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公开课获奖教案博客_第1页
桃花源记公开课获奖教案博客_第2页
桃花源记公开课获奖教案博客_第3页
桃花源记公开课获奖教案博客_第4页
桃花源记公开课获奖教案博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桃花源记公开课获奖教案博客这是桃花源记公开课获奖教案博客,是优秀的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桃花源记公开课获奖教案博客第1篇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并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现象。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教材分析:桃花源记是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诗人“以文为辞”,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这同他本人的经历有密切关系。他因厌恶统治阶级的腐朽和官场

2、的营私舞弊而三次辞去官职。生活虽然穷一点,但和老百姓一起生活,陶渊明深深感到心情放松愉快。正是在这种情感的驱使下,诗人以洗炼的笔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没有尘世羁绊的人间乐园世外桃源。这篇文章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故事性强,颇具传奇色彩。其次,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全文笼罩着似有若无的神秘虚构的色彩。最后文章的语言优美隽永,琅琅上口,值得品味。因此,我觉得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为: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2.使学生理解本文写作的顺序、详略,体会优美、精炼的语言。3.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教学设想:学习文言文得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来不得半点的偷工减料。同时,

3、学习起来又不能过于琐碎、教条,还得动脑筋让学生在积累基础知识之余,感受到学文言文的乐趣。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的文章更是要在读中去体会它的美,在说中去挖掘它的美。因此,我准备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指导学生“美美地读”“美美地品”“美美地说”“美美地听”,力争通过这些环节使学生感受本文的意境之美,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习的能力。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欣赏图片)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脑海中会想到哪个成语?(引出“世外桃源”)“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包含着一个神奇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是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

4、乐而美好的地方。后来,人们便利用“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比喻生活安乐、环境优美的理想境界,现在也用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这篇课文是怎样具体描绘桃花源美好境界的?作者为什么创设这么一个理想的美好境界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2.板书桃花源记,齐读课题。桃花源记的主体本是“诗”,而“记”仅是诗的一个序言,一个注脚,原题是桃花源诗并记。但因为这个“记”有着生动的故事,完整的结构和完美的表达形式,所以它不但独立成篇,而且比“诗”流传更为广泛,更为人们所喜爱。二、作者简介,了解背景1.交流作者的有关资料(生先说,师后补充)。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字元亮

5、,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外祖父都做过官。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2.写作背景。此文作于宋永初二年(421年

6、),当时陶渊明约57岁。他拒绝了东晋政府的征招,又拒绝同刘裕宋政权的合作,作桃花源诗并记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1. 诵读课文(1)范读课文,清楚(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等)、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子等),要求学生认真听清,仔细记。(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朗读要求:字音要读准。句读要分明。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3)指名读,学生

7、或老师进行点评。(4)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桃源意境。2. 感知课文(1)文章以 为线索,以 为顺序,从 桃花源,到 桃花源,再到 桃花源(或 桃源 桃源 桃源 桃源桃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明确: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发现访问离开(或发现进入作客辞别再寻)(意思对即可)。(2)请用简单的语言讲讲这个故事,并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四、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1. 结合注释了解文意,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并质疑。2. 重点掌握:(1)书中注释及补充的重点字词(2)古今异义字词鲜美 古:鲜艳美丽 今:(味道)新

8、鲜交通 古:交错相通 今:指运输事业妻子 古:妻子和儿女 今:专指男子的配偶无论 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连词,不管绝境 古: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不足 古:不值得 今:不充足,不满如此 古:像这样 今:这样延 古:请 今:延长.延伸(3)通假字 要:通“邀”,邀请。(4)一词多义舍:舍弃 房子 乃:于是,就 竟然具:都 详细地 志:作标记 所作的标记遂:终于 于是,就 寻:寻找 随即,不久(5)同义词具、悉、咸、皆:都 缘、扶:沿着 云、道:说 乃、遂:于是(6)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鸡犬相闻、怡然自乐、无人问津等。3.课文翻译,讲述桃源故事。五、本课回顾,各说收获这节课

9、学到现在,相信大家都有收获,请你将本课所采摘的知识之果与大家分享吧!六、布置作业 ,巩固迁移1. 查字典,弄清文中成语的意思。2. 用现代汉语把桃花源记改写成一个故事,或就其中的某个部分,加以想像,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3. 练习背诵课文,能背多少是多少,尽自己最大努力。板书设计桃花源记(陶渊明)线索:渔人的行踪 顺序:时间渔人缘溪行,欲穷桃花林(发现)舍船从口入,欣赏桃源景(进入)应邀得酒食,了解桃源人(访问)既出说如此,不复得其路(离开,再寻)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1. 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如作者、字词句的意思和用法、线索、顺序、故事内容等方面。2. 展示背诵成果,此时的你,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什

