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矛和盾的集合?优秀说课稿【小编寄语】?矛和盾的集合?优秀说课稿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特地为教师朋友分享的比较优质的教学资源。这篇说课稿可以迅速让教师在吃透教材、简析教材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根底上 ,做到分块写清 ,分步阐述教学内容 ,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希望对大家的授课有一定的帮助!?矛和盾的集合?优秀说课稿一、设计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创造史。本设计旨在通过文本的学习 ,让学生穿越时空隧道 ,插上想象的翅膀 ,在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情境中尽情思维 ,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 ,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中得到启发 ,学生能自
2、觉产生一些“奇思妙想 ,甚至“奇思怪想 ,让学生的思维和心灵一起飞翔。二、说教材?矛和盾的集合?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第二十五课的课文。这篇课文由三局部组成:第一局部讲创造家手持矛和盾 ,与朋友对打过程中 ,为了保护自己 ,由盾想到了铁屋子;为了进攻 ,由矛想到了炮口 ,把两者结合起来 ,创造了坦克。第二局部讲创造的坦克在战场上打败敌军 ,大显神威。第三局部由坦克的创造引出“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 ,谁就会是胜利者的这一道理。作者按创造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表达。叙事简洁清楚 ,用事实说明道理 ,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本课教学时间为二课时 ,根
3、据本课教材的特点确定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一)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 ,了解创造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创造坦克的。2、理解文中关键句 ,能用例子来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 ,谁就会是胜利者这一道理。(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创造家是怎样创造坦克的 ,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思维过程。难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创造引发的道理。三、说教法:根据新课程根本理念 ,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 ,在本课教学中采用了“读中感悟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想象理解法等。四、说学法:“教是为了不教 ,在课堂上我努力为学生搭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平台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
4、习主动性。只有积极探索自主学习的方式和方法 ,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开展。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 ,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 ,同时也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提高。五、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25课(学生齐读课题) ,在上节课中 ,我们已经学习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还初读了课文 ,在初读课文中 ,你还知道了什么呢?(指名答复)1、出示句子: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 ,在战场上大显神威。2、这句话中包含了两对反义词 ,谁有一双火眼金睛 ,能一下子就找到它们呢?(指名说并出示:自卫进攻 矛盾)(师板书)几乎所有的课文 ,教师都应该引导学生从整体
