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标必背14篇34073_第1页
高中课标必背14篇34073_第2页
高中课标必背14篇34073_第3页
高中课标必背14篇34073_第4页
高中课标必背14篇3407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课标必背14篇1.劝 学(1)荀子·劝学一文开头用“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句,以“木”和“金”为喻来说明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够取得进步的道理。(2)在荀子·劝学中,文章开端连用比喻强调了学习的重要作用,并顺势推论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强调了广泛学习并不断省察自己的重要性。(3)荀子·劝学一文阐述了“学”与“思”的关系,强调既要重视思考,更要重视学习的名句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4)荀子·劝学中用三组比喻论述了学习重在积累,文中“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两句阐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个道理。(5)在荀子&

2、#183;劝学中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两句论证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即使再难的事也可以做到。(6)荀子在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与之相反的是螃蟹用心浮躁,以致造成“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的后果。(7)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来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8)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逍遥游(1)在庄子·逍遥游一文中引述齐谐之言,描述鲲鹏挥动翅膀拍击水面,凭借六月

3、的大风飞离北海的句子是“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3)庄子在逍遥游中引用“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两句,说明船和水的关系,阐明了世间万事万物总会有所凭借的道理。(4)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赞扬宋荣子超绝尘世,宠辱偕忘,并以“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两句赞扬他能认清物与我的分际,辨明荣与辱的界限。(5)在庄子·逍遥游中,庄子评价了列子的御风而行,接着指出“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才能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真正做到无所凭借。(6)庄周用一个比喻句来

4、描述鲲鹏奋飞时的情形的句子是: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7)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事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8) 小智慧不了解大智慧,寿命短的不了解寿命长的,强调说明人在认识上的大小区别的句子是: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9) 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0) 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11) 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

5、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12) 文中写列子虽然不用步行,但还是要凭借风力的句子是: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3.师 说(1)韩愈师说一文中阐述了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都会有疑惑的观点的句子是“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2)韩愈在师说中指出,选择老师时不要管他的地位和年龄,并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两句说明了择师的标准: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自己的老师。(3)韩愈在师说中用对比手法揭示了古代圣人和时下一般人形成巨大差距的原因。古代圣人敏而好学,尊师重教,虚心请教学习,而现在的一般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

6、学于师”,怎能不更加愚昧。(4)韩愈师说中用对自己与对儿子的要求不同来对比,指出了“士大夫之族”行为的自相矛盾,其中有关重视孩子教育的一句是“爱其子,择师而教之”。(5)韩愈在师说中针对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现象,以“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两句分析士大夫的心理,这种心理使得从师学习的风尚难以恢复。 (6)师说中韩愈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并由此得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这是“教学相长”思想的体现。(7)韩愈在师说中用“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两句强调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8)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

7、“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9)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4.阿房宫赋(1)杜牧在阿房宫赋开篇以夸张手法,用“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两句写出阿房宫占地广阔、隐天蔽日的宏伟气势。(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疑问语气,形容长桥似龙的两句是“”长桥卧波,未云何龙?。(3)在阿房宫赋中,杜牧批判秦统治者穷奢极欲,用“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两句揭露其疯狂掠夺财富和大肆挥霍的暴行。(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连用四句十分精炼地语言叙述了秦王朝在人民反抗下迅速灭亡的历史过程,其中“楚人一炬,

8、可怜焦土”两句写阿房宫被焚毁的史实。(5)杜牧阿房宫赋一文告诫人们如果不吸取历史教训就会重蹈覆辙的句子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6)在杜牧阿房宫赋中,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的句子是:明星荧荧,开妆镜也。(7)杜牧阿房宫赋一文用对比的手法突出阿房宫中音乐声之繁多的两句是: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8)杜牧阿房宫赋一文以叙述的表达方式表现秦人对从六国掠夺来的珍宝毫不珍惜的对偶句是:鼎铛玉石,金块珠砾。(9)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用故作疑问的话、把阿房宫中楼阁之间架木筑成的通道比作天上的彩虹的句子是:复道行空,不霁何虹?(10)杜牧的阿房宫赋中,“使天

