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式”小学作文教学_第1页
“对话式”小学作文教学_第2页
“对话式”小学作文教学_第3页
“对话式”小学作文教学_第4页
“对话式”小学作文教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对话式”小学作文教学             内容摘要: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尝试推行“对话式”小学作文教学,即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他们在作文内容及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尊重学生习作的自主性和独立,着力营造“对话”的氛围,架设“对话”的平台,构筑“对话”的模式,引领学生在作文中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使我们的作文教学摆脱痼疾,焕发生机,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尽到责任。此外对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话式”小学作文教学的特征、模式的构建及策略进行了阐述。 关

2、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对话特征模式策略 一、小学作文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进行创造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在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重指导轻练笔,重形式轻内容,重课内轻课外结合,重共性轻个性”的现象。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缺乏兴趣和自信心,缺乏自主性,依赖性强,说假话、空话、套话,没有真情实感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些现象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影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不

3、容乐观。有人曾这样概括:“说假话,虚张声势;说大话,不着边际;说空话,向壁虚造;说套话,人云亦云。”钱理群先生也在他的一篇文章里写道:“近来看学生的课堂和考试中的作文,又发现了另一类型的写作,我称之为伪作文,即假抒情、假天真,以致假叛逆” 我们认为最大的症结在于作文教学中“对话”的严重缺失,不少教师仍未走出“从课堂到课堂”“从作文到作文”的定势,追求标准化的思维模式,主控了学生的“话语权”,一味地关注传授给学生操作“技术”,再三强调作文的知识、技巧。外面的世界万花筒般精彩,可我们教师们却忽视了引领学生与大自然、与自己的心灵等进行真诚的“对话”,把学生“像囚徒一样关起来”,人为地设置了“樊篱”,

4、使他们“两耳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大多是“奉命而作,为文造情”。试问这样的习作会有真情实感,怎么会童趣盎然呢?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尝试推行“对话式”小学作文教学,即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他们在作文内容及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着力营造“对话”的氛围,架设“对话”的平台,构筑“对话”的模式,引领学生在作文中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二、“对话式”小学作文教学的基本特征 1、营造“对话”的氛围 学校作文教学要形成真正的“对话”,关键在于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而要营造这种氛围,教师就应该在学生生活中,真正成为学生的益友,与学生一起学习、游戏,一同活动、畅想,一同欢乐、悲伤。平等、和谐的对话“教

5、育情境”,发生了师生间真正的精神层次上的相互交流的作用,在语言交流中,双方都交流了收集的信息,敞开了自己的精神世界,接纳对方,同时又把自己投向了对方,获得理解与沟通。 2、架设“对话”的平台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小学生平时基本上在“学校家庭”这两点一线上运动,空间的狭小严重制约了他们的见闻。再加上有些教师、家长不善于引导孩子读书、积累,不少学生成了“井底之蛙”,常为没有米下锅而犯愁,习作常常是言之无物,胡编乱造。 我们大力提倡“开放型活动作文”,重视以“活动”为载体,为师与生、生与生铺设“对话”的平台,切实有效的促进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及个性的发展与张扬。以“活动”为依托,将作文教学融入五彩斑

6、斓的活动中,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可以引导他们观察、体验、思考、交流。作文教学的过程变成了学生情感体验与经验建构的过程。 我们组织的活动从时间指向上分三类: ( 1)“过去进行时”。即重在唤醒学生的生活记忆,体验那难忘的情感历程。如的回忆,引导学生打开记忆的闸门,像放电影一样回忆过去的岁月里所经历的快乐或悲伤的事情,或叙述自己站在领奖台上自豪的情景,或描绘自己因逞能而搞得狼狈不堪的样子,或讲述失去亲人那悲痛欲绝的场面 ( 2)“现在进行时”。即让学生亲自参与、体验真切的活动过程,从而抓住时机,捕捉作文的素材。“现在进行时”的活动,教师应重点组织、发掘。因为这是无穷无尽的“对话”的资源。从活动主

7、题上来划分,我们主要开展了五类活动:(见表)   主题 活动举例 “对话”的对象 阅读经典 大型诗文朗诵会 大师 欣赏艺术 “我与音乐对话” “我画成了” 艺术 亲近自然 “秋天的树叶” 自然 融入社会 “公益广告,你我都需要” 社会 走进心灵 “我当了一天的孙悟空” 心灵 ( 3)“将来进行时”。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勾画未来美好的生活图景。“我多么想”“20年后的我”等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活、挖掘了他们的创造潜能。在想象、设计二三十年后的家用电器时,他们画出了五彩缤纷的设计图,配上说明书在全班交流。设计新颖,想象之丰富和读美好生活的向往之迫切,令人赞叹。 

