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解剖课件(河南)_第1页
神经系统解剖课件(河南)_第2页
神经系统解剖课件(河南)_第3页
神经系统解剖课件(河南)_第4页
神经系统解剖课件(河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河南河南职工医学院职工医学院概述概述 一、神经系统的区分一、神经系统的区分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 脑脑 中枢神经中枢神经 脊髓脊髓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 脊神经脊神经 按部按部 位分位分 周围神经周围神经 脑神经脑神经 躯体神经躯体神经 交感神经交感神经 按分布分按分布分 内脏运动神经内脏运动神经 内脏神经内脏神经 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内脏感觉神经内脏感觉神经神经系统区分神经系统区分 神经系统虽难记神经系统虽难记 区分开来就容易区分开来就容易 中枢神经脑脊髓中枢神经脑脊髓 脑脊神经记心里脑脊神经记心里 脑神经,十二对脑神经,十二对 脊神经,三十一脊

2、神经,三十一 躯体内脏有分布躯体内脏有分布 感觉运动不分离感觉运动不分离 1 1灰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聚集而成。灰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聚集而成。 2 2白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而成。白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而成。 3 3神经核: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团块。神经核: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团块。 4 4神经节: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团块。神经节: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团块。 5 5纤维束: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成束。纤维束: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成束。 6 6神经:周围神经系统内

3、,神经纤维聚集而成的条索状结构。神经: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而成的条索状结构。 7 7网状结构:中枢神经系统内,灰质和白质混合而成。网状结构:中枢神经系统内,灰质和白质混合而成。二、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二、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一)位置(一)位置 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在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在平枕骨大孔处接延髓,下端平枕骨大孔处接延髓,下端平第平第1 1腰椎体下缘。新生儿下腰椎体下缘。新生儿下平第平第3 3腰椎,故临床常在腰椎,故临床常在3 3、4 4或或4 4、5 5腰椎之间进行穿刺。腰椎之间进行穿刺。第一节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 一、脊髓一、脊髓 脊髓呈前后略扁的细长圆脊髓呈前后

4、略扁的细长圆柱状,长约柱状,长约404045cm45cm。 主要外形可归结为主要外形可归结为6 6纵沟、纵沟、2 2膨大、膨大、1 1圆锥、圆锥、1 1终丝。终丝。 (二)脊髓外形(二)脊髓外形 1 1六纵沟六纵沟 前正中裂前正中裂1 1、后、后正中沟正中沟1 1、前外侧沟、前外侧沟2 2、后外侧、后外侧沟沟2 2。 2 2二膨大二膨大 颈膨大和腰骶颈膨大和腰骶膨大。膨大。 3 3一圆锥一圆锥 脊髓末端变细脊髓末端变细呈圆锥状呈圆锥状, ,称为脊髓圆锥。称为脊髓圆锥。 4 4一终丝一终丝 脊髓圆锥下续脊髓圆锥下续为终丝,周围被马尾包绕。为终丝,周围被马尾包绕。 (二)脊髓外形(二)脊髓外形 1

5、 1概念概念 每段脊神经相连的一每段脊神经相连的一段脊髓称为脊髓节段,简段脊髓称为脊髓节段,简称脊髓节。称脊髓节。 2 2节段分布节段分布 共共3131节,其中颈节节,其中颈节8 8、胸、胸节节1212、腰节、腰节5 5、骶节、骶节5 5、尾、尾节节1 1。(三)脊髓节段(三)脊髓节段 颈颈1 14 4节:与同名椎骨基本平齐。节:与同名椎骨基本平齐。颈颈5 5胸胸4 4节:与同名椎骨减去一椎后平齐。节:与同名椎骨减去一椎后平齐。胸胸5 5 8 8节:与同名椎骨减去二椎后平齐。节:与同名椎骨减去二椎后平齐。胸胸9 9 1212节:与同名椎骨减去三椎后平齐。节:与同名椎骨减去三椎后平齐。腰腰1 1

6、 5 5节:相当于第节:相当于第1010 1111胸椎体。胸椎体。骶骶1 1 5 5节和尾节:相当于第节和尾节:相当于第1 1腰椎体。腰椎体。 3 3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脊髓节段三十一脊髓节段三十一 节椎名同位不一节椎名同位不一 颈节一四还算齐颈节一四还算齐 颈五胸四减去一颈五胸四减去一 中胸减二下减三中胸减二下减三 腰节平胸十十一腰节平胸十十一 骶尾节对一腰椎骶尾节对一腰椎 定位诊断有据依定位诊断有据依 1 1灰质灰质 位于中央管周围,整体位于中央管周围,整体上呈柱状,断面似蝶形,分上呈柱状,断面似蝶形,分前角、后

7、角、侧角等。前角、后角、侧角等。 (1)(1)前角前角:含有前角运动:含有前角运动神经元,发出运动纤维,参神经元,发出运动纤维,参与前根的组成。与前根的组成。 (2)(2)后角后角:含有联络神经:含有联络神经元,接受后根的传入信息。元,接受后根的传入信息。 (四)脊髓内部结构(四)脊髓内部结构 (3)(3)侧角侧角:含有内脏:含有内脏运动(即自主神经)交运动(即自主神经)交感神经元的胞体,此角感神经元的胞体,此角只存在于只存在于T1T1L3L3节段。节段。 在在S2S24 4节段相当于侧节段相当于侧角位置有副交感神经元角位置有副交感神经元的胞体。的胞体。脊髓灰质特征脊髓灰质特征 纵行三根柱纵行

8、三根柱 横断似蝶舞横断似蝶舞 前动后感觉前动后感觉 中间要自主中间要自主 位于灰质周围,由上位于灰质周围,由上行、下行的纤维束构成。行、下行的纤维束构成。被表面纵沟分为三部,即被表面纵沟分为三部,即前索、外侧索、后索。前索、外侧索、后索。(1)(1)前索前索:上行纤维是脊:上行纤维是脊髓丘脑前束,下行纤维束髓丘脑前束,下行纤维束是皮质脊髓前束。是皮质脊髓前束。 2 2脊髓白质脊髓白质 (2)(2)外侧索外侧索:上行纤维是脊髓丘脑侧束,下行:上行纤维是脊髓丘脑侧束,下行纤维束是皮质脊髓侧束。纤维束是皮质脊髓侧束。 脊髓丘脑前束和脊髓丘脑侧束合为脊髓丘脑脊髓丘脑前束和脊髓丘脑侧束合为脊髓丘脑束,传

