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82019学年初三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综合测试(语文)学科试卷1.古诗文积累与运用1),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2)尽吸西江,_。(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3)二。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4)予独爱莲之2。(周敦颐爱莲说)5)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_。6)望岳中“_”表现出了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自强不息的气概。7)酬天乐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现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千古名句是:,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诗是:【答案】(1),水
2、何澹澹(2),细斟北斗,(3).万象为宾客(4).浊酒一杯家万里,(5).燕然未勒归无计(6).出淤泥而不染,(7),濯清涟而不妖(8),忽如一夜春风来,(9),千树万树梨花开(10),会当凌绝顶,(11),一览众山小(12),沉舟侧畔千帆过,(13).病树前头万木春(14).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15),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即可。“澹”“斟”“象”“勒”“淤”“濯
3、”“凌”“畔”“突兀”“庐”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古诗文名句的书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点睛】古诗文默写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直接型默写题、理解型默写题、迁移型默写题、运用型默写题、简单赏析型默写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背完整,记清楚,写正确,理解透彻,对照教材原文,一字一句,不错不漏、不增不添地进行背诵和书写。另外要对古诗文中的名句要注意分类积累。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
4、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2 .«
5、187;亦称春秋左氏传,旧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人名)所撰。3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又何间,焉肉食者鄙.忠之属也既克4 .请简要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全文中的作用。5 .作者笔下,鲁庄公的形象也十分鲜明,可以用“鄙”来形容。请指出他的“鄙”体现在哪里?塑造他的这一形象有何作用?6 .长勺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之一。鲁国的胜利,曹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曹刿战前与战后论战的内容来看,鲁国能够以少胜多的原因有哪些?【答案】2.(1).左传(2).左丘明7 .参与鄙陋,指眼光短浅尽心竭力战胜4.塑造曹刿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物形象,表明进谏的原因,同时为下文鲁庄公的目光短浅做铺
6、垫,反衬出曹刿的才能。5 .鲁庄公的“鄙”主要体现在:战前:他没有意识到取信于民的重要性。战时:急于求成、急躁冒进。战后:不知道获胜的原因。作用:在与曹刿形成对比,突出曹刿远谋的特点。6 .政治上能够取信于民;军事进攻上能够抓准时机;战争追击时能够沉着冷静。【解析】【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把握。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也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
