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三年级寒假综合练习(一)一、语言文字运用(16分)1.下列各组成语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A山青水秀 改弦更张 豁然开朗 提纲挈领B言简意赅 涣然一新 如火如荼 走投无路C世外桃源 委曲求全 铤而走险 无精打采D张弛有度 无事生非 再接再励 弄巧成拙C(A山清水秀“山清水秀”这个成语中的“清”与“秀”实相呼应的。“清”“秀”都是形容词。“清”,纯洁而无杂质,清爽而优雅。“秀”,秀丽。“清秀”,意为美丽而不俗。从意义上看,这个成语应用“互文法”释义,解作“山水清秀”,意思是“山水秀丽,风景优美”。 B焕然一新焕然:鲜明光亮的样子。改变旧面貌,出现崭新的气象。涣,散开,涣然冰释(像冰遇到
2、热,一下子消融;喻疑虑、困难或误会完全消除) D再接再厉再:继续;接:接触;厉:即“砺”;磨快。原指雄鸡相斗时;每次交锋前先磨磨嘴。现比喻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李娜中网首轮出局,继续着她在法网辉煌之后的长时间离谱低迷,这主要原因是她自己、团队以及外界给她的压力等多种因素造成的。B各地教材大换血,鲁迅的多篇作品“被踢出去”,网友质疑道:“时代确实不同了,但谁又能否认我们这个时代不需要鲁迅精神了呢?”C“新生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将关心“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作为“十二五”的工作重点。D经济体制改革到一定程度,必然会触及到社会更深层
3、次的矛盾,所以社会的运行机制也要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变化。D(A项,“原因”与“造成的”两种句式杂糅;B项,多重否定用错。C项,语序不当,应将“自从”调至“新生代农民工”前。)3.阅读下面文字,用四个四字短语概括博客精神。(4分) 博客中没有永远的阳春白雪,也没有永远的下里巴人,这里没有权威,我们尊重每种声音,尊重每个个体,我们都有自由表达的权利。既然要容忍各种声音,就得保持一种开放宽容的心态,你可以与不同的观点进行争鸣,也应该捍卫别人发言的权利。好的博客应该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观,有自己的操守,鄙视低级趣味的内容。在当今喧嚣浮躁、信息泛滥的社会中,博客的主人是坚持原创思考的一群人!尊重自由(
4、自由表达)开放宽容坚持操守(理想)坚持原创(原创思考)4.阅读下面的示例,在提供的两组镜头中任选一组设计画外音。要求主旨明确,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5分)示例:镜头一个正在跑步的中学生,突然停下来,弯腰将同学扔在校园中的废弃物丢进了垃圾桶。画外音拾起的是垃圾,收获的是成长,传播的是文明。镜头一辆吉普车减慢速度,停在信号灯前,耐心等待闯了红灯的孩子们过去。这个时候,一名执勤交警对司机微笑,并且敬礼。画外音礼让三分,显示你对生命的珍爱;文明交通,赢得他人对你的尊重。镜头晚自习结束后,同学们陆续离开教室,最后,教室里空无一人,日光灯一直亮到天明。 画外音亮了一夜的日光灯,丢了一时的责任心。(价值取向
5、2分,观点体现主题2分,有一定感染力1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连处士墓表 欧阳修13 / 13连处士(“处士”,时候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后来泛指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应山人也。以一布衣终于家,而应山之人至今思之。其长老教其子弟,所以孝友、恭谨、礼让而温仁,必以处士为法,曰:“为人如连公,足矣。”其矜寡孤独(矜:同“鳏”,老而无妻的人;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凶荒饥馑之人皆曰:“自连公亡,使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恨。”呜呼!处士居应山,非有政令恩威以亲其人,而能使人如此,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连处士是应山人,以平民的身份
6、老死在家里,但是应山的人到现在仍然思念他。那些老年人教导他们的子弟,如何孝敬老人,亲近朋友,恭敬严谨守礼谦让并且温和仁爱,一定拿连处士作为榜样。说:“做人象连公那样,就足够了!”那些鳏寡孤独和遭遇荒年贫困饥饿的人,都说:“自从连公去世以后,我们这些人没有地方可以哀求依靠来活命了,让我们太遗憾了!”唉!连处士住在应山,没有发布过什么政令实施过什么恩威来亲近那里的百姓,却能让人这样想念他,大概就是所说的亲身去做,无须多言自然能取信于人吧!处士讳舜宾,字辅之,其先闽人。自其祖光裕尝为应山令,后为磁、郢(yng)二州推官,卒而反葬应山,遂家焉。处士少举毛诗(毛诗指西汉时鲁国毛亨和赵国毛苌所辑和注的古文