9、导躯干和四肢浅感觉。束,传导躯干和四肢浅感觉。 皮质脊髓前束和皮质脊髓侧束合为皮质脊髓皮质脊髓前束和皮质脊髓侧束合为皮质脊髓束,管理躯干和四肢的随意运动。束,管理躯干和四肢的随意运动。 (3)(3)后索后索:为上行的薄束和楔束,传导躯干和:为上行的薄束和楔束,传导躯干和四肢深感觉。四肢深感觉。 (五)脊髓功能(五)脊髓功能1 1传导传导功能。功能。 2 2反射反射功能。功能。 脊髓白质特征脊髓白质特征 脊髓白质三个索脊髓白质三个索 下行运动上感觉下行运动上感觉 薄楔在后深感觉薄楔在后深感觉 外侧前索是混合外侧前索是混合 皮质脊髓管运动皮质脊髓管运动 脊髓丘脑浅感觉脊髓丘脑浅感觉 (一)(一)

10、脑干分部脑干分部 脑干包括延髓、脑脑干包括延髓、脑桥、中脑桥、中脑3 3部。部。 (二)(二) 脑干位置脑干位置 位于颅后窝,自枕位于颅后窝,自枕骨大孔至蝶鞍之间。骨大孔至蝶鞍之间。 二、脑干二、脑干 脑位于颅腔内,可分为脑干、小脑、间脑、端脑位于颅腔内,可分为脑干、小脑、间脑、端脑。脑干属于脑的一部分。脑。脑干属于脑的一部分。 下端较细,与脊髓下端较细,与脊髓表面沟裂相续,中上表面沟裂相续,中上部较宽大。部较宽大。 1 1腹面观腹面观 (1)(1)延髓:主要结构延髓:主要结构有锥体和锥体交叉。有锥体和锥体交叉。 (2)(2)脑桥:借延髓脑脑桥:借延髓脑(三)脑干外形(三)脑干外形 桥沟与延髓

11、分界。主要结构有基底沟等。桥沟与延髓分界。主要结构有基底沟等。 (3)(3)中脑:主要结构有两个大脑脚和脚间窝等。中脑:主要结构有两个大脑脚和脚间窝等。 2 2 背面观背面观 (1)(1)延髓:主要结构有薄延髓:主要结构有薄束结节、楔束结节。束结节、楔束结节。 (2)(2)脑桥:脑桥和延髓之脑桥:脑桥和延髓之间是菱形窝。菱形窝两侧有间是菱形窝。菱形窝两侧有与小脑相连的小脑脚。与小脑相连的小脑脚。 (3)(3)中脑:有四叠体,即中脑:有四叠体,即两个上丘和两个下丘。两个上丘和两个下丘。 上丘与视觉反射有关,下丘与听觉反射有关。上丘与视觉反射有关,下丘与听觉反射有关。 1 1灰质灰质 脑干灰质不再

12、是脑干灰质不再是连续的灰质柱,而连续的灰质柱,而是灰质团块,称为是灰质团块,称为神经核。神经核。 (四)脑干内部结构(四)脑干内部结构 分为躯体运动分为躯体运动核、躯体感觉核、核、躯体感觉核、内脏运动核、内内脏运动核、内脏感觉核。大多脏感觉核。大多位于相关脑神经位于相关脑神经的深面。的深面。 (1)(1)脑神经核脑神经核1)1)躯体运动核:躯体运动核: 包括特殊内脏运包括特殊内脏运动核,主要有动眼神动核,主要有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三叉神经展神经核、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运动核、面神经核、舌下神经核等。舌下神经核等。躯体运动核躯体运动核 动眼滑车展动眼滑车展

13、三叉舌下面三叉舌下面 疑副运动全疑副运动全 2) 2) 内脏运动核:内脏运动核: 主要有动眼神经副主要有动眼神经副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迷走神经背核等。核、迷走神经背核等。 内脏运动核内脏运动核 动眼副,上下涎动眼副,上下涎 迷走神经副交感迷走神经副交感 3)3)内脏感觉核:内脏感觉核: 只有一个孤束核。只有一个孤束核。 4)4)躯体感觉核:躯体感觉核: 包括特殊躯体感觉核包括特殊躯体感觉核和一般躯体感觉核,前者和一般躯体感觉核,前者有前庭核、蜗核,后者有有前庭核、蜗核,后者有三叉神经三叉神经 中脑核、三叉中脑核、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脊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脊束核。束核

14、。 感感 觉觉 核核内脏感觉孤单单内脏感觉孤单单 躯体特殊和一般躯体特殊和一般 前庭蜗核较特殊前庭蜗核较特殊 三叉感觉分为三三叉感觉分为三 注:孤注:孤孤束核孤束核 主要为主要为薄薄束核和楔束束核和楔束核核,分别接,分别接受薄束和楔受薄束和楔束的纤维。束的纤维。 (2) (2) 传导中继核传导中继核 由上行和下行的纤维束构成,主要包括由上行和下行的纤维束构成,主要包括四个丘系一个四个丘系一个束束。 (1)(1)内侧丘系:由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的纤维组成,传内侧丘系:由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的纤维组成,传导躯干和四肢深感觉及精细触觉。导躯干和四肢深感觉及精细触觉。 (2)(2)外侧丘系:由蜗核发出的纤

15、维组成,传导听觉。外侧丘系:由蜗核发出的纤维组成,传导听觉。 (3)(3)脊髓丘系:由脊髓丘脑前束和脊髓丘脑侧束合成。脊髓丘系:由脊髓丘脑前束和脊髓丘脑侧束合成。 (4)(4)三叉丘系:由三叉神经感觉核发出的纤维组成,传三叉丘系:由三叉神经感觉核发出的纤维组成,传导头面部浅感觉。导头面部浅感觉。 (5) (5) 皮质脊髓束:下行。皮质脊髓束:下行。2 2白质白质 (五)脑干的功能(五)脑干的功能 1 1传导传导 2 2反射的低级中枢反射的低级中枢 3 3脑干网状结构有维持大脑皮质觉醒的作用。脑干网状结构有维持大脑皮质觉醒的作用。 脑干白质脑干白质 脑干白质四丘系脑干白质四丘系 传导感觉丘脑去传

16、导感觉丘脑去 内侧发自薄楔核内侧发自薄楔核 外侧丘系蜗核起外侧丘系蜗核起 三叉丘系三叉核三叉丘系三叉核 脊髓两束并一体脊髓两束并一体 (一)位置(一)位置 小脑位于颅后窝内,小脑位于颅后窝内,延髓和脑桥的后方。延髓和脑桥的后方。 (二)外形(二)外形主要有小脑半球、小主要有小脑半球、小脑蚓、小脑扁桃体等结脑蚓、小脑扁桃体等结构。构。 三、三、 小小 脑脑 位于小脑的下面,位于小脑的下面,邻近枕骨大孔,当颅邻近枕骨大孔,当颅内压升高时,可挤向内压升高时,可挤向枕骨大孔压迫延髓,枕骨大孔压迫延髓,形成小脑扁桃体疝,形成小脑扁桃体疝,而危及生命。而危及生命。小脑扁桃体小脑扁桃体(三)内部结构(三)内

