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一级学科名称应用经济学专业名称区域经济学专业代码 020202大学研究生院制表填表日期:2013年4月3日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序号研究方向名 称主要研究容、特色与意义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1城市与区域 经济本方向主要研究城市与区域 经济学理论、方法及应用,主 要包括城市经济学的理论与 方法、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与方 法、地方政府经济学理论与方 法与城市公共政策分析,强调 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政 治学等多学科交叉。开忠教授(博导) 国平教授(博导) 陆军教授(博导) 体雁教授(博导) 波副教授(博导) 薛领副教授(博导) 铁山副教授(博导)2区域分析与 规
2、划本方向主要研究城市与区域 分析方法以及城市与区域规 划的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城 市和区域系统分析的各种定 量方法和计算机模拟技术,以 及城市与区域管理、城市与区 域规划、经济发展规划与管 理、旅游规划、城市土地利用、 房地T发与管理等,强调城 市与区域数量分析方法及其 在规划中的应用。开忠教授(博导) 陆军教授(博导) 薛领副教授(博导) 波副教授(博导) 铁山副教授(博导)3经济地理该方向基于地理学、经济学、 政治学及社会学等多学科交 叉理论,在传统经济地理学基 础上,重点研究经济地理学的 理论、方法与实践,主要研究 容包括:生产地理与产业区位 论、地理与区域发展、集聚经 济埋论、产业与区
3、域集群理 论、新产业空间与创意地理、 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空间行为、“新区域主义”、技术进步空 间影响、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和 演化地理学理论。开忠教授(博导) 国平教授(博导) 体雁教授(博导) 薛领副教授(博导) 铁山副教授(博导)二、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及应修学分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掌握高级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具 有进行城市与区域经济科学研究的能力、 战略规划能力、政策分析能 力和管理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限英、法、日、德、俄语) 。学习年限:全日制博士生的基本学习年限为 4年,在职博士生4-8年。应修学分:共 不少于 28 学分其中 院校必修:4 学分专业
4、必修:15 学分总学分不少于28学分院校必修:4学分马列主义理论课(公共课)外国语(公共课)专业必修:15学分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高级区域经济学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践专业基础课:9学分文献研读(选修)区位理论(选修)房地产经济与管理专题(选修)城市经济与城市政策分析(选修)交通与土地利用规划专题(选修)计算空间经济学(选修)空间计量经济学导论(选修)以上学分规定为学生应修学分的最低要求,学生可以在完成以上 学分要求基础上在学院与全校围选课。具体课程容由导师与学生围绕 培养目标商量确定。说明:关于限选课请详见下面课程设置及说明。说明:(1)硕士阶段没有修过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
5、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必须补修;( 课中至少选修3门课程;(3)选修课包括表所有选修课和其他院外课程。三、课程设置(包括专题研讨课等)序号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类型学分开课学期任课教师 (职称)适用专业(本专业及其它专业)30800170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必修21研究生院开课30800000博士生一外必修22研究生院开课本专业所后方向第二外语研究生院开课限一外非英语者02500010高级微观经济学必修31经济学院开课本专业所后方向02810080高级宏观经济学必修31光华开课本专业所后方向02810100高级计量经济学必修31光华开课本专业所后方向03218160高级区域经济学必
6、修32开忠本专业所后方向03201850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践必修31体雁本专业所后方向03201840文献研读选修31开忠本专业所后方向03218070区位理论选修31国平本专业所后方向03218120房地产经济与管理专题选修31波本专业所后方向03218130城市经济与城市政策分析选修32陆军本专业所后方向03218140交通与土地利用规划专题选修32体雁本专业所后方向03218150计算空间经济学选修31薛领本专业所后方向03200503空间计量经济学导论选修32铁山本专业所后方向2)学生需要从上述选修DisciplineSpeciality:No SerialNo.The Title of
7、 CoursesThe Type of courses *CreditSemestre *Teacherandhis/her TitleSpecialitySuitable for30800170Marxism and CurrentSocialThoughtsN2AGraduate SchoolEvery Subjects30800000First Foreign Language( Doctor )N4SGraduate SchoolEvery SubjectsSecond Foreign Language02500010Advanced MicroeconomicsN3ASchoolof
