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案 (2)_第1页
再别康桥教案 (2)_第2页
再别康桥教案 (2)_第3页
再别康桥教案 (2)_第4页
再别康桥教案 (2)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扶余市新万发镇中学 张广宇一学习目标: 感受诗歌之美二学习重难点: 感受诗歌意境之美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活动过程:(一)定向示标古人云:“默然伤魂者,唯别而已矣”。有“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苦涩;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的沉重,也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豁达,更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凄美。今天,我们来领略一下现代诗人笔下的离别之情,走进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出示学习目标(二)自学指导: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徐志摩在现代文坛上是一个较惹人注目的诗人,因为他的才华横溢,也因为他的随性不受约束的情感生活。首先让我们认识一下作者。)2.听朗诵

2、录音,解决生字、停顿问题。3.有感情朗读,在读中感受诗歌内容。(三)自学督查:1. 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人,曾在英美留学,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教授,与胡适等人成立新月社。曾用笔名南湖、云中鹤等。写作背景:康桥,即剑桥。作者曾在这里留学并称此段人生经历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徐志摩的灵性,更是唤醒了久蜇在徐志摩心中诗人的天命。1928年,徐志摩第三次回到母校,望着久违的熟悉的校园,回顾着自己在这里的美好时光,些许留恋,些许惆怅,些许温暖于是在归国途中写下了此篇传世之作。(四)导学释疑:新月派诗人闻一多主张诗歌三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请从“三美”角度

3、来赏析再别康桥的美之所在。(五)合作探究:1.建筑美:(强调“节的匀称、句的整齐”外观结构,视觉感受)该诗共 七 节, 四 行一节,每节两句。单行、双行错开一字排列,每字字数基本为 六、七 字。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首尾两节 回环呼应 ,又给人整体之美。2音乐美:(主要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音律,听觉感受)a.押韵b.逐节换韵,给人以跳跃感。c.首位回环复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3.绘画美:(诗歌语言要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第一节:挥手作别图(昏黄)问:想象诗人与母校依依惜别的场景,细读诗句,你觉得诗人像什么? 一个宁静的夕阳晚照的黄昏,诗人站在康桥上与

4、母校依依惜别,三个“轻轻的“,使我们感觉诗人仿佛一阵清风,轻轻的来了,又悄无声息的荡去。知道他来过的,仿佛只有天边的那多云彩了。第二节:金柳荡漾图(金红)a 为什么是金柳?(与夕阳相照,且柳有送别之意。)b 修辞?本体喻体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把金柳比作新娘,盖着红盖头、穿着喜庆且随风摆柳,身姿摇曳。)c 水面波动,柳树的倒影荡漾在水面,为什么作者却说荡漾在他的心头?(表现诗人对康河柔波的无限喜爱。)第三节:青荇招摇图(翠绿)a. 怎样理解“油油”?(光润、绿得发亮,像涂了胭脂。例:“树叶儿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朱自清春)b. “招摇”?(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水草在水中无拘无束、自在逍遥的

5、状态。)c. 在康河的柔波里,作者为何甘心做一条水草?(小草在作者眼中呈现的那份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心向往之的境界,同时也表现了世人对母校的依恋之情。)第四节:梦满清泉图(色彩斑斓)a. “那不是清泉,是天上虹”修辞?相似之处?(比喻。颜色相似,夕阳照在水面上,把水面染得通红,仿佛天上的彩虹。例:“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b. 如何理解“揉碎在浮藻间”?(因为浮躁漂散在水面上,是零碎的,似乎把水面切割成无数块,把水面揉碎一样。)c. “彩虹似的梦”?(夕阳的余辉照射在水藻四散的水面上,色彩斑斓,彩虹似的色彩,如梦如幻。)第五节:寻梦放歌图(星辉斑斓,动态美)a. “满载一

6、船星辉”?(化无形为有形。例:“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静影沉璧,浮光耀金”范仲淹岳阳楼记)b. 作者为什么要放歌?(情绪达到极致,狂态尽显,几近痴迷,此处是作者情绪的高潮,也是本诗歌的高潮。)第六节:康桥沉默图a. 又为何“不能放歌”而选择“沉默”?(因为此时的康桥一片宁静祥和,仿佛是诗人精心呵护的一个美梦,诗人沉醉其中,生怕梦境受到丝毫破损而不复存在。)第七节:洒脱告别图(昏黄) 首尾照应,回到了开篇的告别,轻轻地来,悄悄地走。没有回顾,并且“不带走一片云彩”,惆怅却又飘逸洒脱。小结:本来很一般的景物在世人眼中为什么会变得如此美好? “一切景语皆情语”,因为这些景物寄予了作者对于康桥的无限留恋。物象+情感=意象。意象叠加构成的画面所烘托出的艺术境界、氛围我们称之为意象。所以我们与其说这首诗歌的绘画美,不如说其意境很美。结束语: 徐志摩曾说过:“我们双手空着来到人间,当我们滑进坟墓的时辰,金钱和功名像一缕青烟,散的无影无踪。唯有美,不死在人间。”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为参加好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