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微生物病毒细菌放线菌真菌原生动物 原核生物界 原生生物界真菌界 病毒界一、培养基 1.概念:人们按照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2.种类(1)按物理状态来分:·固体培养基:不加凝固剂,用于工业生产。·液体培养基:加凝固剂(如琼脂),用于微生物分离、鉴定,活菌数,保藏菌种等。(琼脂是一种从红藻中提取出的多糖,在98°C以上熔化,44°C以下凝固,在常规培养条件下呈固态。琼脂中的多糖不易被微生物分解,所以一般不用做碳源。)(2)按功能来分:·选择培养基: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
2、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生长。用于培养、分离出特定的微生物。常见选择培养基如下: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 分离酵母菌、霉菌等真菌加入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 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加氮源的无氮培养基: 分离固氮菌不加含碳有机物的无碳培养基: 分离自养型微生物加入青霉素等抗生素的培养基: 分离导入了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鉴别培养基: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用于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可用伊红美蓝培养基鉴别饮用水或乳制品中是否有大肠杆菌。若有,菌落呈深紫色并带有金属光泽。)(3)按成分来分:·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3.
3、培养基的营养要素 不管哪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和氮源、 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另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例如:生长因子(即细菌生长必需,而自身不能合成的化合物,如维生素、某些氨基酸、嘌呤、嘧啶)以及氧气、二氧化碳、渗透压等的要求。例如,乳酸杆菌需添加维生素,霉菌时需将pH调至酸性,细菌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厌氧微生物需无氧条件。 (1) 碳源:构成生物细胞、生物体及细胞代谢产物,有些为异养生物提供能量。主要来源与CO2、NaHCO3等无机化合物和糖类、脂质、花生粉饼、石油等有机化合物。(2) 氮源: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及含氮代谢产物,也可为异氧微生物提供能源。主要来源于N
4、2、NH3、铵盐、硝酸盐等无机化合物和尿素、牛肉膏、蛋白胨等有机化合物(3) 生长因子:可作为酶与核酸等的组成成分,主要有维生素、氨基酸、碱基等。(4) 水分:良好的溶剂、细胞生活及生化反应的介质、参与物质运输及参与生化反应的反应物。(5) 无机盐:细胞组成成分,生命调节物质,自养菌的能源或其他营养来源,酶的激活剂。二、无菌技术1、概念:防止一切外来杂菌侵入并保持灭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再被污染的方法。2、核心:防止杂菌污染,保证培养物的纯度。 3、无菌技术具体操作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
5、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 4、消毒与灭菌·消毒: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常见的消毒方法如下: (1)煮沸消毒法:100开水煮沸5-6min。适用于耐高温的液体或物品。(2)巴氏消毒法:70-75 下煮30min或 80 下煮15min。适用于牛奶、啤酒、果酒和酱油等不宜进行高温灭菌的液体。能杀死液体中的微生物但不破坏营养成分。(3)化学药剂消毒法:用70%-75%酒精、碘酒涂抹;新洁尔(来苏尔)等喷洒;氯气消毒水源。适用于皮肤、伤口、动植物组织表面
6、消毒,空气、手术器械、塑料或玻璃器皿等的消毒。(4)紫外线消毒法:30W的紫外灯照射30min适用于接种室空气消毒。·灭菌: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1)灼烧灭菌:酒精灯火焰灼烧。适用于微生物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针或其他金属用具等,接种过程中试管口或瓶口等容易被污染的部位。灭菌迅速彻底。(2)干热灭菌:干热灭菌箱160-170 下加热1-2h。适用于玻璃器皿、金属用具等耐高温的物品。(3)高压蒸汽灭菌:高压蒸汽灭菌锅100kPa、121 下维持15-30min。培养基及多种器材、物品。使用时,将灭菌物品放置在成有适量水的高压蒸汽灭菌锅中,把锅内的
7、水加热煮沸,冷空气彻底排除后,将锅密闭,继续加热是气压上升。三、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培养基组成提供的重要营养牛肉膏5g碳源、磷酸盐和维生素蛋白胨10g氮源和维生素NaCl 5g无机盐H2O定容至1000mL氢元素、氧元素琼脂15-20g凝固剂表中各成分含量确定的原则:所培养的微生物对个营养成分的需求量。培养基配置好后分装前应调pH值。在培养基凝固前要搁置斜面。1、 制备流程:计算称量熔化灭菌倒平板2、 注意:(1)在称量纸上称量。 (2)熔化过程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琼脂糊底而导致烧杯破裂 (3)将培养基转移到锥形瓶中,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 培养皿在干热灭菌箱中灭菌。 3、 到平