17、部结构 表面为皮质,深面为髓质,髓质中含小脑核。表面为皮质,深面为髓质,髓质中含小脑核。 (四)功能(四)功能 1 1维持身体平衡维持身体平衡 2 2调节肌张力调节肌张力 3 3协调肌群运动协调肌群运动 小脑功能小脑功能 小脑本领强小脑本领强 平衡肌紧张平衡肌紧张 协调肌运动协调肌运动 千万莫损伤千万莫损伤 1 1位置位置 是位于延髓、脑桥、和是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的腔隙。底为菱小脑之间的腔隙。底为菱形窝,顶伸入小脑内。形窝,顶伸入小脑内。 2 2沟通沟通 下通脊髓中央管,上通下通脊髓中央管,上通中脑水管,借第四脑室正中脑水管,借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与蛛网膜下中孔和外侧孔与蛛网膜下腔相

18、通。腔相通。 (五)第四脑室(五)第四脑室 (一)位置(一)位置 间脑位于中脑的前上方,大部被大脑半球所遮盖。间脑位于中脑的前上方,大部被大脑半球所遮盖。 (二)分部(二)分部 主要有背侧丘脑、下丘脑、上丘脑、后丘脑及内、主要有背侧丘脑、下丘脑、上丘脑、后丘脑及内、外侧膝状体等。外侧膝状体等。 四、间脑四、间脑 是一对卵圆形的灰是一对卵圆形的灰质团块。分为前、内质团块。分为前、内侧、外侧三个核群。侧、外侧三个核群。 腹后核:位于外侧腹后核:位于外侧核群,是躯体感觉传核群,是躯体感觉传导通路的导通路的中继站中继站。 1 1背侧丘脑背侧丘脑 位于背侧丘脑的位于背侧丘脑的前下方,主要包括视前下方,主

19、要包括视交叉、漏斗、乳头体、交叉、漏斗、乳头体、灰结节、垂体等。重灰结节、垂体等。重要的核团有:要的核团有:(1)(1)视上核:分泌加视上核:分泌加压素。压素。 (2)(2)室旁核:分泌催室旁核:分泌催产素。产素。 2 2下丘脑下丘脑 3 3内侧膝状体内侧膝状体 与听觉反射有关。与听觉反射有关。 4 4外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 与视觉反射有关。与视觉反射有关。 间间 脑脑 下丘脑,在前下下丘脑,在前下 后上背丘是一家后上背丘是一家 听视反射内外膝听视反射内外膝 室旁催产视上压室旁催产视上压 1 1位置位置 是位于间脑正中的矢状位的裂隙。是位于间脑正中的矢状位的裂隙。 2 2沟通沟通 借室间孔与侧脑

20、室相通,借中脑水借室间孔与侧脑室相通,借中脑水管与第四脑室相通。管与第四脑室相通。(三)第三脑室(三)第三脑室 (一)大脑半球的外形(一)大脑半球的外形 1 1三个面三个面 每侧大脑半球可分为上每侧大脑半球可分为上外侧面、内侧面和下面三外侧面、内侧面和下面三个面。个面。 2 2三个叶间沟三个叶间沟 中央沟、外侧沟、顶枕中央沟、外侧沟、顶枕沟。沟。 五、端脑五、端脑 由左、右大脑半球构成,连接两半球的是胼胝体。由左、右大脑半球构成,连接两半球的是胼胝体。 3 3五个叶五个叶 额叶、顶叶、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岛枕叶、颞叶、岛叶。叶。 (4)(4)内侧面:扣带内侧面:扣带沟、距状沟、侧副沟、距状

21、沟、侧副沟、扣带回、中央沟、扣带回、中央旁小叶、海马旁回旁小叶、海马旁回等。等。 (5)(5)下面:嗅球、下面:嗅球、嗅束等。嗅束等。 1 1大脑皮质机能区大脑皮质机能区 (1)(1)躯体感觉区:中央躯体感觉区: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2)(2)躯体运动区:中央躯体运动区: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3)(3)视区:距状沟两侧视区:距状沟两侧皮质。皮质。 (4)(4)听区:颞横回。听区:颞横回。 ( (二二) )大脑半球内部结构大脑半球内部结构 1)1)听觉语言中枢:缘上回。听觉语言中枢:缘上回。 2)2)视觉语言中枢:角回。视觉语言中枢:角

22、回。3)3)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 4)4)运动性语言中枢:额下回运动性语言中枢:额下回后部。后部。(5)(5)语言中枢语言中枢 主要包括屏状核、尾状主要包括屏状核、尾状核、豆状核、杏仁体等。核、豆状核、杏仁体等。 纹状体:尾状核、豆状纹状体:尾状核、豆状核合称纹状体。核合称纹状体。 主要功能是维持骨骼肌主要功能是维持骨骼肌的张力,协调肌群运动。的张力,协调肌群运动。 2 2基底核基底核 是包埋于大脑髓质中的灰质团块,位于大脑基底部。是包埋于大脑髓质中的灰质团块,位于大脑基底部。基底核基底核 基底核,埋脑底基底核,埋脑底 屏尾豆状杏仁体屏尾豆状杏仁体 尾豆合称纹状体尾豆合

23、称纹状体 协调运动及张力协调运动及张力(1)(1)联络纤维:连结同侧大脑半球。联络纤维:连结同侧大脑半球。 (2)(2)连合纤维:即胼胝体。连合纤维:即胼胝体。 (3)(3)投射纤维:主要是内囊。投射纤维:主要是内囊。 3 3大脑髓质大脑髓质 内囊位于背侧内囊位于背侧丘脑、尾状核、丘脑、尾状核、豆状核之间,由豆状核之间,由上行的感觉纤维上行的感觉纤维和下行的运动纤和下行的运动纤维构成。在脑的维构成。在脑的水平切面上呈水平切面上呈“”状。状。内内 囊囊 1)1)内囊前肢:位于背侧丘脑内囊前肢:位于背侧丘脑与尾状核头部之间。与尾状核头部之间。 2)2)内囊后肢:位于背侧丘脑内囊后肢:位于背侧丘脑与