7、诗,也就是现在流行于世的诗经。是宋代科举考试的考纲),不中,而其父正以疾废于家,处士供养左右十余年,因不复仕进。父卒,家故多资,悉散以赒(zhu接济;救济)乡里,而教其二子以学,曰:“此吾资也。”岁饥,出谷万斛(h)以粜(粜,出谷也。说文,籴d买进粮食,与“粜”相对),而市谷之价卒不能增,及旁近县之民皆赖之。盗有窃其牛者,官捕之甚急,盗穷,以牛自归,处士为之愧谢曰:“烦尔送牛。”厚遗以遣之。尝以事之信阳,遇盗于西关。左右告以处士,盗曰:“此长者,不可犯也。”舍之而去。连处士,名舜宾,字辅之。他的祖先是闽地人,他的祖父连光裕曾经担任过应山县的县令,后来又担任磁州、郢州的推官,自从连光裕归葬应山后
8、,他们就把家安在了应山。处士年轻的时候曾应举乡试(毛诗),没有考中,并且他的父亲连正因为有病卧床在家,连处士在他父亲身边侍候十多年,因而不再在仕途上进取。父亲去世后,家里本来有很多钱财,都散发出去来周济乡邻,拿学问来教导他的两个儿子,说:“这两个孩子才是我的财产啊!”年成不好,拿出一万斛谷去卖,因而市面上谷的价钱最终没有上涨,连邻近县的百姓都依赖他。有一个盗贼偷了他的牛,官府搜捕得很紧急。盗贼走投无路,只好自己把牛给送了回来。处士为此很惭愧并道歉说:“麻烦你送牛了。”赠送他很丰厚的礼物送走了他。曾经因为有事到信阳去,在西关遇到了盗贼。身边的人告诉盗贼说这是连处士,盗贼说:“这人是一位长者,不可
9、以侵犯。”就放弃抢劫离开了。处士有弟居云梦,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应山之人去县数十里迎哭,争负其柩以还,过县市,市人皆哭,为之罢市三日,曰:“当为连公行丧。”处士生四子,曰庶、庠、庸、膺。其二子教以学者,后皆举进士及第。今庶为寿春令,庠为宜城令。处士有个弟弟住在云梦县,(连处士)前去看望弟弟,(结果)得病死去了,(人们)把他的灵柩送回了应山。应山县的人到距离县城几十里外的地方去哭着迎接灵柩,很多人争着抬着棺材回来。经过县里的集市,集市上的人都哭了,并且罢市三天,说:“应该为连公举办丧事。”处士生四个孩子,叫连庶、连庠、连庸、连膺。以学问教导的两个孩子后来都中了进士,现在连庶担任寿春县
10、令,连庠担任宜城县令。处士以天圣八年十二月某日卒,庆历二年某月日,葬于安陆蔽山之阳。自卒至今二十年,应山之长老识处士者,与其县人尝赖以为生者,往往尚皆在,其子弟后生闻处士之风者,尚未远,使更三四世至于孙曾,其所传闻,有时而失,则惧应山之人不复能知处士之详也。乃表其墓,以告于后人。八年闰正月一日,庐陵欧阳修述。(节选自欧阳文忠公集)连处士在天圣八年二十月某日逝世,庆历二年某月的某一天安葬在安陆蔽山的南坡。自从他死后到现在二十年了,那些认识连处士的应山县老年人,还有那些曾经依赖连处士而生活的人,有很多人还健在;那些听说过连处士为人做事风范的年轻人,离连处士的生活的年代还不算远。如果再过三四代到了孙
11、子曾孙子辈,关于连处士的传闻,有时会有遗漏,那就恐怕应山的人不再能够详细了解连处士了。于是就在他的墓前树碑刻文表彰他,来告诉后世的人。庆历八年闰正月一日,庐陵欧阳修记述。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必以处士为法 法:标准,规范B卒而反葬应山 反:反而,却C悉散以赒乡里 赒:周济D乃表其墓 表:作动词,树碑刻文B(反,通“返”,回到。)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连处士可作世人表率的一组是(3分)以一布衣终于家 处士供养左右十余年 因不复仕进 出谷万斛以粜 厚遗以遣之 为之罢市三日A B. C. D. C(是说连处士的身份;说明连处士不当官的原因;主语是集市上的人,不是
12、连处士。)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连舜宾居住在应山县,一生都没有做官,然而当地人都很尊敬他,因为他为人高尚,达到了“行之以躬不言而信”境界。B.连舜宾参加科举考试而没有考上,再加上他的父亲有病在家,需要他在身边侍候,因此他就不再在仕途上进取。C.连舜宾曾经到信阳办事,遇到了强盗,他的仆人告诉他强盗来了,但是强盗知道他的名声,因而并没有侵扰他。D.欧阳修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连舜宾的事迹会渐渐散失,应山的人不能够详细了解,因而写下这篇文章来告诉后人。C(“告以处士”不是告诉处士,而是把连处士的身份告诉强盗。)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其