8、EconomicsEvery Subjects02810080Advanced MacroeconomicsN3ASchoolofEconomicsEvery Subjects02810100Advanced EconometricsN3ASchoolofEconomicsEvery Subjects03218160Advanced Regional EconomicsN3SYang KaizhongEvery Subjects03201850Theories and Practice of Regional DevelopmentN3AShen TiyanEvery Subjects0320
9、1840SelectedWorks of RegionalEconomicsC3AYang KaizhongEvery Subjects03218070Location TheoryC3ALi GuopingEvery Subjects03218120Real EstateEconomics andManagementC3AZhang BoEvery Subjects03218130Analysis of Urban economics and Urban policyC3SLu JunEvery Subjects03218140Transportationand Land-usePlanni
10、ngC3SShen TiyanEvery Subjects03218150Spatial EconometricsC3AXue LingEvery Subjects03200503IntroductiontoSpatialEconometricsC3SSun TieshanEvery Subjects*.Nnecessary; C -choosen. *.S Spring semester; AAutumn semester高级区域经济学课程容提要课程编号:开课学期: 春季周学时/总学时:3/54 学分:3课程名称:高级区域经济学英文名称: Advanced Regional Economic
11、s教学方式:教师讲授、学生阅读论文相结合考试方式:闭卷笔试加学期论文容提要:该课程为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生专业必修课,系统介绍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部分前沿研究,同时涉及部分实证研究。课程结构:第一章区域经济学的流派第二章区域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方法第三章企业区位选择理论第四章 家庭区位选择理论第五章集聚经济理论第六章城市部空间结构、城市规模与城市体系第七章城市与区域增长第八章城市与区域政治经济学 教材:Fujita, M., Krugman, P., and Venables,A.J. 1999. The Spatial Economy:Cities,Regions and Internat
12、ional Trade. The Mit Press:Cambridge, Massachusetts.参考材料:1Hoover,E.M.1936. Location Theory and the Shoe and Leather Industries.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Fujita, M., Krugman, P., and Venables,A.J. 1999.The Spatial Economy:Cities,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Mit Press:Cambridge,
13、 Massachusetts.3Fuji ta, Masahisa and JacquesFran?ois Thisse. 2002. Economics of Agglomeration: Cities, Industrial Location, and Regional Growth.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践课程容提要课程编号:开课学期: 春季周学时/总学时:3/54 学分:3课程名称: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践英文名称: Theories and Practice of Regional Development教学方式:教师讲
14、授、讲座与讨论相结合考试方式:学期论文容提要:该课程为区域经济学专业博士生专业必修课,介绍城市与区域经济学在我国 的发展脉络,探讨中国区域发展的若干重论与实践课题,使授课对象掌握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研究在我国的脉络,了解国家历次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理论与现实背 景,充分了解当前我国区域发展的若干重论与实践课题并对其进行理论分析。课程结构:专题一:生产力布局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专题二: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专题专题三:中国区域分工转型理论专题专题四:中国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专题专题五:城市体系与行政区划调整专题专题六:产业集群、城市营销与地方经济发展专题专题七:空间格局不经济与西部大开发专题研究专
15、题八: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专题专题九: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发展战略专题专题十:区域经济学的国研究进展及展望专题 教材:开忠等著,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教育,2001。参考材料:1开忠等著,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教育,2001。2开忠,中国区域发展研究,:海洋,1989。3开忠,迈向空间一体化,:人民19934波特著,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华夏,2002.文献研读课程容提要课程编号:开课学期:W周学时/总学时:3/54 学分:3课程名称:文献研读英文名称: Selected Works of Regional Economics教学方式:文献阅读和课堂讨论考试方式:读书报