24、豆状核之间。主要有皮质脊与豆状核之间。主要有皮质脊髓束、脊髓丘脑束、视辐射等髓束、脊髓丘脑束、视辐射等纤维束通过。纤维束通过。 3)3)内囊膝:位于内囊前肢和内囊膝:位于内囊前肢和内囊后肢交汇处,有皮质核束内囊后肢交汇处,有皮质核束通过。通过。内囊分为内囊前肢、内囊膝、内囊后肢三部。内囊分为内囊前肢、内囊膝、内囊后肢三部。 一侧内囊受损,一侧内囊受损,可致对侧肢体深浅可致对侧肢体深浅感觉丧失、骨骼肌感觉丧失、骨骼肌瘫痪等症状。瘫痪等症状。 内内 囊囊 背侧丘脑豆尾间背侧丘脑豆尾间 投射纤维从中穿投射纤维从中穿 大小符号分三部大小符号分三部 前肢后肢由膝连前肢后肢由膝连 皮质脊髓丘辐射皮质脊髓丘

25、辐射 内囊后肢上下穿内囊后肢上下穿 出血缺血伤内囊出血缺血伤内囊 感觉丧失对侧瘫感觉丧失对侧瘫 脑和脊髓的外面脑和脊髓的外面包被三层膜,由外包被三层膜,由外向内依次为硬膜、向内依次为硬膜、蛛网膜、软膜。蛛网膜、软膜。起支持和保护作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用。 六、脑和脊髓被膜六、脑和脊髓被膜 1 1硬脊膜硬脊膜 呈管状包绕脊髓和脊神呈管状包绕脊髓和脊神经根,上端附于枕骨大孔经根,上端附于枕骨大孔的周缘,下端包裹终丝。的周缘,下端包裹终丝。(一)硬膜(一)硬膜 硬膜外腔(隙):硬膜外腔(隙):是位是位于硬脊膜与椎管内面的骨于硬脊膜与椎管内面的骨膜之间的腔隙。临床硬外膜之间的腔隙。临床硬外麻醉时就是药物

26、注入此腔麻醉时就是药物注入此腔。 硬脑膜分两层。硬脑膜分两层。内层大部分与外层内层大部分与外层连结紧密,某些部连结紧密,某些部位二层分开,形成位二层分开,形成管状腔隙称管状腔隙称硬脑膜硬脑膜窦窦。内层某些部位。内层某些部位折叠形成板状的大折叠形成板状的大脑镰和小脑幕。脑镰和小脑幕。2 2硬脑膜硬脑膜 (2)(2)大脑镰:深入大脑镰:深入大脑纵裂内。大脑纵裂内。 (3)(3)小脑幕:深入小脑幕:深入大脑横裂内。大脑横裂内。 (1)(1)硬脑膜窦:内含静脉血,主要有上矢状窦、硬脑膜窦:内含静脉血,主要有上矢状窦、下矢状窦、横窦、乙状窦、海绵窦等。下矢状窦、横窦、乙状窦、海绵窦等。 薄而透明,无血管

27、及神经。薄而透明,无血管及神经。 蛛网膜下腔(隙):蛛网膜下腔(隙):是蛛网是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腔隙,充满脑膜与软膜之间的腔隙,充满脑脊液。脊液。 蛛网膜下池:蛛网膜下池:是蛛网膜下腔是蛛网膜下腔的某些扩大部分,较大的有小的某些扩大部分,较大的有小脑延髓池、终池。终脑延髓池、终池。终池内含马池内含马尾,无脊髓,是腰椎穿刺抽取尾,无脊髓,是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的常用部位。脑脊液的常用部位。(二)蛛网膜(二)蛛网膜 软膜薄而透明,内含软膜薄而透明,内含丰富的血管。丰富的血管。 1 1软脑膜软脑膜 :紧贴脑:紧贴脑的表面和脑室内面。在脑的表面和脑室内面。在脑室,与室管膜上皮共同形室,与室管膜上皮共同形

28、成脉络丛,是产生脑脊液成脉络丛,是产生脑脊液的部位。的部位。 (三)软膜(三)软膜 2 2软脊膜:紧贴脊髓表面。软脊膜:紧贴脊髓表面。 脑和脊髓被膜脑和脊髓被膜 外硬内软连蛛网外硬内软连蛛网 手术麻醉硬外腔手术麻醉硬外腔 网膜下隙脑脊液网膜下隙脑脊液 终池腰穿髓不伤终池腰穿髓不伤 (一)脊髓的血管(一)脊髓的血管 1 1动脉动脉 来自椎动脉、肋间动脉来自椎动脉、肋间动脉和腰动脉等的分支。主要和腰动脉等的分支。主要有脊髓前动脉和脊髓后动有脊髓前动脉和脊髓后动脉。脉。2 2静脉静脉与动脉伴行,注入硬膜与动脉伴行,注入硬膜外隙的椎内静脉丛。外隙的椎内静脉丛。 七、脑和脊髓的血管七、脑和脊髓的血管 (

29、1)(1)颈内动脉颈内动脉 1)1)行程:起自颈总动脉,向行程:起自颈总动脉,向上经颈动脉管入颅腔,海绵窦上经颈动脉管入颅腔,海绵窦至视交叉的外侧。至视交叉的外侧。 2)2)主要分支:眼动脉、主要分支:眼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 3)3)供应范围:大脑半球前供应范围:大脑半球前2/32/3和部分间脑和部分间脑. . (二)脑的血管(二)脑的血管 1 1动脉动脉 来自颈内动脉和椎动脉来自颈内动脉和椎动脉。 (2)(2)椎动脉椎动脉 1)1)行程:起自锁骨下动行程:起自锁骨下动脉,穿颈椎横突孔,经枕脉,穿颈椎横突孔,经枕骨大孔入颅腔,向上行至骨大孔入颅腔,向上行至脑桥合成

30、一条基底动脉。脑桥合成一条基底动脉。 2)2)主要分支:主要为大主要分支:主要为大脑后动脉。脑后动脉。 3)3)供应范围:大脑半球供应范围:大脑半球后后1/31/3、部分间脑、小脑和、部分间脑、小脑和脑干。脑干。(二)脑的血管(二)脑的血管 由大脑前由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颈内动脉、大脑动脉、大脑后动脉等借后动脉等借前交通支、前交通支、后交通支共后交通支共同围成。同围成。 (3)(3)大脑动脉环大脑动脉环 (4)(4)脑内动脉分支分类脑内动脉分支分类 1)1)皮质支:较短,分布于大脑皮质。皮质支:较短,分布于大脑皮质。 2)2)中央支:细长,深入大脑髓质,分中央支:细长,深入大脑髓质,分布于内

