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汇总_第1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汇总_第2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汇总_第3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汇总_第4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绪言什么是化学: .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及变化规律的科- 区(不仅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还要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化学的作用: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道尔顿(英国)、阿伏加德罗(意大利)研究得出一个重要结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 构成的、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捷列夫(俄国5一11869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一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物理变化:概念:没|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现象: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有一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也

2、叫化学反应。现象:|发光、放 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两者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而碎性、还原性、氧化 性、稳定性等。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如颜色4状态、气味、 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它们是可以被感知和被测量的。物质的性质及物质变化的关系:物质的性质及物质变化的关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物质的性质决定着变化,而变化表现出性质。一般用能、会、可以来表示变化。如汽|油能燃烧。表示汽油具有可燃性, 它的变化是燃烧。物质的性质及用途

3、的关系:物,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物质的性质一一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点燃前:颜色(白)、状态(固)、形状(圆柱)、硬度(较软),气味(稍有气味)、溶解性(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点燃蜡烛:蜡烛先熔化后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排水法收集气体:将集气瓶装满水,倒置在水槽中,气体由瓶口进入、瓶内水排完,说明气体收集满。滴入澄清巾石灰水,空气瓶无沉淀产生,呼出气体瓶有沉淀产生(说明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高)。区区着的木条伸进空气瓶继续燃烧,呼出气体瓶熄灭(呼出气体少

4、瓶氧含量比空气瓶少)。对玻璃片哈气,玻璃片上有水珠(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空气中高)。|化学学习的特点:三关注:关注物质的性质关注物质的变化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和现象。科学探究的步骤:观察及问题假设及预测设计及方案实验及调查事 实及证据解释及结论反思及评价表达及交流。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实验室是进行实验的重要场所。常用仪器的分类:反应容器;不能加热:集气瓶。能加热:又分直接加热:试管、蒸发皿、增竭、 燃烧匙。间接加热:烧杯、锥形瓶、烧瓶。计量仪器:称质量的托盘天平、量体积的量筒、测温度的温度计。分离仪器:漏斗、分液漏斗、蒸发皿。取用存放仪器:取用仪器:药匙、镣

5、子。存放仪器:固体的广口瓶、液体的细口瓶、 气体的集气瓶。辅助仪器:加热仪器:酒精灯、铁架台(铁夹和铁圈)。仪器连接:玻璃导管、橡皮管。其它仪器:水槽、试管夹、试管刷、长颈漏斗、石棉网。化学药品的取用: 药品取用原则:色不要用手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子凑近容器口 闻气味。不能尝药品的味道。注意节约药品。实验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 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一固体药品的取用:固体的药品一般存放在广品眄口般使用药匙、隼子取用。药I 匚I 匙和镣子使用后要用纸擦拭干净,以备再用。取用的方法是一横二放三竖。I液体药品地取用:液体药品通常存放在细口由耳厂而I倾倒的方法取用。取一定量

6、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取少量液体还可用滴管,使用滴管一定要保持胶帽向上,不要平放或倒置滴管,防止液体倒流。用完的滴管立即清洗。严禁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其它试剂。物质加热:加热是最常见的反应条件。加热在实验室的操作常使用酒精灯。酒精灯的结构:灯帽灯芯灯芯管灯壶。火焰: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使用方法:查灯芯和酒精量要用火柴来点燃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禁止酒精灯对点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再重新盖好)。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酒精,不要慌,要用湿布扑盖。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要注意:试管外壁应该干燥,液体不应超过试管的13,试管口向上倾斜4500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由

7、试管底部套上,取下。加热时,先使试管 底部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试管口不要对自己和他人。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接触冷水。连接仪器装置:把玻璃管插入橡胶塞连接玻璃管和橡皮管在容器口塞橡胶塞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洗涤玻璃仪器:先倒净试管内的废液,再注入半试管水,振荡后倒掉,再注入水,再 振荡后再倒掉,连洗几次,如果内壁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试管刷柔力刷洗, 洗净的标志: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起始,人们认为空气是单一的物质。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由氧气1/5和氮气4/5组成的)。目前,人们已精确

