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化下册练习题一、填空题:1、在化学电源中,阳极发生_反应,也叫_极,阴极发生_反应,也叫_极;在电解电池中,阳极发生_反应,阴极发生_反应。2、 双液电池中不同电解质溶液间或不同浓度的同种电解质溶液的接界处存在_电势 ,通常采用加_的方法来消除。3、电池 Pt ê H2(g, p1) ê HCl(aq) ê Cl2(g, p2) êPt的反应可以写成: H2(g, p1)+ Cl2(g, p2) 2HCl(aq),E1,DrGm, 1或1/2H2(g, p1)+ 1/2Cl2(g, p2) HCl(aq),E2,DrGm, 2 E1与E2的关系_;Dr
2、Gm,1与DrGm,2 的关系_。4、 若已知某电池反应电动势的温度系数>0,则该电池可逆放电时的反应热 Qr_;DrSm_。 (填>0,<0,或=0)5、 公式DrGm= -nFE中,E称为_,其实验测定,要求在电流I_的条件下完成。6、等温等压下原电池可逆放电时电池反应的焓变DH_Qp。(选填>,=,<)7、电池 Cu êCu+ êê Cu+, Cu2+ êPt 与电池 CuêCu2+ êê Cu+, Cu2+ êPt的电池反应均可写成Cu +Cu2+ = 2Cu+,则同温度下两个
3、电池反应的DrG_,E_。(填相同,不同)已知:j$ ( Cu2+/ Cu) = 0.3402 V, j$ ( Cu+/ Cu) = 0.522 V, j$ ( Cu2+/ Cu+) = 0.158 V。8、电池Ag êAgAc(s) êCu(Ac)2(m=0.1mol·kg-1)êCu的温度系数为-2.0×10-4 V·K-1。E(298K)= -0.372V。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 ,该电池反应在298K时的DrG m为 ,DrH m为 , DrS m为 。9、一电池反应为Pb+HgCl2=PbCl2+2Hg(l)。E(298K)=0
4、.5357V,温度每升高1,电动势增加1.45×10-4 V。(1)相应的原电池为 (2)1 mol Pb溶解时,此电池最多能做功为 (3)25时反应的DrSm为 ,DrHm为 ,Qr为 10、镉-甘汞电池反应式为 Cd+ Hg2Cl2(s) = Cd2+2Cl+2Hg(l),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式为:E/V=0.67-1.02×10-4(T-298)-2.4×10-6(T-298)2,原电池可设计为 40时的DrG 为 ,DrS为 ,DrH为 。11、25时,有电池Pt |Cl2(p) êCl-(a=1) | Fe3+(a=1) ,Fe2+(a=1) &
5、#234;Pt,(已知j $ (Cl-|Cl2|Pt) =1.3583 V,j$ (Fe3+,Fe2+ | Pt) = 0.771V。),则电池反应的K$为 12、一定温度下,电池Zn | ZnCl2(aq) | Cl2(g , p$) | Pt的水溶液中ZnCl2活度a(ZnCl2)增加时,电池的电动势E_;若电池为Ag | AgCl(s) | KCl(aq)| Cl2(g, p$)| Pt,其水溶液中KCl活度a(KCl)增加时,电池的电动势E_。13、电池Ag | AgNO3(a1) | AgNO3(a2) | Ag中产生1F的电量时,电池反应为 电动势E的能斯特方程式为 14、已知:a
6、(Fe2+)=2 a(Fe3+),a(Ce4+) =1/2a(Ce3+),j$ (Fe3+, Fe2+|Pt) = 0.770 V, j$ (Ce4+, Ce3+|Pt) = 1.61 V。则反应Fe2+Ce4+= Fe3+ Ce3+进行的方向为 15、电池Pt|Cl2(p1)|HCl(0.1 mol·kg-1)| Cl2(p2)|Pt的电池反应_,若p1> p2,则此电池电动势_0。(填>、=、<)。16、某电池的电池反应为H2(200 kPa)H2(100kPa),则该电池25时的电动势E=_V。若某电池反应为O2(200kPa)O2(100kPa),则该电池2
7、5时的电动势E=_ V。Ag|AgNO3(m1=0.01 mol·kg-1, g±,1=0.90)| AgNO3(m2=0.1 mol·kg-1, g±,2=0.72)|Ag在25时的电动势E=_ V。17、电池 Pb(Hg)(a1)|Pb(NO3)2水溶液| Pb(Hg)(a2)的E>0,则铅汞齐中铅的活度a1_ a2.。(填>、=、<)。为测定Cu-Zn合金中Zn的活度,设计电池为 将反应Ag(s) ® Ag-Au(合金,a(Ag)=0.1) 设计电池为_,25时该电池的电动势E =_ 18、Pt | Fe3+,Fe2+
