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自然环境概述_第1页
全球自然环境概述_第2页
全球自然环境概述_第3页
全球自然环境概述_第4页
全球自然环境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全球自然環境概述全球自然環境概述一全球海陸分布m地球表面約有71是海洋,29為陸塊,其中大部分的陸塊位在北半球。m海洋主要有太平洋、印度洋及大西洋,以太平洋的水域最大,約占地表總面積的1/3。m大陸q 面積較大的陸塊稱為大陸。q 主要大陸:歐亞大陸、非洲大陸、美洲大陸、澳洲大陸及南極大陸。m 洋流q洋流:大洋表層的海水,常年以固定的方向與速度而流動的現象。q主要成因:風吹所致。q依性質可分v 暖流:暖水域流向冷水域。v 寒流:由冷水域流向暖水域。全球洋流分布圖二全球主要地形m地形的形成:地表的地殼是由許多的板塊與板塊之間不斷地碰撞、擠壓拼合而成。m山地q 分布:全球主要山地大致分布在環繞太平洋

2、兩岸的南北向地帶。q 走向:略呈東西向橫貫亞洲、歐洲南部和非洲北部的地區。q 特色:兩大地帶是現在世界上火山和地震活動最劇烈的地區。q 世界最長的山地:美洲的洛磯山脈與安地斯山脈串連。q 世界最高的山峰:喜馬拉雅山脈主峰 珠穆朗瑪峰居冠,海拔高度約8,848公尺,為地表的最高點。m 高原q主要分布在亞洲中西部與美洲大陸一帶。q以中國的青藏高原最高,面積最大的是南美洲的巴西高原。m 平原q全球平原的分布甚為廣泛,以北美中央大平原、由西歐延伸至俄羅斯的歐洲大平原、亞洲東側平原等較具代表性。m 盆地q定義:四周為山丘環繞,且相對高度有明顯落差的地形稱為盆地。q例子:中國的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非洲的

3、剛果盆地、南美的亞馬孫盆地等。m 丘陵q分布:丘陵常介於平原與高原、山地間的過渡地帶。q例子:較具代表性的有中國華南地區的丘陵以及德國中部至東歐一帶的起伏坡地等。三全球主要氣候類型與分布m影響氣候的因素:緯度、地形、洋流及距海遠近等因素。m全球氣候依緯度可分為熱帶、溫帶及寒帶三大類。全球氣候類型分布圖m 熱帶氣候區q熱帶氣候區位於赤道附近,因太陽長期近乎直射,終年高溫,雨量豐沛。q依緯度高低可分為v 熱帶雨林氣候(赤道兩側) 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年溫差小。 午後對流雨是固定的天氣現象。v 熱帶莽原氣候(近回歸線) 乾溼季分明,雨量集中夏季,最高溫往往出現在雨季來臨前的乾季末期。 回歸線附近的

4、副熱帶氣候區,因受副熱帶高氣壓籠罩,乾燥少雨,多呈草原或沙漠景觀。m 溫帶氣候區(位於30-60度的中緯度地區)q溫帶海洋性氣候v 分布:位於緯度40-60度的大陸西側。v 特色:終年西風吹拂,四季有雨,尤以沿海地區降水較多,年溫差皆較內陸小。q溫帶地中海型氣候v 分布:位於緯度30-40度的大陸西岸。v 特色:夏季時受到副熱帶高氣壓籠罩,氣流下沉,不易降水,是為乾季;冬季時西風自海上帶來水氣,是主要的降水季節,呈現 夏乾冬雨的特徵。地中海型氣候冬夏氣壓帶分布圖q溫帶大陸性氣候v 分布:居溫帶海洋性氣候區東側。v 特色:距海愈遠,雨量愈少且集中夏季,年溫差較大,若因山地阻隔或深入內陸,水氣稀少,往往出現沙漠景觀。m 寒帶氣候區q寒帶氣候區全年低溫,大多為最暖月均溫低於10的極地氣候。q緯度最高的兩極地帶,地表終年冰雪覆蓋。q北緯50-60度附近的歐亞大陸與北美洲地區,屬副極地氣候,冬夏溫差可達60以上。m 季風氣候區q分布:亞洲的東部和南部。q成因:海陸分布因素所產生的季風現象。亞洲季風變化示意圖四變動的地球m地球的自然環境處於一種動態的平衡,如四季的交替、日夜的長短,都是以年為週期的變化現象。m地球在各緯度所表現的風帶,也會在一年中隨著太陽照射角度而變化。m變動週期較為長久的變化現象,短時間內是不易察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