8、地测定空气白成分:氮卡78% 氧气21% 稀有气体 094% (氨、窟、僦、氟、氤、氢赖性气体)、二氧化碳。03%、其他气体和杂质 。03%。|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单一和化合物)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各种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如空气。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 氧气:氧气用于动植物的呼吸、医疗急救、金属冶炼和切割、燃料的氧化剂等。 氮气:氮气用于制造含氮元素的化合物如:化肥、I农药、褶阀炸药。由于氮气 的小学性质不活泼,常用来作保护气。如行接金属用氮气作保护气,灯泡中充氮气延长使 用寿命,食品包装中充氮气防腐,医疗上用液

9、氮冷冻麻醉下做手术。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下显示超导性能。保护空气:污染空气的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还有烟尘等。防 止空气污染的对策: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等。课题2氧气氧气的物理性质: 在标准的状况下, ,气的密度是 1.429g/L。比空气的密度1.293g/L 咯大。它不易溶于水,在室温下,1L水中只能溶解约 30ml的氧气。在压强为 101Kpa时,氧气在-183 C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 -218 C时变为淡蓝色雪花状固体,所以液氧一般储存 在蓝色的钢瓶中。氧气的鉴别方法: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若火星复燃,说明该气体是氧气。这也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氧气及

10、一些物质的反应:物质(颜色、状态)反应条件硫(淡黄色粉末)点燃在空气中的现象发出微弱淡蓝色在氧气在的现象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反应表达式9 / 201 / 20的火焰,放热, 火焰,放热、生成 硫+氧二氧化硫生成有刺激性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味的气体。木炭(灰黑色固体)点燃铁(银白色固体)点燃持续红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炭+氧一二氧化碳不能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铁+氧一四氧化三铁成黑色固体。氧气的化学性质:氧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和许多物质发生化 学反应。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及其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空气中的含氧量相对较低, 所以,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氧气在化学反

11、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常用 的氧化剂。一化合反应:概念:由M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恼质及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氧化反应。其中的氧不能认为只是氧 气,还包括含氧化合物中的氧。化合反应及氧化反应的关系: 化合反应中含有氧化反应,但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化合反应也不一定是氧化反应。缓慢氧化: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是较剧烈的氧化反应,但不是所有氧化反应都像燃烧那样剧烈发光放热,有的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这种氧化反应叫缓慢氧化。铁生锈。课题3制取氧气在实验室常采用加热高镒酸钾分解过氧化氢加热氯酸钾,三种方法制取氧气。加热样镒酸钾-镒酸钾+二氧化镒+氧气| (高镒酸钾

12、是暗紫色的固体,镒酸钾是绿色固体,二氧化镒是黑色粉末)。二氧化镒H氧化氢 -氧石汞| 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分解缓慢,放出的氧气少。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镒,可以加速分解。二氧化镒起催化作用。催化剂(也叫触媒):概念: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而本身的 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如二氧化镒。催化剂具有多样性(即一个反应可能有多种催化剂)。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催化剂的特点: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一变二二氧化镒氯酸钾-氯化钾+氧气|加热分解反应:概念: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

13、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化学反应可分为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化合反应A+BHC分解反应Z B+Q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检率装置的气密性、装药品、固定在铁架台上、点燃酒精灯、 收集气体、导管撤离、熄灭酒精灯。(茶庄定点收利息)。|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如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分 量的同一种物质在固态、液态一 洪胀冷缩现象,是物质分子间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构成分子)。分子也可以分解成分子。微观粒子 子受热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分子之间有间隔,相同质 和气态时体积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间隔不同,物体的 的间隔受热增大

14、,遇冷缩小的缘故。分子可以分为原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性子本身没有发生变 化,它们的化学性质也保持不变。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二种物质的分子会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所以,|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有什么化学性质由它构成的物质就有什么化学性质,即分子和物质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注意只保持化学性质,不保持物理性质,就化学性质而言,分子是最小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有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 大多数分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子构成。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 原子又可以合成新的分子,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一| (在化学变化范围内原子不能再分,对化学变化