9、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这两句写出了老百姓对于秦始皇的暴君行为有怨气却不敢说。5.赤壁赋(1)在赤壁赋中,苏轼写夜游赤壁的欢乐情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两句写出了月亮从东山升起前江面的自然景色,让人感到无比惬意。(2)在赤壁赋中,苏轼以“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两句写自己面对月下美景,兴之所至吟诵明月之诗,让人不禁陶醉其中。(3)苏轼在赤壁赋中,开端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其中写月亮正升起时美妙景色的句子是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4) 苏轼在赤壁赋中写泛舟江上让人感到悠悠忽忽地离开人世,超然独立,又像长了翅膀升入仙境一样的句子是“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5)在赤壁赋中,

10、苏轼看到月下美景,于是纵酒放歌,其中写自己船桨之美和陶醉划船月下的歌词是“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6)苏轼在赤壁赋中以“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两句形容箫声美妙动听,如丝般缕缕回旋不止,给人以美的享受。(7)苏轼在赤壁赋中形容乐声的悲伤感人,以“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两句写箫声能使深渊里的蛟龙为之起舞,孤舟中的寡妇听了落泪,从侧面写箫声的魅力。(8)赤壁赋中苏轼以“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两句形象的描绘出了曹操率领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时能文能武、志得意满的一代英雄形象。(9)在赤壁赋一文中,写作者与友人在江中驾着一叶小船,饮着美酒的句子是“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10)苏轼在

11、赤壁赋中感慨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永恒的名句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11)苏轼在赤壁赋中表示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名句是“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12)苏轼在赤壁赋主客对话中化用论语·子罕中“逝者如斯夫,表达万物看似流逝却并未真正逝去的两句是“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13)苏轼在赤壁赋中表现了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其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来观察天地万物的句子是“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14)在赤壁赋中,苏轼饮酒甚酣,扣弦而歌,其中借用“美人”来抒发情怀的两句是: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15) 苏轼的赤壁赋中,写作者引吭高歌,吟唱

12、诗经中咏月的诗句的骈句是: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16) 在赤壁赋中,苏轼用“舳舻千里,旌旗蔽空。”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17) 苏轼的赤壁赋中,连用四个比喻写出箫声的哀怨与悲切的语句是:如怨如慕,如泣如诉。(18) 苏轼的赤壁赋中,用比喻的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19) 苏轼的赤壁赋中,描绘秋江的爽朗和平静,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20) 苏轼的赤壁赋中,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21) 苏轼的赤壁赋中,写作者与友人

13、在扁舟中举杯共饮的句子是: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22) 苏轼的赤壁赋中,“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对于世间“有主”的万物的个人态度。6.氓(1)在诗经·氓中以“桑”比喻女子青春年华,以叶子新鲜润泽类比女主人年青时候漂亮可人的句子是“桑之未落,其叶沃若”。(2)诗经·氓中一句“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是女主人回忆当年恋爱时的情景,这与成语“青梅竹马”的意境相仿。(3)诗经·氓中以“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两句斥责负心男子,指责他誓言真挚诚恳,变心却如此之快。(4)写女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性格的句

14、子是:将子无怒,秋以为期。(5)运用比兴手法,用动物比喻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的两句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6)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兄弟不知,咥其笑矣。(7)写女子已经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及尔偕老,老使我怨。(8)以桑叶的枯黄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容颜憔悴和被弃的一句是:桑之落矣,其黄而陨。(9)写女子在断墙上眺望心上人,见到心上人后前后行为差异的句子: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10)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士也罔极,二三其德。(11)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反是不思,亦已焉哉!”(12)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

15、子对爱情却怀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文中,集中体现的语句是: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13)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淇则有岸,隰则有泮。7.离 骚(1)离骚中屈原委婉表达自己后悔选择做官,想要归隐的两句: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2)离骚中屈原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 只要自己内心高洁就可以的两句话: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3)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4)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两句: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5)离骚中

