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850运输巷石门揭煤防突设计说明_第1页
煤矿850运输巷石门揭煤防突设计说明_第2页
煤矿850运输巷石门揭煤防突设计说明_第3页
煤矿850运输巷石门揭煤防突设计说明_第4页
煤矿850运输巷石门揭煤防突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瓮安县银堂煤矿850 运输巷石门揭煤层专项防突设计第一节 概况 - 1 -一、地质 -1-二、巷道施工情况 -1-三、煤层突出倾向性鉴定 -5-四、通风系统 -5-五、抽采系统 -6-六、揭煤工序设计 -6-第二节 煤层层位控制- 8 -第三节 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9 -一、区域预测 - 9 -二、区域防治突出措施 - 9 -三、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 12 -(一)抽采钻孔有效控制范围界定及布孔均匀程度评价- 12 -(二)区域措施效果检验指标测定- 12 -四、区域验证 -15-第四节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16 -一、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 -16-二、工作面防突措施 -17-三、工作面防突措

2、施效果检验 -18-四、安全防护措施 -19-第五节 揭煤前探眼施工- 20 -第六节 加强过煤层段巷道的支护及其他措施- 21 -第七节 组织管理措施- 22 -850 运输石门揭煤层专项防突设计第一节概况一、地质矿区内总体呈现南北向的向斜构造形态,发育有北西、北东向断裂构造,向斜东翼倾向西,向斜西翼倾向东,倾角一般在20 ° -30 °。在断层附近地层倾角达 65° -75 °。矿区西南部地层倾角受 F1 断层影响地层倾角达到55 °-65 °。在矿区内主要存在五个断层,分别 F1 正断层,落差为250 300m ,倾向NE,倾角

3、60-65 ° ; F2断层为正断层落差为110130m,倾向E,倾 角65-70 ° ; F3断层为逆断层落差为100 120m,倾向NW,倾角50 ;F4正断层,落差为3045m,倾向NE,倾角60° ;F5正断层,落差为2535m , 倾向E,倾角50 °、煤层和顶底板情况:根据地质储量核实报告,吴家坪组是含煤地层,最小厚度255.90m ,最大厚度294.14m,平均厚度277.50m ,含煤12层,一般1层,煤层厚度0.863.49m ,平均厚度1.94m ,含煤系数0.70% ;含可采煤层1层,可采煤层厚度0.863.49m ,平均 厚度 1

4、.84m ,可采煤层含煤系数0.66% 。从地层垂向上看,上段不含煤层,煤层均集中在中、下段,中、下段最小厚度102.32m ,最大厚度132.16m ,平均厚度119.64m ,可采煤层厚度0.863.49m ,平均厚度1.84m ,含煤系数1.54%。属于稳定煤层,瓦斯压力远低于 0.75MP 。二、巷道施工情况850 运输石门施工主要是形成11107 采面集中运输巷,满足生产期间的通风、运输要求。巷道揭煤段设计为半圆拱断面,净断面积为9.06m 2,巷道支护为锚网+锚索支护;顶板破碎地段采取U 型棚进行支护;采用钻爆法施工,光面爆破,全断面掘进,一次成巷的施工方案,皮带运输出矸。设计对煤

5、层进行检测,只有各种指标都达到石门揭煤的要求才准进行石门揭煤作业,否则必须重新补打钻孔进行瓦斯抽放、消突,直至达到石门揭煤要求后才准进行石门揭煤作业。850 运输石门揭煤预想剖面图:三、煤层突出倾向性鉴定根据 2008 年 6 月中国矿业大学对5、 9、 15 号煤层进行了突出危险性鉴定及贵州省煤炭管理局黔煤生产字2008935 号“关于毕节地区煤炭局关于请求审批金沙县禹谟镇大沟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险性鉴定报告的报告的批复” 。 “该矿 9 号煤层在开采+1094m 水平标高以上时不具有突出危险性,属非突出危险煤层。同意备案。同时根据2008 年 6 月中国矿业大学对8、 12 号煤层进行了