8、板的关键步骤:(1)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50 左右时,才能用来倒平板。操作时可以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感觉锥形瓶的温度下降到刚刚不烫手时,就可以进行倒平板了。(2)为什么需要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答:通过灼烧灭菌,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3)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答: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凝固后的培养基表面的湿度也比较高,将平板倒置,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4)在倒平板的过程中,如果不小心将培养基溅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部位,这个平板还能用来培养微生物吗?为什么?答:空气中的微生物可能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培
9、养基上滋生,因此最好不要用这个平板培养微生物。四、纯化大肠杆菌1、原理:在培养基上将细菌稀释或分散成单个细胞,使其长成单个的菌落,这个菌落就是一个纯化的细菌菌落。2、方法:(1)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画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钟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在数次画线后,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这就是菌落。操作简单,但单菌落不易分离。 a.为什么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在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吗?为什么?答:操作的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
10、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从而通过划线次数的增加,使每次划线时菌种的数目逐渐减少,以便得到菌落。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b.在灼烧接种环之后,为什么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答:以免接种环温度太高,杀死菌种。c.在作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为什么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答:划线后,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每次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能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 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菌液进行一些列的梯度稀释,
11、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涂布平板的所有操作都应在火焰附近进行。结合平板划线与系列稀释的无菌操作要求,想一想,第2步应如何进行无菌操作?提示:应从操作的各个细节保证“无菌”。例如,酒精灯与培养皿的距离要合适、吸管头不要接触任何其他物体、吸管要在酒精灯火焰周围;等等。·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都放入37°C的恒温箱中,培养12h和24h后,分别观察记录结果五、菌种的保藏 1、临时保藏:接种到固体斜面培养基,菌落长成后置于4
12、冰箱保存。 以后每3-6个月,都要重新将菌种从旧的培养基中转移到新鲜的培养基中。 这种方法保存时间不长,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 2、长期保存:在3ml的甘油瓶中装入1ml甘油后灭菌,将1ml培养的菌液转移到甘油瓶中,与甘油充分混合,在20甘油管在冷冻箱中保藏。六、细节补充1、 无菌技术除了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还有什么目的?答:无菌技术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2、请你判断以下材料或用具是否需要消毒或灭菌。选择合适的方法。(1) 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 (灭菌)(2) 玻棒、试管、烧瓶和吸管 (灭菌);(3) 实验操作者的双手 (消毒)3、日常生活中保
13、存食品的方法有哪些?这些方法是如何阻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 答:可以从微生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的角度来思考。例如,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水、空气、适宜的温度,食品保存可以通过保持干燥、真空的条件,以及冷藏等方法来阻止微生物的生长。 4、P20课后题2提示:可以从这三种培养技术的原理、操作步骤等方面分别进行总结归纳。例如,这三种培养技术都需要为培养物提供充足的营养,但无土栽培技术的操作并不需要保证无菌的条件,而其他两种技术都要求严格的无菌条件。5、P20课后题3提示: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问题,答案并不惟一,重点在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例如,正是由于证明了微生物不是自发产生的,微生物学才可
14、能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巴斯德实验中用到的加热灭菌的方法导致了有效的灭菌方法的出现,而这一灭菌原理也适用于食品的保存等。6、酒精消毒时,70%的酒精杀菌效果最好,原因是:浓度过高,使菌体表面蛋白质凝固成一层保护膜,乙醇分子不能渗入其中;浓度过低,杀菌力减弱。7、微生物的接种技术还包括斜面接种和刺穿接种。斜面可扩大接种面积且接种方便。8、不同微生物菌落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9、灭菌与消毒技术是微生物有关工作中最普通也是最重要的技术。消毒与灭菌的根本区别:芽孢或孢子是否存活孢子是微生物的一种生殖细胞,一般是单细胞个体小,适宜条件时产生新的营养体。实际上灭菌过程不可能之消灭杂菌,而是消灭全部的微生
