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学期期中试卷九人教版_第1页
20182019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学期期中试卷九人教版_第2页
20182019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学期期中试卷九人教版_第3页
20182019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学期期中试卷九人教版_第4页
20182019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学期期中试卷九人教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试卷(九)一、单项选择题(本人题有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一、单项选择题(本人题有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1. 两河流域进入文明时代是在()A.公元前2500年前后 B.约公元前3000年C.约公元前3500年 D.公元前IS世纪2. 下列地区出现统-国家的先后顺序是()两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 尼罗河流域A.B.C.D.1两河流域进入文明时代是在(A.公元前2500年前后B约公元前3000年C约公元前3500年2下列地区出现统国家的先后顺序是(两河流域A.印度河流域尼罗河流域黄河流域D.公元前18世纪B.C.D.3下列选项中,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

2、是(3下列选项中,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A.禹建立夏初B.禹死后,启继承父位.C.武王伐纣,建立西周D.夏初建立国家政权4. 能够通过右图所示著作查到的史实有(秦始皇统货币、文字、度量衡 文景之治蔡伦改进造纸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A.B.C.D.(S)5. 贾谊在治安策中认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这思想启发了西汉政 府实施()A.分封制 B.郡县制C.推恩令 D.科举制6. 有史学家认为:“孔/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彼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改变开始于()A.秦始皇B.隋文帝C.汉

3、武帝 D.唐太宗7. 八年级(2)班同学在探究古代尼罗河流域文明时,形成了下列初步的认识,这些认识中不正 确的是()A.该地区人们使用的历法叫太阳历B.该地区曾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C.该地区人们把国王称为“法老”D.该地区人们最早使用的文字叫象形文字( )张務通西域后,从西域开始传入中原的是8A.粟B.水稻C.小麦D.葡萄9“陶片放逐法”中具有投票权的是()A.全体的公民B.全体的成年男性公民C.世代居住雅典的公民 D.所有希腊公民10. 下列对亚历山大帝国的叙述,正确的有()它是由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建立的它是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它的都城是巴比伦它的民主制度非常发达A.g)

4、4;B.C.§)D.11. 懂得血液循环与心脏跳动的关系并开始分科治病的是()A.古代埃及人B.古代印度人C.古代阿拉伯人 D.古代巴比伦人12.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转型的历史重大变革时期,推动变革的根本动力是()A.生产力的发展B.争霸的需要C.分封制的衰落 D.人民的愿望13. 西周礼乐制度的确立,为中华文明的长期延续打下了根基。下列关于西周礼乐制度的农述,不.正确的是()A.礼乐制度规范了人们的片份地位 B.孔子非常推崇西周的礼乐制度C.礼乐制度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D.郡县制、宗法制和礼乐制构成了西周的礼乐文明14.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全面、彻底的改革。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5、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农耕奖励军功建立县制A.§)B.C.D.®15. 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A.秦国统治者支持B.商鞅的顽强毅力C.符合历史发展潮流D.奴隶主贵族的支持16. 北纬30°线贯穿四大文明古国,是条神秘而又奇特的纬线。在这条纬线附近有著名的埃 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中国三星堆等。此现象产生的最合理的原因是()A.地理环境的影响B.文化传统相同所致C.文明交流的结果D.生活方式相同所致) 斯巴达与雅典的共同特点是(17.A.手工业发达C.公民都有机会参政B.以城市为中心的城邦国家D.尚武善战18. 我们在现实生濟中经常用到阿拉伯数

6、字,阿拉伯数字的广泛使用也直接促进了数学和向然科学的发展。对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传播作出重要贡献的有()印度人 中国人阿拉伯人希腊人A. B. gC. (§X§) D.19. 公元前340年,生活在咸阳郊外的年轻富商李有为,想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途径是()奋发读书,考取功名弃商务农,努力耕织上战场杀敌立军功利用经商获利,大量购置田产A.§)B.C.©D.§)20. 浙江人杰地灵,历史文化悠久。在春秋时期,浙江应该属于春秋五霸中哪个诸侯国的势力范围()A.越国B.秦国C.燕国D.齐国21. 为了抢救中医药文化遗产,中央电视台将隆重推出-部中华瑰宝一一中

