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麻城二中2022年春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卷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古代以宗法血缘为基础,实现家国同构。上自皇帝下到黎民百姓,都依照血缘关系确立等级尊卑,并在此基础上亲亲尊尊,进而形成了古代基层社会的长老与绅治、乡里制度、乡约模式等传统的社会治理方式。中国古代社会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农民对于土地的依赖程度较高,人口流动规模十分有限。在一定区域内,往往由固定的家族形成自然村落,这就为血缘和地缘在基层的连接提供了条件。通过血缘与地缘的连接,宗族治理与地方行政管理结合起来,在乡村社会形成一套自我管理与民间秩序自我维护的机制。这种基层社会自我管理,尽管在形式上

2、皇权不下县,实际上国家政权,通过基层组织和地方中间力量,实现对基层社会的控制,保证基层社会秩序的稳定。这样一种稳定的基层社会结构,国家权力与基层社会的连接往往借助宗族、长老、乡绅这些介于官民之间的中间力量,他们通过与官方合作,或独立办理基层行政事务,或充当地方领袖的角色,在古代社会长期得以延续。中国历代都有基层组织,如不同时期的乡里、保甲、村社等。尽管这些基层组织不属于行政区划的范畴,但它们在地方行政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秦汉的乡里组织为例,在县一级分成若干乡,乡下设里,里下为什伍组织,整编基层百姓进行组织管理。乡的长官为有秩和啬夫,负责赋税征收、民政管理、纠纷诉讼等事务处理;乡里还设有三老

3、,掌管教化,以礼制劝民向善。此外还设有乡佐和游徼,分别负责赋税和治安工作;里设里正、里典,主要负责里中事务,按规定掌管百家;再往下的什、伍分别以十家或五家为单位,设什伍长一人,什伍组织内部相互监督,实行连坐。这样以地缘为基础的基层组织模式,将分散的小农纳入国家的控制系统中来,不仅稳定了基层社会秩序,还有助于中央政权对乡村社会的控制。因此,此后历代的基层社会,大致都采取了这一模式,在古代中国的社会治理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摘编自钱杭血缘和地缘之间)材料二:大体上说来,血缘社会是稳定的,缺乏变动;变动得大的社会,也就不易成为血缘社会。缺乏变动的文化里,长幼之间发生了社会的差次,年长的对年幼的具有强

4、制和权力。这是血缘社会的基础。血缘所决定的社会地位不容个人选择。父死子继:农人之子恒为农,商人之子恒为商那是职业的血缘继替;贵人之子依旧贵那是身份的血缘继替;富人之子依旧富那是财富的血缘继替。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生,也就是血,决定了他的地。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说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区位是社会化了的空间。我们在方向上分出尊卑:左尊于右,南尊于北,这是血缘的坐标。空间本身是混然的,但是我们却用了血缘的坐标把空间划分了方向和位置。在人口不流动的社会中,自足自给的乡土社会的人口是不需要流动的,家族这社群包含着地域的涵

5、义。但是人究竟不是植物,还是要流动的。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一个人口在繁殖中的血缘社群,繁殖到一定程度,他们不能在一定地域上集居了,这分裂出来的部分到别的地方去找耕地。很多离开老家漂流到别地方去的并不能象种子落入土中一般长成新村落,他们只能在其他已经形成的社区中设法插进去。如果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能结成一个地方社群,他们之间的联系可以是纯粹的地缘,而不是血缘了。这样血缘和地缘才能分离。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这并不是说这种社会不发生交易,而是说他们的交易是以人情来维持的,是相互馈赠的方式。在我们乡土社会中,有专门作贸易活动的街集。街集时常不在村子里,而在一片空场

6、上,各地的人到这特定的地方,各以“无情”的身份出现。在这里大家把原来的关系暂时搁开,一切交易都得当场算清。当场算清是陌生人间的行为,不能牵涉其他社会关系的。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契约是指陌生人中所作的约定。在订定契约时,各人有选择的自由,在契约进行中,一方面有信用,一方面有法律。法律需要一个同意的权力去支持。契约的完成是权利义务的清算,须要精密的计算,确当的单位,可靠的媒介。在这里是冷静的考虑,不是感情,于是理性支配着人们的活动这一切是现代社会的特性,也正是乡土社会所缺的。(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血缘