31、囊、基底核、间脑等。布于内囊、基底核、间脑等。 2 2静脉静脉 大脑的静脉不与动脉伴行,分深浅两大脑的静脉不与动脉伴行,分深浅两组。组。 脑脊液是一种脑脊液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脑室和蛛网膜充满脑室和蛛网膜下隙,成人约下隙,成人约100100140ml140ml。 八、脑脊液及其循环八、脑脊液及其循环 脑脊液作用脑脊液作用:保护保护脑和脊髓,维持颅脑和脊髓,维持颅内压,参与脑和脊内压,参与脑和脊髓的代谢。髓的代谢。 (一)产生部位(一)产生部位 脑脊液产生于各脑室脉脑脊液产生于各脑室脉络丛。络丛。 (二)循环途径(二)循环途径左、右侧脑室脉络丛左、右侧脑室脉络丛 经室间孔经

32、室间孔第三脑室第三脑室 经经中脑水管中脑水管第四脑室第四脑室经经正中孔、外侧孔正中孔、外侧孔蛛网膜蛛网膜下隙下隙蛛网膜粒蛛网膜粒上矢状上矢状窦窦颈内静脉。颈内静脉。 八、脑脊液及其循环八、脑脊液及其循环一、脊神经一、脊神经 (一)概述(一)概述 1 1数目数目 脊神经共脊神经共3131对,其中颈神经对,其中颈神经8 8对,胸神经对,胸神经1212对,腰神经对,腰神经5 5对对,骶神经,骶神经5 5对,尾神经对,尾神经1 1对。对。 2 2成份成份 为混合神经,含有感觉和运为混合神经,含有感觉和运动纤维。动纤维。 第二节第二节 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3 3组成组成 由前根和后根组成。前由前根和

33、后根组成。前根为运动,后根为感觉。根为运动,后根为感觉。 4 4分支分支 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分为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分为前支和后支。后支细小,前支和后支。后支细小,节段性分布于项、背、腰节段性分布于项、背、腰、骶部肌和皮肤。前支多、骶部肌和皮肤。前支多组成神经丛,计有颈丛、组成神经丛,计有颈丛、臂丛、腰丛、骶丛。臂丛、腰丛、骶丛。 1 1颈丛颈丛 由第由第1 14 4颈神经前支组颈神经前支组成。位于胸锁乳突肌深面。成。位于胸锁乳突肌深面。主要分支有:主要分支有: (1)(1)浅支:为数条细小浅支:为数条细小分支,自胸锁分支,自胸锁 乳突肌后乳突肌后缘中点穿出,呈放射状分缘中点穿出,呈放射状分布于颈侧

34、部、头后外侧、布于颈侧部、头后外侧、耳廓及肩部皮肤。耳廓及肩部皮肤。(二)神经分布(二)神经分布 (2)(2)膈神经:为混合膈神经:为混合性神经,自颈丛发出后,性神经,自颈丛发出后,经锁骨下动、静脉之间入经锁骨下动、静脉之间入胸腔,沿心包外侧下降入胸腔,沿心包外侧下降入膈。运动纤维支配膈肌,膈。运动纤维支配膈肌,感觉纤维布于胸膜、心包、感觉纤维布于胸膜、心包、膈下腹膜等。膈下腹膜等。 由第由第5 58 8颈神经前支、第颈神经前支、第1 1胸神经部分前支组成。穿斜胸神经部分前支组成。穿斜角肌间隙,经锁骨后方入腋角肌间隙,经锁骨后方入腋窝。分为外侧束、内侧束和窝。分为外侧束、内侧束和后束。主要分支

35、有:后束。主要分支有: (1)(1)肌皮神经肌皮神经 由臂丛外侧束发出,沿肱由臂丛外侧束发出,沿肱二头肌深面下行,肌支支配二头肌深面下行,肌支支配前臂前群肌,皮支布于前臂前臂前群肌,皮支布于前臂前外侧半皮肤。前外侧半皮肤。 2 2臂丛臂丛 由来自于外侧束和由来自于外侧束和内侧束的两个根合成,内侧束的两个根合成,伴肱动脉下行至肘窝,伴肱动脉下行至肘窝,在前臂前群肌深浅两层在前臂前群肌深浅两层之间下降,经腕管入手之间下降,经腕管入手掌。肌支主要支配前臂掌。肌支主要支配前臂大部屈肌,皮支主要布大部屈肌,皮支主要布于手掌桡侧三个半指及于手掌桡侧三个半指及相应手掌皮肤。损伤后相应手掌皮肤。损伤后表现为表

36、现为“猿手猿手”。 (2)(2)正中神经正中神经 (3 3)腋神经)腋神经:肱骨外科颈骨:肱骨外科颈骨折折易伤腋神经易伤腋神经( (导致导致“方肩方肩”) )。 腋神经支配:三角肌、小圆肌、腋神经支配:三角肌、小圆肌、肩部皮肤。肩部皮肤。 (4 4)桡神经)桡神经:肱骨中段骨折:肱骨中段骨折易伤桡神经易伤桡神经( (导致导致“垂腕垂腕”) )。 桡神经支配桡神经支配 :肱三头肌、肱桡:肱三头肌、肱桡肌、前臂肌后群。肌、前臂肌后群。 (5)(5)尺神经尺神经 由臂丛内侧束由臂丛内侧束发出,初伴肱动脉下降,继而发出,初伴肱动脉下降,继而绕过尺神经沟至前臂伴尺动脉绕过尺神经沟至前臂伴尺动脉入手掌。肌

37、支主要支配前臂尺入手掌。肌支主要支配前臂尺侧一个半屈肌(尺侧腕屈肌和侧一个半屈肌(尺侧腕屈肌和指深肌尺侧半,简称一尺半深)指深肌尺侧半,简称一尺半深)和大多数手肌。皮支主要分布和大多数手肌。皮支主要分布手掌尺侧一个半指、手背尺侧手掌尺侧一个半指、手背尺侧二个半指及相应手掌、手背皮二个半指及相应手掌、手背皮肤。肱骨髁上骨折最易损伤尺肤。肱骨髁上骨折最易损伤尺神经,表现为神经,表现为“爪形手爪形手”。前臂肌神经支配前臂肌神经支配 桡神经,真神气桡神经,真神气 全部伸肌肱桡肌全部伸肌肱桡肌 尺神经,好委屈尺神经,好委屈 一尺半深屈无力一尺半深屈无力 其它屈肌归正中其它屈肌归正中 前臂肌肉各有依前臂肌