15、而言原子是最小而:分子、原子共同的基本性质:体积小、质量小、在不断运动,粒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1个水分子的质量是 3X 10-26KG,一滴水中大约有1.67 X 1021个水分子。 课题2原子的结构原子的构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但是它们不是一个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而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也不 是简单,不可分割的,它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构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质子的数目和核外电子的数目相等,两者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可呈电中性)。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外的电子数目不同。在原子中,

16、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做外电J :母1电市 1里仅贝电何。原子质子:每个质子带一单位正电荷。原子核中子:不显电性。原子质量:原子核比原子小得多,原子核的半径是原子半径的几万分之一,因此,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做高速运动。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大致相等,都约是碳原子的1/12 量的 1/1836 。寸的质量很小,仅相当于质子(或中子)质 中子数。,约等于一个氢原子的质量,电 斤以,原子的质量质子数 +注意:原子不可再分是指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其他方法是可以再分的。原子中不一定有中子。I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原子核比原子小得多,原子核的半径是原子半径的几万分之一, 因此,原子里有

17、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做高速运动。在含有多外电子的原子中, 核外电子具有不同的运动状态,离核近的电子能量较低,离核远的电子能量高。 离核最近的电子层为第一层,次之为第二层,依次类推到七层。离核最远的叫最外层。核外电子这种分层运动叫分层公布。 核外电子最小有一层最多有七层,最外层的电子数不超过 8个,只有一层的不超过2个(第一层只有 2个)。可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核外电子的分层分布:+)2)6圆圈表示原子核,圈内数字表示带正电核电荷数即是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懒性气体氨、就、僦、氟、氤、氢最外层电子都是 8个(氨只有一层是 2个),化学性 质比较稳定,

18、不易及其他物质反应,这样的结构被认为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 金属的原子 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 4,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非金属的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大于4,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失去电子的原子带正电荷,得到电子的原子带负电荷,这种带电荷的原子叫离子。带 正电荷的原子叫阳离子(Na+),此时: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带负电荷的原子 叫阴离子(Cl -),此时,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和阴离子相互作用形成新的物质,所以,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粒子。物质由微粒构成的几种类型:分子一物质原子一分子一物质原子一物质原子 一(阴阳离子)一物质。个氢原子的质量是1.67 X

19、1027KG一个氧原书写和使用都不方便,国际上一致同意采相对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的质量很小,- 子的质量是 2.657 X 10-26KGT于数值太小,质量。即是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及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质量。符号 Ar。(氢为1、氧为16)。 27.注意:一个碳原子(碳 12, 6个质子6个中子)的质量的的1/12是1.66 X 10 KG原 子相对质量是一个相对值,并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所以它没有 gkg等具体单位。但它的 国际制单位是1 , 一般不写出来。课题3元素元素:元素的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区分元素的依据和区分

20、原子的依据一样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地壳中1芋量最多的非金属兀素是氧、其次是硅。含量最多的金属兀素是铝,其7缴、钙、钠、钾、镁。生物细1W中含量最高的是氢、碳、氢、氮、钙、磷、钾、硫、钠、镁等。物质、元素、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兑明物质的“宏观” “组成”用“元素”。说明物质的“微观” “构成”用“分子或原子”。(宏观只讲种类,不讲数量。微观既讲种类又讲数量)。元素符号:元素符号的意义:规定:国一上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来表示兀素,如果几种兀素拉.文名称的A个字母相同时,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意义:每种兀素符号表示种兀素 (宏观),还表示这种兀素的一个原子 (微观),

21、如果元素符号前面的计量数大于1,就只表示该原子的个数,只有微观含义。元素分三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金属元素名称汉字都有“金”字旁(汞和硅除外),非金属元素名称汉字有“气”字头或“石”字旁(澳除个),稀有气体都有“气”字头。元素周期表简介:定义: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已知的100多种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这样得到的表叫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中各数字、称号的意义:原子序数(质子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编排结构: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每一个横行叫一个周期,18个纵行,每一纵行叫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组成一个旗厂碎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16个族。金属元素在元

