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讲解-实词的意义与用法 静安秋季初中语文补习班_第1页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讲解-实词的意义与用法 静安秋季初中语文补习班_第2页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讲解-实词的意义与用法 静安秋季初中语文补习班_第3页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讲解-实词的意义与用法 静安秋季初中语文补习班_第4页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讲解-实词的意义与用法 静安秋季初中语文补习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静安新王牌文言文专题授课类型实词的意义和用法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课内外文言文实词的强化训练教学目的1、理解并牢记实词的含义和用法;2、理解并牢记虚词的含义和用法;3、巩固实词推测技巧和熟悉高频实词及其义项。授课日期及时段教学内容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专题导入() (3分钟)文言文辞职信敬爱的领导、经理: 安好,见信如面! 于此刻辞职,余心惶惶然!进司一年有余,承蒙领导垂青照拂,而经理关照尤甚!借此,愚蒙得以有机历练良多,顿生如家之觉。然愚蒙不才,枉费经理一腔热忱与信任。离别时分,致谢虽发自肺腑亦显得苍白无力,而感激之情则无以言表。 人之百年,如白驹过隙,然余生已去四有其一。所生几何!常恨岁月逼人,心下

2、戚戚。一枯一荣,皆有定数;盛衰成败,唯有天知。然一年之历练仍未羁绊余身。思虑良久,窃以为于社会大潮之中拼搏弄潮,方是吾辈男儿安身立命之所,纵浪大风急,彼岸渺茫,愚蒙亦无所惧,一心向前。 共事一室,同做同息,与吾友离别,心下不忍,淳淳教导,信任有加,与经理离别,情更不堪!惟愿吾司事业有成,飞黄腾达之期可待。 临表顿首,辞职皆愚蒙个中原因。希领导见谅,阅而纳之!再拜再谢!辞职彼人: 年 月 日知识典例() (19分钟)一、文言实词 古汉语实词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他们有实在的意义,能单独回答问题。(一)古今异义在文言文中,有些古今相同的实词,由于演变的结果,词的含义表现出以

3、下几种差异:词义扩大。如“江”和“河”古时专指长江与黄河,现在泛指江河。词义缩小。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儿子,现在专指男子的配偶。词义转移。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古义指低微而鄙俗(即地位低见识浅),而现在是品德恶劣、不道德的意思。词义交叉。如“怜”,古今意义都有怜悯的意思,但“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中的“怜”解释为爱怜比较适合文意。(以下字词当堂提问,让学生说出古今意义)【古今异义的单音词集录】 如:去、汤、寻( )、走 、但( )、谢( )、比( )、或( )、狱、鄙、再【古今异义的双音词集录】 如:绝境 交通 妻子 无论 前途( ) 所以(

4、) 往往( ) 亲戚( ) 卑鄙( ) 痛恨( ) 于是( ) 以为( ) 可以( ) 几何( )(二)词类活用文言文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些实词临时改变它原来所属词类的意义和功能,当成另一类词使用,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让学生指出例句中活用了的字词及其活用后的含义)名词活用为动词。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一狼洞其中 名之者谁 公将鼓之 愿为市鞍马 名词作状语。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其一犬坐于前 孔子东游 乃丹书帛曰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此皆良实 温故而知新 择其善者而从之 将军身被坚执锐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亲贤臣,远小人 京中有善口技者 恢弘志士志气 动词活用为名词。

5、猛浪若奔 意动用法。某些名词、形容词带了宾语,语意含有“以为”,“认为是”。A.名词的意动,主观上认为宾语是什么。父利其然也 利: 。B.形容词的意动,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某种特征、特点。不耻下问 一览众山小 固以怪之矣 使动用法。某些动词、形容词带了宾语,语意含有“使怎么样”。A.动词的使动用法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B.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无案牍之劳形 (三)一词多义 古汉语绝大多数是一字一词,因此一词多义实际上主要是一字多义。所谓“多义”,即既有本义,又有引申义、比喻义等。理解一词多义要了解学习它们在古汉语中的多种意义,并要在具体语境中辨别确定其含义