8、| Ag+ | Ag相应的电池反应为 。标准氢电极的写法为 19、电池放电时,随电流密度增加,阳极电势变_,阴极电势变_ (填大或小)20、已知阳离子和阴离子迁移速率之比为1:2,则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迁移数为 和 。21、 同一电解质在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率与一般浓度下的摩尔电导率在数值大小上是不相同的,其根本原因是_。22、用同一个电导池在相同温度下分别测定浓度c1=0.01 mol·dm-3 与c2=0.1 mol·dm-3的不同电解质溶液的电阻,得到R1=100,R2=500,则它们的摩尔电导率之比Lm(1)/Lm(2) = _。23、通常液体的表面张力是指某液体与其_
9、相接触,或者与_相接触时的界面张力。24、20时水的表面张力为72.75×10 -3 N·m -1 ,在该温度下使水的表面积增大4 cm2 ,则此过程的 DG = _。25、肥皂泡的半径为r,表面张力为s ,则肥皂泡内外压力差 Dp = _。26、液滴越小,饱和蒸气压越 ,而液体中气泡越小,饱和蒸气压越 。玻璃毛细管水面上的饱和蒸气压_同温度下水平的水面上的饱和蒸气压。(填>, =, <)27、吉布斯吸附等温式的形式是_,当 G >0时,表明是_吸附。若固体不能被液体润湿,则相应的接触角q_90。28、表面活性剂之所以具有表面活性,是由于其具有_基团,故在
10、水的表面产生 ,因而明显降低水的_。衡量表面活性剂的重要指标是_,其值越_,活性越高。29、吸附曲线可分为吸附等温线、吸附等压线和吸附_三类,最常用的是吸附_线。物理吸附的吸附力是_,吸附分子层是_。30、朗格缪尔等温吸附理论的基本假设为:(1)_; (2)_;(3)_;(4)_。31、气体被固体吸附的过程其熵变DS_,焓变DH_。(填 ><)32、在相同温度下,以P凸,P平,P凹表示凸液面,平液面,凹液面上的饱和蒸气压则三者的关系为 33、胶体分散系统的分散相粒子半径的大小所处范围是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被固定,而分散介质移动的现象称为 。34、光射到胶体粒子上若发生散射
11、则将会产生 现象。35、已知乙醇和玻璃的接触角<900,将玻璃毛细管下端插入乙醇中,平衡时管内液面呈 形,管中液面 管外液面,附加压力指向 。36、反应aAbBdD为基元反应,则速率方程为 。37、反应A + BY的速率方程为:dcA/dt =kcAcB/cY,则该反应的总级数是_级。若浓度以mol·dm-3,时间以s为单位,则反应速率系常数kA的单位是_。对于基元反应A+BP,当A的浓度远远大于B的浓度时,该反应为 级,速率方程式为 。38、零级反应AP的半衰期t1/2与反应物A的初始浓度cA,0及反应速率常数k的关系是t1/2=_。39、对一级、二级、零级反应,分别以 ,
12、, 对时间t作图为直线。40、反应AP的速率常数为0.125 dm3·mol-1·s-1,当A的初始浓度为0.200 mol·dm-3时,半衰期为=_。41、反应物的转化率达到50%,75%,87.5%所需时间分别为t,2t,3t,则反应的级数为 42、两个活化能不同的化学反应,在相同的升温区间内升温时,具有活化能较小的反应,其反应速率增加的倍数比活化能较高的反应增加的倍数 。(大、小、或相等。)43、气相反应 2H22NON22H2不可能是基元反应,因为 。44、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 反应。45、直链反应由三个基本步骤组成,即 、 、 。自由基的销毁有两种途径,
13、即 销毁与 销毁。46、反应A + 3B2Y各组分的反应速率常数关系为kA=_kB_kY。47、某反应的速率常数为5.0×10-5dm3·mol-1·s-1,若浓度单位为mol·m-3,时间单位变为min,则反应速率常数之值为_。48、某化合物与水作用时,该化合物初浓度为1 mol·dm-3,1 h后其浓度为0.8 mol·dm-3,2h后其浓度为0.6 mol·dm-3,则此反应的反应级数为_,此反应速率常数 k=_。49、对一级反应,若其速率系(常)数为k,则当反应物反应掉1/N时,所需时间是 50、某反应符合阿累尼斯关
14、系式,活化能为 Ea,温度T 时速率常数为 k, 则 dln k / dT = 51、用活性炭吸附CHCl3时,0时的最大吸附量为93.8 dm3·kg -1。已知该温度下CHCl3 的分压力为1.34×104 Pa时的平衡吸附量为 82.5dm3·kg-1,朗格缪尔吸附等温式中的常数b = ,CHCl3分压力为 6.67×103 Pa 时的平衡吸附量为 dm3·kg -152、200时测定O2 在某催化剂上的吸附作用,当平衡压力为 0.1 MPa及1 MPa 时,1g催化剂吸附O2的量分别为2.5 cm 3及 4.2 cm 3 (STP,标准
