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立小港高级中学九十二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基础生物期末考_第1页
高雄市立小港高级中学九十二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基础生物期末考_第2页
高雄市立小港高级中学九十二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基础生物期末考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雄市立小港高級中學九十二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一基礎生物期末考試題範圍:基礎生物ch4-4ch5 生物科代碼:08劃卡有誤者扣5分第一部份:單選題24題,每題2.5分,共60分,答錯倒扣1/3題分1. 下列有關河流生態系的敘述,何者正確?(A)由於水流較急,所以溶氧量較低 (B)食物主要來自河岸兩旁的落葉和斷枝 (C)主要生產者為浮游藻類 (D)常自成一個獨立的生態系,不與其他水體相連。 2. 水圈中,水的特性下列何者不正確?(A)水具較大的浮力,使水生植物不需要骨骼的支柱,也可輕易在水中生活 (B)水在4時密度最大,有助於溶解的氣體與礦物質均勻分布 (C)水的比熱大,對變溫性的水生生物極具重要的

2、意義 (D)水圈是地球上生命的發源地。 3. 生活於水流湍急的生物,下列各特殊的適應方法,何者錯誤?(A)梨山鮭體表鱗片分泌黏液,減少水的阻力 (B)蜉蝣的幼蟲體扁平,棲息石塊下方可免被水沖走 (C)渦蟲分泌黏液,使身體附於石塊上 (D)水綿體柔軟可隨波漂動而不受損。 4. 有關珊瑚礁的敘述,何者是不正確的?(A)珊瑚礁中的魚類具有豔麗的色彩 (B)石珊瑚是構成珊瑚礁的主要種類 (C)珊瑚礁多半分布在南北緯的溫帶與寒帶間的海岸 (D)珊瑚是屬於狹適應性的動物。 5. 有關潮間帶生態系,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A)陽光充足,CO2及礦物質豐富 (B)是高潮線與低潮線之間的區域 (C)生物必須能克服

3、漲潮時海浪的衝擊及退潮時缺水和溫度的急遽變化 (D)藻類在退潮時無法保存水分。 6. 臺灣下列哪一個海岸、海灘底質貧瘠,動物大多是螃蟹,很少有其他生物?(A)福隆 (B)野柳 (C)臺東 (D)東石布袋。 7. 有關紅樹林的敘述,那項正確?(A)分布於熱帶、亞熱帶的砂岸 (B)臺灣南部以水筆仔為主 (C)鹽度變化大,生物種類多而數量少 (D)具攔截泥沙、擴大灘地的功能。 8. 由1996年複製羊桃莉的誕生到複製鼠的出現,有可能這個複製技術會用於世界各個物種的繁衍,包括人類。以達爾文的演化觀點來看,你認為這對演化有何影響?(A)阻礙演化的進行,因此技術不純熟,成功率低,造成後代的產生不易 (B)

4、阻礙演化的進行,因此技術為一種無性生殖的方法,將會產生不具有變異的後代 (C)促進演化的進行,可製造最優秀的物種,增加物種的適應力 (D)促進演化的進行,每次複製可產生大量的後化,增加生物族群的大小,以接受天擇的考驗。 9. 何種因素是形成新種的最主要原因?(A)生殖隔離 (B)突變 (C)天擇 (D)重組。 10. 某一島上的同種鳥類,因受到輻射汙染,產生下列四種突變行為,請問何者較可能變成新種?(A)發情期延後 (B)棲息地由樹幹變成樹洞 (C)壽命延長 (D)飛行速度由慢變快。 11. 最早出現的原始生命,其營養方法是(A)寄生於細胞內 (B)經化學合成產生蛋白質 (C)行光合作用產生葡

5、萄糖 (D)攝入環境中的有機物。 12. 蟑螂體內具有對其生存有利的基因,經過漫長的時間以後,此基因的比例在該族群中漸增,這是由於(A)突變 (B)天擇 (C)隔離 (D)用盡廢退 的結果。 13. A.醫藥衛生的進步,使人類死亡率逐漸下降,使世界人口數量不斷成長。 B.人類科技不斷進步,糧食不斷增產,使得食物供應也一直成長下圖中的何者可適切地表達出上述A、B的成長速率? 14. 人類實施節育所使用的避孕方法有數種,口服避孕藥丸是屬於(A)阻止精子和卵的結合 (B)抑制的卵的成熟與排出 (C)干擾受精 (D)阻止受精卵著床。 15. 在人口成長歷史中,人類生活方式由採摘進入耕植,使能定居而更能

6、穩定其生活,使人口死亡率更為降低,此謂之(A)大腦革命 (B)文化革命 (C)農業革命 (D)工業與醫術革命。 16. 人口過度增加對資源的利用不會產生那種影響?(A)砍伐森林,開發山坡地,將使野生生物失去棲所 (B)建造水庫會使河川上、下游的原生生物都減少 (C)建水庫有百利而無一害 (D)山坡地的不當開發,易引起土石流的危險。 17. 下列有關臭氧層的敘述,何者錯誤?(A)氟氯碳化物可放出氯,遇臭氧即使之分解,釋出氧氣,故可破壞臭氧層 (B)南極上空臭氧層有破洞,澳洲、紐西蘭人民皮膚癌的發生率高 (C)大約在三十億年前有藍綠菌出現,空氣中開始有氧氣,而後才有臭氧層形成 (D)多用罐裝的噴髮

