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基础(2)第四单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阅读与写作基础(2)第四单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阅读与写作基础(2)第四单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阅读与写作基础(2)第四单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刘基所处的时代是( )A、元朝 B、元末明初 C、明朝 D、明末清初2、“公安派”的代表人物是( )A、袁宏道 B、袁宗道 C、袁中道 D、刘基3、徐文长传一文的主线是( )A、数“奇” B、人奇 C、才奇 D、奇4、自称是“少年纨绔子弟,极度爱繁华,好精舍,如美婢”的作家是( )A、刘基 B、张岱 C、侯方域 D、郑板桥5、西湖七月半作者描写的重心是( )A、自然之景 B、达官贵人 C、文人雅士 D、游客6、下列作品中是黄宗羲的作品为( )A、与友人论学书 B、明夷待访录 C、李姬传 D、徐文长传7、原君中采用最为广泛的论证手法是( )A、

2、比喻论证 B、对比论证 C、引证 D、例证8、世称“亭林先生”的著名学者、思想家和诗人是( )A、黄宗羲 B、顾炎武 C、张岱 D、郑燮9、郑板桥的“板桥”是他的( )A、名 B、字 C、号 D、居住地10、童心说的作者是( )A、李贽 B、袁宏道 C、钟惺 D、张岱二、多选题1、下列作品为归有光所著述的有( )A、司马季主论卜 B、项脊轩志 C、寒花葬志 D、先妣事略 E、焚书2、郑板桥的“三绝”是( )A、诗 B、词 C、赋 D、书 E、画3、晚明通俗文学成就的标志性作品有( )A、金瓶梅 B、“三言两拍” C、牡丹亭 D、水浒 E、儒林外史4、散文创作可以代表整个清代的散文创作水平的三人

3、是( )A、袁枚 B、郑板桥 C、龚自珍 D、洪升 E、顾炎武三、词语解释(每题1分,共7分)1、过司马季主而卜焉 ( )2、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 )3、非内含以章美也 ( )4、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 ( )5、席其上,呼客纵饮 ( )6、不易无穷之悲 ( )7、未尝数以语人 ( )四、问答题1、作者借司马季主论卜阐述了怎样的辩证观点?2、童心说的写作目的是什么?3、西湖七月半中“俗人”和“吾辈”的游湖目的有何区别?4、李姬传一文中作者是用哪三个细节描写李姬的性格特点的?五、阅读与分析(一)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

4、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嘄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1、作者写了几类看月之人?请归纳。2、作者对看月之人的褒贬是否一致?作者是

5、如何表现出自己的喜恶的?(二)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崩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模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喜作书,笔

6、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者也。间以其余,旁溢为花鸟,皆超逸有致。1、 从文中找出表示“才奇、人奇、数奇”的句子各一例,并加以说明。2、 请举例说明徐文长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六、作文阅读下列文字,写一篇材料作文,1000字以上。要求:中心明确,有时代感。电视记录片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毛泽东的保健医生 拉起一条毛泽东生前用的毛巾毯,上面缀满了补丁,数也数不过来。他说,他多次劝主席换条新的,可主席却说:“一条毛毯我换得起,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精神丢不起。”李商隐说的好,“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阅读与写作基础(二)第四单元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 2

7、、A 3、D、 4、B 5、D 6、B 7、B 8、B 9、C 10、A二、多选题1、BCD 2、ADE 3、ABC 4、ABC三、词语解释1、访 2、两次 3、通“彰” 4、嘱 5、摆宴席 6、交换 7、告戒、对说四、简答题1、阐述了世事无常、无往而不复的道理2、有两层意义:一是在世俗生活层面上肯定人性、真情,反对宋明理学、圣贤经义对人思想的钳制;二是在文学创作的层面上肯定和呼唤创作主体真实的情感。3、 俗世之人为了好名而游湖,游湖而重热闹,速来速往;我辈为怡情而游湖,游湖而重清雅。4、 答案要点:侯李的相交、送别、别后三个细节表现李姬性格的。五、 阅读与分析(一)1、共写了五类人:达官贵人、富贵人家、名妓闲僧、市井无赖、文人雅士2、作者对看月之人的褒贬不一:对一二类人进行痛贬,不屑第四类人,对第三类人则在褒贬之间,第五类人则是作者歌颂的对象。 作者对这种褒贬倾向不是直接说出来的,而是通过描写,不动声色地通过词语的精心选择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的。(二)1、才奇:“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这句说明他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