15、状况) ,设吸附作用服从朗格缪尔公式,当O2 的吸附量为饱和吸附量的一半时,平衡压力为 。53、293 K时乙醚/水,汞/乙醚,汞/水的界面张力分别为10.7×10 -3 N·m -1,379×10 -3 N·m -1,375×10 -3 N·m -1。用滴管在乙醚与汞的界面上滴一滴水,接触角q = 。54、杨(Young)氏方程的形式为 55、在两个充满 0.001 mol·dm-3的AgNO3溶液的容器中间是一个由AgCl固体制成的多孔塞,塞中细孔充满AgNO3溶液。在两容器中插入电极,通直流电,则容器中液体向 移动。5
16、6、亚铁氰化铜溶胶的稳定剂是亚铁氰化钾,该胶团的结构式是 用NH4VO3 和浓盐酸作用,可制得棕色V2O5溶液,其胶团结构是 57、在45,电池Pb(Hgx) | PbCl2(s) | HCl(b=1mol·kg-1) | AgCl(S) | Ag的E1=0.4843V,温度系数(¶E/¶T)p = -2.02×10-4 V·K-1,另一电池Pb|PbCl2(s) | KCl溶液 | PbCl2(s) | Pb(Hgx)的E2=0.0057V,温度系数(¶E/¶T)p =1.6×10-4 V·K-1,两电
17、池串联后电池反应为 电池反应的DrSm= 58、某一化学反应若在一般容器内,以等温等压(27,p$)方式进行,放热60000 J,若使该反应在同一温度和压力下,通过可逆电池来完成,则吸热6000 J,系统可能做的最大电功为 59、用铁阴极(氢的超电势为0.2 V)和石墨阳极(氧的超电势为0.6 V,氯的超电势可以忽略)在25,100K Pa下,电解6 mol·kg-1的NaCl 溶液,电解时在阴极优先发生的反应为 在阳极优先发生的反应为 ,此时的分解电压为 。j$ (Na | Na+) =2.7141 V, j$ (Cl2| Cl)=1.3595V, j$ (O2| OH,H2O)=
18、0.401 V,设活度可用浓度代替,不考虑内阻。60、知某对峙反应AB,在300K时,K10.3min-1,K20.1min-1,系统开始时只有A, CA,01 mol·L-1,若使CB0.5 mol·dm-3,所需时间为 min。61、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概括地说是_,_。62、弱电解质摩尔电导率随浓度变化的程度在低浓度范围内很大,而在高浓度范围内则比较小,原因是_。63、电导率k与电解质溶液浓度c的关系曲线出现极大值,是由于存在两个相互制约的因素,它们是_和_。64、对弱电解质,无限稀释的摩尔电导率不能根据摩尔电导率与浓度关系的实验数据直接求出的主要原因是_。65、电
19、解质溶液电导率随浓度增大而增加的原因是_;随浓度增大而减小的原因是_。66、某电导池内置0.1 mol·dm-3的KCl溶液,在25时电阻为90。25时在该电导池内充入电导率为0.532 S·m-1的溶液时,其电阻是 (已知25时0.1 mol·dm-3 KCl溶液的电导率为1.2886 S·m-1。)67、已知NaCl,KNO3和KCl三种盐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分别是126.4,149.8和144.9 S·cm2·mol-1,在NaCl溶液中,Na+的迁移数t (Na+) =0.39。则NaNO3溶液中Na+离子的迁移数为 (不考虑浓度
20、的影响)68、已知25时H+ 及OH的极限摩尔电导率分别为349.82×10-4及198.0×10-4 S·m2·mol-1;水的离子积Kw=1.008×10-14 mol2·dm-6。在实用上常以水的电导率来鉴别水的纯度,则25时纯水的电导率为 S·m-1 。质量摩尔浓度为m的Al2(SO4)3溶液,平均活度系数为g±,则a±=_。69、有一原电池,其25时的电动势小于0时的电动势,则该电池反应的DH_。(选填>0,<0,难于判断)。某电池反应在25下,E$>0,电动势温度系数(
21、82;E/¶T)p <0,则当温度升高时,电池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K$ 将_。70、一定温度下,电池Zn | ZnCl2(aq) | Cl2(g , p$) | Pt的水溶液中ZnCl2活度a(ZnCl2)增加时,电池的电动势E_;若电池为Ag | AgCl(s) | KCl(aq)| Cl2(g, P$ )| Pt,其水溶液中KCl活度a(KCl)增加时,电池的电动势E_。71、相同温度下,j$ ( Pb-PbSO4| SO42-) - j$ ( Pb |Pb2+) = _ 72、为了用直线外推法测定电池Cu | CuSO4水溶液 | Hg2SO4(s) -Hg(l)在30时