10、么样的世界?二、品读课文第一段:故事开端,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豁然开朗。 渔人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他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 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 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3.如此奇异幽雅的环境,假如你来到这里,你会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断呢?(学生大胆想像,尽

11、情诉说。)第二、三段:故事的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1.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鸡犬相闻。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作者的这些描写叙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社会?作者写这个理想的社会有什么用意?(一个和平安宁、丰衣足食、人人劳动、安居乐业的社会。 这个理想的社会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了鲜明对比。现实社会生活中,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安宁的景象。作者明写桃花源,暗里却在讥讽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3.你能用一句诗句来概括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的感受吗

1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4.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5.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为何“不复出”?(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复出”说明桃花源人安居乐业,也反映了他们饱受战乱之苦,对外界的战乱抱“厌而远之”的态度。)6、村人“皆叹惋”,是为什么?当渔人要离开时,桃源人为何嘱咐“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句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因桃源不易被外人发现,加

13、之桃源人“不复出”“与外人间隔”,故为世上的动乱黑暗、秦朝以后的朝代变化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 这一句为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埋下了伏笔。)第四、五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1. 渔人既然“处处志之”,但“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不矛盾,这样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 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读者的惋惜之情,从而更加向往这美丽的世外桃源。)2.

14、 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最后一节写刘子骥是否多余?(像刘子骥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听到后,也高兴得想去探访,可见真实极了!这一节对桃花源令人向住和不可寻觅作了渲染,使人产生确有其事的真实感,增强了表达效果。)3. 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 “不足为外人道也”)三、鉴赏写作特色、体悟主旨1.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序,线索清楚,重点明确,详略分明。本文重点是作者借“桃花源”以表达社会感想,所以中间部分对桃花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详细描写,而对“忽逢桃花林”和归来得寻“遂迷”“未果”的传奇性开头、结尾,则写得清晰简略。2. 课文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有什么特点?请具体谈谈。(情节的曲折、跌宕。表

15、现在:渔人迷路了,会怎样?桃花林又大又美,是个神奇之地。渔人“欲穷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道路扑逆迷离,引人好奇:里边到底有什么?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人们的生活为何这般自由幸福?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为什么人们再寻桃花源却屡屡无功而返?这些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使课文情节充满曲折离奇之感,读者也随之兴趣愈浓。)3.你是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这一理想社会的?(言之有理即可,如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愿望的寄托。)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1. 有人说陶渊

16、明定作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2. 亲历桃源:假如你亲身到了桃花源,请展开想像,描述一个特定情境,展现桃源之美。板书设计桃花源记(陶渊明)发现桃花源: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景色优美)进入桃花源:所见:土地平旷怡然自乐。 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不复出焉(环境良好、生活安定)桃花源记公开课获奖教案博客第2篇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并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现象。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学习文章

17、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教材分析:桃花源记是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诗人“以文为辞”,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这同他本人的经历有密切关系。他因厌恶统治阶级的腐朽和官场的营私舞弊而三次辞去官职。生活虽然穷一点,但和老百姓一起生活,陶渊明深深感到心情放松愉快。正是在这种情感的驱使下,诗人以洗炼的笔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没有尘世羁绊的人间乐园世外桃源。这篇文章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故事性强,颇具传奇色彩。其次,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全文笼罩着似有若无的神秘虚构的色彩。最后文章的语言优美隽永,琅琅上口,值得品味。因此,我觉得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为:1.

18、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2.使学生理解本文写作的顺序、详略,体会优美、精炼的语言。3.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教学设想:学习文言文得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来不得半点的偷工减料。同时,学习起来又不能过于琐碎、教条,还得动脑筋让学生在积累基础知识之余,感受到学文言文的乐趣。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的文章更是要在读中去体会它的美,在说中去挖掘它的美。因此,我准备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指导学生“美美地读”“美美地品”“美美地说”“美美地听”,力争通过这些环节使学生感受本文的意境之美,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习的能力。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

19、欣赏图片)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脑海中会想到哪个成语?(引出“世外桃源”)“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包含着一个神奇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是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后来,人们便利用“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比喻生活安乐、环境优美的理想境界,现在也用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这篇课文是怎样具体描绘桃花源美好境界的?作者为什么创设这么一个理想的美好境界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2.板书桃花源记,齐读课题。桃花源记的主体本是“诗”,而“记”仅是诗的一个序言,一个注脚,原题是桃花源诗并记。但因为这个“记”有着生动的故

