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元知识复习要点难点问题1整体把握叙事性作品的主要内容_第1页
一单元知识复习要点难点问题1整体把握叙事性作品的主要内容_第2页
一单元知识复习要点难点问题1整体把握叙事性作品的主要内容_第3页
一单元知识复习要点难点问题1整体把握叙事性作品的主要内容_第4页
一单元知识复习要点难点问题1整体把握叙事性作品的主要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单元复习要点第一单元 记住历史   珍惜和平                        1新闻两则                  

2、      2芦花荡                        3蜡烛                   

3、;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布特勒上尉的信                        5亲爱的爸爸妈妈师:我们热爱和平,但我们决不乞求和平;我们反对战争,但我们决不害怕战争。必要时,我们应该勇敢地迎接战争,保卫和平。下面我们在学习第一单元时就应该这样去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记住历史,珍惜和平。难点问题1:

4、整体把握叙事性作品的主要内容怎样阅读叙事性作品1、 了解梗概:搞清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2、 划分层次,理出线索。3、 概括段意,画出重点语句。4、 归纳中心:弄清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为什么写。5、 分析写法:可从语言特点、结构安排、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方面去分析。范例1  怎样把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的主要内容?分析: 1、这是一篇新闻稿。要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是看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从渡江兵力可以感知战役的壮阔。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可以想象,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冒着

5、炮火,奋勇挺进,直取对岸的景象。可以想象,日日夜夜盼解放的江南人民该是多么激动振奋! 2、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是看导语。从导语还可以知道渡江区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长达一千余华里。从导语还可以知道战役的全局,敌阵业已冲破,战役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3、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是看主体部分。主体部分报道了三路大军渡江的进展,列表如下:               时间     &

6、#160;             兵力     渡过兵力   中路军  安庆芜湖    20日夜21日夜       30 万       30万   西路军  九江安庆 21日

7、17时22日22时        35万      三分之二   东路军  南京江阴 21日17时22日22时       35万        大部 主体部分还分析了中西两路敌军毫无斗志的原因,我军是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敌军则被自己玩弄的和谈阴谋瓦解了斗志。解答: 这篇新闻真实地报道了我军渡江战况

8、,宣告了解放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国民党反动政府已面临彻底崩溃的局面。相关知识链接:什么叫新闻? 1、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2、新闻的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3、新闻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映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4、新闻的写法:以叙述为主,有时兼有议论、描写。范例2  如何整体把握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一文的主要内容?分析:这一则新闻没有分段,要把握全文内容,需要划分层次。第

9、一层,导语,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时间。第二层,背景材料,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第三层,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局溃败的背景。第四层,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这一层又 分三点具体报道取得的主要成绩。第五层,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暗淡。 读这一则新闻,可以感知,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阶段以后,我军完全掌握了全国战场的主动权,经过一年多英勇奋战,蒋介石全军崩溃之势已成,败局已无可挽回。解答: 这则新闻,重点报道了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情况,并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

10、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解题方法链接1、 看标题:标题大都能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2、 看导语:导语是正文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3、 看主体:这是导语之后对内容作进一步叙述说明的部分,也是表现主题、深化主题的决定性部分。4、 看背景: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它有时隐含在主体之中。5、 看结语:它一般是对新闻主体的总结,有时也隐含在主体之中。范例3  如何把握芦花荡中“老头子”这一人物形象?分析: 老头子是广大群众中普

11、通的一员,但他确确实实是一个英雄。他的英雄性格,首先表现在他抗日爱国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老头子将近六十岁了,“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按说应该在后方安度晚年,他却像青壮年一样,充满活力,无所畏惧,在敌人严密封锁下,出没苇塘,成为一名贡献卓著的英勇的交通员。“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这是一个抗日老英雄的形象。他的爱国热情是如此高涨,“你什么也靠给我”,是他的豪言壮语,为民族抗战他甘愿尽心竭力,而且充满自信。他勇敢得出奇,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出入,竟“像一个没事人”,心情悠闲,“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