6、突出危险性鉴定及贵州省煤炭管理局黔煤生产字2008935 号“关于毕节地区煤炭局关于请求审批金沙县禹谟镇大沟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险性鉴定报告的报告的批复”。 “该矿 8 号煤层在开采+1372m 水平标高以上时不具有突出危险性,属非突出危险煤层。同意备案,该矿8 号煤层在+1372水平下未进行鉴定,金沙县禹谟镇大沟煤矿8 号煤层在1097m 水平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煤层管理。2014 年 2 月, 经金沙县安达瓦斯治理有限公司瓦斯含量测定: 8 号煤层的瓦斯压力为0.255kp, 瓦斯储量含量10.784m3/T 。根据鉴定结果及批复文件精神,本方案对8 号煤层在开采+1097m 水平标高时

7、按突出危险煤层设计,并将其作为解放层开采。四、通风系统( 1 )矿井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主副井进风,风井回风,矿井主扇风机采用2台2X75Kw 对旋,矿井进风量为 2650m 3/min ,回风风量为 2660m 3/min 。 1097 回 风 石 门 局 部 通 风 机 安 装 在 副 井 车 场 , 供 风 量 为 328m 3/min.(2)目前1097回风石门采用安装在副井车场的 2台2X11KW局扇压入 式通风,铺设一路600mm 风筒供风,目前局扇开两级,风筒出口风量为 328m 3/min ,回风风量为332m 3 /min ,局扇实现了“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及“双风

8、机双电源”并能自动切换( 3) 1097 回风石门回风流经1097 回风石门、 风井底车场、进入风井排到地面;在距工作面迎头5m 位置设置高低浓度甲烷传感器T1 ,回风流设置高低浓度甲烷传感器T2。后附通风系统图和监测监控布置图。五、抽采系统( 1 ) 矿井地面建有瓦斯抽放站,高负压选择两台2BCE1-303-0 型瓦斯抽采泵,最大抽采量139 m 3/min ,抽放干管为DN350mm ;抽放支管为DN250mm 。( 2) 1097 回风石门揭煤前,施工至净岩柱等于7 米时,停止掘进施工抽放钻孔对8 号煤层进行区域消突。通防科在施工抽放钻孔前敷设一路管径250mm 的瓦斯抽放管路至打钻地点

9、,待施工抽采钻孔后即可连管抽放。( 3 )抽放管路上必须安设放水除渣装置、流量计,便于管路放水、抽采量测定和统计;统计瓦斯抽采量时,必须单个钻场分开统计,并做到单个钻场抽采钻孔控制范围分别达标。六、揭煤工序设计揭煤工序的施工安排a)、法向距离20m时编制揭煤设计,在法向距离10m施工前探钻孔(可兼任瓦斯压力测定钻孔),控制煤层层位,预计时间2 天。b)、法向距离7m前,采取区域防突措施,预计钻孔总量 1238.8m ,按一台钻机施工,每月3000m 计算,预计时间12 天c) 、 采用高负压预抽时间约7 天后进行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效果检验2天;d ) 、法向距离5m 时 ,进行区域验证,计

10、划1 天e)、法向距离2m时,采取局部防突措施和局部防突措施的效果检验,计划f)、采取远距离放炮揭煤,从巷道顶板法距2m处开始执行远距离放炮施工 至巷道全断面揭开煤层,穿过煤层进入顶、底板2m以上,预计巷道长度13.5m 预计整个揭煤工期26天,具体施工日期根据矿生产安排确定。防突工艺流程图揭煤工艺流程第二节煤层层位控制根据地质剖面图分析,目前巷道底板距 8号煤层底板法距为7米左右。巷 道施工角度为3%。0 ,当前掘至法向距离为 7m必须边探边掘,现在必须采取 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前探钻孔设计参数表孔号类别方位倾角孔深备注1前探2900122前探29010121097 风石门掘进卷道煤层层位控制

11、图第三节 区域综合防突措施一、区域预测由于矿井8 号煤层未经鉴定,因此不再进行区域预测,该区域8 号煤层按突出危险区管理,直接采取区域预抽措施进行消突。二、区域防治突出措施1097 回风石门掘进到距8 号煤法距7 米时停头,由通防科在迎头施工穿层抽放钻孔预抽石门揭煤区段煤层瓦斯,由于8 煤层和 9 煤层层间距只有5.3m ,所以钻孔穿过9 号煤层后直接穿过8 号煤层并必须进入岩石达0.5m 长度,以使钻屑沉积在孔底避免影响抽放效果,钻孔控制范围为石门揭煤处巷道轮廓线外 12m , 同时满足钻孔控制范围的边缘至巷道轮廓线的最小距离大于5 米的要求。根据贵州兴源煤矿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金沙县禹谟镇大