20、事,完整的结构和完美的表达形式,所以它不但独立成篇,而且比“诗”流传更为广泛,更为人们所喜爱。二、作者简介,了解背景1.交流作者的有关资料(生先说,师后补充)。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外祖父都做过官。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

21、居生活。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2.写作背景。此文作于宋永初二年(421年),当时陶渊明约57岁。他拒绝了东晋政府的征招,又拒绝同刘裕宋政权的合作,作桃花源诗并记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1. 诵读课文(1)范读课文,清楚(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

22、速适中等)、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子等),要求学生认真听清,仔细记。(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朗读要求:字音要读准。句读要分明。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3)指名读,学生或老师进行点评。(4)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桃源意境。2. 感知课文(1)文章以 为线索,以 为顺序,从 桃花源,到 桃花源,再到 桃花源(或 桃源 桃源 桃源 桃源桃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明确: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发现访问离开(或发现进入作客辞别再寻)(意思对即可)。(2)请用简单的语言讲讲这个故事

23、,并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四、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1. 结合注释了解文意,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并质疑。2. 重点掌握:(1)书中注释及补充的重点字词(2)古今异义字词鲜美 古:鲜艳美丽 今:(味道)新鲜交通 古:交错相通 今:指运输事业妻子 古:妻子和儿女 今:专指男子的配偶无论 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连词,不管绝境 古: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不足 古:不值得 今:不充足,不满如此 古:像这样 今:这样延 古:请 今:延长.延伸(3)通假字 要:通“邀”,邀请。(4)一词多义舍:舍弃 房子 乃:于是,就 竟然具:都 详细地 志:作标记 所作的标记遂:终于 于是,就 寻:寻

24、找 随即,不久(5)同义词具、悉、咸、皆:都 缘、扶:沿着 云、道:说 乃、遂:于是(6)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鸡犬相闻、怡然自乐、无人问津等。3.课文翻译,讲述桃源故事。五、本课回顾,各说收获这节课学到现在,相信大家都有收获,请你将本课所采摘的知识之果与大家分享吧!六、布置作业 ,巩固迁移1. 查字典,弄清文中成语的意思。2. 用现代汉语把桃花源记改写成一个故事,或就其中的某个部分,加以想像,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3. 练习背诵课文,能背多少是多少,尽自己最大努力。板书设计桃花源记(陶渊明)线索:渔人的行踪 顺序:时间渔人缘溪行,欲穷桃花林(发现)舍船从口入,欣赏桃源景(进入)应邀得酒食,

25、了解桃源人(访问)既出说如此,不复得其路(离开,再寻)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1. 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如作者、字词句的意思和用法、线索、顺序、故事内容等方面。2. 展示背诵成果,此时的你,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二、品读课文第一段:故事开端,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豁然开朗。 渔人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他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 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

26、的自然景色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 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3.如此奇异幽雅的环境,假如你来到这里,你会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断呢?(学生大胆想像,尽情诉说。)第二、三段:故事的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1.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鸡犬相闻。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作者的这些描写叙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社会?作者写这个理想的社会有什么用意?(一个和平安宁、丰衣足食、人人劳动、安居乐业的社会。 这个理想的社会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了鲜明对比。现实社

27、会生活中,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安宁的景象。作者明写桃花源,暗里却在讥讽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3.你能用一句诗句来概括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的感受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4.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5.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为何“不复出”?(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复出”说明桃花源人安

28、居乐业,也反映了他们饱受战乱之苦,对外界的战乱抱“厌而远之”的态度。)6、村人“皆叹惋”,是为什么?当渔人要离开时,桃源人为何嘱咐“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句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因桃源不易被外人发现,加之桃源人“不复出”“与外人间隔”,故为世上的动乱黑暗、秦朝以后的朝代变化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 这一句为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埋下了伏笔。)第四、五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1. 渔人既然“处处志之”,但“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不矛盾,这

29、样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 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读者的惋惜之情,从而更加向往这美丽的世外桃源。)2. 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最后一节写刘子骥是否多余?(像刘子骥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听到后,也高兴得想去探访,可见真实极了!这一节对桃花源令人向住和不可寻觅作了渲染,使人产生确有其事的真实感,增强了表达效果。)3. 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 “不足为外人道也”)三、鉴赏写作特色、体悟主旨1.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序,线索清楚,重点明确,详略分明。本文重点是作者借“桃花源”以表达社会感想