7、和地缘)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通过血缘与地缘的连接、宗族治理与地方行政管理的结合,中国古代乡村社会形成了一套自我管理、民间秩序自我维护的机制。B. 中国古代的基层组织运行模式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稳定了基层社会秩序,还有助于中央政权对乡村社会的控制。C. 契约的完成是权利义务的清算,它需要信用和法律的支持,所以契约一旦签订就必须遵守,否则就难以承受违约的巨大损失。D. 现代社会人口流动性大,不同血缘和地域的人聚居在一起,血缘亲情已被理性支配的契约所取代,所以现代社会是契约社会。2.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血缘社会是稳定的

8、,在这缺乏变动的文化里,长与幼之间就产生了社会的差次,年长的对年幼的具有权力和强制地位。B. 血缘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人一出生就决定他的地,家族世世代代“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C. 血缘社会中不存在交易,仅是出于人情的相互馈赠,而地缘社会是商业发展的基础,商业则不讲人情,一切交易都得当场算清。D. 一个血缘社群繁殖到一定程度,生存就难以保障,就会有人离家到外乡生活,这种新社区就没有血缘关系,是纯粹的地缘关系。3. 以下不能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 古代基层组织中乡官的待遇地位随时代变化而有所不同,有的朝代不仅没薪酬,还沦为职役,甚至有破家的风险。B. 古代基层

9、组织有维持乡里治安的责任,如宋代规定发现同保内犯“强窃盗、杀人放火、强奸”等案件,要随时纠告。C. 古代基层组织中的乡官一般由当地有影响的宗族长老、乡绅担任,他们了解民情且有威信,利于办理乡里事务。D. 古代基层组织参与基层司法事务,如唐代里正、坊正有权对户婚、田土、斗殴之类的民事纠纷进行调解、处理。4.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以见解精辟、论述严谨见称,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5. 从标题看,两则材料都在讨论“血缘和地缘”的关系,但在论证角度上又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15题答案】【答案】1. D 2. B 3. A 4. 先阐述血缘社会的特征,如稳定性、父死子继等;接着论述血缘和地缘的关系

10、:地缘是血缘的投影,血缘与地缘的分离;再接着以商业的产生与发展为例论述血缘与地缘的区别;最后进一步论述以地缘为基础的契约社会与血缘社会的不同,强调契约社会具有现代社会特性。5. 材料一从血缘与地缘对社会治理作用的角度展开论证。论述了以宗法血缘为基础所形成的方式与机制,有利于自我管理,实现家国同构;论述了以地缘为基础的基层组织模式对社会治理的特殊作用。材料二从血缘与地缘的关系和各自特点以及它们所构建的社会形态的不同特征的角度展开论证。阐述了血缘、地缘的形成与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以商业发展为例论述它们构建的社会形态的不同特点。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五台山随感因为有

11、好长一段时间缺雨,时今虽然已经进入了五月,而且也过了“立夏”节,但五台山下仍然未曾出现应有的绿色。汽车在土筑的公路上奔驰,紧跟在后面的是一股一股的黄色的云层。这单一的色调不仅加强了干燥感,也使人觉得荒凉。我记得在印度和非洲某些地区曾经看到过类似的景象:伴随着这景象的总是生活的艰苦,斗争的严酷与大自然不时送来的饥荒。一二九师在太行山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创造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五台山这一带便成了一个中心。这里新发展起来的人民自己的武装,以这个中心为基地,又逐渐扩散开来,向察南冀西挺进。在挺进的过程中他们也一面发动群众,一面开展游击战争,又创立了北岳根据地。事实上,中国早期的革命根据地没有哪一个

12、不是在贫瘠地带建立起来的。这里的人民,在自然条件苛刻、生存斗争尖锐、穷得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还得腾出最强壮的劳动力去参加抗日军队,保卫国家;同时又要建立政权,推进革命。这是一种几乎不可能的事,但这里的人民却把它变为真实。当时五台山下的人民所要对抗的,除了当地的反动势力以外,还有用现代化武器装备起来的日本侵略军。这里的人民不仅奇迹般地活下来了,而且还越战越强,建立起了边区政府和边区银行这类的正规行政设施,还推行了中国历史上过去从没有过的真正民主制度“三三制”,实行了减租减息,开展了生产运动和经济文化建设。我走过设置在一个小村里的边区政府旧地,旧边区银行就在隔壁。这样近,我当然要去看一下。这是一个比

