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皇帝的新装》笔记_第1页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皇帝的新装》笔记_第2页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皇帝的新装》笔记_第3页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皇帝的新装》笔记_第4页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皇帝的新装》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简述小说情节 引子:皇帝酷爱新衣; 开端:骗子设计骗局(“做”新衣); 发展:君臣看新衣; 高潮:皇帝举行游行大典,“穿”新衣; 结局:小孩子揭穿谎言。骗子的高明之处在哪里? 1、抓住了皇帝爱新衣的心理特点; 2、新衣可以检测人们是否称职、愚蠢,以便维护皇帝的统治; 3、抓住了当时的人们虚伪、愚蠢的本质。第五节“他心里感到有些不大自然” 害怕人家说他不称职,虚弱的内心。“他相信自己是无需害怕的” 为自己壮胆,故作镇定。第八节开始的对老大臣的三处眼睛描写如何解读? 1、惊讶自己看不见布料,害怕、震惊; 2、竭力想看见布料的样子; 3、装模作样的查看布料,老奸巨猾。皇帝为什么要圈定一群人,里面必须

2、有去过的2位大臣? 1 1、表示皇帝想鉴别一下表示皇帝想鉴别一下他的大臣是否他的大臣是否称职称职,以便巩固其统治,以便巩固其统治; 2 2、反映他自己内心的不安和虚弱,怕、反映他自己内心的不安和虚弱,怕自己真的看不见布料,可以借大臣蒙自己真的看不见布料,可以借大臣蒙混过关。混过关。这些人应该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从皇帝角度是经得起考验,信得过的人; 其实是一群阿谀奉承,见风使舵,虚伪狡猾的人。为什么2位大臣要抢先说话?甚至“相信别人一定可以看见布料”? 狡猾。 一是表明自己的称职、聪明; 其次就是没有布料,也相信别人一定会说看得见布料,抢先堵住他们的嘴巴。群众为什么在小孩子说真相之前要夸赞布料的

3、美丽? 巴结; 也怕邻居们说自己愚笨。为什么要加上“窗子里和街上”: 1、说明人多,显示人们对新衣的关注,满足皇帝的虚荣心 2、呼应前文第五段,既为了显示自己聪明称职,又借机向皇帝显示忠诚 3、社会风气不正,都是奉承之人为什么作者让小孩来说出真相? 1、因为小朋友敢于讲真话,没有顾虑; 2、讽刺成人世界充满谎言,表明作者对此的批判; 3、告诉人们要维持孩子般天真纯洁的童心和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的品性; 4、侧面讽刺、批判皇帝大臣们的虚伪、卑鄙和狡诈。35段:为何要加上“有一个小孩子说”? 1、表明这个大人确实没看见衣服,想要说出真相 2、但又怕人家说他不称职,只好借小孩子的口说出来 3、说明此

4、人不敢面对现实,虚伪但又极有心机为什么皇帝不终止游行,宁可一丝不挂的走在大街上? 终止的话,等于承认自己是愚蠢的不称职的, 而举行下去的话,弄假成真或许可以蒙混过关,维持自己的尊严。 说明他的狡猾和蛮横。“更骄傲”: 1、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慌,故作镇定 2、表明他是一个蛮横不讲理、狡猾的人。请找出P206页的三组对比 1、百姓态度的前后对比 2、孩子的真话和皇帝大臣的坚持错误的对比 3、皇帝内心的胆怯虚弱和外表的骄傲对比皇帝的人物形象,请用成语或四字短语形容 愚蠢虚伪、昏庸无能、蛮横狡猾、外强中干(干:枯竭。形容外表强壮,内里空虚。多用于形容一个人的体质、经济能力、国家实力等。) 比如:先派大臣和圈定人员属于狡猾,坚持游行属于蛮横等。大臣的人物形象,请用成语或四字短语形容 虚伪可笑、阿谀奉承、见风使舵、趋炎附势、老谋深算、老奸巨猾等。本文主旨 以皇帝的新衣服为线索,描绘了皇帝、大臣、骗子、群众互相欺骗的种种荒诞不经的可笑行为,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