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玉)大学语文(高职版)(第二版)第三十六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_第1页
(徐中玉)大学语文(高职版)(第二版)第三十六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_第2页
(徐中玉)大学语文(高职版)(第二版)第三十六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_第3页
(徐中玉)大学语文(高职版)(第二版)第三十六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_第4页
(徐中玉)大学语文(高职版)(第二版)第三十六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 案 首 页授课时间年 月 日课次时数课型新授课课题(章节、标号和本课的题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目标(从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两方面说明)一、了解写作背景,1934年,日本帝国主义以侵占东北三省和河北省,直逼北平、天津。二、 体会作者的忧患意识与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三、 把握本文鲁迅杂文短小精练、观点鲜明、分析透彻的特色。学习鲁迅杂文的基本特色,领会其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四、这是一篇驳论文,学习驳论的有关知识,掌握驳论的方法。重点、难点:体会作者的忧患意识与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学习鲁迅杂文的基本特色,领会其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讲练综合法、讨

2、论法、实验观察法、模拟法)及教具应用: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具应用:图片、等 讨论法 幻灯片板书设计(主板书标题、层次、图形位置、分栏区个数、副板书位置等):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敌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论据:a、信地信物、b、信国联、c、求神拜佛直接反驳:信地信物信国联没有“他信力” 求神拜佛发展着“自欺力”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论据:古 现在延伸:举出历史上中国的脊梁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看地底下作业: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后记(经验、不足):教 案 内 容教学过程(讲授内容、专业案例、职业案例、育人案例、提问内容与方法、导入方法、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

3、时间把握、作业布置、演示部分的策划、结束方式):重点环节提 示一、导入新课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二、讲授新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关于作者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光绪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市)东昌坊口。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豫才。笔名除鲁迅外,还有邓江、唐俟、邓当世、晓角等

4、。出生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898年鲁迅从周樟寿更名为周树人。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在此之前,他是一名医生,因战乱奋起改行为作家。鲁迅生平是一个“爱书如命”的人。1927年与许广平女士结合,生有一男名周海婴。1936年10月19日因病逝世于上海。著作收入鲁

5、迅全集,作品及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共十六卷)。2005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共十八卷)。他的著作主要有【祝福】、【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鲁迅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2.鲁迅谈学习外国文学鲁迅非常重视外国文学的借鉴价值。一九三三年,他在向一位初学写作者介绍体会时写道:“此后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第二是要看别人的作品,但不可专看

6、一个人的作品,以防被他束缚住,必须博采众家,取其所长。这才后来能够独立。我所取法的,大抵是外国的作家。”(给董永舒的信)鲁迅还说过:“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的,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文艺也不能自成为新文艺。”(拿来主义)为创造独立的新文艺,大胆地取法外国,这是鲁迅留给我们的一条极其宝贵的经验。3.鲁迅杂文的重大意义鲁迅在他的一生中,特别是后期思想最成熟的年月里,倾注了他的大部分生命与心血于杂文创作中。事实上,鲁迅的名字是与杂文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但引起最大争议的,也是鲁迅的杂文。从鲁迅生前,

7、直到现在,对杂文,特别是鲁迅杂文的否定与嘲讽,就从未停止过。尽管人们无数次地宣布:鲁迅的杂文时代已经过去,尽管鲁迅自己也一再表示希望他的攻击时弊的杂文“与时弊同时灭亡”,但一个无情的事实却是,鲁迅的杂文始终为一切关心与思考社会、历史、思想、文化、人生、人性问题的中国人(中国青年)所钟爱,鲁迅的杂文任何时候都是中国现实中活生生的“存在”,对正在进行(发展)的中国思想、文化(包括文学)发生作用,对现实的中国人心产生影响。它可以不断地重新发表,仍然给读者以仿佛针对当前的现实而写的感觉;它能够一遍又一遍地阅读,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感受,新的发现,常读而常新。对教 案 内 容教学过程(讲授内容、专业案例

8、、职业案例、育人案例、提问内容与方法、导入方法、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时间把握、作业布置、演示部分的策划、结束方式):重点环节提 示以上似乎矛盾的阅读现象的进一步思考,可以发现鲁迅杂文的意义。4.关于文体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二是驳论据;三是驳论证。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