7、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间”,参与;“鄙”,鄙陋,指眼光短浅【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关键句子作用的理解。“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结合“战前,战中,战后庄公的表现”表现了肉食者的“鄙”;结合“战前,战中,战后曹刿的表现”表现了曹刿的远谋。反映曹刿对统治者的鄙视,又显示出曹刿的自信和深谋远虑。故“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起统领全文的作用。【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描写手法及作用的把握。要求学生掌握侧面描写。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
8、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本题要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来理解作者极言庄公“鄙”的作用即可。阅读全文,结合战前:他没有意识到取信于民的重要性。“公将鼓之。”战时:急于求成、急躁冒进。“既克,公问其故。”战后:不知道获胜的原因。围绕“侧面描写衬托突出曹刿的从容镇定;胸有成竹;指挥若定;能详察敌情;善于把握战机;谨慎果断;远谋(深谋远虑)”回答。【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即可。结合鲁国“战前,战中”及指挥者的角度分析即可。战前:“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政治上取信于民;战中:齐人三鼓。刿曰:“可矣!”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指挥得当,时机得当。阅读
9、下文,回答问题。尧治天下,伯成子高立为诸侯。尧授舜,舜授禹,伯成子高辞为诸侯而耕。禹往见之,则耕在野。禹趋就下风,立而问焉,曰:“昔尧治天下,子立为诸侯。尧授舜,舜授予,而子辞为诸侯而耕。敢问,其故何也?"子高曰:“昔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畏。今子赏罚而民且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后世之乱自此始矣。夫子阖行邪?无落吾事!”但倡乎耕而不顾。(选自庄子)【注释】伯成子高:杜撰的人名。下风:下方。劝:劝勉。阖(h6):通作“盍”。怎么不的意思。落:荒废。倡倡(y1):用力耕地的样子。7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昔尧治天下其妆何也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不赏而民劝
10、,不罚而民畏。9 .庄子擅长假托人与物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他借禹和伯成子高的对话,表达了怎样的治国思想?【答案】7.从前,往日原因,缘故8 .不奖赏,可是百姓都相互劝勉;不使用刑罚,可是百姓却都很畏惧。9 .治理天下应当顺应自然,保护百姓的蒙昧和善良,而不应采取人为的赏罚措施。【解析】【分析】参考译文:唐尧统治天下,伯成子高封为诸侯。尧把帝位让给舜,舜又把帝位传给禹,伯成子高辞去诸侯的事务从事农耕。夏禹前去拜见他,伯成子高正在地里耕作。夏禹快步上前,恭敬地问伯成子高道:“当年尧统治天下,先生被封为诸侯。尧把帝位让给舜,舜又把帝位传给我,先生却从事农耕。这是为什么呢?”伯成子高说:“当年帝尧统治天
11、下时,不用奖励,而百姓自然勤勉,不用惩罚,人民自然敬畏。现在你施行赏罚,而百姓还是不仁不爱,德行衰败。刑罚建立后,后世的祸乱也就从此开始了。先生你怎么还不离开?不要耽误我的事情啊!”于是低下头去继续耕地而不再理睬他。【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昔”,从前;“故”,原因。【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被动句、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
12、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字词:“劝”,劝勉;蜀”,用刑罚;畏”畏惧。【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大意的基础上回答即可。结合“昔者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畏。今子赏罚而民且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后世之乱自此始矣!”等内容,围绕“顺应自然,不应采取人为的赏罚措施”回答即可。【点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