7、医药的人型纪录 片。历史上为我国中医治疗学奠定基础、彼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A.张仲景 B.华佗C.扁鹊D.李时珍22. 右图所示的路线传播的是 ()阿拉伯数字基督教 B. A.佛教活字印刷术 D. C.6分)6小题,每小题1分,共二、判断题(本人题有)23.两河流域的腓尼基人发明和传播 了腓尼基字母文字。()古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棉花的国家。24.()犹太人的祖先是希伯来人。(25. ) (2&春秋时期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战国时期先后出现了战国七雄。 )27.汉武帝时,设立了西域都护府,管辖天山南北地区。()(年。秦 末农民战争发生于公元前28. 209-一前202分)50三

8、、问答题(本大题有 小题,共分)16阅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9.(:夏嵋建立四百多年后,国王残暴无度,激起平民和奴隶反 抗。位于黄河下游的商部落联合材料一.周边各部起兵,在公元前1600年前后灭夏建商。材料二:商惭末年,国王奢侈残暴,修彖华宫苑,施炮烙酷刑,失去民心。最后被生活在渭水 流域的周国联合其他小国消灭。材料三:西周前期,因为系列新制度的实施,国家空前强人;但随着历史的发展,某些制度 也变了质,成为西周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1)材料、二中的国王分别是谁?联合其他小国消灭商怕的是谁?定都哪里? (4分)(2)西周前期为巩固统治实施了哪些制度? (3分)成为西周衰落原因的制度在实施

9、之初有哪 些作用?后来为什么成为衰落原因? (5分)(3)结合材料,你认为夏、商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分)通过夏、商、西周的更替,你 有何认识? (2分)出处:21教育名师】30.仔细观察下而两幅图,注意提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10分)图一 中国历史上的诸子百家代表图二雅典学派请回答:分)(1)两幅Iffli分别记录了什么历史现象? (4两幅Ilsi所描述的景象有何共同之处?产生这种社会2 O 氛围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6分) (14分)材料一:毛泽东在沁园春雪31.词中写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代天骄,成吉思汗”。材 料二:图1图2请回答:24分),“秦皇汉武”

10、分别对应的人物? (1对照图1、图汉武”对待儒家思想采取“秦始皇)儒家学说从创立到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经历了艰 难的历程。(2.分)了藏然不同的措施。他们分别对儒家学说实行什么措施? (4(至少(3)秦皇汉武都是我国历史上有雄才人略的皇帝。请槪扌舌他们在巩固政权方面的共同措 施。(6分)三点)“初,務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32. (10分)材料材料二:伴随着东来西 往的阵阵驼铃声,图中的这条商路也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重要文明串联在起,成为古代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1)材料-反映了西汉时期的哪事件? (2分)材料中的这条路线必须要2(2)材料二中的图呈现的是古

11、代世界哪中西交往的重要商路?(分) 经过今天的新腿地区,当时的政府设置了 个什么机构来管理该地区?(2分)文明古国,它们分别是(3)公元前后,在下图中这条要道的东西两端各有个重要的賣(2分)元怕和 意大利西汉帝国和古罗马帝国B.唐悯和天竺C.D.西汉帝国和古希腊A.分)2根据材料二,说说这条商路在文化方而有怎样的影响?()4(.单项选择题J地上,有和当大的独立性,诸侯国日益周天了势力衰微,诸侯坐大(或诸侯在被分封的土 13 11 12 4 5 6 7 8 10 题号 1 2 3 9.(分)强人,王权衰弱);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使得私田大量开垦,分封制无以为继。2D DBBAAD 选项 CB

12、BCCB.22 21 题号 20 19 18 17 16 15 14选项 DAACB B A C A二、判断题.28 25 26 题号 23 27 24对错对对错对判断三、问答题:)桀,纣:周武王:镐京。129. ( 3分)(2()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使西周成确 立了周王的权威(或巩固了西周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或拓展了周朝霜域)2分(为对周 圉民族有较大影响的国家:2(分,意思相近即可)统治残暴,任意刑杀,失去民心。(3分, 言之(统治者耍实行仁政,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勤政爱民;得民心者得天下:2成理即 可)2)中国的的百家争鸣和雅典替学的洁跃。1(30(分)各不同派别的思想家相互讨2(论、 辩论的场面,反映了一种思想自由、学术自由的社会氛围。.中国是因为处于社会人变華时期,社会动荡,客观上捉供了自由的社会环境;6雅典则是确立了民主政治,优越的政治制度 为公民的思想与言论自由捉供了政治保障。(分)分)2)略。言之有理即可(3分)2 (:汉武帝2图:秦始皇1)图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