22、的标准电动势,需要测定的数据为 ,并以 为纵坐标,以 为横坐标作图,直线外推到 ,截距就是E$。73、在25时,以Pt为阴极电解含有FeCl2(0.01 mol·kg-1)和CuCl2(0.02 mol·kg-1)的水溶液。若电解过程中不断搅拌溶液,并设超电势可忽略不计,活度可用质量摩尔浓度代替。当第二种金属析出时,溶液中第一种金属离子的浓度为 mol·kg-1。(25时,j$ (Fe2+|Fe) =0.4402 V,j$ (Cu2+|Cu) = 0.337 V,j$ (Zn2+|Zn) = -0.7628 V) 74、在Zn电极上析出氢气的塔菲尔公式h(H2)=
23、(0.72+0.17 lg j/A·cm-2) V, 试判断在25时,以Zn做电极,以惰性电极为阳极,电解pH=7的0.01 mol·kg-1ZnSO4水溶液时,在电流密度为 时,氢气与Zn将同时析出。(已知25时, j$ (Zn2+|Zn) = 0.7628 V) 75、某温度下,铜粉对氢气的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形式为V= 1.36p / (0.5+p),V是氢在铜粉上的吸附量cm3(STP)·g-1 ,p是氢气压力(Pa)。在该温度下,表面上吸满单分子层时的吸附量Vm= cm3(STP)·g-1,1g 铜粉的表面积Am= m2·g-1。(H
24、2分子的截面积S(H2分子) =1.318×10-19 m2)76、BET二常数公式的主要用途是 ,吸附等量线的主要用途是求_ 物理吸附的吸附热与气体的_相近。77、稀溶液表面张力与溶质浓度c的关系为,为纯溶剂表面张力,A、B为常数,溶质吸附量 与浓度c的关系为 。78、CaCO3(s) = CaO(s)+CO2(g) 在一定温度下达平衡,温度不变和CO2 的分压力,也不改变CaO(s)颗粒的大小,只降低CaCO3(s)颗粒的直径,增加分散度,则平衡将 79、最大泡压法测定丁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20实测最大泡压力为0.4217 kPa,若用同一毛细管,20时测的水的最大泡压力为0.5
25、472 kPa,水的表面张力为 72.75 mN·m-1,丁醇溶液的表面张力为 mN·m -1。 80、25及101.325 kPa下,将内直径为d =1×10- 6 m的毛细管插入水中,刚好抑制住毛细管液面上升的外压力为 (25水的表面张力s = 71.97×10-3 N·m -1 )。81、在等温等压下,水和汞的表面张力分别为s(H2O),s (Hg),水-汞的表面张力为s (H2O-Hg),若将水中一个汞球经振荡使之分散,汞球的总表面积增加A,则该系统的表面吉布斯函数变化 DG = 。82、化学反应速率作为强度性质,其普遍的定义式是u =
26、_;若反应系统的体积恒定,则上式成为u =_。计量化学反应式为aA + bB yY + zZ,则 dcA/dt,dcB/dt,dcY/dt和dcZ/dt四者之间的等式关系为 。 83、物质A有两种平行反应途径,分别分解为产物Y和Z,其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kY/ s-1= 1×1015exp(-15098 K/ T),kZ / s-1= 1×1013exp(10065 K/ T),则产物A和B的生成速率相等时的温度T = 。84、若某反应中间产物Y生成很慢,一旦生成却很容易消耗掉,则可近似认为 = 。 85、反应 A + 2B P 的反应机理如下: A + B Y;Y + B
27、P。其中A和B是反应物,P是产物,Y是高活性的中间产物则P的生成速率为: 。86、反应 A + B AB ; AB + C Y (决速步);其表观活化能Ea与各基元反应活化能的关系为:Ea= 87、分散相粒子所受的作用力大致可分为两种:一个是_作用产生_;另一个是_作用产生_。(1)重力场 ;(2)磁场;(3)粒子带电;(4)浮力;(5)布朗运动 ;(6)丁铎尔现象;(7)沉降;(8)扩散。88、观察胶体粒子布朗运动的超显微镜与普通显微镜的主要区别是 光源照射、在_方向上和_条件下观察。分散介质与分散相之间的 相差愈大,则散射作用愈显著。有无 效应是溶胶和分子分散系统的主要区别之一。89、氢氧
28、化铁溶胶显红色。当把直流电源的两极插入该溶胶时,在_极附近颜色逐渐变深,这是_现象的结果。90、将某一血浆蛋白置于直流电场中,调整 pH值观测其移动方向。发现当pH 4.72时移向正极;而在pH 4.68 时移向负极。则血浆蛋白的等电点范围应该是 二、选择题: 1、反应2AB为二级反应,A反应掉3/4的时间与反应掉7/8的时间相差12秒,则此反应的半衰期为:( )A. 6秒 B. 9秒 C. 5 秒 D. 3 秒 2、下列电池中,可以用来测定H2O的离子积Kw 的是( )。(1).(Pt)H2(P1)|H2O|H2(P2) (Pt) (2). (Pt)H2(P1)|OH-(a1)|H+(a2)