22、素周期表左下方,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右上方,稀有气体在元素周期表最右边的一族元素。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爱护水资源人类拥有的水资源: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总储量约为|1.39 *101对,约覆盖地球表面的71% 联中,海水约占 96.5%,它含有化学苗素 80多种卜陆地出水约占0万7%,陆地松水约占2.53%,瞑中大部分分布在两极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层中,难以利用,可利用的 只判占其中的 30.4%,即是107 x 1016mi|。我国水资源总量为 2.7 x 1012m3|居世界第六位J 但 人均水量很少,|只有 2。48 m31。水质污染的原因:未经处理的废水、废物和生活污水的任意 排放及农

23、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爱护水资源: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料用水,即一方面防治耳体污染。课题2水的净化他水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液体。自於界的天然水含有很多杂质,不溶性兔砸 水呈浑浊,可溶性杂质使水有气味和颜色。除卡7溶性杂产的常用方法:沉淀的世滤 吸附J台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除去硬水中的钙、镁化合物可使硬水软化成软水。生活中的方法是煮沸,实验室I I I r . n 口 n * * 一一- 一""jri , h i i - i. . i n r i = , . i i - i i n nM水-沉降(加明矶)-沉淀-过

24、滤-吸附(用活性炭吸附属于物理反应)-消毒(通入氯气化学反应)-用户。课题3水的组成研究氢气的燃烧是人们认识水组成的开始。气气是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I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电三|回卜定量的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 明火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要检验其纯度,发出为锐爆鸣声说明气体不纯,声音小则表 示气体较纯。I电解水实验:在水中加入少峥氧化纳或硫酸纳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结 一 论:在*极生成氧气,在负极生成氢气,水底元素和氧元气组成的,水分子在电流的 作用下分解成氢|原子和牝*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结合成氢分子W氧分可,厄19子 聚成氢气,很多的氧分子聚成氧气。化合恤的定

25、义: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一单质的定义: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也叫单质。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 一 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氧化物。注意|:物质的分类:按组成物质的物质种类数:物质可分成混合物(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如:空气、糖水)和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纯净物:按组成纯净物的元素种类数:化合物(两种元素如:水、二氧化镒)和单质(一种元素如:氧气、铁)。化合物:氧化物(两种元素中有一种是氧元素)和其他化合物。课题4化学式及化合价化学式:化学式的概念: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每种纯净物的组成是固定不变,化学式的意义:所以表示每种物

26、质组成的.化堂式式包有二仝一。以H2O为例:表示水这种物质表示 1个水分子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表示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单|质化学式:稀有气体用元素符号表示,金属和固态非金属习惯上用元素符号表示。非金属气体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写化学式要注意:某种组成元素原子个数是1时,1省略不写。化学式中右下角的数字一般是正整数。氧化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把氧元素写在右方,另一种元素的符号写在左方。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学物,书写化学式时一般金属元素写在左方,非金属元素写在右方。化学式一般从右向左读,读作某化某,几某化几某。化合价: 化合价的意义:一I种元

27、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及另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1F目互化合时表现出的性质。它可以体现任不同元素间相互化合的原子数目关系。顼合他忸值的确定:元素得失电子的数目。,标确定:得电子为负价、失电子为正价。表 示方式:Na+1、02。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金庸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拉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一些近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可显不同的 化合价。(4)在化合物中正负价的代数和为零。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 w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所以在单质分子,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常用的|元素及原子团的 化合价(口诀)钾钠银氢正一价、钙镁钢锌正二价。氟氯澳碘负一价,通常氧是负二价。一

28、二铜、二三铁,三铝四硅五价磷,二四六硫、二四碳,单质元素价为零。根:像原干一 样,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的原子团也叫根。原的化合价的口诀:负一硝酸NO-氢氧根0H,负二硫酸S02-碳酸根C02一,负三记住磷酸根 P03一,正一价的是俊根 NH4。写化合物 的化学式的步骤:4出组成化合物的两种元素的符号,正价在左负价在右。求两种元一素正负化合价绝对值的最小公倍数。(3)求各元素的原子数:原子数=最小公倍数/化合价M)把原子数写在元素的符号的右下方。I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计算相对分子面!二丁目对分子质量就是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质量的总和,符号为 M M斗目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如:Hb0=1X