9、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5.本文的写作背景“九一八”以后,东北沦陷,国民党的官僚政客和社会“名人”,却在北京等地多次举行“法会”,祈祷“解救国难”。1934年4月,国民党的反动政客戴季陶和下野的北洋军阀头子段祺瑞等,又发起请第九世班禅喇嘛于4月28日至5月18日,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时轮金刚法会”,“求佛菩萨来保佑”,说什么“今则人心浸浸以衰矣!非仗佛力之加被,未由消此浩劫”。同年8月27日,当时颇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也发表孔子诞辰纪念的社评,散布“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的失败主义论调。资产阶级走狗文人,也一口一声狂吠“中国人失掉

10、了自信力了”。究竟是什么样的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呢?同年9月25日,鲁迅先生写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予以有力的驳斥,后收入1937年7月出版的且介亭杂文集中。文章指出: 中华民族仍有许多“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在,这些人正是民族的脊梁。6.分析课文(1)找出“敌论”和论据,讨论它们的关系是否成立?哪些语句最富于讽刺意味?敌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论据:a、信地信物、b、信国联、c、求神拜佛文中“中国人”的不同指向: 一是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二是指中国的“脊梁”;三是指所有的中国人。应根据上下文不同的语境来理解。(2)写驳论,要善于寻找批驳的“

11、突破口”,就是对方谬误的薄弱环节,抓住了它,就能击中要害。联系全文,想一想,为什么本文以反驳对方的论证,即指出其沦据不能证明论点为“突破口”?直接反驳:信地信物信国联没有“他信力”求神拜佛发展着“自欺力”(3)作者的论点什么?是怎样论证的? 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论据:古 现在延伸:举出历史上中国的脊梁 “中国的脊梁”: 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这些人包括埋头苦干的人,即广大人民;拼命硬干的人,即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革命人士和民族英雄;为民请命的人,指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

12、人;舍身求法的人,指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我国古代"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施法舍命"的人一种是不求名利,埋头苦干,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教 案 内 容教学过程(讲授内容、专业案例、职业案例、育人案例、提问内容与方法、导入方法、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时间把握、作业布置、演示部分的策划、结束方式):重点环节提 示创造发明家,如毕升、李时珍等;一种是不怕流血牺牲,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一种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和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如杜甫、白居

13、易、关汉卿、谭嗣同、夏明翰、刘胡兰等;一种是历尽艰辛、奋不顾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显、玄奘等。(4)结论:理解“状元宰相”“地底下”“状元宰相”: 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 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他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这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以为同志,是自引以为荣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敌论点论据:信地信物信国联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求神拜佛反驳:直接反驳:信地信物 信国联失掉的是他

14、信力求神拜佛发展着自欺力间接反驳: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论据:古中国的脊梁今 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看地底下7.写作特点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其杂文有“匕首”,“投枪”之喻。既然为插入反动派胸膛里的“匕首”、“投枪”,力量从何而来呢?(1)讽刺的力量:找出文章中的几处“中国人”,分析内涵是否相同?文中“中国人”的不同指向: 一是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二是指中国的“脊梁”;三是指所

15、有的中国人。应根据上下文不同的语境来理解。明确:一是部分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二是指全体中国人,三是自信的中国人。哪些人可称是“中国的脊梁”? 为什么称为“中国的脊梁”?他们在那里,为什么?“中国的脊梁”: 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这些人包括埋头苦干的人,即广大人民;拼命硬干的人,即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革命人士和民族英雄;为民请命的人,指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舍身求法的人,指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我国古代"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施法舍命"的人一种是不求名利

16、,埋头苦干,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如毕升、李时珍等;一种是不怕流血牺牲,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一种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和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如杜甫、白居易、关汉卿、谭嗣同、夏明翰、刘胡兰等;一种是历尽艰辛、奋不顾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显、玄奘等。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明确:因为只有称得上“脊梁”的才算得是真正意义的中国人,为人民着想,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永远也不会失掉自信力。评价中国人应该去评价这部分人,在当时只有中国共教 案 内 容

17、教学过程(讲授内容、专业案例、职业案例、育人案例、提问内容与方法、导入方法、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时间把握、作业布置、演示部分的策划、结束方式):重点环节提 示产党和广大的抗日军民才能算是“中国的脊梁”,而不是开头提到的“自夸”“只希望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的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总结:总之,鲁迅先生对民族败类充满憎恨和嘲讽,对民族的脊梁又充满了崇敬和赞扬。因为爱憎分明,所以讽刺赞扬泾渭分明,充满战斗的力量,充满鼓舞的力量。(2)逻辑的力量: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明确: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