12、沟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中8 号煤抽放半径为3m ,抽放时间15 天。根据巷道实际情况,本设计钻孔抽放半径定为3m ,抽放时间不少于15 天。钻孔开孔排间距0.5m 、单排孔间距0.8m 。1 、钻孔设计参数表1097回风石门钻孔参数表孔号类别开孔位置方向夹角。真倾角。视倾角。平面孔深口实际孔深n1抽放巷道顶板左53.0-45.0-31.01529.32抽放巷道顶板左39.0-45.0-37.911.627.43抽放巷道顶板左15.0-45.0-44.09.427.04抽放巷道顶板右15.0-45.0-44.09.427.05抽放巷道顶板右39.0-45.0-37.911.627.46抽

13、放巷道顶板右53.0-45.0-31.01529.37抽放巷道顶板左39.0-34.0-27.71932.78抽放巷道顶板左26.0-34.0-31.216.430.99抽放巷道顶板左9.0-34.0-33.714.929.210抽放巷道顶板右9.0-34.0-33.714.929.911抽放巷道顶板右26.0-34.0-31.216.430.912抽放巷道顶板右39.0-34.0-27.71932.913抽放巷道顶板左31.0-27.0-23.623.436.314抽放巷道顶板左20.0-27.0-25.631.845.315抽放巷道顶板左7.0-27.0-26.830.644.316抽放巷

14、道顶板右7.0-27.0-26.830.644.317抽放巷道顶板右20.0-27.0-25.631.845.518抽放巷道顶板右31.0-27.0-23.633.446.419抽放巷道迎头左25.0-23.0-21.038.150.820抽放巷道迎头左16.0-23.0-22.236.549.421抽放巷道迎头左5.0-23.0-22.935.648.722抽放巷道迎头右5.0-23.0-22.935.648.723抽放巷道迎头右16.0-23.0-22.236.549.424抽放巷道迎头右25.0-23.0-21.038.150.825抽放巷道迎头左21.0-20.0-18.843.255

15、.626抽放巷道迎头左13.0-20.0-19.541.954.527抽放巷道迎头左5.0-20.0-19.941.153.728抽放巷道迎头右5.0-20.0-19.941.153.729抽放巷道迎头右13.0-20.0-19.541.954.530抽放巷道迎头右21.0-20.0-18.843.255.631抽放巷道迎头左18.0-19.0-18.148.661.132抽放巷道迎头左11.0-19.0-18.747.560.133抽放巷道迎头左4.0-19.0-19.046.859.534抽放巷道迎头右4.0-19.0-19.046.859.535抽放巷道迎头右11.0-19.0-18.7

16、47.560.136抽放巷道迎头右18.0-19.0-18.148.660.137抽放巷道迎头左16.0-17.0-16.45466.338抽放巷道迎头左10.0-17.0-16.85365.439抽放巷道迎头左3.0-17.0-17.052.564.940抽放巷道迎头右3.0-17.0-17.052.564.941抽放巷道迎头右10.0-17.0-16.85365.342抽放巷道迎头右16.0-17.0-16.45466.343抽放巷道迎头左16.0-15.0-14.448.260.044抽放巷道迎头左10.0-15.0-14.846.959.545抽放巷道迎头左3.0-15.0-15.04

17、6.158.746抽放巷道迎头右3.0-15.0-15.046.158.747抽放巷道迎头右10.0-15.0-14.846.959.52、钻孔设计图平面图1:200373125191371底板L午回左帮剖面图 1:200A»6蜕优:本一计中使用的蛤视也油?一泰。壁矿小关是砧?、伯兔用九袖款祈山楚为10;2,一一玷孔黄二祭穿过二层进入项限不保于仇L党二国站孔涕震以现后实味跪制M为睢.3、区域预抽钻孔施工要求(1)通防科必须按本设计参数施工钻孔,施工前由工程技术人员在各钻场内 进行点眼放线,确保钻孔的控制范围。(2)钻孔施工终孔后,必须及时封孔连抽,保证钻孔的抽放时间。(3)钻孔必须施

