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第四单元检测!!!!!!!!!!!!!!!!!!!!!!!!!!!!!!!!!!!_第1页
七年级历史第四单元检测!!!!!!!!!!!!!!!!!!!!!!!!!!!!!!!!!!!_第2页
七年级历史第四单元检测!!!!!!!!!!!!!!!!!!!!!!!!!!!!!!!!!!!_第3页
七年级历史第四单元检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历史第四单元单元检测题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中“壮心”指( ) A打败袁绍 B、消灭东汉 C、 南下统一全国 D、 赢赤壁之战2曹操以少胜多,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战役是( ) A淝水之战 B、 赤壁之战 C、巨鹿之战 D、 官渡之战3请你为历史剧三国演义的船(见下图)上准备道具,你不应该在剧中的餐桌上摆放的食品是()、 杜康酒 B、 玉米 西红柿 C、 葡萄 D、 萝卜4三国政权(吴 蜀 魏)结束的先后顺序是( )A B、 C、 D、 5很多同学热衷于电脑游戏“三国群英会”,下列不属于三国鼎立时期的人物是A.曹操 B.孙权 C.刘备 D.诸葛亮

2、6.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下列哪个故事所反映的史实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大?(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三顾茅庐      D七擒孟获7“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对()的评价。、 刘备 B、 孙权 C、 曹操 D、诸葛亮8、历史课上,同学们讲述的“三国故事”中,你认为符合史实的说法是( )A.官渡之战中曹操战败逃往北方 B.孙、刘联军火烧赤壁大败曹操C.曹操建立魏国 D.周瑜三顾茅庐请诸葛亮9下列事件

3、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结束的是( )A.西晋建立 B.魏灭蜀 C.西晋灭吴 D.曹操病故10. 东晋时期,从北方南迁的少数民族有哪些?( ) 匈奴 鲜卑 蒙古族 满族 羯族 越族 氐族 羌族 A B、 C、 D、11“草木皆兵”这一典故与下列哪次战役有关(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12 4位同学在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争论,你赞同四个人中哪个( )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 B、加速和促进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进程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巩固鲜卑贵族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13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A.北方统一的实现B.封建化的完成 C.阶

4、级矛盾的激化D.北方民族的融合14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B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C促进中国社会封建化 D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15在我国古代“民族融合”一词最本质的含义是( )A迁移、杂居、互相通婚 B统治者推行汉化政策C各民族互相学习,补短扬长,共同发展 D各族人民共同进行压迫斗争1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形式或途径有( )民族迁徙 联合斗争 友好交往 统治者的改革A.B.C.D.17好多南方同学为家乡经济成为全国的中心感到自豪。下列造就这成果的历史背景(南朝时期的江南)哪个是不正确( ) A南方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 B、 南方的社会环境比较稳

5、定 C北方大量人口南迁 D、 北方先进生产工具传入南方18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北方战乱 B 南方经济发达 C 受宗教迫害 D 民族压迫19学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后,有几位同学对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概括,你认为其中最为准确的是 A.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 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C.民族交往与民族融合 D.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20祖冲之推算出圆周率精确数值,要比欧洲早 ( )图(1)图(2) A、500多年 B、700多年 C、900多年 D、1100年21右图(1)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农书,它是( )A.农政全书 B.水经C.齐民要术 D.脉经22右图(2)是我国优秀

6、的地理学著作,作者是( )A.贾思勰 B.郦道元C.范缜 D.祖冲之23齐民要术的内容不包括( ) A农作物的选种、施肥方法 B.农、林、牧、副、渔的生产方法 C.抓紧农时适行耕作 D景色如画的塞外风光24详细介绍了我国境内一千多条河流以及与这些河流相 关的郡县、城市、物产、风俗、传说、历史等内容,寓历史、地理、文学价值于一体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是( )A.禹贡地域图 B.水经注 C.梦溪笔谈 D.徐霞客游记25小明理想是长大后成为一名农业专家。下列人物中能给他最大启发的是( )A.祖冲之 B.贾思勰 C.郦道元 D.王羲之26东晋的王羲之有一篇著名书法作品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它是 A、兰

7、亭序 B、女史箴图 C、洛神幅图 D、玄秘塔牌27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这样两次改革:一次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另一次使鲜卑族人吸收汉族先进文化,加快了发展步伐.两次改革是管仲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A.B.C.D.28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地方语言也多种多样,国家提倡说普通话。在古代史上也有个推广使用汉语的少数民族( )A、匈奴 B、蒙古 C、鲜卑 D、氐族29.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曾定都洛阳的朝代有( )曹魏 西晋 前秦 北魏 东晋A、 B、 C、 D、30.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生存教育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如果你想查阅我国古代人类的农业谋生技能,

8、你需要查阅以下哪本著作( )A、齐民要术 B、水经注 C、九章算术 D、三国志31. 中华书法艺术源远流长,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艺术作品是( )A、论衡 B、兰亭集序 C、洛神赋图 D、女史箴图32. 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A、祖冲之-神灭论 B、贾思勰-齐民要术C、郦道元-水经注 D、顾恺之-女史箴图33. 阅读下列材料:“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请回答:(1)材料中的“天子”指谁? (2)从材料看,诸葛亮给刘备提出了什么建议? 举例说明这个建议是否正确?34 阅读下列材料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回答:(1)“魏主”是谁?上文反映了他的什么主张?他这样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