29、2+16=18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厂C0=12/16 X 2=3/8。 什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弗是该元素的质量及组成物质的元素总质量之比。 如:化肥NH4N0冲氮元素的质量分数,14X2/14+1 X 4+14+16X 3X 100%=35%食品、药品常 用质量分数来表示物质的成分或纯度。之和-相对分子质量 之比 化学式-一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 -各元素质量比一相对分子质量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快而而学反应的g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I五个不变:,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索种类不

30、变。原十小类不变。匚I,京子数目不变。II子质量不芟两个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1(微观)I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1I分子总数可能改变。料板状态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物质.(反应物).的他壬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生. 成物)的过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改 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化学方程式: 定义:山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通过什么条件反应,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忸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T同反悭前后质量守恒。

31、课题24口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 :|是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尾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四型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及数目必须相等。|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根据事实在短横线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配:配平等:将短横线改为双横线。注:注明反应条件和“T”或符号。(轲果反应M不正气体或沉淀M,生族后的南体板沉淀M不用标“r £|)。m:检查上面四步是否正确。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隼小公倍数法71即反应前后某一元素原子数的最小公倍 数加以配平。奇巧配偶法:利用反应前后某一元素原子数一奇一偶的特点加以配平(将 奇数变成偶数)。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

32、算根据实际参加反应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出其他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具体步骤:国设未知量(一般是问题)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 量数及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和未知量列出比例式求未知数简明地写出答 H 注意:单位要统一,如果是体积单位要化成质量单位。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o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不同元素组成不同的物质,但是M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资金刚石、石墨和 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是由于它们的原子年列方式不同,所经电 们的唯质有明显示W|碳的单质: 金刚石:结构:正八面体。物理性质: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 固体

33、,是天然物质中硬度最大的物质。用途:裁玻璃、切割大理石、加工坚硬的金属,作钻 探机钻头,作装饰品等。石墨:结构:片层状结构。物理性质: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WWWUVAVW!_AdlVWVUWJVUH>WWhA>!VWWIdHMWUnuW.Wl_7_WVWIdHMVVUnUMWWhA.IWI>nUHMVWWrWUWhZfaArfWWhnUVWVW体。质软而滑腻,有优良的导电性,熔点高耐高温。用途:作铅笔芯、电极材料、高温润滑 剂。C6。:结构:足球状结构=物理性质:熔点低?用途:制作超导材料等一?一木炭、焦炭、活性炭和炭黑等:结构:和石墨类似。物理性质:木炭

34、和活性炭都是 黑色、疏松多孔固体。有咽附性。焦|炭:浅灰电 多孔坚一硬固体。用途:|木炭可作燃料、 火药、哌附色素和异味。淅性炭的吸附能力更强,用于|防毒面具吸附毒气,制糖工业中H 色制白糖。)污水、工业废水、饮用水的净化,吸附装饰材料中对人体有害的毒气。焦炭: 冶金。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碳原子的最处电壬层直4一个电壬,化学反应中,碳原子不易失去电子也不易得到电子。所以是一种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化学性质:!稳定性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活泼。可燃性碳跟氧的反应有两种情况:氧充足的情况下:点燃C+O2=CO氧不足的情况下:点燃2C+O2=2CO高温C+CO2=2CO高温条件下木炭从氧化铜

35、中还原出铜:高温C+2CuO=cot +20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还原反应。还原他:夺去含氧化物里氧元素的性质叫还原性。理的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快冲以把铁从铁矿石(氧化物)中还原出来:2Fe |2Q+3c=4Fe+3COT课题2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大松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反应束布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CaCO+2HCl=CaCl2+CC(O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二氧化碳和水:McO=CO T怛、的方程式是: CaCO+2HCl= CaCl 2+ CO2 T +h2Q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曾发生装置应

36、考史的因素(1)耳应物的状态(叫及固体反应、液体及液体反应、固 体及液体反就)。区反应条件:| (是否加热、加催化剂等)。状态和条件组合出六种类型: 固固不加热固固加热液液加热液液不加热固液加热固液不加热。收集装置应考虑的因素:巾仍密度(密"(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密度可空汽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2)不易溶于水或不及水反应不污染水:用啡水法。校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采用固液不加热,收集装置采用向上排空气法(| CO密度大于空气并且易溶水)。耗用稀盐酸是反应速率适中。.P115。检验二氧化碳和证明是否集满的方法P115图。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用点燃的木