13、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你做的鞍子在说话艾平你少说话,你做的鞍子会说话一一这是我哥哥巴特尔的师傅留给他的教导,同时留给他的还有一个师傅的师傅传下来的铁砧子。六十年转瞬即逝,呼伦贝尔一代鞍具大师,我哥哥巴特尔,他一直坐在那个酸黑发亮的砧子跟前,“咔一咔一咔一”地打塞鞍具,金银铜铁,在他的凿子下熠熠闪光,慢慢绽放出海棠卷草和吉祥八宝的图案。当暴风雪肆虐的夜晚,这声音汇入骏马的嘶鸣;当第一棵灰绿色的牧草钻出地面,这声音追赶着激荡的春雷。你做的鞍子会说话我哥哥巴特尔把一生的梦想,塞入了沧桑的岁月里。我哥哥巴特尔的师
14、傅终日坐在他师傅留下的砧子跟前,打塞紫铜和白钢,琢磨玉石,修整鞍具的木构件,很久才会抬起头来,轻轻抿一口奶茶,复又埋头于手里的活计。我哥哥巴特尔学徒的第一课,是使用斧子和凿子,练习斧凿马鞍的木头底座。这个惯于在草原上四处飞跑的年轻人,完全不适应如此单调乏味的营生,他玩心太盛,不时走神,每每戳伤了手,然后就开始大呼小叫。师傅抬起头,看他一眼,什么都不说,照旧作手里的活儿。后来,我哥哥终于完成了基本功训练,把斧子和凿子变成了无所不能的魔术棒,掌握了金、银、铜、铁、木、皮、竹、漆全套手艺。当他将第一架自己做的鞍子交到师傅的手里,难免有几分喜形于色。师傅随手把我哥哥巴特尔的处女作,置放在高高的壁炉台上
15、。他说,你给我每天看一遍,看上两个月再说。于是,我哥哥巴特尔每天反复看自己做的鞍子,琢磨来琢磨去,懂得了师傅的沉默。有一天,一个牧人拿来一架鞍子请师傅修理,我哥哥巴特尔没有管住自己的嘴,他说就这烂鞍子还配找我师傅修理,你怎么想的!那架鞍子的确是个霜活,鞍座不具形状,鞍桥开裂,所有的装饰品都粗俗难看。说话间,一个飞来的小螺丝打在我哥哥巴特尔的手上,刀割似的痛。我哥哥巴特尔赶紧闭嘴,师傅亲自接过了那架旧鞍子。当这架旧鞍子起死回生,伴着主人满脸的欢喜离开车间之后,师傅教导了我哥哥巴特尔你少说话,你做的鞍子会说话。师傅的语气有些重,没想到这话竟成了遗言,不久他就去世了。我哥哥巴特尔就这样成了师傅的继承
16、人。记不得那是哪一年,草原上改变了游牧的传统,家家圈在包产到户的小草场里放牧,远方和天边的概念消失了,摩托车的轮子替代了骏马的四蹄。由于生意清淡,鞍具社倒闭,师傅的徒弟们也散了。只有我哥哥巴特尔,还在做鞍子。他每天用狼油揩拭师傅传给他的铁砧子,揩着揩着就回到了以往的日子里,嫂子不喊他,他就忘记了吃饭的事儿。他卖掉了家里的羊群,去买制作鞍具的原材料;他让嫂子辞了工作,帮他绣鞘皮的花纹。有人说,这个老头儿吃了醉马草,醒不过来了。我的哥哥巴特尔,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做他的鞍子。他做的鞍子摆满了一屋地,一架比一架更带劲儿,既有来自师傅的神韵,又添以时尚的华彩。虽然那些赞叹我哥哥巴特尔手艺的人没有减
17、少,却没有谁愿意买走他做的马鞍;虽然女儿结婚时家里的存折上仅仅剩下五十元钱,我哥哥巴特尔一点儿都不慌乱,他相信只要草原和天空不分离,蒙古人就还在马背上,长调和史诗就还在蒙古人的血液里,自己做的鞍子就会有人要。只有一件事儿,让我哥哥巴特尔惦记很久了。终于有一天,他雇来汽车,把一架架漂亮的鞍子往一个个学校送。他说老师们,你们让咱们的孩子看看鞍子,他们就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了。学校的老师很感动,连连说传承民族文化是必须的。我哥哥巴特尔把这事儿办妥了,便心满意足地回了家。他做的鞍子放在学校的陈列室里,上面小心翼翼地覆盖着塑料布,有人按时去擦塑料布上的灰尘,却没有人触动那鞍子。我哥哥巴特尔没有看到这一幕
18、,他坐在铁砧子跟前等待着,他觉得学校应该请他去给孩子们讲一讲马鞍的故事到底是大自然唤醒了草原上的畜牧业,牧民之家纷纷剪断了阻挡马蹄的铁丝网,开始互助游牧。辽阔的草原回来了,无垠的大地回来了,再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们飞奔的心!马群如云从天而落,牧马人的嗯哨随风传送,四面八方的客人相约草原,马鞍不仅恢复了它的实用功能,还作为一种光荣的象征,矗立在每一个有蒙古包的地方。一代鞍具大师我哥哥巴特尔,他忙极了,每天都有人眼盯着他手里的凿子和身前的铁砧子,渴盼着脱颖而出的新鞍子。有人一掷万金,有人开来宝马豪车,只为获得一副大师的杰作。我哥哥巴特尔,草原上的一代鞍具大师,他无动于衷,不言不语,脸上的微笑像湖水一
19、般宁静,将手中的凿子徐徐举起,徐徐放下他听见师傅在天上说着话,他听见自己做的鞍子在草原上说着话。说云卷云舒,说花开花落,说百年犹如一夜,说岁月荏苒,说源远流长你做的鞍子会说话,你做的鞍子在说话。(摘编自文汇报)10,给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1)铁砧子()琢磨()(3)熠熠闪光()(4)无垠()11 .本文围绕着“鞍子”,叙述了我的哥哥巴特尔从“四处飞跑的年轻人”到“一代鞍具大师”的经历,请用简洁的语言对这个过程的每一环节加以概括。12 .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当暴风雪肆虐的夜晚,这声音汇入骏马的嘶鸣;当第一棵灰绿色的牧草钻出地面,这声音追赶着激荡的春雷。13 .文章第二自然段“你做