12、的事情”。这不仅因为他熟悉白洋淀的地理环境,有高超的“水上的能耐”,更是因为他具有英雄气概,藐视敌人,无所畏惧。老头子能够冲破敌人的封锁,对于苇塘里面的队伍坚持斗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还表现在他具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对乡土,对同胞,对抗日队伍,他是如此深情,对日寇则满怀仇恨。他那么喜爱两个孩子,这是他对同胞的感情。他对大菱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爱得深切热烈,恨得咬牙切齿,血债要用血来还,而且要叫鬼子用十倍的血来还。在老头子的意识中,咱中国人是白洋淀的主人。他对家乡充满感情,对侵略者充满仇恨。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还表现在他的过于自信自尊

13、上。他自信万无一失,这一次女孩子受了伤,他就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这样的要脸面,正包含一种强烈的责任心。他对自己要求之严,近于苛刻,偶有过失,他就痛苦得万箭穿心,愧疚得无地自容。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还表现在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老头子用竹篙痛砸十几个鬼子的脑袋,是用了计谋的。他早在枯木桩子上系上了一只只锋利的钩子,船头上放了一大捆新鲜的莲蓬,引诱鬼子进入木桩子的水域,让钩子把鬼子咬住,叫鬼子动弹不得,束手挨打,张牙舞爪的鬼子在他面前一个个成了被绑的困兽。更须注意的是,老头子不是一个单个的孤胆英雄,而是千千万万中国人民的代表。他,以及那两个女孩,还有苇塘里坚持抗战的队伍,无不证明着这一点:

14、英勇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解答: 老头子是一个抗日英雄的形象,他爱憎分明、智勇双全、自信自尊、老当益壮。他是千千万万普通而又伟大的中国人民的代表,这一形象表明: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解题方法链接1、 从具体的事件描写和矛盾冲突中感知人物性格;2、 从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中分析人物性格;3、 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把握人物性格;4、 从作者的思想倾向中判断人物性格。范例4   怎样把握蜡烛一文的思想内容?分析: 首先看写了什么人。这篇战地通讯主要写的是南斯拉夫老妇人育乞西和苏联红军战士的故

15、事。其次看写了什么事。苏联红军战士为解放南斯拉夫而浴血奋战,有一个年轻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老妇人置生死于度外,冒着炮火安葬红军烈士,她不顾年老体弱,不管千难万险,用双手舀干弹坑里的积水,用双手把烈士遗体拖进弹坑,用双手捧土,一捧一捧堆成坟堆,摆正烈士遗体,吻了烈士的嘴唇和前额,拿出珍藏45年的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再次看关键性的语句。“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唯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解答: 通过

16、写南斯拉夫老妇人育乞西和苏联红军烈士的故事,赞美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年代用血肉凝结起来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解题方法链接1、 看写了什么人;2、 看写了什么事;3、 看故事发生的背景;4、 看体现文章主旨的语句。范例5  怎样体会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布特勒上尉的信的深刻内涵?分析: 布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但雨果,这位正直的作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他愤怒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愤怒谴责英法联军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滔天罪行,深切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他代表了

17、人类的良知,是非分明,爱憎分明。 首先,雨果能将政府与人民相区别。“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强盗政府不能代表人民,法兰西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焚掠圆明园是英法政府的罪行,雨果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抗议政府犯下的罪行。他指出,这个强盗政府颠倒黑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厚颜无耻。他公开谴责强盗政府,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其次,雨果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他指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一见解,非常深刻。圆明园当时虽然是皇家园林,但归根结底,是属于全人类的。正因为珍视人类文明成果,所以非常尊重文明的创造者。他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盛赞这一世界奇迹的创造者,

18、盛赞中华民族是一个“超人的民族”。这封信不仅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同情,也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敬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侵略与被侵略,掠夺与被掠夺,破坏与被破坏,其性质本来是判然分明的,但是,作为一名法国人,很容易被当局制造的舆论所蒙蔽,容易被狭隘的爱国狂热所支配。雨果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非凡的勇气,是难能可贵的。解答: 雨果以人类的良知严厉谴责本国强盗政府,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极大尊重和同情,表达了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珍视。解题方法链接1、 分析文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2、 细读文章,寻找“文眼”,挖掘文章主题;3、 抓住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4、 展开想象的翅膀,推己及人,感悟伟大的襟怀;5、 利用课前提示、书下注释和课后习题,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范例6  怎样理解亲爱的爸爸妈妈一文的主题?分析: 1988年10月21日,作者在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参加悼念活动。47年前,纳粹在这座小城大肆屠杀,一天之间,杀死7000多人,其中包括300个孩子。47年来,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这段沉重的历史。从1945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