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南戏与琵琶记_第1页
宋元南戏与琵琶记_第2页
宋元南戏与琵琶记_第3页
宋元南戏与琵琶记_第4页
宋元南戏与琵琶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宋元南戏与琵琶记 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原是浙江温州一带的地方剧种,早在北宋末年已开始在江浙等地域流行,当时叫做“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是一种与北杂剧体制有明显不同的综合性表演体系。 南戏与杂剧在体制上的区别第一,杂剧分折,一本杂剧一般是四折一楔子,篇幅紧凑,情节集中;南戏分场,或叫“出”,一般以人物出场、下场为界限,篇幅可长可短,但一般都比杂剧更长。第二,杂剧每折限用一个宫调的曲牌,要求一韵到底;南戏的一出里面可以用不同的几套曲子,而且可以自由换韵。 第三,杂剧有旦本戏、末本戏之分;南戏没有一定之规,各种角色都可以参加演唱,还可以合唱、对唱、轮唱,而且,杂剧一般是先白后唱,南戏则是先唱

2、后白。另外,杂剧的角色行当归为末、旦、净、杂,是几个类别;而南戏叫做“生、旦、净、丑”,只是一些角色,出场人物一般比杂剧少。 第四,音乐风格不同,杂剧音乐采用“北曲”,主要在诸宫调的基础上形成,有七声音阶,节奏急促,风格朴实;南戏则主要借重东南沿海一带的民歌曲调,诸如“村坊小曲”、“里巷歌谣”一类,包括吸收一些宋词的调式,因而总体上属于“南曲”系统,有五声音阶,节奏舒缓,风格轻柔婉媚。 徐文长南词叙录:“听北曲则神气鹰扬,有杀伐之气;听南曲则流丽宛转,有柔媚之情。” 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即所谓荆、刘、拜、杀四大院本,又叫南戏四大传奇,是元末明初较为成熟的南戏剧本。 琵琶记琵琶记.糟糠自厌糟糠自厌人物形象蔡伯喈蔡伯喈 赵五娘情节结构双线并进双线并进戏剧语言本色而文采蔡伯喈蔡伯喈三不从辞试 父不从 从之辞婚 相不从 从之辞官 君不从 从之三不孝生不能养死不能葬葬不能守牛府牛府蔡伯喈:蔡伯喈: 金榜题名金榜题名入赘相府入赘相府闲庭信步闲庭信步蔡家蔡家赵五娘:赵五娘: 独守空房独守空房苦度灾荒苦度灾荒乞讨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