20、的鞍子会说话我哥哥巴特尔把一生的梦想,塞入了沧桑的岁月里。”这句话有何作用?14 .哥哥巴特尔的成长、成材、成就之路上,师傅的教导始终萦绕在他耳边。从文章中,你感受到师傅是一个怎样的人?15 .当草原改变传统,人们不再需要马鞍时,哥哥巴特尔为什么仍然“觉得学校应该请他去给孩子们讲一讲马鞍的故事”?16 .文章不但题为“你做的鞍子会说话”,并且文中多次写到师傅教导他:“你少说话,你做的鞍子会说话”为什么要少说话?联系全文,说说他们所做的鞍子说了哪些“话”?【答案】10.zhenzhu减zuoyiyin11.刚开始,完全不适应单调乏味的营生,时时走神;第一次做好马鞍,师傅要求他观察两个月,懂得了师
21、傅的沉默;看到师傅修理旧鞍子,学会了沉默而专心致志。继承师傅后,专心致志做鞍子。12,拟人或环境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敲打鞍具的声音经久不息,表现出哥哥一生对做马鞍的专注与执着,孜孜不倦,表达了作者的敬仰之情。13 .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对哥哥一生做马鞍的总结,同时为下文写哥哥学习做马鞍的经过并坚持一生做铺垫。14 .沉默寡言;心思缜密;教徒有方;精益求精等15 .哥哥认为马鞍是蒙古族人的精神象征(蒙古人就应该在马背上,文化应该在蒙古人的血液里),这种文化需要继承(需要被孩子知道),所以要去讲马鞍的故事。表现了哥哥巴特尔对民族文化、马鞍的热爱。16 .原因:1.师傅希望哥哥能够专心致志、内心安定
22、的人。2.师傅希望所做的鞍子靠品质说话。说话:1.鞍子不需宣传,用品质诉说着一代手工者的专注。2.鞍子本身是蒙古文化的符号,它的存在是对文化的阐【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关于字音,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多音字。"琢"是多音字,在这里读"zhu6"或"zu6"都可以。【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把握关键语句即可。“我哥哥巴特尔学徒的第一课,是使用斧子和凿子,练习斧凿马鞍的木头底座。这个惯于在草原上四处飞跑的年轻人,完全不适应如此单调乏味的营生,他玩心太盛
23、,不时走神,每每戳伤了手,然后就开始大呼小叫。”可得出:刚开始,完全不适应单调乏味的营生,时时走神;“当他将第一架自己做的鞍子交到师傅的手里,难免有几分喜形于色。师傅随手把我哥哥巴特尔的处女作,置放在高高的壁炉台上。他说,你给我每天看一遍,看上两个月再说。于是,我哥哥巴特尔每天反复看自己做的鞍子,琢磨来琢磨去,懂得了师傅的沉默。”可得出:第一次做好马鞍,师傅要求他观察两个月,懂得了师傅的沉默;“我哥哥巴特尔赶紧闭嘴,师傅亲自接过了那架旧鞍子。当这架旧鞍子起死回生,伴着主人满脸的欢喜离开车间之后,师傅教导了我哥哥巴特尔一一你少说话,你做的鞍子会说话。”可得出:看到师傅修理旧鞍子,学会了沉默而专心
24、致志;“我的哥哥巴特尔,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做他的鞍子。”可得出:继承师傅后,专心致志做鞍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赏析能力。要求学生从修辞,描写、遣词造句的角度赏析句子即可。结合“当暴风雪肆虐的夜晚,这声音汇入骏马的嘶鸣;当第一棵灰绿色的牧草钻出地面,这声音追赶着激荡的春雷。”分析“这声音追赶着激荡的春雷”采用了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敲打鞍具的声音经久不息,表现出哥哥一生对做马鞍的专注与执着,孜孜不倦,表达了作者的敬仰之情。【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段落作用的理解和把握,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结构上根据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同来区分。“你做的鞍子会说话一一我哥哥巴特尔把一生
25、的梦想,塞入了沧桑的岁月里。”从结构上分析:是承上启下。内容上,承接上文对哥哥一生做马鞍的总结。为下文描写哥哥学习做马鞍的经过并坚持一生做铺垫。【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把握。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根据文中情节可知人物形象。结合“师傅抬起头,看他一眼,什么都不说,照旧作手里的活儿。”可以得出:沉默寡言;“师傅随手把我哥哥巴特尔的处女作,置放在高高的壁炉台上。他说,你给我每天看一遍,看上两个月再说。于是,我哥哥巴特尔每天反复看自己做的鞍子,琢磨来琢磨去,懂得了师傅的沉默。”可以得出:教徒有