13、较空旷的农家院子,在一座山的脚下。它现在已经成了附近庄稼人存放粮食和农具的公房。这里有一家作为看守的住户。户主一个老年农民告诉我,这里还留下一件银行的遗物,并且主动地领我去参观:就在他住房的上首,立着一扇宽阔的木门其厚度约有四五寸;门上扛着一条又长又粗的横木,上面挂着两把大锁。主人把锁打开,花了一些气力才把那扇厚门挪动。门下约有一个十级的台阶,引向下面一个约十米见方的地下室。这就是银行的金库,是存放作为边区纸币储备金的地方。现在是空无一物,并没有什么特别引起人的注意的东西,但它坚固的墙壁和干燥的地面却引起我许多联想:在当时那么艰苦的环境下,边区政府却是这样重视金融工作和边区纸币的威信,把储备金

14、就像保护眼珠似的在这样一个安全的处所保护起来。可以想象,当初对这个金库的保卫也一定是很严密,而那时却是一个那么兵荒马乱的时刻!在边区银行和边区政府之间有一个叫作耿镇的村子。这里当年曾设立过一个医院,就是“白求恩医院”。事实上它不过是一个村屋,所谓“医院”的设备真是简陋得可怜!也可以说是根本没有。但许多受了伤的战士却曾不断地从前方被转移到这里来,接受急救的手术,而且大多数战士都是很快地得到恢复,又回返前线。这里的治疗在当时是“现代化”的,因为白求恩是个“现代化”的医生。但他所使用的“现代化”医疗工具,大多数是白求恩大夫用当地的木头制成的。离这个医院不远,一个叫作松岩口的小村里,还有一个“模范病室

15、”。那也是白求恩大夫主持的。他不仅对那里附近的老乡们进行最精心的治疗,还在那里训练成批的、称职的、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医务人员。最后,白求恩把自己的躯体和心灵永恒地留在中国,在这落后和原始的中国土地上。这使我想起当时战火纷飞的三十年代世界性的民主与法西斯、文明与野蛮搏斗的三十年代。这场大搏斗是由日本军阀于1931年“九·一八”在我国东北发动的,接着就蔓延到了欧洲,以西班牙战争为焦点。白求恩的首次行动就是参加这场搏斗,地点就正是在西班牙。他接着来到中国,参加八路军的工作,也正是这个行动合乎逻辑的发展。它是由当时在世界知识界中涌起的一股澎湃的浪潮所推动的一股保卫人类文明、民主和自由的浪潮。具

16、有进步倾向的知识分子,放弃自己优越的生活条件,几乎都投身进去了。“白求恩们”和五台山下的人民,勇于为正义、为人类的进步而斗争,在必要时,宁可付出自己的生命。这个传统,在世界的范围内,当人类文明面临着毁灭的挑战;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当民族的命运到了危急的关头,就爆发成为改变历史进程的行动。我想,我现在正在凝望着的这片五台山的黄土高原,今天的和平局面与当年像八路军这样的革命队伍在这里所展开的艰苦工作分不开其中当然也有白求恩的一份。这个黄土高原,联系着整个世界,是和现代世界的历史进程分不开的。(取材于叶君健同名散文)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单一的色调不仅加强了干燥

17、感 干燥:枯燥无趣B. 它坚固的墙壁和干燥的地面 干燥:没有水分C. 这里的治疗在当时是“现代化”的 “现代化”:先进,有效D. 但他所使用的“现代化”医疗工具 “现代化”:简陋7.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段,作者从眼前的单一色调联想到曾看到过的类似景象,借此说明五台山人民抗战时条件的艰苦和斗争的残酷。B. 第段,“白求恩医院”设备的简陋与急救手术治愈伤者的效果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白求恩及其战地医院的重要性。C. 第段,作者认为具有进步倾向的知识分子为正义、为文明而斗争和无私奉献,是一种优良的传统,改变了历史进程。D. 第段,作者认为五台山虽然地处黄土高原,落后偏

18、僻,却始终受到外部世界影响,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8. 作者在第段写旧边区银行有何用意?9. 这篇散文饱含作者丰富深邃的情感,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概括。【69题答案】【答案】6. C 7. D 8. (1)内容上,写旧边区银行实际上表达了对五台山人民的崇敬之情;同时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升华了文章的情感;(2)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关于五台山人民建立起正规行政设施的描写,又为下文写“白求恩医院”做了铺垫。9. (1)表达了作者对五台山地区环境恶劣,人民生活艰苦的同情;(2)表达了对五台山革命根据地的人民在对抗自然的艰苦斗争中仍然积极抗日、不忘保家卫国,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大无畏精神的无限