30、,所以中间部分对桃花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详细描写,而对“忽逢桃花林”和归来得寻“遂迷”“未果”的传奇性开头、结尾,则写得清晰简略。2. 课文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有什么特点?请具体谈谈。(情节的曲折、跌宕。表现在:渔人迷路了,会怎样?桃花林又大又美,是个神奇之地。渔人“欲穷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道路扑逆迷离,引人好奇:里边到底有什么?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人们的生活为何这般自由幸福?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为什么人们再寻桃花源却屡屡无功而返?这些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使课文情节充满曲折离奇之感,读者也随之兴趣愈浓。)3.你是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

31、“世外桃源”这一理想社会的?(言之有理即可,如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愿望的寄托。)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1. 有人说陶渊明定作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2. 亲历桃源:假如你亲身到了桃花源,请展开想像,描述一个特定情境,展现桃源之美。板书设计桃花源记(陶渊明)发现桃花源: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景色优美)进入桃花源:所见:土地平旷怡然自乐。 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不复出焉(环境良好、生活安定)离开、再寻桃花源:不足为外人道也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似有而无、理想

32、社会)桃花源记公开课获奖教案博客第3篇一、想一想,提取词句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名篇桃花源记。前面,我们通读了文章,疏通了文意。现在,老师考考大家,请大家合上书想一想:文中描写桃花源景象的词句有哪些?生:“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生:“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师:“其中往来种作”中的“种”,应该读作“zhng”。生:“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屏显。生齐读。)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设计意图:筛选提取描写桃花源景象

33、的词句,明确研读对象。)二、找一找,理解词句师:依据这些词句,老师特意画了一幅插图,想考一考大家对词句的理解。同学们找一找图中哪些地方画得与原文有出入。(屏显。)【获奖课例】桃花源记教学实录(生认真观察插图,相互交流后发言。)师:同学们都在跃跃欲试。看来,你们都有自己的发现。谁来说说?生:土地画错了。文中是“土地平旷”,“平旷”的意思是“平坦开阔”,图中的土地却是有高有低,凹凸不平。师:观察得很仔细。(屏显。)平旷,平坦宽阔。生:房屋也画错了。文中是“屋舍俨然”“,俨然”的意思是(生皱眉,思考)反正图中的房屋画得横七竖八,与原文不符。师:谁来帮帮他?生:“俨然”的意思是“整整齐齐”,“然”应解

34、释为“的样子”,“俨然”可以翻译成“整齐的样子”。师:你对“俨然”一词的理解很到位。(屏显。)俨然,整齐的样子。师:还有哪儿画错了呢?生:田间的小路也画错了。文中是“阡陌交通”,田间的小路应该是交错相通。图中的小路并没有交错。师:“交通”这个词我们很熟悉。不是指交通运输吗?比如,城市交通、交通工具等。生:不是。现在,“交通”是一个词,指交通运输。古代,“交通”是两个词,翻译为“交错相通”。(屏显。)交通,古时由两个词“交”“通”组成,意为“交错想通”;现在是一个词,指交通运输。师:这种古今词义变化的现象,叫作生(齐):古今异义。师:文中还有哪些词是“古今异义”词?生(杂):“妻子”“鲜美”“无

35、论”“绝境”(屏显。)古今异义词语古义今义 交通 妻子 鲜美 无论 绝境师:现在,我们一起梳理一下这些古今异义词。谁来说第一个?“妻子”生:“妻子”的今义是“男子的配偶”,古义是“妻子和儿女”。师:第二个“鲜美”。生:“鲜美”出自“中无杂树,芳草鲜美”。“鲜美”,现在是一个词,指“味道好”;古时是两个词,应翻译为“鲜艳美丽”。师:你能把词语还原到语境中去解释,非常好!下一个。生:“无论”出自“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无论”,现在是一个关联词,相当于“不管”“不论”;古时也是一个词,常翻译为“不要说,更不用说”。师:非常好。最后一个,谁来?生:“绝境”出自“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

36、邑人来此绝境”。绝境,今义是“没有出路的困境;进退维谷的境地”,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设计意图:以词语的今义引发学生思考,进一步明确“交通”的古今含义,梳理归纳“古今异义”词。)师:同学们找得非常准。学习文言文,我们一定要注意积累文言词句,关注文言现象。还有哪儿有问题?生:人们劳动的地点也错了。“其中往来种作”中的“其”是代词,代指前面提到的良田。人们应该在田里劳动。师:“其”指代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呢?生:“其中往来种作”中的“其”指代的不是田里,而是整个桃花源。文章从土地平旷开始描写桃花源内的景象,无论是桃花源内的自然景观,还是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情景,都是在整个桃花源内进行的。所以