15、物。发酵设备和物质的灭菌在接种前,若在接种后灭菌将会杀死接种菌。 10、假设某同学发现培养基上细菌数目过多连成一片,可能的原因? 答:菌液浓度过高;培养过程中杂菌污染;接种环划线时,划下一个区域钱没有对接种环进行灭菌处理。 11、从配制培养基指导培养完成,所采用的预防杂菌污染的方法是: 答:高压蒸汽灭菌、灼烧接种环、酒精擦手、在火焰胖接种、药棉塞塞试管口等。 12、培养基的制作是否合格?如果未接种的培养基在恒温箱中保温12 d后无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的制备是成功的,否则需要重新制备。 13、在大肠杆菌培养过程中,除需考虑营养条件外,还需考虑pH、温度和渗透压等条件。由于该细胞具有体积小、结构简
16、单、变异类型容易选择、易培养、生活周期短等优点,因此常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 14、静止在空气中的细菌可用紫外线杀灭,其原因是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还能损伤DNA结构。 15、微生物培养技术的核心是无菌操作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一、菌株的筛选 1、自然界目的菌株的筛选(1)依据:根据它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2)实例:PCR技术过程中用到的TadDNA聚合酶,就是从热泉中筛选出来的Tad细菌中分离得到的。2、实验室目的菌株的筛选 认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种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3、选择培养基是指在微生物学中,允许特
17、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的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培养基即为选择培养基。培养基中的氮源只有尿素,理论上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在上面生长。)二、统计菌落的数目1、常用方法:稀释涂布平板法2、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着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注意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只能观察到一个菌落。 3、其他方法:显微镜直接计数法4、设置对照:排除实验组中的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5、为使结果接近真实
18、值,要设置重复组,取其平均值。同意稀释度的样品,至少涂布3个平板作重复组三、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分离与计数 (一)实验过程1、土壤取样从肥沃、湿润的土壤中,用无菌小铁铲产区表层土,迅速取土壤并装入无菌信封密封。土壤要求:富含有机质,pH接近中性且潮湿。取样部位:距地表3-8cm的土壤层。2、 制备培养基:准备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将菌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因此,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可以作为对照,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由于初次实验,对于稀释的范围没有把握,因此选择了一个较为宽泛的范围:稀释倍数为103107。每个
19、稀释度下需要3个选择培养基,1个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因此共需要15个选择培养基,5个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此外,还需要准备8个灭菌的试管和1个灭菌的移液管。3、 样品的稀释: 将10g土样加入盛有90mL无菌生理盐水的锥形瓶中(锥形瓶体积为250mL),充分摇匀,吸取上清液1mL,转移至盛有9mL的生理盐水的无菌大试管中,依次等比稀释至107稀释度。4、取样涂布并按照由107103稀释度的顺序分别吸取0.1mL进行平板涂布操作。按照浓度从低到高的顺序涂布平板,不必更换移液管。5、培养观察将涂布好的培养皿放在30-37°C温度下培养。1-2天,每个24小时统计一次菌落数目,随着培养时间的
20、延长,会有不同的菌落产生。比较牛肉膏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中菌落的数量、形态等,并做好记录。 6、菌落计数当菌落数目稳定时,选取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在同一稀释度下,至少对3个平板进行重复计数,然后求出平均值,并根据平板所对应的稀释度计算出样品中细菌的数目。 (二)培养基成分培养及组成提供主要营养物质Na2HPO4·7H2O(3.1 g)、KH2PO4(1.4 g) MgSO4·7H2O(0.2 g),无机盐葡萄糖10.0g碳源尿素1.0g碳源、氮源琼脂15.0g凝固剂 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氢元素、氧元素(三)注意1、在细菌分解尿素的化学反应中,细菌合成的脲酶
21、将尿素分解成了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PH升高。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检测培养基pH变化来判断该化学反应是否发生。2、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某种细菌后,如果PH升高,指示剂将变红,说明该细菌能够分解尿素。3、 分离不同的微生物采用不同的稀释度,其原因是不同微生物在土壤中含量不同,其目的是保证获得菌落数在30300之间、适于计数的平板。4、不同种微生物培养条件比较菌种适宜稀释度适宜温度适宜pH值培养时间细菌104、105、10630376.57.512d,放线菌103、104、10525287.58.557d真菌102、103、104霉菌252834d5、在菌落计数时,