13、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3分)大概就是所说的亲身去做,无须多言自然能取信于人吧!(“其欤”“躬”“信”各1分)(2)岁饥,出谷万斛以粜,而市谷之价卒不能增。(4分)年成不好,(连处士)拿出一万斛谷去卖,因而市面上谷的价钱最终没有上涨。(“岁饥”“粜”“卒”各1分,语句通顺1分。“市谷之价”翻译成“购买谷子的价格”亦可)(3)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3分)(连处士)前去看望弟弟,(结果)得病死去了,(人们)把他的灵柩送回了应山。(“省”1分,补出“连处士”1分,语句通顺1分。)三、古诗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九 日杜甫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
14、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注:竹叶:竹叶青酒。殊方:远方,异域。此诗是大历二年(767)重九日杜甫在夔州登高之作。诗人回溯两年来客寓夔州的现实,抒写自己九月九日重阳登高的感慨。首联表现了诗人浓烈的生活情趣。诗人客居异乡,重阳到来,一时兴致勃发,抱病登台,独酌杯酒,欣赏重阳秋色。诗人酷好饮酒、热爱生活的情态,便显见于字里行间了。颔联诗笔陡转。重九饮酒赏菊,是古代高士的传统,可是诗人因病戒酒,虽“抱病”登台,却“无分”饮酒,因此也无心赏菊。于是诗人向菊花发号施令起来:“菊花从此不须开”!这一带着较强烈主观情绪的诗句,妙趣神来,似乎有些任
15、性,反而证明诗人既喜饮酒,又爱赏菊。而诗人的任性使气,显然是他艰难困苦的生活遭遇使然。颈联进一步写诗人瞩目遐思,触景伤情,牵动了万千愁绪。诗人独自飘泊异地,日暮时分听到一声声黑猿的啼哭,不免泪如雨下。霜天秋晚,白雁南来,更容易引起诗人思亲怀乡的感情。诗中用他乡与故园的物候作对照,很自然地透露。原来诗人对酒停杯,对花辍赏,并不只是由于病肺,而是因为乡愁撩人啊!尾联以佳节思亲作结,遥怜弟妹,寄托漂零寥落之感。上句由雁来感伤了弟妹音信茫然;下句哀叹自己身遭战乱,衰老多病。诗人一边诅咒“干戈”接连发生,一边惋惜岁月不停地催,对造成生活悲剧的根源 “干戈”,抒发出更多的不满情绪。这正是诗人忧国伤时的思想
16、感情的直接流露。这首诗由因病戒酒,对花发慨,黑猿哀啼,白雁南来,引出思念故乡,忆想弟妹的情怀,进而触发遭逢战乱,衰老催人的感伤。结尾将诗的主题升华:诗人登高,不仅仅是思亲,更多的是伤时,正所谓“杜陵有句皆忧国”。笔端融洽感情,主人公呼之欲出,颇能显示出杜甫夔州时期七律诗的悲壮风格。(1)根据首联和颔联,请概括诗人当时的处境。(3分)孤独、老病、重阳登高而忧愁无法排解(因病不能多饮酒而无心赏菊)(3分,每点1分)(2)颈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析。(4分)他乡日落时分,黑猿声声悲啼,霜天秋晚,白雁南来(1分)的凄凉(1分)景象。渲染(1分)以西沉的落日、凄清的猿啼、故乡南飞
17、的白雁绘声绘色地渲染凄清之境。(1分)【亦可答:对比(1分)异乡之景与旧国之物的对比,黑猿与白雁的色彩对比。(1分);衬托(1分),以凄清之境衬托思亲怀乡之情(1分)】(3)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思亲怀乡、衰老催人(年老多病)的感伤、遭逢战乱伤时忧国的情怀。(每点1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礼记)(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4)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诸葛亮出师表)(5)扪参
18、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蜀道难)(6)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韩愈师说)(7)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欧阳修醉翁亭记)(8)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走向地坛陈启文每次到北京,我都要去地坛看看,不去心里会十分难受。但去了,又更加难受。会有一种挪不开步子的感觉,把你长久地钉在那里,就像受难的耶稣钉在十字架上。地坛,一座废弃的古园,一座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的古园,她的存在仿佛只为衬托一种生命。当“我活到了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时,史铁生无疑是极悲观的,绝望的,“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