18、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这种在证明“敌论”指谬误时所采用的是哪种驳斥方法?说说这种方法的好处。 明确:归谬法。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文章正面立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证明的?你还能举例吗? 明确: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历史的、现实的事例。举例:“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于9月20日和22日连续发表宣言,提出“组织群众的反帝运动,

19、发动群众斗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战斗号召。在党的号召和领导下,全国掀起声势浩大的抗日运动,坚决反对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1931年9月至12月,曾发生三次规模很大的学生请愿运动。(3)语言的力量:试找一找充满讽刺性战斗性的语言a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b仿造自信力造出“自欺力”:“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揭露本质,可谓入木三分。c、揣摩第一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d、揣摩下列加点字词

20、的表达效果:“不过一面总是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总结:语言尖酸泼辣,富于讽刺,富有战斗力,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就像一把把匕首直插反动派的要害,就像一支支投枪直射入反动派的胸膛(4)严谨的逻辑与周密的论证作者反驳“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论点,并不是一开始即指向题旨,而是用层层剥笋的方式,使敌论的虚伪性、荒谬性得到充分而彻底的揭露。在概括出敌论后,得出的结论却是“自信其实早就失掉了”。这其中隐含着一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只有原先具备自信力的人,才会失去自信力;而中国人原先就没有自信力,所以,说中国人失去自信力是不合事实的。”然而这开始的论证似乎是朝着敌论的方向更进了一步: 敌论只说“中国

21、人失掉了自信力”,而作者却说中国人早就已经失掉自信力了。其实作者的攻击点是落在了“他信力”上,“他信”比失去“自信力”更可怜,而可悲的是连这渺茫的“他信力”也已失去,只剩下了“自欺力”。至此,作者话锋一转,指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只有“自欺力”的中国人与有“自信力”的中国人是完全不同的两群人。通过一系列归纳,作者得出中国自古至今都存在着“脊梁”人物,他们从未失掉自信力,从而为中国的未来指出了光明之所在。作者综合运用假言推理、选言推理、归纳推理等逻辑手段,有力地反驳了敌论,并确立了正确的结论。作教 案 内 容教学过程(讲授内容、专业案例、职业案例、育人案例、提问内容与方法、导入方

22、法、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时间把握、作业布置、演示部分的策划、结束方式):重点环节提 示者的论证避免了一目了然的浅薄,显出特有的透辟和深刻来。三、总结全文本文以反驳论证的方式逐层推进地批驳丁“九·一八”事变三周年后,有些人慨叹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谬论。揭露了国民党政府的卖国投降本质,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广大抗日军民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文章语言犀利、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如“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作者指出还是一种“自欺力”,揭露了蒋介石“坚决不抵抗”的卖国投降本质。这一节课,我们充分感受了鲁迅先生的爱

23、国热情。在“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上下一片悲观,鲁迅先生洞悉先机,发出中国人应该自强自信的呐喊!“中国的脊梁”终于在1949年把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定格在历史的大舞台;“中国的脊梁”终于把中国人的自信从20世纪带到了21世纪四、布置作业: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略)资料附录民族脊梁的颂歌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安永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的半殖民地。在帝国主义面前,“可怜的民族,奴隶的民族,上上下下都是奴隶”。在某种意义上,整个旧中国就是一个奴隶王国,在这个铁一般黑暗的国度里,帝国主义的奴役与中国古老的封建传统相结合,使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力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在

24、一部分人当中,甚至丧失殆尽。鲁迅对此痛心疾首,与这种奴隶的“劣根性”进行了坚忍不拔的斗争,但这并不意味着鲁迅认为四万万同胞都已经消极、沉沦乃至堕落,他清醒地看到了问题的另外一面,即中国现实和历史上的“脊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就是中华民族脊梁的一曲颂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于1934年9月25日,时值“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之间。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针

25、对这种论调,鲁迅在他五十三岁诞辰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作者冷峻的目光首先注视着现实。文章一开头就列举了三种事实: 自夸“地大物博”,寄希望于“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这些事实都见之于“公开的文字”,表示言之有据,事实确凿,然后很自然地引出本文批驳的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但作者当即指出,这个提法本身就是不确切的,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这明明是“他信力”,而不是“自信力”。这种以论敌的论据为论据来反驳论敌的论点的方法,使文章在从容不迫的气度中,蕴含着一种无可辩驳的力量。文章在指出一部分人连他信力都已丧失之后,笔锋一转:“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