5、把握它的结构、内容以及思想内涵。在阅读中 ,引导学生要善于从文章的千言万语中抓住最关键的内容 ,理解文章句、段和篇的构思脉络 ,理解的它内涵和中心 ,把握文本。这个句子是本课的重点句 ,在上下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仔细分析句子 ,用词也很有意思 ,既有反义词 ,也有能解释课题的四字词语。这个句子在课文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过渡:是啊 ,矛和盾是一对反义词 ,盾的自我保护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 ,就是(齐读课题)。这对矛盾的事物 ,创造家在怎样的情况下想到把它们合二为一 ,创造坦克呢?请大家快速读读课文 ,用“划出句子来。(二)板块一:解决为什么要把“矛和盾集合1、指名答复 ,出示句子:对方的矛如雨
6、点般向他刺来 ,创造家用盾左抵右挡 ,还是难以招架。(齐读)2、师:读着读着 ,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呢?(指名答复)(指名上台表演帮助学生理解“左抵右挡、难以招架师:同学们 ,这就是创造家左抵右挡 ,但还是难以招架。)理解后 ,再请两名学生表演 ,其他学生配读。表演是本班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 ,在表演中不但理解了“左抵右挡、难以招架的意思 ,同时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但由于我没有进行正确的指导 ,学生的表演效果不佳。过渡:虽然 ,创造家拿着盾左抵右挡 ,但还是挡不住矛的进攻 ,在这紧张危急的关头 ,创造家是怎么想的呢?(三)板块二:研读课文 ,解决科学家是如何想的?1、创造家在想什么?是怎么
7、想的呢?大家用心读读课文14节。用心读就是要边读边思考;翻来覆去读 ,翻来覆去想 ,直到把问题读懂 ,也可以边读边用笔划一划有关句子。2、指名答复:谁愿意来当当创造家 ,说说在这紧张危急的关头 ,你是怎么想的?答复后出示:创造家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 ,我钻在铁屋子里 ,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可是 ,这样固然平安 ,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乌龟。自卫 ,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呀!对了 ,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 ,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当然 ,这铁屋子还要会跑 ,得装上轮子 ,安上履带。师:请大家读一读这三个句子。(自由读)3、(三个“然)师:这三个句
8、子中都有个“然字词 ,是哪三个呢?(答复后带“然的词变红色。)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指名答复)“突然说明创造家的想法是一下子产生的。很快 ,一瞬间的意思。师:从“突然这个词语 ,我们知道了创造家产生想法的情形。谁来读读创造家这一下子的想法呢?(指导朗读:想法要轻、慢点。)个别读后再齐读。“固然是本来这样的意思。师:本来怎样呢?(引读:师:待在铁屋子里 ,本来这样很平安的 ,但是(生读: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乌龟。)该怎么办呢?生:在铁屋子上开一个洞 ,作枪口或炮口。师:大家真能干 ,从一个“固然读出了创造家修正想法的过程。哪“当然呢?(“当然是理所当然的意思。)理所当然什么呢?(
9、这里指理所当然要安上轮子和履带。)师:从“当然我们知道了:安上轮子和履带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是创造家想法的延伸。谁来读读这“理所当然的句子呢?3、指导朗读:师:当创造家手持矛和盾 ,与朋友比赛时 ,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 ,创造家用盾左抵右挡 ,还是难以招架 ,在这紧张危急的关头 ,创造家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生读)创造家仔细考虑了一下:可是(学生读)创造家又认真研究了一番: 对了(学生读)。4、小结:刚刚 ,我们从这三个带“然字的词语了解到创造家坦克的思维过程是产生想法修正想法延伸想法。抓住三个“然的词语进行研读 ,不仅让学生明白了文句之间的关系和联系 ,而且让学生在剖析中了创造家的创造坦
10、克的思维过程 ,同时也对学习进行了又一次朗读的训练 ,更以此来指导学生学习抓住语读深读透课文的方法。过渡:就这样 ,创造家创造了坦克 ,你们见过坦克吗?想不想再见见坦克呢?(四)板块三:运用欣赏和诵读等方式 ,放大创造家的创造成果(感受“坦克的大显神威)1、课件出示坦克图片 ,师:这就是矛和盾集合后的坦克 ,看着眼前的坦克 ,你还能找回“矛、盾的踪影吗?(指名说)面对这坦克 ,你感到这样呢?(边欣赏边议论)2、师:面对着创造家把矛和盾集合后的坦克 ,同学们的感受各不相同 ,下面就把你的感受你的朗读表现出来。(读句子:“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 ,在战场上大显神威。如自豪、惊喜、成功感。