19、赞美和崇敬;(3)表达了对白求恩无私帮助中国人民的国际主义精神的感激、感动和赞美;(4)表达了对向白求恩一样的进步知识分子为了保卫人类文明、民主和自由而做出自我牺牲的崇敬之情;(5)表达了对人民的进步力量可以改变历史进程的自豪之情。三、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麾下,未得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

20、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

21、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合齐、赵共击楚。四月,至彭城,汉兵败散而还。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间。以故楚兵卒不能西。六月,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至国,即绝河关反汉,与楚约和。汉王使郦生说豹,不下。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墨瓶

22、渡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魏为河东郡。(节选自史记·准阴侯列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墨瓶渡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魏为河东郡B. 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墨瓶渡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魏为河东郡C. 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墨瓶渡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魏为河东郡D. 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

23、夏阳/以木墨瓶渡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魏为河东郡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八书、十表。列传是记述贵族王侯的历史事迹。B. 古人把太阳照不到的地方叫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淮阴,就是淮河的南岸区域。C. 布衣,即为布制衣服,为古代庶人之服,这里借指平民。“布衣之交”“布衣出身”这些词语中的“布衣”均为此意。D. 寡人,古代帝王的自称。表示帝王自称的词语还有“朕”“孤”“不谷”。秦王嬴政称帝前,普通人皆可自称“朕”,嬴政称帝后,

24、“朕”成为皇帝一人的专称。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韩信出身贫寒,却不甘居人后。先后投奔项梁、项羽都因不受重用而离开;又投奔刘邦,也因不受重用再次离开。B. 韩信才华出众,深受萧何赏识。萧何在韩信逃离时,毫不犹豫追回了他,又极力请求刘邦礼待重用韩信。C. 韩信见识独到,颇能看清形势。他冷静分析了刘邦和项羽的优劣形势,指出刘邦夺取天下的关键是任用贤才。D. 韩信足智多谋,善于带兵打仗。刘邦与齐王、赵王合击楚军却大败,韩信收集溃散的人马与汉王会合摧垮楚军。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25、(2)然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14. 韩信见解独到、足智多谋,请结合文本谈谈他认为汉王怎样才能一举平定三秦?【1014题答案】【答案】10. A 11. A 12. C 13. (1)大王假如只想长期做汉中王,当然没什么事情给他做;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2)但是项王军队经过的地方,没有不横遭摧残毁灭的,天下的人大都怨恨,百姓不愿归附,只不过迫于威势(勉强服从)罢了。14. 任用天下英勇善战的人才。赢得民心:进入武关,秋毫无犯,废除秦朝的残酷苛刻的法令,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发动军队向东挺进。参考译文: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当初是平民

26、百姓的时候,贫穷且没有出众的德行,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小吏,又不能做买卖维持生活。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们大多厌恶他。等到项梁率领抗秦义军渡过淮河向西进军的时候,韩信带了宝剑去投奔他,留下来做他部下,一直默默无闻。项梁失败后,又投奔项羽,项羽任命他做郎中。他好几次向项羽献计策,都没有被采纳。刘邦率军进入蜀地时,韩信逃离楚军去投奔他,还是没什么名气。韩信多次和萧何谈天,萧何很佩服他。队伍到达南郑时,在半路上跑掉的军官就有几十个。韩信料想萧何他们已经在汉王面前多次保荐过他了,可是汉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此事报告汉王,就径自去追赶他。隔了一两天,萧何回来见汉王,汉

27、王骂道:“跑掉的军官有好几十,你都没有追;倒去追韩信,这是撒谎。”萧何说:“那些军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最杰出的人。大王假如只想长期做汉中王,当然没什么事情给他做;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于是汉王打算召见韩信任用他。萧何说:“大王一向傲慢无礼,如果任命一位大将,就像是呼唤一个小孩子一样,这就是韩信离去的原因。大王如果诚心拜他做大将,就该选个好日子,自己事先斋戒,搭起一座高坛,按照任命大将的礼仪完成仪式,那才行啊!”汉王答应了。韩信的任命仪式结束后,坐在上座。汉王说:“丞相多次称道将军,将军用什么计策指教我呢?”韩信谦让了一番

