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下学期医学检验医用物理学期末复习题纲_第1页
2014-2015下学期医学检验医用物理学期末复习题纲_第2页
2014-2015下学期医学检验医用物理学期末复习题纲_第3页
2014-2015下学期医学检验医用物理学期末复习题纲_第4页
2014-2015下学期医学检验医用物理学期末复习题纲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4-2015下学期医用物理学复习提纲第三章 振动、波动和声重点:简谐振动及其应用。1、简谐振动的相关概念,简谐振动方程,波动方程2、习题3-3 弹簧振子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一质量为0.2kg的物体,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8N m-,求在下列情况下的谐振动方程.(1)将物体从平衡位置向右移0.05m后释放.(2)将物体从平衡位置向右移0.05m后给与向左的速度0.15m $,.解:.=k = 1.8 =3 rad s m - 0.2将物体从平衡位置向右移0.05m后释放,说明物体处在正的最大位移处,下一时刻向位移的负方向运动,所以,A =0.05 m, =0.振动

2、方程为s =0.05 cos 3t (m)(2)将物体从平衡位置向右移 0.05m后给与向左的速度0.15m $,,则S0=Acos(p=0.05, V0=Aosin*4.15,A=10.052 +(_0.15)2 =0.05&(m),邛=arctan( 0.15 )=,30.05 34振动方程为 s =0.05 2 cos(3t 二)(m)43-4质量为m物体和一个轻弹簧组成弹簧振子,其固有周期为 T,当它作振幅为 A的简谐振动时,其振动能量E是多少?c 22. m 2T23-5 一物体同时参与同一直线上的两个简谐振动,2 、s = 0.05cos(4二t -二)4 .S2 =0.0

3、3cos(4戊-n)求合振幅的大小是多少?3解:=-12-(-)-2二33A=A1 +A2 =0.05+0.03 = 0.08(m)3-6少?解:合振动的振幅为 0.08m .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时,若其振动振幅和频率都分别为原来的三分之一,总能量是多,若振幅增加到原来的两倍,而总能量保持不变,如何实现?E =1 m 2 A 2 = m( )2 (A)2 = m 2 A2 =223381 281总能量是原来的81分之一. «-12 2 1.22,12 A 212A 2E =1m< A =-2m© (2A) =4 xg m1 A m(c A= 2,即要保持总能量不变,频率

4、必须是原来大小的一半3-7两个同频率同方向的简谐振动,其合振动的振幅为20 cm,与第一个简谐振动的相位差为中中=工,若第一个简谐振动的振幅为10J3 cm = 17.3 cm,则第二个简谐振动的振幅1 6是多少?两个简谐振动的相位差 伴1 -5,是多少?解:已知一二二,A =20cm, A1 =10 3 cm16由矢量关系可知:A2 =A2 A2 -2AAcos( - - ) =202 (10 3)2 -2 20 10 3cos| =100A2 =10cmA2 =A2 A2 2A A cos( 一) 121212202 =(10.3)2 102 2 10.3 10cos(-:;)cos1 -

5、 2) =0,;一 ;=(2k 1)2,k =0,1,2,3-8波源的振动方程为 s =0.04cos(-t +zr) m,以2.0m s,无衰减地向 X轴正方向传播, 439求:波动方程, x=8m处振动方程; x=8m处质点与波源的相位差. 解:波动方程s =0.04cos (t)2=0.04cos (t g) -(m)4 u 394239x=8m处振动方程s =0.04cos (t -8) =0.04cos( t -380 (m)4239439 ' 'x=8m处质点与波源的相位差二工 一二2 139393-9如图3-9图所示一平面简谐波在 t=0时刻的波形图,求(1)该波

6、的波动表达式;(2)P处质点的振动方程.解:从图中可知:A=0.04m, 1;, =0.40m,1.u =0.08 m s-,-JI=0.4 二(1)波动表达式:s =0.04cos0.4 二(t 赢)半)(2) P处质点的振动方程.s =0.04 cos0.4 二(t_02_)一二=0.04cos(0.4二t 0.082)(m)补充:已知波源在原点的一列平面简谐波,波动方程为y = Acos( Bt-Cx) (x 之 0),其中(2)写出传A, B, C为已知的正值恒量。求:(1)波的振幅、波速、频率、周期与波长;播方向上距离波源为l处一点的振动方程;(3)任一时刻,在波的传播方向上相距为d