38、肉各有依 手部皮神经分布手部皮神经分布 手背中央一条线手背中央一条线 桡尺神经分两边桡尺神经分两边 手掌桡侧属正中手掌桡侧属正中 尺侧归尺一指半尺侧归尺一指半 除第除第1 1、第、第1212胸神经部分前支参胸神经部分前支参与臂丛、腰丛外,其余均呈节段性与臂丛、腰丛外,其余均呈节段性分布于胸、腹部肌肉和皮肤。分布于胸、腹部肌肉和皮肤。3 3胸部神经胸部神经 胸神经的节段性分布:胸神经的节段性分布:T2-T2-胸骨角平面胸骨角平面T4-T4-乳头平面乳头平面T6-T6-剑突平面剑突平面T8-T8-肋弓最低点平面肋弓最低点平面T10-T10-脐平面脐平面T12-T12-脐到耻骨联合脐到耻骨联合 连线

39、中点水平连线中点水平胸神经胸神经前支前支 二四六八十二四六八十 角头剑弓脐角头剑弓脐 由第由第1212对胸神经部分前支、对胸神经部分前支、第第1 13 3腰神经全部前支和第腰神经全部前支和第 4 4 腰神经部分前支组成。位于腰腰神经部分前支组成。位于腰椎两侧,腰大肌深面。椎两侧,腰大肌深面。4 4腰丛腰丛 腰丛的主要分支腰丛的主要分支髂腹下神经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股神经生殖股神经生殖股神经闭孔神经闭孔神经 (2)股神经股神经;股神经经腹股神经经腹股沟韧带深面,股动脉外侧进股沟韧带深面,股动脉外侧进入股三角,肌支支配股肌前群,入股三角,肌支支配股肌前群

40、,皮支支配股前部皮肤。股神经皮支支配股前部皮肤。股神经皮支有一长支,伴大隐静脉下皮支有一长支,伴大隐静脉下降至足内缘,称隐神经。降至足内缘,称隐神经。 股股神经损伤,股肌前群瘫神经损伤,股肌前群瘫痪,膝跳反射消失。痪,膝跳反射消失。 腰丛的腰丛的主要分支有:主要分支有: (1)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 (3)(3)闭孔神经:闭孔神经穿闭孔神经:闭孔神经穿闭闭孔,伴闭孔动脉走行,支孔,伴闭孔动脉走行,支配股内侧肌。配股内侧肌。 闭孔神经损伤,患腿不能闭孔神经损伤,患腿不能伸到健腿上。伸到健腿上。 由腰骶干、骶神经、尾神经前支组由腰骶干、骶神经、尾神经前支组成。位于盆腔侧壁

41、,梨状肌前方。成。位于盆腔侧壁,梨状肌前方。 5 5骶丛骶丛 主要分支有:主要分支有: (1)(1)臀上神经和臀下神经臀上神经和臀下神经 (2)(2)阴部神经阴部神经 (3)(3)股后皮神经股后皮神经 (4)(4)坐骨神经坐骨神经 5 5骶丛骶丛 坐骨神经是全身最大的坐骨神经是全身最大的神经。于梨状肌下缘出骨神经。于梨状肌下缘出骨盆,行于臀大肌深面,经盆,行于臀大肌深面,经坐骨结节与大转子连线的坐骨结节与大转子连线的中点,下行至腘窝,分为中点,下行至腘窝,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坐骨神经本干布于髋关坐骨神经本干布于髋关节和股肌后群。节和股肌后群。 坐骨神经坐骨神经 1)1)胫

42、神经胫神经:胫神经沿腘窝:胫神经沿腘窝中线中线,经小腿后群肌深浅两经小腿后群肌深浅两层间下降,于内踝后方至足层间下降,于内踝后方至足底分为足底内侧神经和足底底分为足底内侧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外侧神经。 胫神经肌支支配小腿后胫神经肌支支配小腿后群肌、足底肌。皮支布于膝群肌、足底肌。皮支布于膝关节、小腿后面皮肤、足底关节、小腿后面皮肤、足底皮肤。胫神经损伤后表现为皮肤。胫神经损伤后表现为足足“勾状外翻勾状外翻”。 2)2)腓总神经腓总神经:腓总神经沿腘窝上腓总神经沿腘窝上外侧缘向外,绕腓骨胫,分为腓外侧缘向外,绕腓骨胫,分为腓浅、腓深神经。浅、腓深神经。 腓浅神经肌支支配小腿外侧群腓浅神经肌支支配

43、小腿外侧群肌,腓深神经肌支支配小腿前群肌,腓深神经肌支支配小腿前群肌。腓总神经损伤后表现为足下肌。腓总神经损伤后表现为足下垂伴内翻(即垂伴内翻(即“马蹄内翻马蹄内翻”)。)。 腓肠神经腓肠神经坐骨神经坐骨神经胫神经胫神经腓总神腓总神经经足底内侧神经足底内侧神经足底外侧神经足底外侧神经腓肠外侧皮神经腓肠外侧皮神经腓肠内侧皮神经腓肠内侧皮神经腓浅神经腓浅神经腓深神经腓深神经下肢肌群及其神经支配下肢肌群及其神经支配大腿前群肌大腿前群肌 -股神经股神经大腿内侧群肌大腿内侧群肌 -闭孔神经闭孔神经大腿后群肌大腿后群肌 -坐骨神经本干坐骨神经本干小腿后群肌及足底肌小腿后群肌及足底肌-胫神经胫神经小腿外侧群

44、肌小腿外侧群肌 -腓浅神经腓浅神经小腿前群肌小腿前群肌 -腓深神经腓深神经主要神经损伤临床表现主要神经损伤临床表现 尺爪桡垂腕尺爪桡垂腕 正中手似猿正中手似猿 腋损方形肩腋损方形肩 股伤四头瘫股伤四头瘫 胫损勾状足胫损勾状足 腓总下内翻腓总下内翻 二、脑神经二、脑神经 (一)脑神经序号及名称(一)脑神经序号及名称 嗅神经嗅神经 视神经视神经 动眼神经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滑车神经 三叉神经三叉神经 展神经展神经 面神经面神经 前庭蜗神经前庭蜗神经 舌咽神经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副神经 舌下神经舌下神经1212对脑神经名称对脑神经名称一嗅二视三动眼一嗅二视三动眼 四滑五叉六外展四滑五叉六外

45、展 七面八庭九舌咽七面八庭九舌咽 十迷副神舌下全十迷副神舌下全 序号序号 名称名称 性质性质 连脑部位连脑部位 嗅神经嗅神经 感觉性感觉性 端脑端脑 视神经视神经 感觉性感觉性 间脑间脑 动眼神经动眼神经 混合性混合性 中脑中脑 滑车神经滑车神经 运动性运动性 中脑中脑 三叉神经三叉神经 混合性混合性 脑桥脑桥 展神经展神经 运动性运动性 脑桥脑桥 面神经面神经 混合性混合性 脑桥脑桥 前庭蜗神经前庭蜗神经 感觉性感觉性 脑桥脑桥 舌咽神经舌咽神经 混合性混合性 延髓延髓 迷走神经迷走神经 混合性混合性 延髓延髓 副神经副神经 运动性运动性 延髓延髓 舌下神经舌下神经 运动性运动性 延髓延髓