6、。如:1、比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核舟记2)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捕蛇者说3)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 王顾左右而言他 2、鄙1)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2)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3、兵1)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出师表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3)行收兵 陈涉世家4、病1)未果,寻病终 桃花源记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3)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问说4)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橘逾淮为枳5、及1)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登泰山记2)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桃花源记3)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登泰山记4)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5)

7、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 潍县蜀中寄舍弟墨第一书6、临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醉翁亭记2)临溪而渔 醉翁亭记3)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师表7、使1)使童子烛之(黠鼠赋)2)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庄子钓于濮水)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4)卒见使于一鼠(黠鼠赋)5)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橘逾淮为枳)6)不使学(伤仲永)7)为一说,使与书俱(黄生借书说)8)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9)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出师表)10)晏子将使楚(橘逾淮为枳)11)使弈秋诲二人弈(孔孟论学)强化练习 ()(15分钟)掌握150个文言实词的含

8、义。【对应题型】这一考点对应第一题,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考察两个文言实词的意思,分值为4分。【教法】掌握150个文言实词的意思,熟悉文言文读本,在平时做好积累。【“使”实词用法精练】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1)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2)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3)子为使(4)。”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5)予?”晏子对曰:“齐命使(6),各有所主。其贤者使(7)使(8)贤主,不肖者使(9)使(10)不肖国。婴最不肖,故宜使(11)

9、楚矣。”1请将上述的“使”解释,并作适当地归纳。 【图文解析】使(作为名词时,解释为使者,使命)假使派遣,命令让出使 【强化训练】纸上谈兵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 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使赵不将括 【拓展迁移】于令仪济盗成良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

10、不忤物,晚年家颇裕。一夕,盗入其家,诸子擒之,乃邻舍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邪?”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汝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愧,卒为良民。乡里称君为善士。君择子侄之秀者,起学室,延名儒以掖之,子、侄杰仿举进士第,今为曹南令族。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至明使去副使失物李士衡为馆职,一武人为副,与之俱使高丽。高丽礼币赠遗之物,士衡皆不关意,一切委于副使。时船底疏漏,副使者以士衡所得缣帛藉船底,然后实己物以避漏湿。至海中,遇大风,船欲倾覆,舟人大号,请尽弃所载,不尔,船覆必

11、难免倾覆。副使仓皇,悉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更不暇拣择,约投及半,风息船定,既而,点检所投,皆副使之物。士衡所得在船底,一无所失。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与之俱使高丽晏子辞千金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

12、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景公使使者至中考链接:【对应真题】(2008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误认卓茂尝出门,有人认其马。茂问之曰:“子亡马几何时矣?”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而自挽车去。将去,顾而谓曰:“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马,乃诣丞相府归马。注 卓茂:人名。 公:对人的尊称。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1)幸至丞相府归我( )(2)乃诣丞相府归马( )(2009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福安居盛家园,畜二母鸡,黄白各一,桑麻掩映,分棚而栖,各养数雏。晨夕带

13、雏出入,二雌同行,宛如人之洽比其邻者。一日,黄者被人窃去,失母之雏,悲鸣不已。白者频来顾视之,若代为悯恻。然自后得食相呼,归栖逐队,盖亡形于黄白,而皆视为己子矣。鸡虽微禽,而于五德,之外,竟复具一德。盛君之友因呼之为“慈鸡”。【注】五德:指仁、义、礼、智、信。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而皆视为己子矣( ) (2)竟复具一德 ( )(2010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顾亭林居家恒服布衣,附身者无寸缕之丝,当著音学五书时,诗本音卷二稿再为鼠啮,再为誊录,略无愠色。有劝其翻瓦倒壁一尽其类者,顾曰:“鼠啮我稿,实勉我也。不然,好好搁置,焉能五易其稿耶?”【注】顾亭林:顾炎武,明末清初著