18、工至设计长度,对于没有施工到位的钻孔必须进行补打,钻 孔预抽范围内不得出现空白带。(4)钻孔施工完毕后必须进行竣工验收,数量参数符合设计。三、区域措施效果检验采取区域防突措施抽采瓦斯后,必须对瓦斯抽采的基础条件和抽采效果进 行评判,按以下步骤对其进行效果检验:(一)抽采钻孔有效控制范围界定及布孔均匀程度评价预抽煤层瓦斯的抽采钻孔施工完毕后,应当对预抽钻孔的有效控制范围进 行界定,对该措施所采取的穿层钻孔,钻孔有效范围取相邻有效边缘孔的见煤 点之间的连线所圈定的范围,并且要对钻孔在有效控制范围内的均匀程度进行 评价,预抽钻孔间距不得大于设计间距,当大于设计间距时,要重新补孔加以 控制,当预抽钻孔

19、间距符合设计要求时,在预抽煤层瓦斯后在钻孔有效控制范 围内可以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要求进行区域措施效果检验。(二)区域措施效果检验指标测定区域措施效检采用煤层残余瓦斯含量 Q与残余瓦斯压力P作为检验指标, 其指标临界值如下:校检指标瓦斯压力P瓦斯含量Q突出倾向单位MPam3/t临界值小于0.74小于8无突出危险大于等于0.74大于等于8有突出危险1、评价单元划分预抽煤层瓦斯钻孔施工完毕后,准确记录联抽时间,计算钻孔预抽时间差 异系数(预抽时间最长的钻孔抽采天数减去预抽时间最短的钻孔预抽时间天数 的差值与预抽时间最长的钻孔抽采天数之比),将钻孔间距基本相同和预抽时间 基本一致(预抽时间差异

20、系数小于 30% )的区域划分为一个评价单元。2、预抽效果预评价钻孔抽放过程中,派专人每天对抽放情况进行观察测定,统计钻场联抽期 间的瓦斯抽采总量 Q。按以下公式计算预抽瓦斯后煤层的残余瓦斯含量,小于 临界指标8m3/t后,现场实测预抽瓦斯效果指标:WCyW0G QG式中:WCY一煤的残余瓦斯含量,m3/t ;W0一煤的原始瓦斯含量,m3/t ;Q 一评价单元钻孔抽排瓦斯总量,m3 ;G 一评价单元参与计算煤炭储量,t。评价单元参与计算煤炭储量G按下式计算:G L H1H 2 2R l 工 h2 R m式中:L评价单元煤层走向长度,m;l 一评价单元抽采钻孔控制范围内煤层平均倾向长度,m ;H

21、i、出一分别为评价单元走向方向两端巷道瓦斯预排等值宽度,m如果无巷道则为0;工、h2一分别为评价单元倾向方向两侧巷道瓦斯预排等值宽度,如果无巷道则为0;R 抽采钻孔的有效影响半径,m ;m 评价单元平均煤层厚度,m ;评价单元煤的密度,t/m3 。3 、现场实测措施效果检验指标在预抽瓦斯效果预评价满足要求后,现场施工测压钻孔进行区域措施效果检验。利用残余瓦斯压力进行区域措施效果检验时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 )对钻孔间距基本相同(符合设计要求)和预抽时间基本一致(预抽时间差异系数小于30% )的区域划分为一个评价单元,在该评价单元内布置测压钻孔;( 2 )钻孔布置于所在部位钻孔密度小、孔间距

22、较大、预抽时间较短的位置,并尽可能远离测试点周围的各抽放钻孔或尽可能与周围预抽钻孔保持等距离,且避开掘进工作面的排放范围和预抽超前距。用液压钻机向钻孔控制区域内施工 4 个效检钻孔,测定煤层参与瓦斯压力,效检钻孔的布置及施工参数如下:1097校检钻孔设计参数表序号孔号方位°倾角°孔深m1检10-40272检2左 17-21463检30-20334检4右 17-2145合计:孔数4个进尺:151区域措施效果椅蛤钻在布詈图(3)采用煤层残余瓦斯压力作为效检指标时,必须停止工作面所有钻孔的抽放,并将所有单孔闸阀关闭,经过不小于 1个星期的测压后,如果钻孔控制 范围内煤层的残余瓦斯