37、棒靠近集气瓶,火熄灭集满否则不集满。们的性质却有很多不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从 P117的6-3、6-4实验可得出CO的一些性质:CO是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将于水,田燃研也不支持燃烧。CO溶于水,在通常情况下,一体积的水能溶解一体积的CO,增大压强还会更多。生产汽水等同啊饮料就是利用二氧化碳的这个性质。二氧化碳及水反应生成碳酸:CO+H2O= H2CO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成:H2CO=COT +H2O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Ca(OHR=CaCOJ + H2O |这个反应可以用来 检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液体或固体。固体巾二氧化碳叫“干冰”

38、干冰升华需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可做制冷剂,用于食品的冷藏和冷藏运输, 还可以用于人工降雨。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不能供给呼吸,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二氧化碳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光 合作用、灭火、化工产品、化肥等口氧化碳还能对地球起温室效应的作用。(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还有臭氧 。3、甲烷CH4、氟氯代烷(氟利昂厂|)。人和动物的呼吸、煤、石油和 天然气的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所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相对稳定。最近。由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急剧增加,绿色植物逐渐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上升,

39、使温室效应增强,全球变暖,引发一系列灾害,影响自然 生态系统。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根本M法对策是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一氧化碳:点燃性质:无色、无味、:溶于水,| |能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2CO+Q=2CO)。 一氧化碳极易及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及氧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危及生命。一氧化碳有毒,人在一氧化碳含量0.02%的空气中23小时,会有中毒症状。所以,要|注意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摹一氧化碳和木炭一们具有还原,If79使氧化铜还原成铜,同时生成二氧化碳。 加热CO+CuO=CO2 T +Cu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可用叵n工I口用一氧化碳来炼铁。点

40、燃高温点燃碳在煤炉中燃烧情况:下层C+Q=COT 中层 CO+C=2CO 上层2CO+线=2CO 2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西吗类最早利用的化#反应之一。燃烧的条件:7-1实验发生的现象,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水下的白不 燃烧。讨论因为白磷到达着火点。 红磷没有到达着火点。 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因为燃烧需 要氧气。燃烧的概念:可燃物及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燃烧。需要三个条件:I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画时火点)。几种物质的着火点:白磷40度、红磷240度、木材250330度、木炭230370度、无烟煤700750 度。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41、原理:清除可燃物和使其及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及使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都能达到灭火的目的。也就是破坏燃柜的条件。78实验:I蜡烛熄灭(隔绝氧气)n依然燃烧(达到燃烧条件)出蜡烛熄灭(产生.氧碳,不支持燃烧。灭火器的原理: Na2CO+2HCl=2NaCl+COT +H2O几种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水基型灭火器。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样发生爆炸:I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剧烈燃烧,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发爆炸。爆炸极限:|可燃性气体等到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含量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这个能发生爆炸的含量范围叫爆炸极限。 Hz(47

42、4.2%),CH4(515%),CO(12.574.2%)。可燃性气体可能发生爆炸。面粉、煤粉等可燃烧物及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 烈,聚积大量的热,太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发爆炸2.一些及燃烧和爆炸有关的 图标P133。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及开发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丽E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即有放热和吸热现象的发生。点燃放热的化学反应:如物质的燃烧: C+O=CQ但是,并不是只有燃烧的反应才能 数出蛰曼,如生互灰及虫生成熟百灰典区座.CaO+|2O=Ca(OH2,金属及酸的反应,盐酸和 氢氧化钠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称为放热现象。高温吸热的化学

43、反应:如:C+CO2=2CO是吸热反应,称为吸热现象。通中反应条件一为加热和高温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也是吸热反应。化学不仅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还研究变化过程能量的变化。人类需要的能量大部分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生活燃料反应产生的能量用来做饭、取 暖。燃料产生的能量还可以发电、制水泥、陶瓷和发射火箭。爆炸产生的能量,可用来开山,拆除建筑等。食物在体内缓慢氧化放出能量,维持人体的日常生活。合理利用及开发化石能源:化石能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难以满足人类的要求。氧气不足,化石燃料中的碳不以充分燃烧,产生黑烟,生成一氧化碳,降低燃料的利用率,浪费资源,污染环境。 使燃料