46、( (二)二)1212对脑神经名对脑神经名称、性质、连脑部位称、性质、连脑部位1212对脑神经连脑部位对脑神经连脑部位一端脑,二间脑一端脑,二间脑三腹四背在中脑三腹四背在中脑 五六七八在脑桥五六七八在脑桥 最后四对延髓找最后四对延髓找( (三)三)1212对脑对脑神经出入颅部神经出入颅部位及分布范围位及分布范围序号序号 出入颅部位出入颅部位 分布分布 筛孔筛孔 鼻粘膜嗅区鼻粘膜嗅区 视神经管视神经管 眼球视网膜眼球视网膜 眶上裂眶上裂 上下内直肌上下内直肌 下斜肌下斜肌 上睑上睑提肌提肌 瞳孔括约肌瞳孔括约肌 睫状肌睫状肌 眶上裂眶上裂 上斜肌上斜肌 眶上裂眶上裂 圆孔、卵圆孔圆孔、卵圆孔 头

47、面部皮肤、口腔、鼻腔头面部皮肤、口腔、鼻腔粘膜、咀嚼肌、舌体粘膜粘膜、咀嚼肌、舌体粘膜 眶上裂眶上裂 外直肌外直肌 茎乳孔茎乳孔 内耳门内耳门 表情肌、泪腺、下颌下表情肌、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舌前腺、舌下腺、舌前2/3味蕾味蕾 内耳门内耳门 内耳感受器内耳感受器 颈静脉孔颈静脉孔 咽肌、腮腺、舌后咽肌、腮腺、舌后1/3粘膜粘膜和味蕾和味蕾 颈静脉孔颈静脉孔 咽、喉肌、耳、硬脑膜、咽、喉肌、耳、硬脑膜、胸腹脏器、咽喉粘膜等胸腹脏器、咽喉粘膜等 颈静脉孔颈静脉孔 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舌下神经管舌下神经管 舌肌舌肌 1212对脑神经出入颅部位对脑神经出入颅部位 一嗅筛孔通于鼻一

48、嗅筛孔通于鼻 二视经管眼球起二视经管眼球起 三四六眼眶上裂三四六眼眶上裂 上颌下颌圆卵里上颌下颌圆卵里 七八同穿内耳门七八同穿内耳门 茎乳孔出只有七茎乳孔出只有七 九至十一静脉孔九至十一静脉孔 舌下神经管有一舌下神经管有一I I嗅神经嗅神经 (Olfactory nerve)(Olfactory nerve)II II 视神经视神经 (Optic nerve)(Optic nerve)III III 动眼神经动眼神经支配提上睑肌,四条眼外肌支配提上睑肌,四条眼外肌( (除上斜、外直肌外除上斜、外直肌外) )(睫状神经节)(睫状神经节) 瞳孔括约肌,睫状肌瞳孔括约肌,睫状肌动眼神经核动眼神经核动

49、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副核IV IV 滑车神经滑车神经支配:上斜直肌支配:上斜直肌滑车神经核滑车神经核眶上裂眶上裂滑车神经滑车神经管理头面部皮肤、粘膜、管理头面部皮肤、粘膜、脑膜等的浅、深感觉和脑膜等的浅、深感觉和咀嚼肌的运动。咀嚼肌的运动。V三叉神经三叉神经三叉神经运动核三叉神经运动核三叉神经感觉核三叉神经感觉核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节三三叉叉神神经经眼神经眼神经(感觉性神经感觉性神经)上颌神经上颌神经(感觉性神经感觉性神经)下颌神经下颌神经(混合性神经混合性神经)下牙槽神经下牙槽神经耳颞神经耳颞神经舌神经舌神经颊神经颊神经咀嚼肌神经咀嚼肌神经眶下神经眶下神经颧神经颧神经上牙槽神

50、经上牙槽神经翼腭神经翼腭神经额神经额神经泪腺神经泪腺神经鼻睫神经鼻睫神经眼神经眼神经上颌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下颌神经VI展神经展神经展神经核展神经核外直肌外直肌眶上裂眶上裂展神经展神经面肌面肌泪腺泪腺舌下腺,下颌下腺舌下腺,下颌下腺舌前舌前2/3味蕾味蕾耳部皮肤耳部皮肤分布范围分布范围VII面神经面神经面神经核面神经核上泌涎核上泌涎核孤束核孤束核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脊束核起始核:起始核:翼腭神经节翼腭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膝神经节膝神经节鼓索鼓索(含副交感节前纤维,内脏感觉纤维含副交感节前纤维,内脏感觉纤维)岩大神经岩大神经镫骨肌神经镫骨肌神经颅外分支颅外分支(穿过腮腺穿过腮腺)面面

51、神神经经分分支支颞支颞支颧支颧支颊支颊支下颌缘支下颌缘支颈支颈支面神经管内分支面神经管内分支VIII 前庭蜗神经前庭蜗神经蜗神经节蜗神经节前庭神经节前庭神经节蜗核蜗核前庭神经核前庭神经核颈静脉孔颈静脉孔上神经节上神经节下神经节下神经节IX 舌咽神经分布于:分布于:茎突咽肌茎突咽肌腮腺腮腺舌后舌后1/3粘膜、粘膜、味蕾味蕾、颈动脉窦颈动脉窦耳后皮肤耳后皮肤起始核:起始核:疑核疑核下泌涎核下泌涎核孤束核孤束核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脊束核耳神经节耳神经节下神经节下神经节上神经节上神经节耳神经节耳神经节舌咽神经舌咽神经的分支的分支鼓室神经鼓室神经舌支舌支咽支咽支颈动脉窦支颈动脉窦支扁桃体支扁桃体支茎突

52、咽肌支茎突咽肌支颈静脉孔颈静脉孔上神经节上神经节下神经节下神经节耳神经节耳神经节X迷走神经迷走神经胸腔器官、心肌、腺体和胸腔器官、心肌、腺体和结肠左曲以上的消化管的结肠左曲以上的消化管的内脏运动内脏运动和和内脏感觉内脏感觉。起始核:起始核:疑核疑核迷走神经背核迷走神经背核孤束核孤束核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脊束核分布范围分布范围咽缩肌、软腭的肌、喉外肌咽缩肌、软腭的肌、喉外肌硬脑膜、耳廓、外耳道硬脑膜、耳廓、外耳道上神经节上神经节下神经节下神经节前干前干胃后支胃后支腹腔支腹腔支迷走神经迷走神经颈部分支颈部分支喉上神经喉上神经内支内支外支外支颈心支颈心支耳支耳支咽支咽支脑膜支脑膜支胸部分支胸部分支