23、压力小于 0.74Mpa时,则措施有效,该区域判定为无突 出危险区,如煤层的残余瓦斯压力大于 0.74Mpa ,则措施无效,该区域仍为突 出危险区,必须继续进行区域瓦斯抽放且直至措施经检验有效。(4)区域措施有效后,必须由通防科根据抽放量、钻孔竣工图、抽放时间、 实际钻孔控制范围等对消突范围、消突效果进行评估,编制瓦斯抽采达标评判 (消突评估)报告。否则不许掘进。四、区域验证为保证局部防突考察的连续性,提高工作面预测的可靠性和巷道掘进安全 性,工作面实行连续区域验证,即直接进入局部综合防突措施第四节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一、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 1 )预测预报方法。在工作面未揭开煤层时,在工作面

24、距煤层法距5m 位置开始、 实施穿层钻孔采用钻屑瓦斯解析指标进行预测预报,即用 WTC 瓦斯参数测定仪测定钻屑瓦斯解析指标K1 值; 在工作面揭开煤层后,按照煤巷掘进进行管理, 实施顺层钻孔采用钻屑指标法进行预测预报,即用 WTC 瓦斯参数测定仪测定钻屑瓦斯解析指标K1 值、用弹簧秤测定钻屑量S 值,利用这两项指标来预报该掘进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 2 )临界值的确定。因我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指标的临界值无实测数据,故依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K1 值得临界值定为干煤0.5mL/(g min 1/2 )、湿煤 0.4mL/ (g min 1/2 ), Smax 值得临界值定位 6kg/m

25、 (孔径 42mm ) 。( 3 )预测孔布置及钻孔参数。在巷道未揭开煤层时,每循环在工作面向煤层的适当位置布置3 个直径 42mm 钻孔, 一个钻孔位于石门中下部,另外两个钻孔位于石门两侧下部;在巷道揭开煤层后,由工作面向煤层施工3 个直径42mm、孔深8 10m的钻孔,钻孔应尽可能布置在软分层中,一个钻孔位于掘进巷道断面中部,并平行于掘进方向,其他钻孔终孔位置应位于巷道断面两侧轮廓线外24m处。( 4 )预测方法。在巷道未揭开煤层前,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七十三条规定,在钻孔钻进到煤层时每钻进1m采集一次孔口排出的粒径为13mm 的煤钻屑,测定其钻屑瓦斯解析指标K1 值;在巷道揭开煤层

26、后,沿煤层每钻进 1m 测定该 1m 段的全部钻屑量S 值,每钻进2m 至少测定一次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i值(5)突出危险性判断方法。当3个预测孔指标参数均小于临界值,且未发 现其他异常情况时,则认定该工作面无突出危险工作面,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 掘进。反之,测得的任一孔的任一预测指标达到或超过临界值时,则认定该工 作面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必须采取防突措施。1097石门预测钻孔设计参数表序号孔号方位。倾角。孔深m1检10-40172检2左17-21423检30-20334检4右17-2143合计:孔数4个进尺:135二、工作面防突措施 采用排放钻孔作为防突措施,采用排放钻孔作为防突措施,排放孔径采用

27、直径75mm ,在巷道未揭开煤层时,钻孔布置 4排,每排8个,控制巷道轮廓线外不小于5m ;当巷道揭开煤层后,沿煤层方向布置一排钻孔,孔数 8个,孔深 10m ,控制巷道轮廓线外不小于 5m。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施工参数,排放钻孔施工完毕后绘制局部防突措施竣工图。1097回风石门排放钻孔布置图三、工作面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在巷道未揭开煤层之前,向煤层适当位置布置 5个检验钻孔,测定钻屑瓦 斯解析指标;在巷道揭开煤层后,沿煤层方向布置 3个检验钻孔,测定其钻屑 瓦斯解析指标和钻屑量指标。测定方法及临界值与工作面预测相同。效果检验钻孔必须布置在措施孔之间,效果检验指标参数均小于临界值, 预留2m的检验