29、|H2(P2) (Pt) (3).(Pt)O2(P1)|OH-(a1)|H+(a2)|H2(P2)(Pt) (4).(Pt)O2(P1)|OH-(a1)|H+(a2)|O2(P2) (Pt)A(1)、(2) B(2)、(4) C(2)、(3). D(3)、(4)3、原电池在等温等压可逆的条件下放电时,其在过程中与环境交换的热量为( )A.DH; B.零; C. TS; D.G。4、通电浓度均为1mol/Kg含Fe2+,Cd2+,Zn2,Cu2+的溶液, (Fe、Zn、 Cu、 Cd)分别为-0.440V, -0.763V,0.337V,-0.403V,不考虑超电势,在Pt电极上金属析出的顺序为
30、( ) A. Fe>Cd>Zn>Cu B. Cd>Cu>Fe>Zn C. Fe> Zn > Cd >Cu D. Cu>Cd>Fe>Zn5、电池Hg | Zn(a1) | ZnSO4(a2) | Zn(a3) | Hg的电动势:( )。A.仅与a1,a3有关,与a2无关;B.仅与a1,a2有关,与a3无关;C.仅与a2,a3有关,与a1无关;D.与a1,a2,a3均无关。6、欲通过电动势的测定求AgCl的活度积,则应设计的原电池为( )A. Ag | AgCl(s) | HCl(aq) | Cl2( p)| Pt;B. Pt
31、 | Cl2( p) | HCl(aq) | AgCl(s) | Ag;C. Ag | AgNO3(aq) | HCl(aq) | AgCl(s) | Ag;D. Ag | AgNO3(aq) | HCl(aq) | Cl2( p)| Pt7、0.001 mol ·Kg-1的K3(Fe(CN)6)的水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mol ·Kg-1×10-3 B.3.0×10-3 C.4.5×10-3D.5.0×10-38、实验室里为测定由电极Ag | AgNO3(aq)及Ag | AgCl(s) | KCl(aq) 组成的电池的电动势,下列
32、哪一项是不能采用的?( )A.电位差计 B.标准电池 C.直流检流计; D.饱和的KCl盐桥。9、25无限稀释的KCl摩尔电导率为130 S·m2·mol-1,已知Cl的迁移数为0.505,则K+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为(单位:S·m2·mol-1)( )A.130; B.0.479; C.65.7; D.64.35。10、MgCl2溶液的平均活度 a±与电解质活度 a之间的关系为( )A. a = a±1/2 B. a = a±3 C. a = a±2 D. a = a±1/311、在论述离子的无限稀释的摩尔
33、电导率的影响因素时,错误的讲法是( ) A.与溶剂性质有关;B.与温度有关;C.与共存的离子性质有关;D.与离子本性有关。12、强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随浓度变化的规律为:( )。 A.随浓度增大而单调地增大; B.随浓度增大而单调地减小; C.随浓度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 D.随浓度增大而先减小后增大。13、关于离子迁移数的大小与相关因素的论述中,下列讲法中错误的是:( )。A.离子的摩尔电导率大则其迁移数大 B.离子的电迁移率大则其迁移数大;C.离子的运动速度快则其迁移数大 D.外加的电场强度大则离子的迁移数大。14、已知298K时,NaCl,HCOONa和HCl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分别是1.26
34、4×10-2、1.046×10-2和4.261×10-2 S·m2·mol-1。实验测得298 K时,0.01 mol·dm-3HCOOH水溶液的电导率是5.07×10-2 S·m-1。298 K时,0.01 mol·dm-3HCOOH解离度为( )A.0.1254 B.0.2508 C15、25饱和AgCl水溶液电导率为3.41×10-6S·cm-1,所用水的电导率为1.60×10-6S·cm-1,已知25时,Ag+63.5 S·cm2·mol
35、-1,其迁移数为0.4568。则AgCl的溶度积为( )A.1.69×10-10 B.1.98×10-11 C.2.18×10-9 D.3.21×10-10 16、有两根半径相同的玻璃毛细管插入水中,水面上升高度为 h,其中一根在 1/3 h 处使其弯曲向下,试问水在此毛细管端的行为是( ) A 水从毛细管端滴下; B 毛细管端水面呈凸形弯月面;