11、)在学习了坦克是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与一体后 ,再让学生看坦克图片找找矛和盾的踪影 ,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创造家的善于思考与坦克的神奇。3、师:把矛和盾的优点起来创造的坦克在战场上大显神威。课文中的哪些句子描写了坦克的“大显神威?用“画出课文的句子 ,再读读!(教师出示课文片段 ,学生朗读)1916年 ,英军的坦克首次冲上战场。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 ,吓得哇哇直叫 ,乱成一团 ,一下子退了十公里!师:从这段话中的哪些词语我们可以看出坦克的“神威?(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师:哦。你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出什么呢?(你是从德国兵的害怕和失败看出来的。你能读出德国兵的害怕吗?)(生
12、朗读 ,如味道不够)师:听你朗读 ,我感受到了德国兵的一点害怕。谁来朗读 ,让我们更强烈地感受到德国兵的害怕?(生朗读)读得很好!我仿佛看到了德国兵逃跑的场面 ,坦克确实是“大显神威呀!来 ,一起读读。(生齐读)(我还从“庞然大物这个词语体会到 ,坦克大显神威。)师:哦。“庞然大物说明什么呢?(从坦克本身的庞大体会到坦克“大显神威。)你能读出坦克“庞然大物的那种气势吗?(生朗读 ,突出“庞然大物)(我从“首次体会到坦克大显神威。)师:“首次是什么意思?(第一次)这个句子中 ,还有哪一个词语是“第一次的意思?(头一回)坦克第一次上战场就这么厉害 ,当然能让我们感受到它的“神威。谁来读出坦克第一次
13、就这么厉害?(学生朗读)师:读得不错 ,大家都想读?那大家自由练习练习吧。(学生自由练习读 ,齐声朗读)4、师小结:这就是坦克的威力 ,这就是集合的力量。感受着这样的力量 ,你想说什么?假设创造家就在我们的面前 ,你又会对创造家说什么呢?把你想说的写下来。出示句式(写一写)我想对创造家说:“_。5、小结:感受着这样的力量 ,我们全身都洋溢着智慧。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 ,不仅让文本意象活泼在学生的头脑中 ,更是让学生领略了坦克的威力、集合的力量 ,再通过写一写 ,进一步加深对创造家的创造坦克的印象 ,使集合的思想在学生心中产生了一定的触动。(五)畅谈感受 ,揭示道理1、师:我们在为创造家用集合的思
14、考方法创造了坦克而感动、兴奋的时候 ,我们闭起眼睛静静地想一想 ,是什么让坦克有这样的威力呢?(学生答复)正如课文所说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 ,谁就会是胜利者。(出示 ,学生齐读。)师:这里的“谁可以指哪些?请举一个例子来说明!(生:“谁指坦克。)除了课文中的坦克 ,还可以指什么?(指名答复)师:“集合使我们的生活更精彩了。看看身边 ,还有哪些物体是集合其他物体的优点的产物?(指名答复:随机出示相关图片 ,让学生说说它们是集合了哪些物体的优点。)师:这个“谁除了指这些物体外 ,还可以指什么?(可以指人)是呀 ,可以指人 ,这个“谁可以是你 ,是我 ,是他。那 ,我们小组讨论讨论:如果可能 ,你希望将哪些长处集于一身?2、小组讨论。3、汇报交流:(给予一定的评价:如 ,这样你会更优秀的。)4、师小结:同学们 ,你们的想象很丰富 ,也很美好。我相信 ,只要你们善于集合别人的优势 ,就能成为强者 ,胜利者。祝大家梦想成真。让我们再一次读读这篇课文给我们的启示吧这样的启发 ,让学生活学活用 ,不但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 ,而且引发了他们自由表达 ,言语智慧在学生美好的梦想和憧憬中如花朵般竞相开放。六、说板书:板书: 25、矛和盾的集合矛 盾坦克(大显神威)进攻 自卫这个板书能引导学生了解创造家是怎样创造坦克的 ,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路施工方案软件(3篇)
- 翻土车施工方案图片(3篇)
- 排球周年庆活动方案策划(3篇)
- 景区寻宝游戏活动方案策划(3篇)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二模地理考试题目及答案
- 心理护理问答题目及答案
- 校园录像面试题目及答案
- 河北2025中考作文题守常范文(7篇)
- 保护牙齿从我做起15篇
- 集体备课培训课件
- 盐酸运输安全管理制度
- 仓库管理5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中国建筑劳务行业发展分析及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新解读《DL-T 5100 - 1999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新解读
- 光伏电站入股分红协议书
- 【行星齿轮的强度校核计算过程案例】1800字
- 政采云合同协议书
- 轻度认知障碍 - 教学课件
- 十大国企面试题目及答案
- 二手医疗器械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