44、充允燃飨堤同化百燃杜砂利用土旭当壬延长传仕能避的便处朗限?使燃料充分燃烧可考虑两方面:一是唯有足够的,气,二是珠心空气有足够的接触面C科学爱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可燃烧的“冰”I “可燃冰”主要成分是CH4画它将成为未来的新能源。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使用化石燃料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造成资源枯竭。造成空气污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燃网中的一些杂质如硫和氮燃烧时,产生SO、NO对空气造成污染,会形成酸雨,我国大力圣行脱硫碳,使用天然气。燃料燃性不充分,产 生一氧化碳。耒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形成浮尘。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对汽车的燃料的汽车制造技术进行改进。如改用天然气

45、(|CNG+口制化石油气(LPGp乍燃料。还有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作为汽车用的乙醇汽油,乙醇燃烧 的方程式:点燃QH5OH+3O=2CO+3H2O能源的利用和开发: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有影响,又不可再生,所以开发和利用新能 源要求迫切。氢叵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二倍多是汽油的三倍。燃烧的产物 是水,不污染空气。实验室里,常用锌及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反应方程式:Zn+H2SO=ZnSO+H2 T11 / 2011 / 20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可金属4口铁)以及它们的合金 回蹿金) 几种重要的金 信铝:铝的利用比铁和铜晚得多。它具有密度小,抗腐蚀等优良性能。世

46、界年产量已超 过铜,位于铁之后,居第二位。金属共有的一些物理性质:常温下是固体有光泽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够导热 有良好的延展性(能压成薄片、拉丝、能弯曲) 。金属还有各自的特性:铁:银白色、质软(纯铁)、密度大、熔点、沸点高、被磁徘吸叫 铝:银白色、质软、密咆口f点、沸点不高。铜:紫红色、I密度较I大、熔点、沸点 高。钛:银白色、质软、密小较小、灯点、沸点高,可塑性忖,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一些金属独特性质:金属汞是液冻国呈黄色、银的一电性最优 而斗),I熔点最高西(锡较小)、他度最大是铭(愀较小)。金属之最:地壳含I量最多的是铝、人体I中含量最多是钙、世界产林最多是铁、导电导 热性最好是银、硬度

47、最大是铭、熔点最高是鸨、熔点最低是汞、密度最力是钺、密度最小 是锂。最贵是铜。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因素,还要考虑价格、资源、 美观、便利、废料的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合金合金一定屈套场口但是,它不定只混合金属。合金的概念: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制得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合金 一 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也更好。I铁的合金:生铁和钢。生铁:碳量为2%4.3%还有硅、镒怜。钢除碳量为0.03%2% 还有铭、馍等。|所以生软硬而脆、钢硬而韧。日为生活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属于合金。实验:比较黄铜片(铜锌合金)和铜片、硬铝片(铝合金

48、)和铝片的光泽和颜色及硬 度。结论;黄铜片是黄色,铜是紫红色,硬铝和铝都是银白色,合金的矶度比组成它们的 纯金属更高。一些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不锈|钢:铁、铭、馍,抗腐蚀性更好。镒钢:|钵 筐、碳韧性好:硬度大。青他 铜产。白中:铜馍。吧!的铅。硬铝(阀 铜、镁、 HQ 18K金:金(75%)、银、铜114K信(58.3%)卜钛和钛的合金被认为是 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熔,高、密度小(4.5 ),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抗腐蚀性能非常好。钮泛用于、火箭、导弹、航天飞机等。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及氧气的反应铝和镁在常温下就能及氧气反应:2Mg+O=2MgO 4Al+3O2=2