14、名学者。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居家恒服布衣( ) (2)实勉我也( )(2011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韩魏公知北都,有中外亲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玩。乃开醇召漕使显官,特设一卓,覆以绣衣,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谓吏将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12解释上文中的加点词(4分)(1)云 () (2)得()(2012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太祖视事东阁,天热甚,汗湿衣,左右更衣以进,皆经浣濯者。参军

15、宋思颜曰:“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太祖喜曰:“此言甚善。他人能言,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远。或能及于已然,而不能及于将然。今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信能尽忠于我也。”乃赐之币。【注】视事东阁:在东阁处理政务。 浣濯:洗涤。 参军:官名。1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1)此言甚善 (2)而虑我不能行于后 5、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1)此言甚善( ) (2)而虑我不能行于后( )回顾小结(过电影) (3分钟)一、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实词放到文中去分析。对于一词多义的现象,我们要让学生去归纳和总结。一、 本节课我做的比较好的地方是

16、:三、我需要努力的地方是: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专题导入() (2分钟)先来看一副对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这是明末重臣洪承畴的一副自撰联。此人官至高位,常自命为“忠节”之人,为表此意,他将这副楹联高悬于自家大厅的门框上。后来,松山一战,洪承畴叛国降敌,完全丧失了节操。有人鄙视这个变节的叛徒,在他这副自撰联的两边各添上一个虚词,变为“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于是这副对联的意思完全变了。同学们能不能看出这一添“虚词”之后,这副对联表示的含义呢?我们知道,在由“实词”和“虚词”组成的语言中,实词的意义比较明确具体,在表意上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而“虚词”呢,似乎“虚”得很,仿佛不那么重要,往

17、往被人们忽视,其实不然。知识典例() (20分钟)文言虚词的含义: 文言虚词是指文言文中那些没有明确实在意义,而偏重于语法意义的一类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它的基本作用是帮助实词构成句子,表达一定的意思,初中阶段要求熟悉掌握“之、以、而、其、何、于”6个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在学习和掌握文言虚词时,首先根据它在句中位置,弄清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再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词语间的相互关系,确定它的词性,辨别它的意义。强化练习 ()(15分钟)6个虚词含义的归纳:1. 之1) 吾售之,人取之(卖柑者言)2)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陈涉世家)3) 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4)

18、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5) 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6) 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王顾左右而言他)7)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8) 何陋之有(陋室铭)9)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10) 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11) 世之为欺者不寡矣(卖柑者言)2. 其1) 屠乃奔倚其下(狼)2) 为是其智弗若与(孔孟论学)3)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4) 益习其声(黔之驴)5) 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6) 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7) 其一人专心致志(孔孟论学)8) 岂其鬼耶(黠鼠赋)9) 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庄子钓于濮水)10)

19、舍问,其奚决焉(问说)3. 以1)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2) 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3)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4)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5)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捕蛇者说)6) 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7)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伤仲永)8) 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9)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10)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登泰山记)11)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12) 以为且噬己也(黔之驴)4. 而1) 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2) 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孔孟论学)3) 余闻而愈悲(捕蛇者说)4)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5)