37、,这里的“其”指代的是“桃花源”。师:“其”这个词在文言文中很常见,通常指代语境中提到的人或物。比如,后文中的“既出,得其船”。结合语境,这句中的“其”指代的是什么?生(齐):渔人。(设计意图:指导、明确“其”指代的内容,掌握“其”的用法,并指导学生依据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师:图中还有哪儿画错了?生:老人的表情错了。由“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看出老人和小孩都很安闲快乐。老人也应该是快乐的。可是,图上的老人却很忧愁。师:哪个词的意思是“都”?生:“并”。师:文中还有表示“都”的词吗?生:“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的“悉”。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中的“咸”。生:“皆出酒食”和“皆叹惋”中

38、的“皆”。师:“并”“悉”“咸”“皆”,都有“全,都”的意思。它们的使用,不仅避免了重复,而且还使文章的词句更富于变化。(设计意图:梳理文中表示“都”的同义词,帮助学生对文言词语进行归类。)师:分类归纳整理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这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水滴石穿,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自然会提高。三、说一说,品析词句1.品读词句,一探桃源。师:理解了词句的含义,我们再来看作者通过这些词句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桃花源。同学们读一读,品一品,并说一说这些词句写了怎样的桃花源,描绘了桃花源人怎样的生活。大家可以采用这样的语言表达形式(屏显。)语言形式:从“_”中,我读出了桃花源的“_”。(设计意图:在

39、巩固词句翻译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相关词句描绘的桃花源的景象,理解作者描绘的桃花源人的生活。)生: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一句中,我读出了桃花源的“美”。肥沃的土地,整齐的房屋,美丽的池塘,还有桑竹等绿色的植物,充满了田园气息。生: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中,我读出了桃花源的“静”。清晨,不时传来几声鸡叫声、犬吠声,村落间都能听到。“闻”的意思是“听”,是这个词写出了桃花源的宁静。师:到底是哪个词写出了宁静?(师范读“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重音落在“相”上。)生:我觉得是“相”这个词写出了桃花源的宁静,重点不在“闻“,而是能相互听见。是几声鸡叫、狗吠衬托出了乡村的宁静

40、。师:非常好!正是因为宁静,我们才听到了鸡鸣狗叫的声音。正是因为有一两声鸡鸣、一两声犬吠,才衬托出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南朝诗人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维鹿柴中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都采用了这种以动衬静的手法。还有吗?生: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我读出了桃花源的“快乐”。老人和小孩都很安闲快乐。师:老人长寿,小孩快乐。除了这些,你还读出了什么?请大家关注“怡然”这个词。生:“怡然”的意思是“安适的样子”。老人之所以长寿,是因为他们生活得悠闲、安适。(设计意图:抓住“怡然”这个关键词,引导学生从词语的含义入手解读人们的生活状态。)2. 出示背景,再探桃源。师:通过品

41、读词句,我们看到了桃花源的美丽、宁静,以及人们的生活悠闲、自在。那误入桃花源的渔人看到这些景象会有怎样的感受呢?现在,我们一起步入东晋太元年间。(配乐,屏显背景资料,画外音诵读。)太元,东晋孝武帝年号(公元376-396年)。期间,政治极度腐败,统治集团内部生活荒淫,互相倾轧,赋税徭役繁重,战争频发,短短21年就爆发大小战争60场,结果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杜甫羌村其三)师:谁能解释一下这两句诗的意思?可以小组讨论后回答。(生思考,小组讨论交流。)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意思是“士兵的尸骨暴露在荒野中,方圆千里之内没有鸡叫的声音”。(一生犹

42、豫片刻后举手提问。)生:老师,“兵革”好像应该是指“兵器、铠甲之类的装备”,怎么能用“未息”呢?“没有休息”,说不通呀?师:“兵革”字面上是指“武器和铠甲等装备”,但是也可以指代(有几个学生举手。)师:有同学知道。谁来帮帮他?生:老师,这里的“兵革”可以指代“战争”。“兵革既未息”是说战争还没有停止,所以才“儿童尽东征”连孩子也要被迫上战场。(生感叹,面带忧戚。)师:窥一斑而知全豹,借助这两句诗,同学们想象一下东晋太元年间的景象。生:我看到了荒野。战争过后,很多人都死了,尸骨散落在荒野上,千里之内荒无人烟,连鸡叫的声音都听不到,一片死寂。师:你看到的是战争结束后的图景。生:我看到了村落。战争久