16、告容提要:该课程为区域经济学专业博士生专业必修课,介绍介绍和阅读城市与区域经 济学的基础文献和前沿文献,使授课系统掌握城市与区域经济学学科的基础文献 和前沿文献。文献阅读主要分为三大领域:领域一:城市经济学文献;领域二:区域经济学文献;领域三:国相关文献。参考材料:1 Abdel-Rahman, H.M. 1990a.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types and sizes of cities,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 27:25-45.2 Alonson,W.1964. Location and Land Use. Cambridg
17、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3 Fujita, Masahisa and JacquesFran?ois Thisse. 2002. Economics of Agglomeration: Cities, Industrial Location, and Regional Growth.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4 Krugman,P.1991a.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9:483-499.5
18、 Krugman,P.1991b.Geography and Trade. Cambridge,MA:MIT Press.区位理论课程容提要课程编号:03218070开课学期:秋季 周学时/总学时:3/54 学分:3课程名称:区位理论英文名称:Location Theory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与学生课堂讨论结合,采用多媒体教学考试方式:课程论文与课堂发表讨论相结合容提要:该课程分为两大模块,第一模块为系统地介绍与评价区位理论的基本概念与 古典和现代区位理论,包括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中心地理论、跨国公 司理论以及多部门企业区位理论。第二模块侧重于现代区位理论的发展和应用, 结合对于当代国际
19、著名学者的精读,评介现代区位理论及其学派,具体包括全球产业转移、城市系统、信息城市、产业集群、新产业空间、国家竞争优势等。 课程结构:第一部分区位理论:基本概念与经典理论评介第一讲 区位理论、谱系及其区位影响因素第二讲古典区位理论及其评介第三讲现代区位理论及其发展评介第二部分区位理论:发展与应用第四讲 全球产业转移(P.Dicken )(一):基本态势及分析视角第五讲 全球产业转移(P.Dicken)(二):技术、跨国公司以及国家作用 第六讲 全球产业转移(P.Dicken )(三):重点产业分析第七讲 全球产业转移(P.Dicken)(四):政策与规制第八讲利益周期模式与产业集聚(A.Mar
20、kusen)第九讲 新产业空间论(A.J.Scott )第十讲 产业集群与国家竞争优势论(M.Porter )第H一讲 城市系统论(A.Pred)第十二讲信息城市(M.Castells )第十三讲 区位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应用教材:多媒体(PPT讲义参考材料:Castells,M.(1989) Informational City: Informational Technology,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Urban-Regional Process. Oxford: BlackwellPublishers.曼纽尔.卡斯特著(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
21、(2000年版).: 社会科学文献,2001。Krugman,P. (1991) Geography and Trade.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地理与贸易,大学,2001)Markusen,Ann.(1985):Profit Cycles, Oligopoly and RegionalDevelopment. Cambridge: The MIT Press.Porter,M.E.(1990)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NeWYork: The Free Press.Scott,A.J.(19
22、88) New Industrial Spaces : Flexible ProductionOrganiz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North America and Western Europe. London: Pion.Pred,Allan(1977).City-systems in Advanced Economoies:Past Growth,Present Processe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ptions. London: Hutchinson & Co.Dicken.P and P.E.Lloyd
23、(1990).Location in Spac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in Economic Geography(3rd ed.).London: Harper & Row, Publishing Inc.Dicken.P(2003).Global shift: reshaping the global economic mapin the 21th century(4th ed).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小建 等.经济地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2006.文忠.经济区位论.;科学,2000.矢田俊文/宏 褊著.垣代