7、膠可縮小對臭氧層的破壞。 18. 下列有關溫室效應之敘述,何者正確?(A)主因來自沙漠化,大氣雨量過少造成 (B)易引起生物突變 (C)空氣中二氧化硫含量過多 (D)會造成兩極之冰帽溶解,造成海平面升高。 19. 大量使用下列何者會造成湖泊優養化?(A)DDT (B)化學肥料 (C)燃燒石油 (D)使用天然氣。 背面有試題20. 廢棄的塑膠輪胎為(A)可燃燒、可分解的污染物 (B)不可燃燒、可分解的污染物 (C)可燃燒、不可分解的污染物 (D)不可燃燒、不可分解的污染物。 21. DDT造成生物放大的原因為何?(A)因食物塔階層愈高,總生物量愈大,DDT累積量也愈高 (B)因高級消費者體內分解

8、DDT的能力較生產者低 (C)因DDT在生物體內無法分解,無法排出 (D)因DDT使受污染生物的總生物量增大。 22. 下列有關人對環境影響的敘述,何者正確?(A)優養化的結果造成溶氧量的上升 (B)戴奧辛目前可用遺傳工程的方法清除 (C)引起溫室效應最重要的氣體是臭氧 (D)生物放大效應和食物網的結構有關。 23. 廢紙回收或減量使用紙張,對下列何者的影響最大?(A)減少植物砍伐 (B)減少電能的消耗 (C)減少臭氧層的破壞 (D)減少地球溫度的上升。 24. 國際認定的國家公園標準,下列何者不正確?(A)佔地不得小於1000公頃面積 (B)具有相當特殊的自然景觀或文化資產 (C)本著自然保

9、育原則,由國家最高權力機構立法保護 (D)開放全部地區觀光,但要嚴格管理。 第二部份:多選題14題,每題3分,共42分,答錯須倒扣25. 有關水域生態系的敘述,下列敘述哪些正確?(A)其環境因子比陸地穩定 (B)溫度的日夜溫差較陸地大 (C)淡水生態系所占比例約為10 (D)海洋生物比淡水生物容易有世界性的分布 (E)超過200公尺的深海區,沒有綠色生產者。 26. 有關湖泊生態系的敘述,下列哪些正確?(A)為靜止水域,故其生態因子較溪流穩定 (B)水體較深,故缺少浮游藻類 (C)若無出口,且分布在內陸乾燥地區的湖泊易成為鹹水湖 (D)通常不與其他水體相連,故自成一個獨立的生態系 (E)與陸地

10、的關係遠比溪流與陸地關係密切。 27. 下列哪一生態系的主要生產者為浮游植物?(A)溪流 (B)潮間帶 (C)遠洋區 (D)沼澤 (E)湖泊。 28. 人類長期使用DDT等殺蟲劑,造成環境中的生物產生抗藥性,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DDT為一種水溶性的殺蟲劑,可溶於水域中污染水質,因而造成水域生態系的破壞 (B)DDT可在動物的肝臟或肌肉中累積,因而改變了動物的生理作用 (C)水域生態系受DDT的污染較嚴重,而在陸域環境中,較不會受到DDT的影響 (D)在原先族群中具有抗藥基因的個體很少;接觸殺蟲劑後,族群中的抗藥性基因才增加 (E)DDT可促進突變的發生,以產生抗藥性基因。 29. 生物

11、學上如何定義同種的生物?(A)在自然環境下可以自由交配 (B)生長在相同的環境 (C)個體與個體之間完全沒有差異 (D)產生的後代具有生殖能力 (E)對環境的適應能力相同。 30. 有關新種形成的條件,下列哪些敘述正確?(A)地理的隔離,再加上生殖隔離可產生新種 (B)兩種相同來源的精子與卵結合後,可產生新種 (C)育種可迅速形成新種 (D)突變能直接產生新種 (E)先經地理隔離,產生變種,此變種間建立生殖屏障時,則各自演化為新種。 31. 下列哪些屬靈長類的共同特徵?(A)改造環境以充實其生活 (B)具雙眼立體視覺 (C)上、下肢易於彎曲,便於活動 (D)第一指(趾)與其他四指(趾)對合,便

12、於攫握 (E)大腦發達。 32. 人類的人口第三次大躍進,大約發生在二百多年前,主要是因人類在哪些方面的發展使人口死亡率降低?(A)資訊 (B)醫術 (C)商業 (D)科技 (E)農業。 33. 我國限制人口的成長,主要目的是(A)提高人口品質 (B)防止饑荒 (C)提高國民生活水準 (D)時代流行 (E)避免發生戰爭。 34. 下列哪些屬於非分解性污染物?(A)塑膠 (B)金屬 (C)紙張 (D)家庭廢水 (E)動物排泄物。 35. 有關人類對生物資源的過度利用,下列敘述哪些正確?(A)往昔人口稀少時,被砍伐或捕獵的生物族群,在短時間內便可由增殖而彌補 (B)人類破壞野生動物的棲息地,並不會

13、使之達到絕種的地步 (C)整個地球的生物歧異度降低 (D)食物鏈可自動調節而重新建立 (E)生態失去平衡。 36. 臺灣地區年雨量超過2000公厘,但卻仍然有水資源缺乏的問題。原因在於(A)山少田多 (B)山高河短,保水力差 (C)雨量均勻分布在各個月份 (D)人口過多,平均分配的雨水量偏低 (E)雨水流入地下,形成地下水。 37. 實施資源回收強調勵行3R措施,內容有(A)研究 (B)創新 (C)再生 (D)減量 (E)再使用。 38.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要避免使用不易分解的有機汞和DDT等殺蟲劑 (B)家庭應使用含有有機磷的清潔劑,避免污染水質 (C)綠化環境可有效吸收噪音,還能淨化空氣 (D)保育是對自然資源妥善保護,而不加以開發 (E)天然資源都是一些不可更新的天然產物。 第一部份:單選題24題,每題2.5分,共60分,答錯倒扣1/3題分1. B2. B3. A4. C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