43、久不能停止,官府又派人来抓壮丁,就连年幼的孩子都不放过。老幼妇孺,痛哭失声。师:你看到的是村落间的景象。(一生举手。)师:请你来发言。生:老师,我想到了杜甫的石壕吏。“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师:你能解说一下吗?生:老妇人家里有三个儿子,都被抓去当兵了,一个儿子写信来说,其他两个儿子都战死了。老妇人还来不及伤心,官府又来抓人了,老爷爷只能翻墙逃走,老妇人只能跟随官吏连夜赶到军营去做饭。家里只留下儿媳和还在吃奶的孩子。这样的日子,老百姓真的很痛苦。(生倾听,面带同情。)师:这位同学知识面很广。看来,他平时很喜欢阅读。“兵革

44、既未息,儿童尽东征”也是杜甫的诗句,表现的也是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灾难与苦痛。生:屏显背景资料中说,东晋太元年间,短短21 年就爆发大小战争60 场。在这样的社会中,老百姓只能过着家破人亡、颠沛流离的生活。师:非常好!只有了解了作者所处的时代,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为什么会写下这样的桃花源。如果你是那位来自战乱中的渔人,看到桃花源内的景象,最惊叹的是什么呢?(设计意图:了解时代背景,以渔人的视角反观桃花源,加深学生对“桃花源理想”的理解。)生:如果我是渔人,看惯了荒野的白骨,最惊叹的就是“良田美池,阡陌交通”。师:是啊!竟然还有这样美丽、和平的乡村!生:如果我是渔人,听惯了交战的声音,最惊叹的就是

45、“鸡犬相闻”。师:不错,抓住了声音的对比。生:如果我是渔人,看惯了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最惊叹的就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让老人和孩子快乐地生活,一直以来都是古代先贤的社会理想。(设计意图:变换角度,借渔人的视角重新审视桃花源的景象,解读桃花源人生活的可贵。)四、比一比,寻根求源师:对于来自乱世的渔人来说,桃花源里的和平、宁静是多么可贵呀!那现实生活中,东晋士人又有怎样的理想呢?我们先一起看看成书于晋的海内十洲记中的记载。(屏显。师读。)瀛洲在东海中,地方四千里。大抵是对会稽(kui j),去西岸七十万里。上生神芝仙草,又有玉石,高且千丈,出泉如酒,

46、味甘,名之为玉醴泉。饮之数升,輙醉令人长生,洲上多仙家。海内十洲记师:谁来说说东晋士人心目中理想社会的样子?(生思考,交流。)生:东海里,有一个岛叫“瀛洲”,占地四千里,离西岸七十万里,上面生长着灵芝和仙草,还有玉做的石头,有一千丈高。那里出产的泉水像酒一样,味道甘甜,叫玉醴泉,喝几升泉水,很容易就醉了,可以让人长生不老,瀛洲上住着许多神仙。师:这位同学的理解非常到位。瀛洲这个东晋士人心中的理想境界像仙境。那里有让人长生不老的泉水,还有各种奇花异草。说到这里,老师想问:同样是在东晋,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与“瀛洲”最大的区别在哪儿呢?(生议论纷纷。)生:瀛洲充满神话色彩,可望而不可及。它地处东

47、海,有七十万里之遥,凡人根本无法到达。它的泉水像酒,味道甘美,喝了就能长生不老,羽化成仙,太梦幻了。师:那桃花源呢?生:桃花源充满田园气息,良田、美池、桑竹,这些景象仿佛就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及,更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师:一个梦幻,一个现实,差别如此之大。那么,陶渊明为什么要写下这样的桃花源呢?(生小组讨论交流。)生:我认为,陶渊明隐居田园16载,他在田地里劳作,过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生活,所以他笔下的桃花源才会充满农村的田园气息。师:这位同学结合我们前面提到的归园田居中的诗句理解,非常好。谁还有补充?生:刚才我们了解了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战乱频繁,民不聊生。正因为现实生活如此残酷,所以他笔下的桃花源才呈现出和平、宁静的特点。师:能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真的很棒。(设计意图:通过对比瀛洲与桃花源理解桃花源的象征义代表了黎民百姓的共同理想。)师:这样美的桃花源,这样的桃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