28、孔超前距和5m的措施孔超前距后掘进;任意一个检验指标参 数大于或等于临界值,必须补打排放钻孔,然后再进行效果检验,直到指标参 数不超为止。1097回风石门效果检验钻孔布置图四、安全防护措施1、揭煤前,停掉井下电气设备电源,井下全部人员必须撤到地面实行远距 离放炮,并必须在井口 50米范围外,井口 50米范围内严禁烟火和人员作业。2、下井作业人员必须携带且能正确使用隔离式化学氧自救器,经检身房检 查未携带或不会使用自救器,严禁入井作业。3、在距工作面2540m的位置安设压风自救,不得少于工作面最多工作 人数需要,压风自救装置安装在位置宽敞,支护良好且没有杂物的人行道侧, 根据我矿实际,1097回

29、风石门距井口地面较近,故石门揭煤时必须把井下所有 人员全部撤至地面实行远距离放炮,在主、副、风井口设置警戒,井口 50米范 围内不得有人,放炮地点为主副井口之间。4、班组长是爆破第一责任人,应亲自布置专人警戒、清点人数,做到一切 无误后方可进行爆破作业。执行完爆破作业 30min后,经班组长、瓦检员、爆 破员检查,消除通风、瓦斯、顶板、支护等隐患后,人员方可进入工作面作业(爆破过程严格执行金沙县方兴煤矿远距离放炮管理制度 )。5 、所有作业人员在进入该区域作业前必须经过防突知识培训,熟悉突出预 兆和预防突出的基本知识,并经过考试合格和学习本设计后可进入该巷道工作。当井下现场发生灾情或明显的突出

30、预兆时,立即停电撤人,人员来不及撤离时,可就近打开压风自救装置进行呼吸或进入临时避难硐室内等待救援。6 、一旦工作面发生灾情,人员应立即撤离,撤离路线为:1097 回风石门一副斜井一地面。7 、揭煤放炮时,必须严格执行远距离放炮措施。爆破地点设在地面主副井口中间。8 、撤人范围:井下所有人员全部撤至地面。9 、当揭煤过程中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立即启动金沙县大沟煤矿突出应急预案。第五节 揭煤前探眼施工10 、为了防止掘进过程中遇断层或者地质构造误揭煤,施工单位在每次放炮前,必须严格执行“边探边掘、先探后掘”措施。11 、探眼的施工长度均为5m 。12 、探眼施工时必须有防突员现场监督并详细记录钻孔

31、煤岩情况,根据探眼施工情况确定巷道距煤层的法线距离小于等于5m 时,防突员每循环进行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只有当预测为无突出危险时方可掘进施工,否则必须采取局部防治突出措施。13 、在岩层赋存稳定的情况下,每次放炮前在巷道中部施工1 个探煤钻孔,倾角不小于0 °,孔深5m 。在岩层赋存不稳或出现构造时,每次放炮前在工作面施工 3 个探煤钻孔,1 号探煤钻孔施工在巷道右帮肩窝处,与巷道中心线的夹角 +30 度 (顺时针为正度)。 2 号探煤钻孔施工在巷道左帮肩窝处,与巷道中心线的夹角 -30 度 (逆时针为负度), 1 号、 2 号探孔倾角均为0 度。 3 号探煤钻孔施工在巷道中部顶板

32、,倾角为:0 度。探孔长度均为5m 。第六节 加强过煤层段巷道的支护及其他措施1、现场准备必须备好各种备用支护材料 (U型钢棚、25mm x 5000mm 长超前导管、规格为950 X1750mm (6.5mm )的钢筋网和相关材料)。2 、过煤期间,采用放小炮施工,多打眼、少装药,每循环进尺控制在1.2米左右,过煤段采取U 型钢棚、锚杆、钢筋网、锚索的支护方式,在过煤过程中,岩柱小于2.5m时,施工双排锚索,锚索间排距为 1.6 x 2.4m (可根据情况加密) ,岩柱超过2.5m 时恢复原支护方式,若顶板岩石破碎,可根据情况继续施工锚索;在煤层松软时,施工超前导管,导管规格为:25 x 5