7、的两点的位相差.解:(1)已知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y = Acos(Bt -Cx) ( x _ 0)将上式与波动方程的标准形式x、y = Acos(2二 t - 2-)九B2 二B比较,可知:波振幅为 A ,频率。= 波长 儿=,波速u =九u =,2 二CC波动周期T =.B(2)将x = l代入波动方程即可得到该点的振动方程y = Acos(Bt - Cl )(3)因任一时刻t同一波线上两点之间的位相差为2 二:=3 -xj九,.一 2二将x2 -Xi =d ,及九二代入上式,即得 =Cd .C第六章 静电场重点:电场的基本性质和计算方法、电势和电势差的概念1、电荷和电场的基本性质,库仑定

8、律2、电场强度矢量及场强计算(1)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的计算方法(2)点电荷系产生的电场的计算方法(3)任意带电体产生的电场的计算方法3、电通量的物理意义及静电场的高斯定理4、电势与电势差,电势的计算除习题外,补充:5.在一个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处各放一个电荷Q,试求重心处的场强和电势。解:则重心O处的合场强为:由点电荷电势公式可知四个点电荷在重心。处的产生的电势相等,即:U1 =U2=U 3 = U 4,2Q4二;0a根据电势叠加原理,重心 O处的电势为:U =Ui +U2 +U3+U42Q二;0a6、已知电荷量为 q, -q,相距为L的电偶极子,求其连线中垂线距电偶极子连线距离为Y的点处

9、的场强大小与方向。解:正负q在B点所激发电场强度为:qE .= 2-COS-:“2 l4 二;0(y -)4-sin 二 j2 l24 二;0(y 一)4q:E 二一cos - i一2 l24 二;0(y-)4B点总电场强度为:qhsin 二 j2 l4 二;o(y -)4Eb =E E_ =ql2 l .3/24 ;°(y )4方向如图所示。第七章 磁场重点:安培环路定理和洛仑兹力公式1、磁场的相关概念,利用安培环路定理计算磁场,磁场对运动电 荷、对载流导体、对载流线圈的作用2、习题1 .有一无限长半径为 R的导体柱,外套有一同轴导体圆筒,筒的内、外半径分别为 R、 R,稳恒电流I

10、均匀地从导体柱流进,从外圆筒流出,见图636,试求空间磁感应强度的分布。国 6一36解因为电流分布有轴对称性,可用安培环踣定理求解以 任一点P到轴线距离工为半径*以轴线上任一点为园心,在垂直于 导体柱平面内作闭皆属回路L,则有(DrK 时. £ 月,=B jdl = 2>rrB闭合回路所包围的电流二招"/?=苏】由安培环路定律得出所心=台汽8箱(2)% Wr显时小=算(3)&<r*此时,B *葛,1 一看二总)(4->舄时金=0。B的方响都由右手腺旋法则隔定,3.见图639, AB为一长直导线,载有电流 I i = 20 A ,另一长方形线圈,它的

11、长边与 AB平行,载有电流12 = 10 A ,求:(1)长方形线圈各边所受力的大小与方向。(2)作用于线圈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图 6-39解由上题结果知白也受力大小£篦(E5, 2 X IO SN山边受力方向向上,边受力方向向下*右边受力大小鼠=静J4=乳 0 H WYN) 上开口受力方向向左.枇边受力大小九=B"九=爱口人= 3,0 X受力方向向右<2)由上面计算力的大小和方向知,合力大小为Ft = F*. 一 & r 7. 2 X 】。-* CN)力的方向向左.第九章波动光学重点:单缝和光栅衍射,光的偏振1、相关概念2、习题9 14 一束平行的黄色光垂直

12、入射每厘米有4250条刻纹的衍射光栅上,所成的二级像与原入射方向成30°角,求黄光的波长.解:由光栅方程(a+b)sin5=k?u得1020sin 300=(a b)Sin=4250 =5£8 io/mk29 15以平行白光垂直入射光栅常数为 0.001 cm的光栅上,用焦距为 200 cm的透镜把通过光栅的光 线聚焦在屏上,已知紫光波长为 400 nm,红光波长为750 nm,求第二级光谱中紫光与红光的距离.解:根据光栅方程(a+b)sin=k九,设红光、紫光波长分别为 K1和儿2,它们在第二级谱线中的衍射角分别为中1和92 ,在屏上位置分别为X1和X2则:2 .2、中产