53、喉返神经喉返神经支气管支支气管支食管丛食管丛腹部分支腹部分支后干后干胃前支胃前支肝支肝支耳支颈心支前干后干胃前支腹腔支咽支喉上神经喉返神经肝支胃后支支气管支食管丛耳支颈心支前干后干胃前支胃前支腹腔支腹腔支咽支喉上神经喉返神经肝支肝支胃后支胃后支支气管支支气管支食管丛食管丛XI 副神经咽喉肌咽喉肌疑核、副神经核疑核、副神经核脑根脑根( (加入迷走神经加入迷走神经) ):咽喉肌咽喉肌脊髓根: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脊髓根:胸锁乳突肌、斜方肌XII. 舌下神经舌下神经核舌下神经核全部舌内肌全部舌内肌大部分舌外肌大部分舌外肌脑神经及其相连的核团脑神经及其相连的核团1、一条神经与一个核团相关:一条神经与一个核

54、团相关:(只含一种纤维成分)(只含一种纤维成分)I-嗅球嗅球II-外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滑车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展神经核-副神经核副神经核-舌下神经核舌下神经核2 2、一条神经与多个神经核相关:一条神经与多个神经核相关: (含多种纤维成分)(含多种纤维成分)-动眼神经核动眼神经核 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副核-三叉神经运动核三叉神经运动核 三叉神经感觉核三叉神经感觉核-面神经核、上泌涎核、孤束核面神经核、上泌涎核、孤束核 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脊束核-前庭神经核、蜗神经核前庭神经核、蜗神经核-疑核、下泌涎核、孤束核疑核、下泌涎核、孤束核 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脊束核-疑核、迷走神经背核、孤束

55、核疑核、迷走神经背核、孤束核 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脊束核VIIIX孤束核孤束核IXX疑核疑核I3、几条神经与一个核团相关几条神经与一个核团相关分布于舌的神经:分布于舌的神经: 1 1、三叉神经、三叉神经 ( (舌前舌前2/32/3粘膜,粘膜,一般感觉一般感觉) )2 2、面神经、面神经 ( (舌前舌前2/32/3的味觉的味觉) )3 3、舌咽神经、舌咽神经 ( (舌后舌后1/31/3粘膜的粘膜的味觉和一般感觉味觉和一般感觉) )4 4、舌下神经、舌下神经 ( (舌内、外肌舌内、外肌) )VII(一)内脏运动神经(一)内脏运动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又称自内脏运动神经又称自主神经,亦称植物性神主神经

56、,亦称植物性神经。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神经。神经。三、内脏神经三、内脏神经 内脏神经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内脏神经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内脏运动与躯体运动神经比较内脏运动与躯体运动神经比较 (节前神经元的轴突称节前纤维;(节前神经元的轴突称节前纤维; 节后神经元的轴突称节后纤维)节后神经元的轴突称节后纤维)内脏运动神经内脏运动神经( (交感、副交感交感、副交感) ) 躯体运动神经躯体运动神经支配器官支配器官内脏、心血管、腺体内脏、心血管、腺体骨髂肌骨髂肌从低级中枢到效应器从低级中枢到效应器要经一个植物神经节要经一个植物神经节换元换元从低级中枢直接从低级中枢直接到效应器到

57、效应器两种:交感神经两种: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纤维成分纤维成分一种一种神经元数目神经元数目(1)(1)低级中枢低级中枢 位于位于T1T1L3L3脊髓节段灰质脊髓节段灰质的侧角。的侧角。 (2)(2)周围部分周围部分 包括交感神经节和节前、包括交感神经节和节前、节后纤维。节后纤维。 1)1)交感神经节交感神经节 包括包括22222424对椎旁节对椎旁节和椎和椎前节(主要有腹腔神经节、前节(主要有腹腔神经节、肠系膜上、下神经节等)。肠系膜上、下神经节等)。 1 1交感神经交感神经 2)2)节前纤维节前纤维由低级中枢发出,由低级中枢发出,较短。较短。 3)3)节后纤维节后纤维由交感神经节发

58、出由交感神经节发出,较长。,较长。 (3)(3)交感神经分布。交感神经分布。低级中枢低级中枢 位于位于S2S24 4脊髓脊髓节段的副交感神节段的副交感神经核、脑干副交经核、脑干副交感神经核。感神经核。 2 2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周围部分周围部分包括副交感神经节和节前、节后纤包括副交感神经节和节前、节后纤维。维。 1)1)副交感神经节副交感神经节 包括器官旁节和器官内节。包括器官旁节和器官内节。2)2)节前纤维节前纤维 由低级中枢发出,较长。由低级中枢发出,较长。 3)3)节后纤维节后纤维 由副交感神经节发出,较短。由副交感神经节发出,较短。 2 2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1 1、颅部副交感神经

59、、颅部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编入节前纤维编入III、VII、IX、X对脑神对脑神经内,分别进入睫经内,分别进入睫状神经节、下颌下状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翼腭神经神经节、翼腭神经节和耳神经节(详节和耳神经节(详见脑神经部分)见脑神经部分)起核起核动眼神经副交感核动眼神经副交感核上泌涎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下泌涎核迷走神经背核迷走神经背核2、骶部副交感神经、骶部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结节后纤维支配结肠左曲以下的消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和盆腔脏器化管和盆腔脏器骶骶2-42-4脊髓脊髓节段的骶副节段的骶副交感核交感核节前纤维节前纤维随骶神经随骶神经出骶前孔出骶前孔盆内脏盆内脏神经神经器官壁内节器官壁内节加入盆丛加

60、入盆丛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副交感核是中枢副交感核是中枢 脑干骶髓分两部脑干骶髓分两部 器管旁节壁内节器管旁节壁内节 前长后短太突出前长后短太突出 血管汗腺立毛肌血管汗腺立毛肌 肾腺髓质管不住肾腺髓质管不住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比较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比较交感神经交感神经 低级中枢低级中枢 T1-L3T1-L3侧角侧角 脑干副交感核脑干副交感核(4(4对对) ) 骶骶2-42-4节段副交感核节段副交感核周围部周围部 交感干交感干内脏大神经内脏大神经内脏小神经内脏小神经编入第编入第III、VII、IX、X对脑神经对脑神经S S2-4 2-4 加入盆神经丛加入盆神经丛 分布范围分布范围 较广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