26、只相信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作者在这里开出的“新生路”,意在反衬下文的“死路”:“玄虚之至”的求神拜佛,只能说明“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这一结论是前文的自然引申,但文笔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在层层递进的推理之中,始终贯穿着逻辑的力量。在批驳了论敌的论点之后,作者深沉的目光由近及远地转向了我们民族古老的历史。他那纵贯古今的思绪首先从严峻的现实中生发开来,指出“自欺”并非现在的新东西,而是古已有之,于今为烈,以致“笼罩了一切”。“笼罩”一词,在这里用得十分准确、形象,它生动地描教 案 内 容教学过程(讲授内容、专业案例、职业案例、育人案例、提问内容与方法、导入方法、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时间

27、把握、作业布置、演示部分的策划、结束方式):重点环节提 示绘了这种思潮像毒雾一样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并蔓延到了各个领域。然后,作者用“然而”一转,满腔热情地歌颂了“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他们当中,既包括历史上那些“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更包括现在那些“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战斗”而又“被摧残,被抹杀”的人。这样,作者的思绪就在追溯历史长河的源流之后,又回到了现实,明确指出:“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文章的结尾提出了判断自信力有无的正确标准:“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

28、,要自己去看地底下。”“状元宰相”,当是泛指古今封建统治阶级在思想文化战线上的代言人。“地底下”,则是泛指古今一切有自信力的中国人,并与前文的“笼罩”成为鲜明的对照。这样的结尾,既总结了全文,又恰与文章开头“公开的文字”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综观全文,文章以现实为纬,以历史为经组织材料,开头始于现实,然后引申到历史,再由历史回到现实,结尾则既是对历史的总结,又是对现实的概括。文章先破后立,破得有力,立得牢固,驳论与立论相结合,互相映衬。驳论以事实为依据,内含逻辑推理,极其雄辩;立论则直抒胸臆,充满激情;排比句式的运用,更使文章增添了气势;议论与抒情水乳交融,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

29、力。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核心是论述中国人自信力的有无,因此,正确地理解作者所称颂的有自信力的人的含义,就成了理解这篇杂文的关键。笔者认为,“中国的脊梁”是一个民族的概念,而不仅仅是中华民族中某一阶级、某一集团的概念,在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我们中华民族是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伟大民族,她孕育了千千万万个英雄豪杰,其中既包括劳动人民中的优秀人物,也包括剥削阶级中的志士仁人以及历代统治阶级中的杰出人物。由于历史条件的原因,后者的聪明才智比前者有更多的机会得到发挥;他们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艺术等领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也比后者有更多的可能在史书上有所记载。文中

30、所论及的“埋头苦干的人”,指那些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执著于某一项事业,不畏艰险,奋斗不息的人。就在写作本文之后一年,作者写了历史小说理水,塑造了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形象,可互相印证。“拼命硬干的人”,当指那些置身家性命于不顾,揭竿而起、斩木为兵的农民领袖和精忠报国、壮怀激烈的民族英雄。“为民请命”的确切含义,指的是为老百姓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疾苦,这一词语的出处,见汉书蒯通传:“西乡(向)为百姓请命。”“为民请命”这一提法在极“左”思潮泛滥时曾经受到过大规模的口诛笔伐,以致一些教科书的编者在选用这篇杂文时,不得不将这句话从文章中删除。但是,正如一位戏剧家借助剧中人物之口所说的那样:“为民请命,何罪之有?”几乎在写作本文的同时,作者写了历史小说非攻,塑造了一个古代为民请命的墨子形象,也可互为印证。“舍身求法”的“法”,这里可做标准、规范解。又,“法”在世界各国语源上都兼有“公平”“正直”“正义”等含义,所以,“舍身求法”可以解做: 为追求某一种规范(诸如公平、正义等),不惜牺牲性命,类似“舍生取义”,而“舍生取义”语出孟子告子上,它在本质上属于儒家思想。历代统治阶级中的不少杰出人物,都把它奉为行动的准则,这样的例证,史不绝书,甚至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些先驱,有时也借用这一成语来激励自己的革命意志。可见,作者在这里列举的几种类型的人,都不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