49、Al2O3 | (铝在空气中及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蜜的氧化铝.A12O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二步氧化,所以,铝具 在很好的抗Jffit世能。点燃铁和铜在常温下几乎不能及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时能及氧气反应。3Fe+202=Fe3O42Cu+O2=CuO (加热)。“真金不怕火炼”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及氧气反应。从上面的反应可以看出,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金属及盐酸、稀硫酸的反应金属及盐酸、稀硫酸能否反应,可反映这种金属的活动性。实验:镁、锌、铁、铜及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Mg+2HCl=MgCl+H2 f Mg+H2SQ=MgSO+H2 T产生气泡很快Zn+2HCl=ZnCl2+H

50、2 f Zn+H2SQ=ZnSO+H4产生气泡较快Fe+2HCl=FeCl2+H2 f Fe+H2SQ=FeSO+H4产生气泡很慢Cu不能及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结论:镁、锌、铁能及盐酸和稀硫酸反应,反应剧烈程度逐渐减弱,生成氢气。铜不能及 盐酸和稀硫酸反应。金相可分为能及酸反应和不能及酸反应两类。2Al+6HCl=2AlCl 3+3H2 T 2Al+3H2SQ= Al 2(SO4)3+3H2 T置换反应的概念:由一种单质及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A+BC=AC+B置换反应是三种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其它是分解和化合反应。w换反应的依据之一是金属活动性顺序。置换反

51、应的分 类:金属 及酸溶液和 盐溶液 的反应:如:Mg+2HCl=MgC2+H2 T2Al+3CuSQ= Al 2(SO4)3+3CU。fe)非溶液的置换反应:«口 :|c+2CuO=COT +2。(反IT件高温)CUO+H=Cu+hO (反应条件是加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实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2Al+3CuSQ= Al 2(SO4)3+3Cu C,+2AgNO3= Cu(NO3)2+2Aj 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没 有反应。Ag只有AgNO一种溶液结论:化学方程式的特点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反应属于置换反应。金属的活动性顺序:Al > Cu

52、> Ag o归纳: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活泼金属 不活泼金属(K >Ca> Na> Mg> Al >Zn> Fe>Sn> Pb) >H> (Cu >Hg> Ag>Pt > Au)(钾>钙>钠 >镁>铝>锌>铁>锡>铅)>氢( >铜>汞>银车白金)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转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的溶液

53、中置换出来。(钾、钙、钠由于活动性过活泼,会及溶液中的水先反应,无法再发生置换反应)C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存在于地甲丽洋中,除少数很不活泼仲金属如金银等以单质 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疗物的形式存在。含苴单多是铝7.73%、铁4.75%、钙3.45%,最少是金,次之是融一|M见的金属矿石:赤铁矿 F&Q、磁铁矿 Fe3。、菱铁矿 FeCO、铝土矿 Al 2Q、黄铜矿CuFeS、辉铜矿 Cu2s孔雀石(铜绿)Cu2(OH)2CO铁的冶炼炼铁的原理:用利用一氧化碳及氧化铁的反应。选好铁矿石的原则:含铁量高,不含 或含有害元素少。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装置P1&

54、amp;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局温局温Fe203+3CO=2Fe+3cp Fe3O4+4CO=3Fe+4do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操作步骤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要先通一氧化碳再点酒精喷灯,以防止一氧化碳和空气混合加热引起爆炸结束后先熄酒精喷灯继续通入一氧化碳至玻璃管冷却。以防止空气 13 / 2013 / 20进入将佚再氧化。尾气烧掉或用塑料袋收集起来。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冶铁: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将铁矿石中的二氧化硅转变成炉渣)。设备:高炉。原理:川高温下,利用焦炭及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主 要的化学方程式:高温而而C+O2=CO 2 CO

55、2+C=2COFe2O3+3CO=2Fe+3C|o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杂质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进行计算: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是纯净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而实际生产中,原料及产品都不可能是纯净物。应先利用纯度公式: 纯质量+不纯物质总质量x 100%,把含杂质物质换算成纯净物进行计算。金属资源的保护人类每年要提取数以亿吨计的金属,但是,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相当于年产量的 20%40%|。防止金属腐蚀任重道远 。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及氧气、水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所以,铁制品锈 蚀需要有能反应的物质,并且能够相互接触,产生的生成物不能阻止反应继续。另外,酸 和盐能加快铁的王锈厂|,制品锈蚀的条件:铁制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