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上)马原模拟试习题2_第1页
10-11(上)马原模拟试习题2_第2页
10-11(上)马原模拟试习题2_第3页
10-11(上)马原模拟试习题2_第4页
10-11(上)马原模拟试习题2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京科技大学远程与成人教育学院2011学年第2次远程课程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2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_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2004年秋季入学招生考试语文试卷 第6页(共6页)2004年秋季入学招生考试语文试卷 第5页(共6页)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符号填写在附加答题纸上。每小题1分,共20分)1、在19世纪初,火车在发明后的一段时间里受到了人们的质疑。那时候,马车比火车跑得都要快,人们往往讥笑火车的低速度。但是到了20世纪之后,火车早已战胜了马车,成为人们最主要的运载工具之一。火车战胜马车的事实给我们在哲学上的启示是( C )A.事物

2、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B.世界万物是对立统一的C.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D.事物的发展变化既有内因也有外因2、“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局部,不见整体”这是( D )A、唯物辩证法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C、唯心辩证法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3、“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 B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无关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人的意识与自然环境无关 D.自然环境决定人的意识4、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 C )A.人的自身需要 B.人类的共同利益 C.人的社会关系 D.人的自然属性5、毛泽东同志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指出,我们对

3、待本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要批判地继承,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A )A.辩证否定观 B.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C.量变质变原理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D ) A.进行阶级斗争 B.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C.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7、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其原因在于它们( B )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B.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C.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D.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8、同为宋朝的文化名流,苏东坡的食荔枝对广东荔枝赞不绝口,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蔡襄的荔枝谱却说

4、天下的荔枝,以闽中为第一,蜀州次之,岭南为下。这说明( A ) A.价值判断总是有主观性 B.“趣味无商量”,美食评鉴没有客观标准C.两者的评价都受到乡土观念的影响,把自己家乡的荔枝说成是最好的D.价值判断是有阶级性的,蔡襄是奸臣,所以不能客观看待广东荔枝的价值 9、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 A ) A.两种不同的状态 B.两种不同的选择C.两条不同的道路 D.两种不同的理想 10、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属于有准备的头脑。”这说明( A )A偶然受必然支配 B机遇是纯粹偶然的C偶然与必然的对立 D机遇就是必然性11、对于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的正确评价是

5、( D ) A.唯理论是正确的,经验论是错误的 B.经验论是正确的,唯理论是错误的C.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性 D.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完全错误的 12、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13、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B ) 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14、列宁关于“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的说法( C )A.夸大了

6、意识的作用 B.具有唯意志主义的倾向 C.正确地指出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15、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 A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16、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C ) A.观察实验方法 B.逻辑推理方法 C.矛盾分析法 D.归纳演绎方法 17、“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 B )A宿命论观点 B历史唯物主义观点C历史循环论观点 D机械论观点 18、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 )A反映与被反映的

7、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1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D )A.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 B.实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根本变革C.代表个别垄断资本的特殊利益 D.符合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20、“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韩非子这个观点说明( D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C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2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符号填写在附加答题纸上,每小题2分,共20分)1、“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

8、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 CD )A.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C.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赖和渗透的2、下列说法中,正确体现意识能动性的有( ACD )A.胸有成竹,料事如神 B.纸上谈兵,画饼充饥C.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D.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3、下列不能决定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的现象有( CD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地理环境 D人口因素4、马克思一生中最重要的理论成果是( CD )A.唯物史观 B.辩证法 C.剩余价值学说 D.劳动价值论 5、

9、下列正确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的是( AC )A.“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B.天体运动是由于“精通力学和几何学的上帝所给予的切线力推动的初速度,才在万有引力作用下运行”。C.“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都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D.“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事物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有流动”6、剩余价值是( ABCD )A.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中创造的价值B.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部分C.商品价值中补偿劳动力价值后的剩余部分D.商品价值中补偿可变资本后的剩余部分7、下面哪些说法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 AB ) A.对症下药,量体裁

10、衣 B.因时制宜,因地制宜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D.欲擒故纵,声东击西8、共产主义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的有利条件有( ABCD )A.劳动成为解放人而非奴役人的手段 B.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社会需要自由选择职业 D.全民教育的普及使人们的潜能和爱好得到充分发挥9、“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含义包括( AD )A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存在和运动方式B在社会历史中,精神、观念的作用十分微小C物质实践决定观念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10、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因为( ABC ) A.认识主体存在着自身的局

11、限性 B.事物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C.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D.认识是一个过程三、辨析题(共2小题,请将答案写在附加答题纸上,每小题10分,共20分)1、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属性,它们都是无条件存在的,绝对的。错。参见教材41-42页2、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正确。在现实生活中,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但这些物本身并不就是资本,只有成为剥削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手段时,才是资本家手中的资本 。四、 简答题(共2小题,请将答案写在附加答题纸上,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答生产关系的内容及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参见教材101-103页2、为什

12、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参见教材77-78页五、材料分析题(结合所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有关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附加答题纸上,本大题共20分)故事1:相传在古时候,有两个穷乡僻壤的樵夫相遇。他们在劳动间歇,遥想着皇帝的生活说:“皇上每天上山砍柴,用的恐怕是金斧头吧”。故事2:相传清末,河北某村庄的农民在夏夜乘凉,大家想象、谈论着慈禧太后在紫禁城里的生活。有人说到:“老佛爷在宫里的生活好得没得说,顿顿都吃烧饼卷大葱。到了夏天的晚上,坐在老槐树下乘凉,有宫女给摇着扇子。老佛爷肚子饿了,就喊一句:太监,拿柿饼来!”故事3:古时候,北方的市集上来了一只大象,人们很稀罕,都跑去看大象。有几个瞎子看不见,就去摸象。摸过之后,那几个瞎子交流感受。有一个说:“大象象条蛇,又长又细”。另一个说:“不对。大象象蒲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