33、000mm,每两循环施工一排导管,导管尾部固在钢筋网或钢带上,导管支护穿过煤层并进入底板不小于0.5m 。3 、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锚网施工质量,施工单位要对该施工段的锚杆、锚索拉拔力进行试验,发现不合格必须补打。4、若顶板极为破碎时,可考虑打超前锚杆或超前导管方法,导管间距控制在 200mm 左右,角度与巷道方向夹角为5°。5 、施工过程中必须按要求使用好前探梁,接好顶。前探梁上要用钢筋网、背板、及木刹接实顶板,若遇到岩性较差、顶板破碎、压力增大时,应加密背板,吊环必须上实上牢上满丝,严禁空顶作业。6 、施工中必须严格坚持“五前二后”(即:打眼前、打锚杆前、喷浆前、装药前、交接班前,

34、交接班后、放炮后)的敲帮问顶制度。此项工作必须由一名有经验的老工人或班长带领,两人进行,一人观察,一人找顶,而且由外向里逐段进行。7 、为防止冒顶事故,每一循炮后,必须及时临时支护,临时支护采用锚网配合前探梁,须保证工程质量,做到安全可靠。8 、严禁用支护锚杆作为耙装机回头轮的吊点,吊耙装机回头轮时,要补打锚杆进行吊挂。施工锚索时,要及时的对锚索进行预紧,防止锚索松动不到预设紧计力。第七节 组织管理措施1 、公司成立防突工作指挥领导小组为保证 1097 回风石门安全地揭开8 号煤层,矿成立揭煤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通防科,负责协调揭煤的相关工作。2 )指挥领导小组组 长:敖凤强副组长:陈

35、茂忠、王祖黔、陈光明、陈玉明成 员:安监科、调度室、通防科、机电科、地测科、生产技术科、救护队、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3 )领导小组及相关人员和部室职责组 长:任揭煤期间的总指挥。副组长:密切配合总指挥的工作和协调解决揭煤过程中的问题。施工单位:负责对现场一切安全设施进行日常管理;发现顶板岩石及倾角发生变化、打眼时发生喷孔及时汇报调度中心;没有接到调度中心放炮命令禁止放炮;现场班组长和瓦检员要同时向调度中心汇报放炮的具体时间,负责放炮前的撤人、站岗、放炮后送电工作。调度室:保证工作面各地点甲烷传感器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调度员必须熟悉揭煤程序及防突知识;负责落实放炮期间停电、撤人、站岗以及通风

36、系统情况;监测炮前防突风门是否关闭和炮后瓦斯浓度变化情况,有异常情况立即报告指挥领导小组及相关部室。通防科:负责监督检查大巷揭煤工作面期间瓦斯治理、通风、防突考察等工作,并对异常情况及时分析。安监科:负责监督检查作业规程及本设计的现场落实;负责瓦斯检查工作。机电科:负责每天检查1 次设备失爆完好情况,并有记录可查。地测科:负责地质预测预报工作,及时分析煤层前方情况。生产技术科:负责落实考核进尺情况,加强顶板支护监督检查。救护队:事故发生时,负责救护工作。施工单位: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要求进行施工,及时对检查出的问题整改落实;保证通风系统合理、稳定;负责施工区域的通风设施管理和维护。2、防突考察注意

37、事项1 )为确保考察工作的顺利进行,掘进期间施工单位班组长每班必须向矿调度室汇报掘进进度,需防突考察时施工单位要提前一小时汇报矿调度室(由矿调度室通知通防科,通防科安排人员考察)。2 )防突考察人员进行局部防突考察时,必须仔细认真,数据必须准确、可靠,严禁弄虚作假。3 )进行防突考察时,由施工单位负责打眼,通防部防突考察人员负责采样检验。4 ) 通防科要随时做好防突考察的准备工作,防突考察时迎头不得平行作业,以防出现伤人事故。5 )防突考察单报送通防科、公司调度室、地测科、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没有接到调度室的通知不准打眼放炮施工,确定无突出危险后方可施工。并严格按要求控制进尺。6 )防突考察钻孔