24、济地理学潮流占地域情造谪.京都: 本儿耆房.2000.(矢田俊文、宏 编著.现代经济地理学一一潮流和地域构 造论.京都:MINERVfJ房,2000).宏 褊著.立地谪入盟.柬京:古今耆院.2002.(宏编著.区位论入门.东 京:古今书院,2002).交通与土地利用规划课程容提要课程编号:开课学期:周学时/总学时:3/54 学分:3课程名称:城市经济与城市政策分析英文名称: Analysis of Urban economics and Urban policy教学方式: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考试方式:学期论文为主,课堂讨论为辅容提要:本课程是区域经济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侧重于城市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
25、研 究,教学容涵盖三个方面:一、研究城市经济运行及城市公共政策制订的理论基 础、分析工具和评价手段等;二、从土地、劳动、资本等要素角度,研究保障城 市经济运行的市场机制、公共政策与工具体系;三、研究保障交通、住房、教育 等城市公共服务产业部门公平有效运行的政策与工具体系。课程结构:第一部分:理论与方法综述1、城市经济运行及质量评估研究的理论与方法2、城市经济政策制订与效应评价的理论与方法3、城市公共产品生产与部门运营组织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二部分:城市要素市场分析1、城市劳动市场与城乡劳动力流动政策研究2、城市土地市场与土地利用政策工具研究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与运营组织研究4、城市资本形成与
26、金融要素市场体系研究5、城市技术开发与创新环境建设政策研究第三部分:城市公共部门分析1、住宅产业开发与城市住房问题对策研究2、城市教育、医疗公共服务供给对策研究3、城市化经验与城市社会问题对策研究4、城市政府税收支出与地方公共财政研究教材:1 .阿瑟奥沙利文:城市经济学,第四版,2002;2 .埃德温,米尔斯主编: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2卷 经济科学,2003 参考材料:1 . Harvey Armstrong and Jim Taylor.Reginoal Economics and Policy, Third Edition, Blackwell Publishing.2005;2 .安
27、虎森主编区域经济学通论,经济科学,2004课程编号:开课学期:秋季 周学时/总学时:3/54学分:3课程名称:交通与土地利用规划英文名称: Transportation and Land-use Planning教学方式:讲课为主,讨论和案例分析为辅考试方式:闭卷考试加上平时成绩 容提要: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相互影响已经成为决定城市空间结构和影响城市发展 的重要驱动力。本课程在归纳总结国外大量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交通与土地利用两个子系统放在城市这个大系统中进行考察,力图帮助学生建立起交通与土地利用集成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框架。 整个课程共分三个板块:第一个板块着重 构建交通与土地利用集成系统的
28、概念、理论与模型。涉及的容包括交通与土地利用相互作用的历史、问题与趋势,交通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度背景、过程模 式及其发展变化,城市蔓延、理性增长以及对交通与土地利用集成规划系统的探 讨,城市和区域交通系统的需求、供给、成本和绩效特征,房地产市场的结构与 土地利用的需求、供给与价格,土地利用的区位、类型、密度与空间结构,等等。 第二个板块着重介绍各个情形下交通与土地利用相互作用的经验模式。包括铁路和高速公路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新城市主义和传统社区对交通活动的影响,TOD和联合开发的交通影响,等等。第三个板块着重讨论交通与土地利用集成规划过 程与方法。包括集成规划的制度调整、战略过程、区域交通走
29、廊、TO四计,等等。课程结构:第一篇交通与土地利用集成系统:概念、理论与模型第二篇交通与土地利用相互作用的经验模式第三篇交通与土地利用集成规划:过程与方法 教材:Robert Cervero,"Transportation and Landuse Planning” , UCBerkeleyCourse Reader,.2004 Fall. 参考材料:王炜等,城市交通规划(第一辑)一一新世纪中国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丛书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子丛书,:东南大学,2000。陆锡明主编,综合交通规划,同济大学,2003。(法)梅兰,城市交通,商务印书馆,1996。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
30、不够可加页。计算空间经济学课程容提要课程编号:开课学期:W周学时/总学时:3/54 学分:3课程名称:计算空间经济学英文名称: Computational Spatial Economics教学方式:讲课为主,讨论为辅考试方式:课堂讨论与学期论文相结合容提要:本课的是区域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必修课程。课程在本科先修课程的基础上, 进一步系统介绍城市与区域空间分析和建模的基本理论、计算方法、计算环境与系统工具。课程容共分为两大部分: 前一部分为空间经济计算理论和方法, 包括 空间经济统计分析、空间经济计量分析、空间相互作用分析、区域投入产出分析、 可计算一般均衡分析等,后半部分以模拟模型为中心,着重
31、探讨包括基于agent建模在的各种模拟方法以及空间模拟与决策支持系统,重视用计算实验的手段研 究和分析城市和区域问题。本课程将引导学生通过定量计算的途径探索空间分布和过程的基本规律,分析和揭示城市和区域的各种互动关系和演化机理,力图尽可能准确地预测其未来的发展和变化。课程强调学科交叉,培养学生扎实的计算分析能力和良好的学风。 课程结构:1、空间统计分析与模型(1)空间权重矩阵的构建(2)空间相关与差异性分析(3)空间关联的识别与度量(四)空间统计分析与GIS集成2、空间计量分析与模型(1)空间滞后项模型和空间误差项自相关模型等(2)模型的估计方法及空间计量模型非线性模型的优化及估计问题(3)模