26、方;“当这架旧鞍子起死回生,伴着主人满脸的欢喜离开车间之后,师傅教导了我哥哥巴特尔一一你少说话,你做的鞍子会说话。”可以得出:精益求精。然后总结即可。【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围绕“文化传承”的分析。结合“我哥哥巴特尔一点儿都不慌乱,他相信只要草原和天空不分离,蒙古人就还在马背上,长调和史诗就还在蒙古人的血液里,自己做的鞍子就会有人要。”“到底是大自然唤醒了草原上的畜牧业,牧民之家纷纷剪断了阻挡马蹄的铁丝网,开始互助游牧。辽阔的草原回来了,无垠的大地回来了,再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们飞奔的心!马群如云从天而落,牧马人的嗯哨随风传送,四面八方的客人相约草原,
27、马鞍不仅恢复了它的实用功能,还作为一种光荣的象征,矗立在每一个有蒙古包的地方。”分析得出:马鞍是蒙古族人的精神象征(蒙古人就应该在马背上,文化应该在蒙古人的血液里),这种文化需要继承(需要被孩子知道),所以要去讲马鞍的故事。表现了哥哥巴特尔对民族文化、马鞍的热爱。【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你少说话,你做的鞍子会说话”。两个说话的含义不同。第一个说话,是用嘴说。第二个说话是引申义,是用鞍子的质量,品质证明。然后结合问题回答。第一问原因:结合“这个惯于在草原上四处飞跑的年轻人,完全不适应如此单调乏味的营生,他玩心太盛,不时走神,每每戳伤了手,然后就开始大呼小叫。师傅抬起头,看
28、他一眼,什么都不说,照旧作手里的活儿。”分析,让哥哥学会沉默,专心致志、内心安定。第二问,从精神象征,品质等方面分析。结合“马鞍不仅恢复了它的实用功能,还作为一种光荣的象征,矗立在每一个有蒙古包的地方。一代鞍具大师我哥哥巴特尔,他忙极了,每天都有人眼盯着他手里的凿子和身前的铁砧子,渴盼着脱颖而出的新鞍子。”得出:鞍子不需宣传,用品质诉说着一代手工者的专注;鞍子本身是蒙古文化的符号,它的存在是对文化的阐释。【点睛】段落位置不同,结构作用不同,表述语言有所不同。文章开头:引出下文,为作铺垫。营造了氛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文章中间: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出下文,为作铺垫。文章结尾:总结全文
29、,突出中心。阅读选文,回答问题。黛玉瞧瞧,又闭了眼坐着,喘了一会子,又道:"笼上火盆。"紫鹃打谅他冷。因说道:"姑娘躺下,多盖一件罢。那炭气只怕耽不住。"黛玉又摇头儿。雪雁只得笼上,搁在地下火盆架上。黛玉点头,意思叫挪到炕上来。雪雁只得端上来,出去拿那张火盆炕桌。那黛玉却又把身子欠起,紫鹃只得两只手来扶着他。黛玉这才将方才的绢子拿在手中,瞅着那火点点头儿,往上一搏。紫鹃唬了一跳,欲要抢时,两只手却不敢动。雪雁又出去拿火盆桌子,此时那绢子已经烧着了。紫鹃劝道:"姑娘这是怎么说呢。"黛玉只作不闻,回手又把那诗稿拿起来,瞧了瞧又搏下了。紫鹃
30、怕他也要烧,连忙将身倚住黛玉,腾出手来拿时,黛玉又早拾起,搏在火上。此时紫鹃却够不着,干急。雪雁正拿进桌子来,看见黛玉一搏,不知彳5物,赶忙抢时,那纸沾火就着,如何能够少待,早已烘烘的着了。雪雁也顾不得烧手,从火里抓起来搏在地下乱踩,却已烧得所余无几了。那黛玉把眼一闭,往后一仰,几乎不曾把紫鹃压倒。紫鹃连忙叫雪雁上来将黛玉扶着放倒,心里突突的乱跳。欲要叫人时,天又晚了,欲不叫人时,自己同着雪雁和鹦哥等几个小丫头,又怕一时有什么原故。好容易熬了一夜。(人民文学出版社第97回)17 .语段节选自»,作者是清朝小说家(人名)。18 .紫鹃和雪雁跟随黛玉多年,对黛玉相知甚深,紫鹃为什么不让黛
31、玉烧绢帕和诗稿?19 .“黛玉焚稿”是红楼梦中的经典情节,结合语段中具体的动作描写分析此时黛玉的心理?【答案】17.(1).红楼梦(2).曹雪芹18 .舍不得将黛玉的心血付之一炬,诗稿中寄托了黛玉对宝玉的爱,担心她烧掉诗稿后失去精神寄托而很快离开人世。19 .例如:“黛玉这才将方才的绢子拿在手中,瞧着那火点点头,往上一搏”,这几个焚绢的动作写出黛玉对爱情的绝望,万念俱灰。【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把握。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等,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原著的把握。要求学生结合原著内容回答即可。诗稿是黛
32、玉的极其珍贵的物品,上面记载着黛玉无数的心血,寄托了黛玉对宝玉的爱,已经成为黛玉重要的精神寄托。紫鹃跟随黛玉多年,知道其对黛玉的重要性。【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心理的揣摩。结合“黛玉只作不闻,回手又把那诗稿拿起来,瞧了瞧又搏下了。紫鹃怕他也要烧,连忙将身倚住黛玉,腾出手来拿时,黛玉又早拾起,搏在火上。”分析得出,此时黛玉已是万念俱灰,对和宝玉之间爱情充满了绝望之情。为了感受汉字的魅力,学校举行“我爱汉字”活动,请你参加。“佳:短尾鸟。20 .活动一:【探源释义】汉字很有趣。老师提供了辞海中“集”字“佳”部的注释:请你解释诗经“黄鸟于飞,集于灌木”一句中“集”的含义是什么?21 .活动二