36、0; C 毛细管端水面呈凹形弯月面; D 毛细管端水面呈水平面。17、在一支水平放置的洁净的玻璃毛细管中有一可自由移动的水柱,今在水柱右端微微加热,则毛细管内的水柱将( ) 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C. 不移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8、等温等压条件下的润湿过程是:( )。A.表面吉布斯自由能降低的过程;B.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增加的过程;C.表面吉布斯自由能不变的过程;D.表面积缩小的过程。19、液体在能被它完全润湿的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反比于( )A.空气压力 B. 毛细管半径 C. 液体表
37、面张力 D. 液体粘度20、当表面活性剂加入溶剂中后,产生的效果是( )A.d/dC<0,正吸附 B. d/dC>0,正吸附 C.d/dC<0,负吸附 D .d/dC>0,负吸附21、在影响物质表面张力的因素中,下列说法那个不对( )A.与压力有关 B.与温度有关 C与共存相有关 D.与表面积有关22、空气中有一肥皂泡,直径为2mm,若其表面张力为0.06J·m-2,则泡内附加压力为( )×103 Pa×103 Pa C.0.12 ×103 Pa×103 Pa 23、在As2S3溶胶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下列电解质溶液,
38、则使溶胶聚沉最快的是( )A.LiCl B.NaCl C.CaCl2 D.AlCl324、对于一理想的水平液面,下列各量中,何者为零( )A.表面张力 B.表面能 C. 附加压力 D.比表面能25、对于化学吸附的描述,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吸附力来源于化学键力; B. 吸附一般有选择性 C. 吸附可以是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 D. 吸附速度较小.26、在外加直流电场中, 胶体溶液向某一方向作定向流动, 移动的是( ) A.胶核 B.胶粒 C.胶团 D.双电层27、将 12 mL浓度 0.02 mol·dm-3的 NaCl 溶液和 100 mL浓度 0.005 mol·
39、;dm-3 的 AgNO3溶液混合所制得的溶胶电泳时,胶粒的移动方向是( ) A. 不移动, B. 向正极, C. 向负极, D. 不能确定28、吉布斯吸附等温式中,表面吸附量的意义是( ) A. 溶液表面层中溶质的浓度; B. 溶液表面层中溶质的体积摩尔浓度与溶液本体中溶质体积摩尔浓度之差; C. 溶液表面层单位面积上溶质的量; D. 溶液表面层中单位面积上的溶质的量与同量本体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之差.29、液体A和B的表面张力分别为A和B,A和 B不互溶,它们间的界面张力为AB,液体A可在液体 B上铺展的条件为( ) A. A>BAB B. B>AAB C. AB<AB D
40、. B<AAB. 30、反应2O33O2速率方程式为:-dO3/dt=k1O32O2-1,或为:dO2/dt=k2O32O2-1,则速率常数K1和K2关系为( ) A.2k1=3K2 B.K1=K2 C.3K1=2K2 D.-1/2K1=1/3K231、反应A+2B=D,以CA.0:CB.0=1:200进行反应,实验发现A每消耗一半所需时间均相同,若以CA.0:CB.0=1:2进行反应,实验发现以CA对时间作图为直线则此反应的级数为( )A.对A一级,对B二级 B. 对A二级,对B零级C.对A负一级,对B一级 D. 对A一级,对B负一级32. 某温度时,对于某一简单级数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
41、物起始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 对一级反应为反比 B. 对二级反应为正比 C. 对零级反应为正比 D. 无明确关系 33、TK时具有相同反应级数的某平行反应AB(1),AC(2),已知K1=2 K2,则某一时刻产物B与C的浓度之比为( ) A. 1 B. 2 C.3 D.无法确定 34、对于给定反应A+B 2D,在动力学研究中它表明此反应( ) A.为二级反应 B.为双分子反应 C.反应的计量关系 D.为基元反应 35.、某反应的反应物消耗3/4所需时间是消耗1/2所需时间的二倍,则反应级数为( ) A.零级 B.一级 C.二级 D.三级36、基元反应的反应级数( )反应分子数.A.总大