28、,乘机问汉王说:“如今向东争夺天下,难道敌人不是项王吗?”汉王说:“是。”韩信说:“大王自己估计在勇敢、强悍、仁厚、兵力强大方面与项王相比,谁强?”汉王沉默了好长时间,说:“我不如项王。”韩信拜了两拜说:“我也认为大王比不上他呀。但是项王军队所经过的地方,没有不横遭摧残毁灭的,天下的人大都怨恨,百姓不愿归附,只不过迫于威势,勉强服从罢了。虽然名义上是霸主,实际上却失去了天下的民心。所以说他的优势很容易转化为劣势。如今大王果真能够与他反其道而行,任用天下英勇善战的人才,有什么不可以被消灭的呢?大王进入武关,秋毫无犯,废除了秦朝的残酷苛刻的法令,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秦地百姓没有不想要大王做秦地大王

29、的。如今大王发动军队向东挺进,只要一道文书三秦封地就可以平定了。”于是汉王特别高兴,自认为得到韩信太晚了。就听从韩信的谋划,部署各路将领攻击的目标。八月,汉王出兵经过陈仓向东挺进,平定了三秦。汉二年(前205),出兵函谷关,收服了魏王、河南王,韩王、殷王也相继投降。汉王又联合齐王、赵王共同攻击楚军。四月,到彭城,汉军兵败,溃散而回。韩信又收集溃散的人马与汉王在荥阳会合,在京县、索亭之间又摧垮楚军。因此楚军始终不能向西进军。六月,魏王豹以探望亲人疾病为由请假回乡,一到封国,立即切断黄河渡口临晋关的交通要道,反叛汉王,与楚军订约讲和。汉王派郦生游说魏豹,没有成功。这年八月,汉王任命韩信为左丞相,攻

30、打魏王豹。魏王把主力部队驻扎在蒲坂,堵塞了黄河渡口临晋。韩信就增设疑兵,故意排列开战船,假装要在临晋渡河,而隐蔽的部队却从夏阳用木制的盆瓮浮水渡河,偷袭安邑,魏王豹惊慌失措,带领军队迎击韩信,韩信就俘虏了魏豹,平定了魏地,设立为河东郡。四、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归燕【1】杜甫不独避霜雪,其如俦侣【2】稀。四时无失序,八月自知归。春色岂相访,众雏还识机。故巢傥未毁,会傍主人飞。注释:【1】此诗作于杜甫带妻儿避乱、辗转到秦州时。【2】俦侣:朋友。15.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杜诗一二句写燕子归去不只为躲避霜雪,也因为朋友越来

31、越少了。B. 杜诗三四句写假如四季不失时序,燕子在八月秋凉时节自知南归。C. 杜诗五六句写尽管春色未浓,雏燕也会觉察细微的迹象按时飞回。D. 杜诗借景抒情,力求言简而意丰。16. 概括这首写“燕子”的诗结尾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516题答案】【答案】15. D 16. 杜诗结尾两句写旧巢如果没有被毁,燕子一定会伴在主人身旁,借归燕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抒发了忠君爱国的思想感情。五、情景默写(本题共3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赤)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2)烛

32、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份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_,_。(3)鸿门宴中形容自己方处于危险境地的句子是:_,_。【17题答案】【答案】 . 端章甫 . 愿为小相焉 .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 敢以烦执事 . 如今人方为刀俎 . 我为鱼肉六、选择题组(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华古代科学的瑰宝,_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近百年来,随着西风东渐,西医成为主流医学,中医药呈边缘化趋势。事实证明,中医药一旦背离了自身发展规律,中医西化、特色弱化,必将丧失自我。因此,不但是看

33、待中医、推广中医,还是研究中医、运用中医,必须遵守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但这并不意味着自我封闭,更不是墨守成规。中医药发展需_,借鉴吸收现代科技成果。当前,中医药发展面临着传承不足、创新不够等问题。传承是为了保根,没有传承就不能正本清源;( )。中医药需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进而获得高质量的发展。中医药_于中华大地,植根于中华文化。只有立足根基,挖掘精华,保持特色,中医药才能根深叶茂,岐黄之术方可生生不息。让中医药永远姓“中”,是中国人_的责任和使命。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凝结兼容并蓄发源义不容辞B. 凝聚博采众长发源义无反顾C. 凝聚兼容并蓄发祥义不容辞D. 凝结博采众长发祥义无反顾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