20、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黄生借书说)6)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捕蛇者说)7) 杂然而前陈者(醉翁亭记)8) 饥渴而顿踣(捕蛇者说)9) 审问而明辨之也(问说)10) 已而夕阳在山(醉翁亭记)11) 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孔孟论学)5. 何1) 何陋之有(陋室铭)2)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3)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4) 何忧令名不彰邪(周处)5)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6) 此乐何及(岳阳楼记)6. 于1) 若所市于人者(卖柑者言)2) 吾十又五而志于学(孔孟论学)3)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问说)4)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5)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21、醉翁亭记)6) 余将告于莅事者(捕蛇者说)7) 起于齐,行十日十夜(公输)8) 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9) 卒见使于一鼠(黠鼠赋)10)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回顾小结() (3分钟)一、在虚词中,特别注重把握句子的结构,注重指示性代词,注重句式,才能更好地把握好虚词。二、 本节课我做的比较好的地方是:三、我需要努力的地方是:课外文言文强化训练专题导入() (5分钟)于瑜遇雨于瑜欲渔,遇余于寓。语余:“余欲渔于渝淤,与余渔渝欤?” 余语于瑜:“余欲鬻玉,俞禹欲玉,余欲遇俞于俞寓。”余与于瑜遇俞于俞寓,逾俞隅,欲鬻玉与俞,遇雨,雨逾俞宇。余语于俞:“余欲渔于渝淤,遇雨俞宇,

22、欲渔欤?鬻玉欤?”于瑜与余御雨于俞寓,俞鬻玉与余禹,雨愈,余与于瑜踽踽逾逾俞宇,渔于渝淤。于瑜想去钓鱼,到我家找我,对我说:“我想去渝水的滩涂上钓鱼,你和我去吗?”我说:“我打算卖玉,俞禹想买我的玉,我得去他家。”于是我同于瑜一同来到了俞禹家,见到了俞禹,想要把玉卖给他。这时天下起了雨,大雨漫过了俞禹家的房子。我对俞禹说:“我本来打算去渝水的滩涂上钓鱼,现在在你家遇上大雨,是该钓鱼呢?还是卖玉呢?”于瑜和我在一起在俞禹家避雨,我把玉卖给了俞禹。等雨停了,我和于瑜慢慢走出俞禹的家,去渝水的滩涂上钓鱼。知识典例() (10分钟)【长宁区】汉世老人汉世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俭啬。恶衣蔬食,侵晨而起

23、,侵夜而息;营理产业,聚敛无厌,而不敢自用。或人从之求焉者,不得已而入内,取钱十,自堂而出,随步辄减,比至于外,才余半在。闭目以授乞者。寻复嘱云:“我倾家赡君,慎勿他说,复相效来。”老人俄死,田宅没官,货财充于内帑矣。 注 侵晨:天刚亮;侵,临近。内帑(tn):国库。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比至于外( ) (2)寻复嘱云( )比:两人并列跪坐在一起并列,齐,同由并排而坐引申到关系上的“接近”,时间靠近等到两人靠在一起,有不同之处,可以寻找其不同点比较寻从又,从寸,又即手,寸亦是手,表示“伸出两手臂丈量尺寸”两手张开度量长度,非常方便,用时很短不久,随即用手臂丈量,“寻求”物体的长

24、度寻找,探求13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汉世老人为了守住自己的财产,连孩子都不要。B汉世老人虽然吝啬,但也经常帮助穷人。C汉世老人在交给乞丐钱时,因心疼不忍睁眼看。 D汉世老人因为吝啬,最后活活被饿死。14文中有一语句告诉我们汉世老人也很勤劳,该语句是“ _”。(2分)15根据文意,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是_。(3分) 【青浦区】晏元献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至阙下。适值御试进士。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1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1)晏元献公为童子时( ) (2)上极爱其不隐 ( )竭尽全力举起屋脊为:人操纵大象干活、大象成为劳力做、担任、治理、成为做了事情,得到肯定的判断引进对象,替别人干活引进目的,要干什么活大象是被人所操纵的被是对,向,替为了,为着极:从木,从亟,像一人被困张口呼叫用手挣扎的样子,引申为极限房屋的屋脊由顶点引申竭尽全力举起屋脊屋脊是房屋的最高点到极点很,非常极点,顶点13正确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张文节荐之于朝廷_14晏元献“乞别命题”是因为_(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15晏元献是一个_、_的人。(4分) 强化练习 ()(20分钟)【卢湾区】金壶丹书晏子春秋景公游于纪,得金壶,乃发视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