33、:【妙联拾珠】对联很精妙。老师将宁波天一阁的一副对联“石潭白鱼出没,草屋老树相因依"隐去一字,请你选择正确的一项,补全上联,使之表现出鱼儿无拘无束的情态A.相B.自22 .活动三:【唇枪舌剑】辩论很精彩。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学生汉字书写能力正在退化,汉字正面临危机。请你就“电子产品是不是汉字危机的罪魁祸首”这一辩题,代表反方发表观点,并陈述理由。正方:我方的观点是电子产品是汉字危机的罪魁祸首,因为在没有键盘输入的时代,用笔写字可以强化人们的记忆,而如今键盘输入则让人们可以在多个候选的编码中选择所需的字,削弱了人们的书写能力,以致出现了“提笔忘字”现象。反方:【答案】20.活动一:鸟停
34、息在树上21.B23 .活动三:示例:我方的观点是电子产品不是汉字危机的罪魁祸首,因为电子产品本身没有错误,关键在于使用者过于依赖键盘输入汉字,而忽视对汉字的识记和书写。【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会意字的理解与掌握。会意字一般由几个部分组成,每部分都在一个象形字,合在一起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集的上半部分表示鸟,下半部分表示树,所以它的意思就是鸟停息在树上。【21题详解】题考查学生对诗词中重点字的理解与掌握。自的意思是自由,可以表现出鱼儿无拘无束的情态来,所以选Bo【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作答本题时,一是要观点明确,二是要言之有据,三是要说理有力。可作答如
35、下:我方的观点是电子产品不是汉字危机的罪魁祸首,因为电子产品本身没有错误,关键在于使用者过于依赖键盘输入汉字,而忽视对汉字的识记和书写。24 .作文(1)题目:藏在角落里的美好(2)阅读下面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吉姆罗恩总喜欢向周围人传授一条简单但又非常实用的方法一一向蚂蚁学习,因为它们有四部关于成功的哲学。第一部:深谋远虑。蚂蚁从不天真地认为夏天会永远持续下去,所以即使在盛夏,蚂蚁也积极地为自己储备冬天的食物。第二部:从不放弃。如果蚂蚁在行进时遇到阻碍,它们就会开始寻找另一条路线,且从不放弃,直到它们找到一条新的路线,奔向想去的地方。第三部:全力以赴。蚂蚁在整个夏天会为冬天准备多少食物呢?答案是:全力以赴,竭尽全力储备尽可能多的食物。第四部:积极进取。整个冬天,蚂蚁都在提醒自己,“冬天不会持续太久,我们很快就能到外面去。”于是,蚂蚁永远会在气温变暖的那一"天出去。这就是伟大的蚂蚁哲学的全部:深谋远虑,从不放弃,全力以赴并积极进取。这其中的任意一点都会对我们产生深远的影响。作文要求: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不少于600字【答案】藏在角落里的美好美,有时会在一与隅,只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萍乡市中医院产后心理评估与干预考核
- 泉州市中医院消化内科危急值报告闭环管理考核
- 芜湖市人民医院注射技术专项考核
- 厦门市人民医院终末期疾病综合诊疗考核
- 池州市中医院呼吸科医师抗生素合理使用专项授权考试题
- 舟山市中医院内分泌疾病精准医疗考核
- 九江市人民医院蛋白提取技术考核
- 泰州市人民医院腹腔镜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考核
- 莆田市中医院死胎处理与心理支持考核
-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测试(满分100)试卷及答案
- 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职业技能竞赛试题及答案
-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方案
- 妊娠期病毒性肝炎
- 操作工招聘分析报告
- 2024年中国邮政广西分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儿科护理学(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生活中的广告》课件
- 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消毒技术规范
- 食材配送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材解读】
- 高中毕业生登记表填写样表(四川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