32、型的设定搜索问题(4)空间计量模型估计及检验应用工具3、城市与区域投入产出分析(1)单区域投入产出分析回顾(2)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与应用(3)社会会计矩阵与分析(4)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5、空间相互作用模型(1)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原理(2)模型构建与参数估计(3)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应用6、非线性分析与优化(1)人工神经网络及应用(2)遗传算法及应用(3)蚂蚁算法及应用7、基于agent的空间计算经济学(1)复杂性科学及空间复杂性(2)基于agent的建模(ABM原理与方法(3)空间ABMS立与实现8、空间数据挖掘(1)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概论(2)空间数据挖掘方法(3)空间数据挖掘工具与应
33、用9、空间模拟与决策支持系统(1)空间模拟系统进展(2)空间决策支持系统(3)空间DSSF台与实现10、空间复杂性概论(1)当代空间复杂性与地理计算进展(2)空间复杂性研究的其它方法(3)空间计算实验案例与讨论教材:Walter. Isard et al. Methods of Interregional and Regional Analysis,MPG Books Ltd, Bodmin, Cornwall, 1998参考材料:1Cliff.A.D , Ord.J.K. Spatial processes : Models and Applications, London P ion, 1
34、9812Anselin , L. Spatial Econometrics: Methods and Models,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883Peter Nijkamp etd. Handbook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 Elservier, 19864正民,林桢家.都市及区域分析方法.:建都文化事业股份5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高等教育,19946吾,梁进社.高等经济地理学.:大学.1997口吴殿廷.区域分析与规划高级教程.高等教育,20048候景新,卫红.区域经济分析方法.商务
35、,2004房地产经济与管理专题课程容提要课程编号:开课学期: 秋季 周学时/总学时:3/54 学分:3课程名称:房地产经济与管理专题英文名称: real estate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教学方式:讲课为主,讨论和案例分析为辅 考试方式:平时成绩、课堂讨论 与学期论文结合容提要:本课程是区域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限制性选修课程,其教学容包括房地产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中西方房地产市场的制度差异与政策差异,住房市场特征及其与城市和区域经济的联系,房地产政策有效性及市场反应等。 课程采用教师主 讲相关基础理论,教师、同学共同分析、研读最新理论文献,教师、同学、相关 专家共同研
36、讨房地产市场时事相协同的教学方法展开。本课程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房地产经济和管理问题, 提高学生对房地产这一 特殊领域的认识,使学生掌控房地产市场分析的手段和方法, 培养学生准确看待 和把握房地产问题的能力。课程结构:1、房地产经济学相关基础理论(1) 一般性理论:供给与需求(价格)理论;预期理论;挤出效应等;(2)住房特质产品研究:过滤理论、享乐理论、权属理论等;(3)房地产市场-产品发展走势2、房地产投资(1)自由投资?自有投资?一一投资空间与价值研究;(2)投资管控与规制:区位、时间与方式的影响;(3)外资和开放市场3、住房政策与公共住房(1)住房的特殊性(2)中西方住房政策比对(3)住房
37、政策判读4、房地产金融与税收(1)物业税及其对城市的影响(2)房地产金融:REITs、信托,金融衍生品与房地产市场5、房地产周期波动与泡沫(1)房地产周期(2)房地产泡沫与预警6、房地产社会问题(1)公共住宅(2)种族、收入、年龄、家庭结构与房地产(3)城市更新7、房地产制度与政策(1)法与法权(2)临时性政策与长效政策(3)制度边界与制度演进8、城乡房地产市场融合(1) 土地产权(2)城乡边界与相关领域政策走势9、前沿文献导读5-6次,课程讨论2次参考材料:著作:1 .(美)埃德温S米尔斯主编,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二卷,经济科 学,2003;2 .振良,房地产经济学通论,大学,2003;
38、3 .(美)丹尼斯迪帕斯奎尔(Denise Dipasquale ),威廉C惠顿(William C.Wheaton)著,城市经济学与房地产市场,经济科学,2002。专业期刊:1. Journal of Housing Economics ;2. European Journal of Housing Policy ;3. Housing Studies。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50%根据课堂出勤和课堂讨论评定;课程论文占50%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不够可加贡。空间计量经济学导论课程容提要课程编号:开课学期: 春季周学时/总学时:3/54 学分:3课程名称:空间计量经济学导论英文名称:In
