘出来。四、想象意境,熟读成诵欣赏美。五、选读诗歌,拓展思维丰富美。1、大家吟诗的时候多投入啊,可见这一首诗写得多好啊!想不想多读一些这样的好诗呢?2、课件出示与本诗相关的几首古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读。趣味语文1、课堂作业。2、找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来朗诵;可画一幅春天的画板书设计咏柳唐 贺知章 生机勃勃的春景图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学反思课题语文乐园 二课时3课时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掌握汉语拼音字母表2、知道汉字的排列位置不同,所表达的意思也不同,掌握反义词。能力目标1、读懂句子的不

34、同表达方式所起到的不同效果。2、读成语故事,学会在正确的语言环境中使用成语。德育情意目标通过语言乐园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认真对待学习的好品质。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汉字的排列位置不同,所表达的意思也不同,掌握反义词。难点读懂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所起到的不同效果。教 学 过 程第 一 课 时预 设生 成一、导入新课1、今天,同学们经过了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一起到语文乐园去转一转吧!2、出示声母、韵母表挂图。3、出示字母表。启发观察、思考:哪些字母是我们学过的?哪些字母是新出现的?二、教学汉语拼音字母表、教师范读、讲解:(1)字母表中的字母按一定顺序分成四行排列,读起来琅琅上口。(2)读字母表时,要读名称音。、依次出示写有字母的卡片,再次范读。、教读名称音,出示小黑板,揭示字母读音规律:ppt(一)A O E I U XA o e I u x师讲解:这6个字母的名称音和我们学过的读音一致.请齐读.ppt(二)H R W YHa ar wa ya师讲解:这4个字母的名称音,读与a相配而成音.(教读)、按照汉语拼音字母表的顺序教读。、教师小结,揭示学习字母表的意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