22、每隔24h统计一次菌落数目。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以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数目。菌种中有些菌体增殖快,有些菌体增值慢,所以培养时间要充足,使得每个菌体都能形成肉眼可观察到的菌落。6、菌落的特征包括形状、大小、隆起程度、颜色等方面。7、实验时要对培养皿作好标记。注明培养基类型、培养时间、稀释度、培养物等。8、测定饮水中大肠杆菌数量的方法是将一定体积的水用细菌过滤器过滤后,将滤膜放到伊红美蓝培养基上培养,大肠杆菌菌落呈现黑色,通过记述得出水样中大肠杆菌的数量。在该实验中至少应取三个水样。四、细节补充1、培养物中是否有杂菌污染以及选择培养基是否筛选出菌落答:对照的培养皿在培养
23、过程中没有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没有被杂菌污染。牛肉膏培养基的菌落数目明显大于选择培养基的数目,说明选择培养基已筛选出一些菌落。2、如何从平板上的菌落数推测出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答:统计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的菌落数,统计3个平板,计算出平板菌落数的平均值。计算公式: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C/V×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3、为什么分离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范围相同吗?答:这是因为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单位:株/kg)是不同的,例如在干
24、旱土壤中的上层样本中:好氧及兼性厌氧细菌数约为2 185万,放线菌数约为477万,霉菌数约为23.1万。因此,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就需要按不同的稀释度进行分离,同时还应当有针对性地提供选择培养的条件。 4、微生物的培养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有些微生物可以利用其他微生物代谢的产物生长繁殖,因此能够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不一定是所需要的微生物,还需要进一步验证。5、P26课后题提示:反刍动物的瘤胃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其中也包括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由于瘤胃中的微生物多为厌氧菌,接触空气后会死亡,因此分离其中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除了需要准备选择培养基外,还应参照厌氧菌的培养方法进行实验设计。
25、KH2PO41.4 gNa2HPO42.1 gMgSO4·7H2O0.2 g葡萄糖10 g尿素1 g琼脂15 g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 mL五、例题 (1)右表所示的培养基不能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理由是 。(2)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筛选 。(3)“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 和 ,实验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 。(4)转为固体培养基时,常 的方法接种。(5)下列材料或用具: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玻棒、试管、锥形瓶和吸管,实验操作者的双手。其中需要灭菌的是: ;需要消毒的是: 。(填序号)(6)在进行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
26、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A同学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由于土样不同 由于培养基污染 由于操作失误 没有设置对照(7)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 处理后,才能倒掉。答案: (1)缺少植物激素(2)目的菌(3)尿素 葡萄糖 为目的菌提供氧气(4)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5)和 (6) (7)灭菌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一 纤维素与纤维素酶1. 纤维素(1) 化学成分:CHO 是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多糖物质,分子通式为(C6H10O)n(2) 分布:棉花92%-95%(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亚麻80%、木材、作物秸秆(3) 性质: 白色、无
27、气味、纤维状结构、不溶于水、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 不具有还原性,在强酸强碱或稀酸加压下能进行水解反应,产生的水解产物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有醇性,可生成硝酸脂、乙酸酯。(4) 作用: 构成植物细胞壁 用于造纸、纺织、炸药制造等工业。 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刺激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排便,被称为第七营养素。(5) 某些商品纤维素: 水溶性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 不用于谁的微晶纤维素等2. 纤维素酶 (1)是一种复合物它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纤维素纤维二糖葡萄糖C1酶、Cx酶葡萄糖苷酶(2)实验观察纤维素