13、sin% =-,中2%sin中2=,因邛角很小,x忠f tan中比:f sin中,1 1 a b2 a b故它们的距离为2 f2 2.009x =x1-x2=(1 1-;-2) =(750-400) 10 =0.14m = 14cma b1.0 109 16 一台光谱仪有三块光栅,每毫米刻痕分别为1200条、600条和90条.若用它们测定0.71.0”的红外线波长,试求出各块光栅一级明条纹对应的衍射角范围;应选择哪块光栅来测量比较合适?为什么?解:先计算三块光栅的光栅常数第一块:(a b)14=8.3 10 一mm1200第二块:(a b)13=1.7 10一mm600第三块:(a b)1 一

14、 “ 2=1.1 10 - mm90第一块:1 = sin,二sin a b1700 10-一为 57 ,8.3 10-:2二 sin1000 10a8.3 10-900第二块:1 =sin700 10J土 24°,2 = sin1000 10-:3601.7 10-1.7 10 工第三块:1 = sin二 700 101.1 10-比 3.70,2 = sin1000 10 £1.1 10 工:5.20据光栅公式可计算出每块光栅第一级光谱的衍射角范围分别为:由以上计算可知,用第一块光栅不能看到完整的第一级光谱;若使用第三块光栅,则第一级光 谱的衍射角范围太小,条纹太密,不

15、便测量;而用第二块光栅既可看到完整的第一级光谱,又 能将各谱线区分开,所以应选用第二块光栅.用光栅测定谱线波长并非光栅常数越小越好,应 按实际所测波长范围选择合适的光栅.9 17两偏振器透射轴的夹角由60o转到45°时,透射光的强度将如何变化?解:设入射光强为Io,根据马吕斯定律I =10 cos2日得:I1I22/ 1 210 cos2 60(万).2 /I o cos 45(12)2所以I 2 = 2I 1,即光的强度增加了一倍.9 18使自然光通过两个透射轴夹角为60°的偏振器时,透射光强为I 1,在这两个偏振器之问再插入另一偏振器,它的透射轴与前后两个偏振器透射轴均

16、成30°角,问此时透射光强I 2是I 1的多少倍?解:设起偏器产生的偏振光强为I。,根据马吕斯定律,当两偏振器夹角为60。时,透射光强为I1 =I0COS260°=I0(1)2 =I° ,即 I° = 4I1 24当中间插入另一个偏振器,且与前、后两偏振器均成30。,则有22.J3 23 212 = 10 cos 30 cos 30 =411 () () =2.25I122例g - 2已知中健的宽度.二().60() mn】,会聚透镜的焦距/工4U,0 cm,单色光线垂 门照射单缝*在屏上距中心=1 .40 mm处的尸点看到明纹.求二人射光的波长及衍射

17、明纹级数.(2)健面所能分成的半波带数.n sm(prIrinp = 7:解根据明纹公式- II),有(稣 + I) I 4U4面-0,00350由于中角很小,疝哗trni中=11(X)3502k卜11 = 呼 0,6<X) x 10 3 x n. 003504.20 x 10 ft由于/也是未知数,所以A无法求此但这里用的是可见光,其波长葩围是已知的而总 是整数,取6的不同可能戊,即可求出符合题意的波长鼠令必-1 .求得A14(H) im,红外光令E-2,求容A840 nm.红外光令k丁 3,求得A二 6。0 nmt可见光令k4,求得A=467 nm,可见光令k=5,求得a-38口 n

18、m,紫外光对于叁 5时,求得的A显然也不在可见光范围之内.所以本题有两解以为600 nm的第三;级衍射明纹和A为476 nm的第四级衍射明纹,缝 面分别可分成7个半波带和9个半波带.例8 - 4 用束白色的平行光(400 760 nm)垂宜照射光栅常数d = 2.00 X 10 6 in 的光栅,光栅后面透镜的焦距/ - 1.00 m,试计算屏上第一级光谱的宽度.解由光栅公式心由甲二以、得与皿苗=,现归=I,对紫光和红光分别为疝呼,=j = . % =八制冷r400 X 1Q-g2.00 X 10760 x l(ry2.00 x 1() 6=0 .加0 衿=1132=0,3X09-22*2(/

19、= /tan 外A - .rr. - J、= /(um - tan手J1 -00 x (lan22nl20'tan J T32 ) 0. 207 (in)第十二章激光及其医学应用1 .激光的特性2 .激光的发射原理(1)受激辐射是产生激光的重要基础(2)粒子数反转分布是产生激光的先决条件(3)光学谐振腔是产生激光的必要条件,起维持光振荡,实现光放大的作用3 .医学上常用的激光器第十三章X射线及其医学应用13 1产生X射线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答:产生X射线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有高速运动的电子流;有适当的障碍物来阻止电子的运 动,将电子的动能转变为 X射线的能量。13 W 常用的X射线产生