42、于 B.总小于 C.总等于 D.等于或小于37、某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为5天,则经15天后所剩的同位素的物质的量是原来同位素的物质的量的( ) A.1/3; B.1/4; C.1/8; D.1/16。38、涉及化学动力学的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一个反应的反应趋势大,其速率却不一定快(B) 一个实际进行的反应, 它一定同时满足热力学条件和动力学条件(C) 化学动力学不研究能量的传递或变化问题(D)快速进行的化学反应, 其反应趋势不一定大39、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变化的阿仑尼乌斯经验式适用于( ) A. 基元反应;B. 基元反应和大部分非基元反应; C. 非基元反应; D.所有化学反应。
43、40、 基元反应 AB P······ 在100定容条件下,起始浓度CA,0CB,0a,半衰期为t1/2,若CA,0CB,0b,半衰期为t1/2,当ab时A. t1/2t1/2 B. t1/2 t1/2 C. t1/2t1/2 D.无法判断41、对行反应A B,当温度一定时由纯A开始,下列说法中哪一点是不对的( ) A.开始时A的反应消耗速率最快; B.反应的净速率是正逆二向反应速率之差; C.k1/ k-1的值是恒定的; D.达到平衡时正逆二向的反应速率常数相等。42、某反应活化能为80kJ·mol-1,反应温度由20增加
44、到30,反应速率常数约为原来的( ) A. 2倍; B. 3倍; C. 4倍; D. 5倍。43、300 K, 某反应的活化能为 50 kJ·mol-1,速率常数为k,加入催化剂后活化能下降 10 %, 反应速率常数为 k', 则 k' = ( ) A. k B. 7.4 k C. 10 k D. 55 k44、连串反应 A > B > C,如需要产品是中间物B, 为提高产率可采取措施为( ) A. 增加反应物 A 的浓度 B. 升温以加快反应; C. 控制适当的反应温度 D. 控制适当的反应时间45、以下说法中, 错误的是( ) A. 催化剂的加入能改变
45、反应转化率 B. 催化剂的加入能改变反应速率 C. 催化剂的加入能改变反应机理 D. 催化剂的加入能改变反应活化能46、反应物 A 进行由两个一级反应组成的平行反应: 步骤(1)的速率常数 k1,步骤(2)的速率常数 k2。已知k1> k2,若两步骤的指前因子相近且与温度无关,则( ) A.升温对(1)和(2)的影响相同; B.升温对(1)有利; C.升温对(2)有利; D.降温对(2)有利47、某气相反应的速率常数 k = 3.0 kPa·s-1, 此反应为( )级反应. A. 零, B. 一, C. 二, D. 三48、某复合反应的速率系数k与各基元反应的速率常数之间的关系
46、为 k= k1(2k2/ k3), 则总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Ea 与各基元反应的活化能间的关系为( ) . A. Ea = E1+(2E2-E3) B. Ea = E1+(E2-E3) C. Ea = E2+(2E1-E3) D. Ea = E1+(E3-E2)49、某物质A与水反应,在水溶液中,若A起始浓度为1mol·dm-3,1h后,浓度为0.5 mol·dm-3,2h后, 浓度为0.25mol·dm-3,则A来说此反应的级数为( )A.零级 B.一级 C.二级 D.三级 50、用化学方法测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困难是( )A. 很难同时测定各物质浓度 B. 不易控制
47、温度C. 不能使反应在指定的时刻完全停止 D. 混合物很难分离51. I 代表离子强度,m 代表电解质的质量摩尔浓度,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 1-1 型电解质,I=m B. 1-2 型电解质,I=3 mC. 1-3 型电解质,I=5 m D. 2-3 型电解质,I=15 m52. 塔费尔经验式,用以描述超电势()与电流密度(j)的关系(式中a、b为常数),其适应的范围是 ( )(A) 任何电流密度下的气体电极过程 (B) 任何电流密度下的浓差极化(C) 大电流密度下的浓差极化 (D) 大电流密度下的电化学极化53 由研究氢超电势的大量实验事实中总结了一个经验式。它说明氢超电势()与电
48、流密度(j)之间的定量关系(式中a,b均为常数)。这个经验式公适用于( )(A) 氢的电极过程 (B) 气体的电极过程(C) 浓差极化过程是整个电极反应的控制步骤(D) 电化学步骤是整个电极反应的控制步骤54. 当有电流通过电极时, 电极发生极化。电极极化遵循的规律是( )(A) 电流密度增加时, 阴极极化电势增加, 阳极极化电势减少(B) 电流密度增加时, 在原电池中, 正极电势减少, 负极电势增加, 在电解池中, 阳极电势增加, 阴极电势减少(C) 电流密度增加时, 在原电池中, 正极电势增加, 负极电势减少, 在电解池中, 阳极电势增加, 阴极电势减少(D) 电流密度增加时, 在原电池中