28、酶的作用在2支20mL的试管中,分别放入1×6cm的滤纸条,再分别加入pH为4.8、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10mL、11mL。在加入10mL缓冲液的试管中加入1mL纤维素酶(7080U/mL)。将二支试管固定在50mL的锥形瓶中,在摇床上以140r/min的转速振荡反应1h,观察结果。二 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与分离(一) 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1. 方法:刚果红染色法,这种方法通过颜色反应直接对微生物进行筛选,常用的有两种: 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 在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 方法一:方法二:步骤优点培养基经涂布培养长出菌落覆盖1mg/
29、mL的CR溶液(10-15min后)倒去CR溶液加入1mol/L的NaCl溶液15min后倒掉NaCl溶液出现透明圈配置10mg/mL的CR溶液灭菌按照1mLCR溶液/200mL培养基的比例混匀倒平板接种后培养出现透明圈显示出的颜色基本上是纤维素分解菌的作用操作简便,不存在菌落的混杂问题缺点操作繁琐,加入刚果红会使菌落之间发生混杂由于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也形成透明圈,所以可能产生假阳性反应。有些微生物具有降解色素的能力,他们在培养过程中也会形成明显的透明圈,与纤维素的分解菌不易区分。注意:方法一种NaCl的作用漂洗作用,洗去与纤维素结合不牢的刚果红,以免出现的透明圈不够清晰。用这方法可以判断酶活
30、力的大小,实际上刚果红是结合到培养基的多糖底物,但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可以产生纤维素酶,能分解这个多糖底物成为单糖,这样刚果红就不能结合上去了,氯化钠溶液就可以使结合不牢的刚果红洗去,这样就留下大大小小的透明圈,大的透明圈当然分解纤维素的能就强。 2.原理:刚果红(Congo Red,简称RD)是一种染料,它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当我们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就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这样我们就可以
31、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二) 纤维素分解菌分离实验设计1. 实验流程图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2. 具体步骤(1) 土壤取样选择纤维素丰富的环境,如树林中多年落叶形成的腐殖土,多年积累的枯枝败叶等等。生物与环境的互相依存关系,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含量相对提高,因此从这种土壤中获得目的微生物的几率要高于普通环境。如果找不到合适的环境,可以将滤纸埋于深约10cm左右的腐殖土壤中,过一个月左右也会有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生长。(2) 选择培养 目的: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要的微生物。
32、 制备选择培养基:培养基组成提供主要的营养物质纤维素粉 5g碳源(能源)NaNO3 1g氮源、无机盐KCl (0.5g) Na2HPO4·7H2O(1.2g)KH2PO4(0.9g) MgSO4·7H2O (0.5g)无机盐酵母膏 0.5g生长因子、碳源、氮源水解酵素 0.5g氮素、生长因子溶解后,蒸馏水定容至1000mL水a) 此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因为配方中无凝固剂b) 才培养基有选择作用,本配方中的唯一碳源是纤维素,所以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可以大量繁殖c) 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与之对照,证明此培养基有选择作用操作方法将土样加入装有30ml选择培养基的锥形瓶中,将锥形瓶固定在摇床上,在一定温度下震荡培养12天,直至培养液变浑浊。也可重复选择培养。(3)梯度稀释 按照课题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二月联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居间合同的样本
- 空调器故障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案考核试卷
- 胶合板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规模预测考核试卷
- 组织管理服务拓展课程列表考核试卷
- 煤炭制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拓展考核试卷
- 硅冶炼过程中的生产安全应急预案演练考核试卷
- 二厂员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职业中介服务的行业品牌推广与宣传考核试卷
- 残疾人生活品质提升服务创新考核试卷
- 全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CAD机械设计项目)选拔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重庆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 航空物流智慧航空物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施
- 智能家庭影院系统行业市场突围建议书
- UL498标准中文版-2019插头插座UL标准中文版
- 【MOOC】颈肩腰腿痛中医防治-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中国酸奶酪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气部分)
-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2025届初三(生物试题理)4月第一次综合练习试卷含解析
- 2023年延边大学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真题
- DL∕T 5003-2017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