38、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瓦斯变化情况,观察施工时是否有喷孔、垮孔、顶钻等异常情况,并丈量钻孔出现异常情况的位置距离。一旦出现事故预兆,立即协调班长、瓦检员撤退现在所有人员。7 )各钻孔施工结束后,必须校核竣工钻孔的方位和倾角,丈量钻孔深度。8 )测定仪器使用严格按说明书及防突工操作规程进行操作。9 、放炮期间安全注意事项10 )放炮前必须对通风系统、供电系统、电气设备、压风自救系统等进行全面检查,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放炮。11 )揭煤放炮时,监控中心要加强监测,包括局部通风机开停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调度室。12 )施工单位放炮时,要提前一个小时通知矿调度室,以便做好放炮前的准备工作。在爆破时

39、,爆破孔正确使用水炮泥,用黄泥封满填实,装完药后通知矿调度室。13 )放炮时井下所有人员必须全部撤至地面实行远距离放炮,人员全部撤到位后必须经汇报调度室,接到放炮指令后方可起爆,拆除警戒时必须汇报调度室。5)揭煤放炮时,工作面的防突考察钻孔在放炮前必须用黄泥封满填实,经安全员检查封堵合格后方能放炮。充填深度应不小于爆破孔深度的1.5 倍。6 )揭煤放炮时,必须停掉11 轨道石门、主斜井下段、井底车场等区域内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停送电工作由调度室统一协调指挥。7 ) 施工单位必须保证局部通风机完好正常运转,放炮时保证两级正常运转。如实汇报进尺情况,并加强日常小班调度汇报制度,遇有煤(岩)性

40、特殊变化必须及时汇报公司调度室。9 ) 严禁揭煤工作面迎头100m 范围内使用固定式放炮母线,且接头全部用接线盒接好,必须杜绝明接头,每次放炮前班组长、放炮员要认真对放炮母线进行检查,杜绝失爆。10)揭煤放炮必须保证揭煤回风系统畅通,回风系统不准存放物料。11 )严格执行“一炮三检”、 “三人联锁”及远距离放炮制度。12)放炮所使用的雷管总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30ms ,严禁跳段使用。13)放炮期间井下严禁停压风,否则不准进行放炮工作。14) 揭煤放炮后,必须等 30min 后, 由瓦检员询问监控值班人员工作面瓦斯等情况,只有在无异常情况下,方可由班长、放炮员、瓦检员进入检查确认无隐患后通知调度

41、室,送动力电,其它人员方能进入施工。15)揭煤采取远距离放炮,放炮岗设在地面主、副、回风井口20 米以外。放炮站岗地点:A 岗:主井口20 米外、 B 岗:总回井口20 米外、 C 岗:副井口 20 米外。附:放炮警戒点示意图4、其他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1097 回风石门作业规程进行巷道支护,严禁出现空顶作业。2 )风筒距工作面的距离不能超过5m ,风筒吊挂必须平直,逢环必挂。3 )施工单位施工时,必须做到“一掘一支护”,防止片帮诱发突出事故。4 )机电科每班必须安排跟班电工对现场的电器设备检查,杜绝失爆。5 ) 如果在打眼或打钻过程中有喷孔现象或发现有突出征兆时必须立即停电撤人,待钻孔不喷

42、孔时,瓦斯浓度 0.8% ,班长和瓦检员进入检查无异常后方 可施工。6 )施工单位施工排放孔时一定要施工到位,由瓦检员监督施工质量,打完排放孔时,瓦检员向调度室汇报施工情况。7 )机电科组织有关部门和施工单位定期对风电、瓦斯电闭锁进行试验,保证其灵敏、可靠。8 ) 施工单位严格执行本设计,有突出危险的严格按要求施工预抽、排放孔。施工单位要做好防突考察的配合工作。9 )安监科负责按照各项设计、措施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督检查,设计、措施不落实不允许放炮。10)当预测该工作面有突出危险时,必须采用实施抽放瓦斯钻孔抽放瓦斯或者排放钻孔进行排放后进行效果检验,当效检无突出危险时,也须采用远距离放炮措施掘进。11 )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0.8% 或二氧化碳超过1.0% 时,必须停止作业,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掘进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电动机或其开关安设地点附近20m 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0.8 时, 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掘进工作面,体积大于0.5m 3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2.0% 时,附近 20m 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对因瓦斯浓度超过规定被切断电源的电气设备,必须在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