19、事”,“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人间的节日”,史铁生想通了,把生死看透了,这样的“透”,通透与豁达,是对死的重新发现与超越。史铁生写下的每一个汉字都是寂静的。这样的寂静或许要用生命的本能去领悟。读他的命若琴弦、我与地坛、病隙碎笔,你能感觉到一种宗教般的寂静给心灵带来的震慑。他的寂静,是一个受难者受洗之后的状态,静得有容,静得博大精深,满盛着他生命的全部情感和意蕴。在史铁生的作品里,很难看到机智的技巧,很难看到
20、智力因素。如果说他的文章有什么非凡之处,那是因为他忍受的苦难比世间任何人都多。爱与受难,使他的每一个文字,都只向心脏逼近。几乎听不到他的控诉,连讲起自己的病也会浅浅地浮现出一丝笑意。但只要往那把轮椅上一坐。爱是他的立场,他的出发点,他的终极关怀。史铁生不是文学教父,而是文学圣徒。他深信,爱可以超越一切苦难,超越人世间的种种恩怨。他有自己的上帝,有自己心中的佛,他的上帝或佛是底层人民,是众生,在他的宗教里,不是佛祖普度了众生,“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读他的作品,我能感觉到一个受难者正用他滚烫的热血,静静的注入更多的受难者的心灵,不是施舍不是恩赐,不是使自己获得安宁的仁慈念头,而是因为对每一
21、个生命的珍惜与敬重。我无法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我内心里美的感受,美不是别的,美是自由的象征,也是爱与受难的象征。多少次,我都有一种不可遏止的冲动,想去看看史铁生,但最终还是走向了地坛。地坛现在早已不是一个荒芜冷漠的古园,它已得到了细致彻底的修复,剥蚀了的古殿檐头重新漆过了,坍圯了的一段段墙垣又砌起来了,苍松古柏犹在,野草杂树已被悉心剪除,那汉白玉筑的二层祭坛,少了阴暗发绿的青苔,更加耀眼瞩目,每一个角落都被早春白白的阳光照亮了。但这里已经找不到一个安静的角落了,只充满了世俗吵闹的快乐,每年北京最大的庙会都在这里举行。史铁生没有来,听说他病得很重了。他已经没有力气摇动一辆轮椅走过来,他可能也从没想
22、过要登上这个祭坛看一看,他的位置永远是一个偏远的角落,在那里“呆呆地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那个角落就是他的祭坛。那晚,我也一直站到了浮起月光的时刻,我一直看着他,他坐在轮椅上,那个一切都闪着银辉的夜晚,亮如白昼的月光照亮了他的侧影,轮椅和人都显出清晰的影子,周围的一切都变的模糊而遥远。我突然发现他是站着的,他的灵魂是站着的,傲岸而挺拔,他使所有灵魂瘫痪的人都懂得了站立的价值,整个世界都能感觉到他的存在。我的脑子里猛然蹦出来一个想法:史铁生可能是中国作家中最健康的一位。史铁生在他的近作想念地坛中说,“我偶尔请朋友开车送我去看它,发现它早已面目全非。我想,那就不必再去地坛寻找安
23、静,莫如在安静中寻找地坛。”是的,只要你愿意呆在一个角落里,守护住内心里的一片宁静,也会找到自己的地坛。 (文章节选自陈启文博客,有删节)11文章第一段中整理说“每次到北京,我都要去地坛看看”,但又说“不去心里会十分难受。但去了,又更加难受”,如何理解?(4分) “不去难受”是因为在整理心里地坛已经是史铁生的象征,不去会有一种牵挂(1分);“去了更难受”意识因为现在的地坛充满了世俗的吵闹,已经变了味(2分);二是因为对照史铁生,整理的内心受到强烈的触动(1分)。12阅读文本,简要概括史铁生作品的思想内容。(6分)对生死的发现与超越(2分);受难者受洗后的情感和意蕴(2分);对每一个生命的珍惜与
24、敬重(2分)。13文章第七段,描述了月光下史铁生的形象,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4分)文章借助想象补充和丰富了史铁生在地坛思索的形象(1分);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1分);同时突出了史铁生灵魂的独立和高贵,表达了整理的同情(崇敬)之心。(2分)14请结合文本内容及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6分)“不必再去地坛寻找安静”,地坛是史铁生在痛苦的思索中走向“安静”的地方,修复后的地坛失去了宁静,因此他不想“再去地坛寻找安静”(2分);“在安静中寻找地坛”说明史铁生希望在心灵的宁静中追求一种远离尘嚣的精神境界(2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或许找不到绝对安静脱俗的场所,但只要守住
25、内心的宁静,就能找到自己的“地坛”(2分)。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不毁灭的背影沈从文“其为人也,温美如玉,外润而内贞。”“君子”在这个时代稀有难得。惟把这几句作为佩弦先生身后的题词,或许比起别的称赞更恰当具体。佩弦先生人如其文,可敬可爱处即在凡事平易而近人情,拙诚中有妩媚,外随和而内耿介,这种人格或性格的混和,在做人方面比做文章还重要。经传中称的圣贤,应当是个什么样子,话很难说。但历史中所称许的纯粹的君子,佩弦先生为人实已十分相近。我认识佩弦先生和许多朋友一样,从读他的作品而起。先是读他的抒情长诗毁灭,其次读叙事散文背影。在诗歌散文方面,得把他的作
