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勤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说勤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说勤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说勤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说勤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板书课题,复习导入同学们,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说勤奋,板书: 说勤奋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词,知道了作者提出的观点, (板书:提出观点)谁来说一说?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小黑板)为了更加强调勤奋的重要性,作者又继续说道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小黑板)师:作者就这两句话对你说十遍,你相信吗?怎样才能让你相信?说得对,我们学到了一点: 用事实说话, 事实胜于雄辩。(板书:事实论证 )二、领悟表达,学习说理1.举什么“例”师:为了说清楚道理,作者举了哪两个人的事例?生:司马光和童第周。(师板书: 司马光童第周

2、)师:对。那么,司马光和童第周是如何通过勤奋获得成功的?轻声朗读第二、三节,划出有关重点的词句。(生轻读课文圈画句子 )师:刚才,同学们学得很认真,来,分享一下你们的成果?先来谈谈司马光,他是如何通过勤奋获得成功的。层次一:司马光的“一生勤奋” 。(生:我来说,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师:老师听出来了,“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一直”“滚瓜烂熟”等词语1写出了司马光的“勤奋” 。孩子们,司马光可是读了“一遍又一遍”哪。春天,鸟语花香,蝶飞燕舞,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可司马光夏天,酷暑难耐,屋

3、内闷热,哥哥、弟弟早就到河里去游泳了,可司马光还是在秋天,天高气爽,满山红叶,哥哥、弟弟耐不住寂寞,登山游玩去了,可司马光头也不抬,仍然在冬天,银装素裹,哥哥、弟弟堆雪人打雪仗,玩得不亦乐乎,可司马光一直在是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滚瓜烂熟”啊。品读“警枕”师:这是小时候的司马光,长大以后,他是如何做的呢?(生: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 )师:是啊,他做了一个特殊的枕头,这个枕头与咱们的枕头不一样在哪里?师:对,他是用圆木头做的,容易滚动。孩子们,咱们睡觉枕枕头是为了生:睡觉更舒服

4、。师:司马光枕这样的圆木枕头却是为了生:快点醒来,抓紧时间读书写作。师:从一般人为了“睡”和司马光为了“醒”的对比中,你想说什么?生:时间对司马光来说太重要了。师:司马光用独特的枕头延长了读书写作的时问,所以他亲切地称之为生(齐):警枕。师:这个普普通通的圆木枕头伴随着司马光成为千古流传的“名枕”,成为“勤奋”的象征。让我们怀着对司马光、对“警枕”的一份敬意一起再读读这段话。 (生齐读 )师:司马光小时候躲起来勤奋读书,长大以后用枕头警醒自己勤奋读书2写作,为了编成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竟用了生: 19 年时间。师:司马光一生勤奋,终于有所作为。由此可以证明,指(小黑板)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

5、勤奋层次二:童第周的“三重境界” 。师:孩子们,刚才我们一起研读了司马光的事例,接下来谁来读读童第周的故事。师:你读得很投入,真棒!孩子们,仔细读这段话,你会发现童第周的经历很有意思。师:说得不错,你发现了童第周与司马光不同,司马光小时候很聪明,可童第周上学晚,基础晚,因此他要追。师:追,概括得不错。顺着你的思路,大家能不能找到第二个类似的字?赶。英雄所见略同。师:你还能概括出第三个字吗?超。有道理。师:童第周用勤奋实现了自己人生“追、赶、超”三重境界,文中是具体描述了哪个字 ?咱们一起来品读这个“追”字师:他在成绩很差的情况下是怎样“追”的?是啊,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

6、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师:从这两句话你联想到了哪些四字词语?(勤奋刻苦;起早贪黑;夜以继日;不分昼夜)师:他的勤奋与司马光有相似之处,那就是抓紧时间、珍惜时间师:在落后的情况下, “追”仅仅靠勤奋刻苦、抓紧时间是不够的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师:所以说童第周的“追”不仅是勤奋刻苦地“追”,还是讲究方法地“追”;智慧地“追”;科学地“追”3师:“追”需要勇气的支撑, “追”需要勤奋刻苦地行动, “追”更需要科学的方法,带着这样的理解齐读这几句。(生: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