20、装置主要包括哪几部分?答:目前常用的X射线产生装置,主要包括 X射线管、降压变压器、升压变压器和整流电路四个部 分。1343 X射线的基本性质有哪些?在医学上有哪些应用?答:X射线光子的能量大,因此,除具有电磁波的共性外,还具备以下性质:(1) X射线的贯穿本领,是X射线医学影像学和 X射线防护的基础;(2)荧光作用,是 X射线透视的基础;(3)电离作用,可以 利用这一性质进行 X射线强度的测量;(4)光化学作用,是X射线摄影的基础;(5)生物效应,X射线放 射治疗与防护的基础.13 W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主要有哪几种形式?答:主要有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三种形式。13 6 常规

21、X射线透视和摄影的影像为什么是相反的?答:如果同一束X射线照射在骨骼和肌肉上,骨骼比肌肉吸收X射线的能力强,透过骨骼的 X射线比透过肌肉的少,在荧光屏上,骨骼的影像比肌肉的暗;而在胶片上,骨骼的影像比肌肉的白.习题13 V 设工作电压为200kV,电流为40mA,产生X射线效率为0.8%的某X射线管,连续工作1分 钟,问靶上共产生多少热量?解:X射线管连续工作1分钟所产生的能量为:235W=IUt=40 10200 1060 =4.8 10 (J) = 480(kJ)其中转化为热量的百分比为:=1 -0.8% =99.2%所以,靶上共产生的热量为:Q =W=480 99.2%=476.16(k

22、J)答:连续工作1分钟,靶上共产生476.16kJ的热量。13W 用波长为0.04nm的X射线照射某晶体的晶面,当掠射角一直减少到 4.1时才观察到布拉格反 射,求该晶体的晶格常数解:根据布拉格方程:2d sin? - k及题意可知,4 =4.1 时k=1 ,所以,k ,d 二-2sin 口1 0.042sin4.1-(nm) =0.281(nm)答:该晶体的晶格常数0.281nm。13W 对于某X射线,铝和铅的线性衰减系数分别为132cm-1和2610 cm-1,要得到和1mm厚的铅板同样的衰减程度,问应该用多厚的铝板?解:根据朗伯定律I fe"铝和铅分别用角标1和2表示,对于同一

23、束入射X射线有 岛=I02;通过两种物质后,达到同样的衰减程度,则有Ii= I2,即1L12 L2I二 e 二 12 二 e由上式可得:即:L1 - J2L21 =2610 1mm 132=19.8mm答:要得到和1mm厚的铅板同样的衰减程度,应该用 19.8mm的铝板20%,求该物质的线性衰减13S 厚度为1mm的某物质层使一束 X射线的强度衰减为原入射强度的 系数和半价层.解:根据朗伯定律I = loe'L可得:I.I0 =20% = e-J110-cm即:口 = 16.1cm-1半价层为:,ln 20.6930.693L12 =0.043(cm)12-16.1答:该物质的线性衰减

24、系数为16.1cm-1,半价层为0.043cm第十四章原子核物理学基础思考题14V 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解释下列名词:(1)核素、同位素、同量异位素、同质异能素,(2)质量亏损、结合能、平均集合能,(3)核衰变、口衰变、隙变、.携变、电子俘获、内转化,(4)衰变常量、半衰期、平均寿命、放射性活度、放射平衡,(5)照射量、吸收剂量、当量剂量、有效剂量、最大容许剂量.14 W怎样理解核内物质的均匀分布就是“核力是饱和力”的最好的佐证?1443怎样理解平均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14W 在陈变过程中,衰变能量为什么主要由口粒子带走?14方区分下列概念:(1)口粒子与He原子,(2)结合能与平均结合能,(3)0(、P、嗡寸线.14f 在归口伊衰变过程中,陶寸线的能谱为什么是连续的?14号 在寮变过程中,为什么子核的质量数和原子序数不变?146 在Te、T、Tb分三者之间,是否一定有 Te<T或Te<Tb?14电 用两种核素以相同的放射性活度作内照射治疗,它们的物理半衰期相同而生物半衰期不同,哪 一种核素对人体的损伤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