26、品和俞平伯先生成就并提。作为比较讨论,使我明白代表“五四”初期两个北方作家:平伯先生如代表才华,佩弦先生实代表至性。记得毁灭在小说月报发表时,一般读者反应,都觉得是新诗空前的力作,文学研究会同仁也推许备至。惟从现代散文发展看全局,佩弦先生的叙事散文,能守住文学革命原则,文字明朗、朴素、亲切,且能把握住当时社会问题的一面,贡献特别大,影响特别深。在文学运动理论上,近二十年来有不断的修订,语不离宗,“普及”和“通俗”目标实属问题核心,真能理解问题重要性,又能把握题旨,从作品上加以试验、证实,且得到有持久性成就的,少数作家中,佩弦先生的工作,可算得出类拔萃。求通俗与普及,国语文学文字理想的标准是经济
27、、准确和明朗,佩弦先生都若在不甚费力情形中运用自如,而得到极佳成果。一个伟大作家最基本的表现力,是用那个经济、准确、明朗文字叙事。这也就恰是近三十年有创造欲,新作家待培养、待注意、又照例疏忽的一点。正如作家的为人,伟大本与朴素不可分。一个作家的伟大处,“常人品性”比“英雄气质”实更重要。但是在一般人习惯前,却常常只注意到那个英雄气质而忽略了近乎人情的厚重质实品性。提到这一点时,更让我们想起“佩弦先生的死去,不仅在文学方面损失重大,在文学教育方面损失更为重大”(冯友兰语)因为冯先生明白“教育”与“文运”同样实离不开“人”,必以人为本。文运的开辟荒芜,少不了一二冲锋陷阵的斗士,扶育生长,即必需一大
28、群有耐心和韧性的人来从事。文学教育则更需要能持久以恒、兼容并包的人主持。佩弦先生伟大得平凡,从教育看远景,是惟有这种平凡作成一道新旧的桥梁,才能影响深远的。我觉得佩弦先生性格最特别处,是拙诚中的妩媚。他对事、对人、对文章,都有他自己的意见,凡事和而不同,然而差别可能极小。他也有些小小弱点,即调和折衷性,用到文学方面时,比如说用到鉴赏批评方面,便永远具教学上的见解,少独具肯定性。用到古典研究方面,便缺少专断议论,无创见创获。即用到文学写作,作风亦不免容易凝固于一定的风格上,三十年少变化,少新意。但这一切又似乎和他三十年主持文学教育有关。在清华、联大“委员制”习惯下任事太久,对所主持的一部门事务,必调和折衷方能进行,因之对个人工作为损失,对公家贡献就更多。熟人记忆中如尚记得联大时代常有人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黑河逊克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42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贵州遵义市鑫财投资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17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黑龙江鸡西市密山市互贸区招聘企业职工1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c语言考试题及答案大一
- 云南省“美美与共”民族中学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一)数学试卷(含答案)
- 合作协议书股权赠送、合作经营7篇
- 电气工程师2025年供配电案例题及答案
- 汽车维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方案
- 多彩语文活动教学设计案例
- 幼儿语言发展评估与活动设计方案
- 无人机清洗玻璃幕墙技术规范
- 浙江省舟山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物理+答案
- 2025年陕西省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及解析)
- 2025年中国咖啡行业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戏剧与影视学专业考研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注会考试《经济法》真题及答案
- 无人驾驶生产工艺流程
- 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和文化(课件)-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教学视频)
- 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金属腐蚀与防护技术教具考核试卷
- caxa电子图板教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