7、,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想象“赶”师:童第周经过勤奋努力,成绩赶了上来,成为班上名列前茅的学生。此时他会怎么想呢 ?(生:我一定要争气。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办到。)师:有志者事竟成啊!童第周的勤奋让你想到了哪些四字词语?(生:闻鸡起舞、悬梁刺股、凿壁借光、囊萤映雪、废寝忘食)赞叹“超”师:童第周的勤奋造就了他的成功。谁来读读他完成青蛙卵剥离手术的这段话。在童第周之前, 生物学界是无人能把青蛙卵完整剥开的。此时,童第周己经超越了所有生物学界的专家,站在这项技术的制高点了。消息传到国内, 如果你是他当年的同窗好友,你会怎么说 ?(生:童第周,好样儿的。外国人不

8、能做到的事,咱中国人一定能做到,你为咱中国人争了光,祝贺你! )师:对,为咱们中国人争了光。师:童第周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勤奋。一起读这句话。(指小黑板)2.怎么写“例”层次一:领悟简要概述。师: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勤奋” 。作者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列举了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故事,孩子们, 我们再看看课文, 你会发现和平时的写事课文有些什么不同?( 生:平时的课文中,有人的语言、动作、神态)师:对,平时写事的课文贵在详细具体。再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司马光、童第周的 ?有没有语言、心理、神态之类的描写?是不是详细具体地描述 ?4师:这就是咱们平常所说的略写师:议论文中写事是为说理服务的,所以贵在简要概述

9、。层次二:体会内在统一。师:两位都是通过勤奋获得成功的人,只举一个例子行不行?(生:不行。)师:为什么不行呢?你们看,司马光是北宋人,那是古时候的事;而童第周是现代人,具体讲,他是 1902 年出生的人。师:举两个不同时代的人,说明什么?不同的时代,更具有代表性。还有什么补充的吗?是啊,这两个人不光出生的时代不同,他们自身的学习起点也不一样。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天资聪颖,童第周17 岁才进中学而且成绩很差。师:举这样两个人的例子其实是想说明什么?说得好,不管是谁,只要靠勤奋,才能成才。像说勤奋这样的说理文中, 事例要有代表性才有说服力, 才能让人相信!三、列举事例,自我表达师:如果不写童第周、司马

10、光的事例,还可以举哪些人的事例呢?(生:徐悲鸿励志学画,终于成了著名的画家。生:陈毅勤奋读书, 把墨水沾饼吃下了肚, 终于成了著名的军事家、 文学家。生:爱迪生从小自学成才,成了著名的发明家。)师:孩子们,你们说得很好。古今中外像徐悲鸿、陈毅、爱迪生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为什么作者不多举几个例子。师:你很有见地。写议论文,我们要根据需要选择典型的事例。例子过多会使文章显得冗长,不够精练。师:(指板书)在本文中作者先是提出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接着举了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两个事例进行事实论证, 最后进行总结, 提出希望。这样的结构简明清晰,一目了然。5我们试着以这样的行文结构来论述“

11、诚信”的重要性,你也会吗?小组进行讨论,然后交流。谁先来?你先提出了诚信对于社会必不可少, 然后列举了曾子杀猪、 宋庆龄为了守约放弃和家人游玩机会这两个故事,最后号召大家做一个诚信的人。祝贺你,你已经初步学会了议论文一般的结构方式。四、总结收获,引导实践师:课文中,咱们见证了司马光和童第周用勤奋收获的鲜花。短短的一节课,老师也亲眼目睹了大家的勤奋,能谈谈你们这节课收获的鲜花吗 ?可以是道理的认识,也可以是读书经验和写作方法的获得。(生:我知道了勤奋的重要性。生:我记住了华罗庚的那句话: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生:我知道了说理文中写事要概括些。生:我还知道了议论文的一般结构。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多,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五、赠送名言,诵读下课。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