39、troduction to Spatial Econometrics教学方式:讲课与讨论考试方式: 期末论文一、课程性质与目的空间计量经济学是上世纪 70年代发展的新兴的计量经济学分支学科,主要 以空间经济理论和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以建立、检验和运用空间计量模型为核 心,是空间经济研究的重要学科基础。 本课程主要介绍空间计量经济学基础与方 法,重点强调空间计量方法在空间经济分析中的应用。本课程的设置目的与任务是:1、使学生了解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模型,及其发展过程、最新动 态等;2、使学生掌握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3、培养学生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开展实证研究的能力。 二、选课要
40、求本课程需要学生具备中级水平以上的计量经济学基础,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 相关知识和流利的英文阅读能力。三、教学方式课堂教学、课堂讨论、课程论文相结合。从现实问题出发,着重方法的应用, 通过课堂讨论、课程论文等,提供学生实践和练习的机会。四、课程容与学时安排章节容学时第1周导论与课程简介3学时第2周计量经济学基础回顾3学时第3周研讨: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在经验实证研究中的应用3学时第4周空间数据的性质3学时第5周空间自相关3学时第6周空间滤值3学时第7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3学时第8周空间回归模型3学时第9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3学时第10周课程论文选题研讨3学时第11-12周空间经济的方法实验课6学时第
41、13-14周论文研读与课堂讨论6学时第15-16周课程论文写作6学时第17-18周课程论文汇报3学时五、教材和参考书目LeSage and Pace (2009). Introduction to Spatial Econometrics. Taylor &Francis Group, LLC.体雁等,空间计量经济学,:大学,2010年。Anselin, L. (1988). Spatial Econometrics: methods and models. Boston: Kluwer Academic.K、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30%根据课堂出勤和课堂讨论评定;课程论文占70%四、前沿
42、讲座课(含讨论班)的基本要求1 .讲座课或讨论班的基本围或基本形式:1990 年以来,区域经济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被称为新区域经济学或新 经济地理学时期),成为主流经济学的重要前沿领域之一。区域经济学前沿讨论 主要针对新区域经济学理论基础和进展进行有规划的讨论,先由博士点责任教师确定选题和文献,然后确定各选题材料准备和报告人以及主要辩论人,轮换进行 讨论。2 .次数、考核方式及基本要求:每周一次,每次三个小时。考核方式是,(1)平时成绩占50%根据讨论班 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及讨论质量评定;(2)撰写报告50%五、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序号著作或期刊的名称作者或出版单位1T
43、he Spatial EconomyMasahisa Fujita,etc.,19992Geography and TradePaul Krugman,19913Lectures On Locational TheoryMartin Beckmann,4Regional Advantage:Culture and CompetitionIn Silicon Valley and Route 128,HarvardUniversity Press.Annalee Saxenian,19945Planning In The Public Domain:From Knowledge to Ac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John Friedmann,19876EconomicsofAgglomeration:Cities,IndustrialLocation,andRegionalGrowth,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Fujita,M.,Thisse,J.F.(2002).7Cluster and the New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 Harvard Bus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磺胺项目商业计划书
- 中国聚氨酯泡沫稳定剂项目创业计划书
- 中国高档油漆树脂项目商业计划书
- 中国六氢邻苯二甲酸酐项目投资计划书
- 中国苯膦酰二氯项目投资计划书
- 2025年中国锰肥项目商业计划书
- 鹤岗市人民医院胎儿心脏超声考核
- 中国室温硫化甲基硅橡胶项目商业计划书
- 朔州市中医院颅内动脉支架植入考核
- 白城市中医院电针设备操作技能考核
- 早读课件高中教学课件
- 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DB3301∕T 65.1-2024 反恐怖防范系统管理规范 第1部分:通则
- 天燃气工程管道施工组织设计及方案2
-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英语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放射科影像合作协议书
- JTJ034-200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 SS4G型电力机车车体设备布置认知
- 幼儿园大班艺术课件:《国旗国旗红红的哩》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文(4篇)
- 3.4从分子内到分子间探究生命和生活的奥秘配合物与超分子大单元说课课件高二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