16、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6)在离骚中,屈原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两句写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7)屈原在离骚中以“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两句表现他嫉恶如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体现了他睥睨邪恶,宁折不弯的人格魅力。(8)屈原离骚中“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两句写以荷叶莲花为衣裙,运用了象征手法,表现他追求高洁品质,不被世俗所污的情趣。(9)屈原在离骚中暗示自己忍受委屈和指责,接着以“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两句表现作者要以前贤为榜样,保持清白,献身正道的决心。(10)在

17、离骚中,屈原以“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两句表明虽然身处浊世,但自己光明洁白的本质不会有丝毫减损,表现他洁身自好的品格。(11)离骚中,屈原强调人们各有各的追求,而自己把修身养性作为毕生追求的两句是“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12)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3)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14)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15) 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

18、句是: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16) 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8.蜀道难(1)李白在蜀道难中引用古蜀国两位先王的神话故事的诗句是“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2)在蜀道难中,诗人李白以惊叹的笔调,极度夸张的手法,形容由秦入蜀的道路险要,高山峻峭,难于攀登的句子是“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巅”。(3)李白在蜀道难一文中,融夸张与神话为一体,描述上有高山接天,下有河川曲折,写出了蜀道艰险的名句是“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4)在蜀道难中,李白用“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两句以反衬手法突出山势高险,

19、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人走就难上加艰难。(5)李白蜀道难中,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把读者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的句子是“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6)李白在蜀道难中“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两句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的场面,从而造成一种排山倒海的艺术效果。(7)李白在蜀道难中写到剑门天险高峻崎岖,突出易于固守,难以攻入的句子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8)李白在蜀道难结尾用“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两句表现他乡虽好,但不如故土的思想。(9)李白在蜀道难中引用神话传说“五丁开山”为其文增添浪漫主义气息的的诗句是:飞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

20、钩连。(10)李白在蜀道难中描写急流和瀑布飞泻、发出巨大声响的诗句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12)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13)写蜀道盘旋曲折的句子是: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14)用太阳神到了蜀地也要回转车头表明蜀道之高的两句: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9.登 高(1)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2)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

2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3)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4)杜甫在登高中发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5)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6)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7)杜甫在登高中写自己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0.

22、琵琶行(1)白居易琵琶行中“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两句诗来描写琵琶女当年在京城演奏后大家争相打赏的情景。(3)琵琶行中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4)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意思。白居易琵琶行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5)琵琶行中用听众在演奏结束后的反应和江边自然景色来侧面烘托琵琶女演奏效果的句子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6)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既写出琵琶女

23、的矜持、腼腆,又写出作者急于与琵琶女相见的心情的句子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7)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被贬后,无论春天江花盛开还是秋天美好的夜晚,都独自一人喝酒的两句是: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举酒还独倾。(8)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出场时犹豫不决的句子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9)琵琶行写大小弦合奏的句子: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10)诗人把琵琶女的情感暗流推向高潮的音乐描写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1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开篇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两句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1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以“别有幽愁暗恨生,

24、此时无声胜有声”两句写出了琵琶女弹奏暂时停歇时给人带来的深切感受,余音袅袅,令人拍案叫绝。11.锦 瑟(1)锦瑟中李商隐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2)锦瑟中李商隐借用庄子和杜宇的典故,表露自己的远大抱负不能实现而徒留无限伤感的两句是“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3)李商隐锦瑟中“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两句诗,借南海鲛人和蓝田美玉的遭遇写出了自己理想的最终幻灭。(4)李商隐在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婉不已的句子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5)锦瑟中感叹“才华被弃如沧海遗珠,追求向往终归飘渺虚幻”的千古名句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6) 锦瑟中表达“华年往事”如梦般凄迷、如杜鹃啼春般伤感的诗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7)锦瑟诗中“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抒发“此情”的无尽怅惘,别说现在追忆,就是当时就已经无尽的怅然若失了。12.虞美人(1)虞美人中李煜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两句写花开月圆的美好日子已经结束,将现在和过去交织在一起,抒发了抚今追昔的感情。(2)李煜虞美人中以“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两句写他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表现了他对故国的深深怀念之情。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