49、, 正极电势减少而负极电势增大, 在电解池中, 阳极电势减少而阴极电势增大55. 下列各电池中,其电池电动势与氯离子的活度a(Cl-)无关的是( ) A. Zn | ZnCl2(aq) | Cl2(p) (Pt) B. Zn | ZnCl2 (aq)| KCl(aq)|AgCl|Ag C. (Pt)H2(p1) |HCl(aq) | Cl2(p2) | Pt D. Ag | AgCl | KCl(aq) | Cl2(p) (Pt)56. 将两个铂电极插入0.1升浓度为3mol的氯化钾水溶液中,在两极之间放置隔膜, 并于两电极附近分别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通以直流电。片刻,观察到溶液中的显色情况是
50、( )(A) 在阴极区显红色 (B) 在阳极区显红色(C) 阴极区和阳极区只有气泡冒出, 均不显色 (D) 阴极区和阳极区同时显红色57. 对于浓差过电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浓差过电势的产生在于电极反应速率大于离子迁移速率;(B) 可用升温或搅拌的方法减小或消除浓差过电势;(C) 浓差过电势的大小与电流密度无关;(D) 浓差过电势的大小是电极极化程度的量度之一。58. 双液电池包含两种不同的电解质溶液或同一电解质但浓度不同的溶液。在电解液相接触的界面处能产生一定的电势差,称为液接电势,对于液接电势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可
51、以采用盐桥完全消除 (B) 迄今为止, 既难于用实验测定又不能准确地计算(C) 可用对消法(或补偿法)测量其大小(D) 其值可以通过电极电势的能斯特公式和离子迁移数进行准确计算59. 电极Pb-Hg(a) |Pb2+(a) 和Pb(s) | Pb2+(a) 的电极电势和标准电极电势的关系为:( )(A) j$相同j不同 (B) j相同j$不同 (C) j和j$均相同 (D) j和j$均不同。60. 离子的迁移数是指正负两种离子在作电迁移运动时各自的导电份额或导电的百分数, 因此, 离子的运动速度直接影响离子的迁移数。它们的关系是( )(A) 无论什么离子,它们的运动速度愈大, 迁移的电量就愈多,迁移数也愈大(B) 同一种离子的运动速度是一定的, 故它在不同的电解质溶液中, 迁移数相同(C) 在只含某种电解质的溶液中, 离子运动的速度愈大, 迁移数就愈大(D) 在任何电解质溶液中, 离子运动的速度愈大, 迁移数就愈大61. 电解质水溶液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受多种因素影响, 温度一定时, 主要影响因素是( )(A)离子的本性 (B)电解质的强弱(C)共存离子的性质 (D)离子浓度及离子电荷数62若向一定摩尔电导率的CuSO4溶液中,加入1m3的纯水,CuSO4摩尔电导率为:( )A. 降低; B. 增高; C. 不变; D. 不能确定63下列电解质溶液的浓度都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在线职业技能认证平台项目建议书:职业技能认证与职业教育政策研究
- 2025年开放银行生态构建下的合作伙伴关系管理与风险控制策略研究
- 2025年汽车轻量化材料在汽车轻量化车身制造中的铝镁合金技术挑战与创新报告
- 2025年游戏化营销在珠宝首饰行业的品牌传播创新与实践报告
- 2025年环保产业园产业集聚与环保产业绿色产业绿色产业政策报告:协同发展模式探讨
- 租车位出租的合同范本
- 线上平台推广合同范本
- 维修道路施工合同范本
- 绿化设计工程合同范本
- 沿街工厂出租合同范本
- 课堂高效学习的主阵地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上学期主题班会
- 2025年放射工作人员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
- 高考熟词生义解密(复习讲义)-2026年高考英语一轮复习(北京专用)挖空版
- 2025年北京市中考英语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 浙江名校协作体(G12)2025年9月2026届高三返校联考英语(含答案)
- 2025年环保法律法规基础知识考试卷及答案
- 道路工程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大全
-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档案参考模板范本
- 水机施工技术交底
- 骨科手术分级目录
- 审计局工程结算审计报告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