8、0;        三、“对话式”小学作文教学模式的构建 1、活动先行。“个体的发展实际上就是练习、体验对环境的作用等意义上的大量活动的产物”(皮亚杰)。“对话式”小学作文教学模式倡导“活动先行”,教师或“创设情境”,或“预告话题”,或“现场组织”,既为孩子们呈现一个绚丽多姿的世界,又充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激活他们表达的热情。 2、充分对话。有人提出“教师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应与学生共同进行有关学习主题、意见、思想、情感的交流和分享。这就要求师生之间形成真正的交流。”我们认为,师生之间的教育交往的主要形式是对话,通过对话形成

9、真正的沟通和交流,形成真正的相互作用。“对话式”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开启“对话”之门,将习作训练融入活动之中,引导学生与老师、与社会、与文本沟通、合作、融合,进行心灵的碰撞,迸发智慧的火花。“与音乐对话”,教师先以乐曲导入播放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命运,接着通过诗意的语言启发学生认识到“音乐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再开展音乐鉴赏活动。师生面对面,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充分地“对话”,共同沉醉在音乐的海洋里。 3、自主命题。 学生的个性、爱好各不相同,感受自然也不一样。学生有了命题的自主权,就可以根据自己对活动本身的理解和体验,确定写作的角度和范围,这样的作文才会五光十色,特点鲜明

10、。开展“与音乐对话”活动以后,有学生觉得这样的作文课新鲜无比,拟题为一节特别的作文课;有的认为到音乐王国进行了一次开心的旅行,命题为音乐之旅;还有学生围绕自己感触最深产生联想最丰富的乐曲来写,如音乐声中“茅山行”不过,让学生自主命题,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讲出自己这样命题的原因,讨论哪些题目恰当可行,哪些题目有待斟酌。师生、生生的这种“对话”,引导学生在倾听、思考中接纳别人的思想,掌握作文的知识和技巧,切实提高了作文的能力。 4、自由倾吐。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自主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差异性,会让学生易于动

11、笔、乐于表达。因此让学生自主命题的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自选表达方式,确定表达重点。观察了校园花圃中一块巨石后,我鼓励大家根据自己的观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有学生根据观察顺序,写出自己在不同方位的所见所想;有学生记叙了不同的人在同一角度观察巨石产生的不同感受;有学生则写成童话,或让巨石“介绍”自己的来历,或请巨石“畅想”生活的感慨同样,自由表达与自主命题一样,也必须是师生、生生充分“对话”的过程,让学生在“对话”中学习表达的方式方法。围绕命题和表达展开的“对话”可分开也可合并进行。 5、评改赏析。 ( 1)三改三评:传统的作文教学,教师采用的是“纠缪法”专找学生的不是。结果教师叫苦连天,学

12、生却无动于衷。因而须改革评价方式,使学生成为评价者。我们尝试“三改三评学生写好作文后,先自改,后小组内互改,最后教师批改;与之相适应,“三评”即自评、组评与师评。可以口头评,也可书面评。这样,评改作文成为师生、生生继续“对话”的过程。学生作为评价活动的主体,有力地促进了作文修改能力的提高,进而能更快地提高作文水平。 ( 2)赏析佳作:“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的确,写作的成就感,会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增强其自信心。教师及时的将优作搜集起来,思考它们的妙处,在全班绘声绘色的读、评,学生在组内或全班朗读习作

13、并自评,会让大家领悟到语言的魅力,汲取写作技巧。我们还指导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筛选,编成集子,并冠之以一个颇具文学味的名字,如“小溪流”“心灵的星空”“走进花季”等,再搞展示,同学们在交流、互动中有了更多的收获和启迪。另外,我们积极向报刊、向网络推荐习作,使更多的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欢乐。 四、“对话式”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 我们应在“对话式”作文教学中大力改革,实现以下“五个转变”; 1、变“先导后作”为“先作后导”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教学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学生对写作的束缚”。“先指导后作文”是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在实践中,这种模式过分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忽

14、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教师的“导”成了束缚学生思维的缰绳。教师在指导课上花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可在学生的作文中还是很难发现能反映孩子个性的文章。这种事倍功半的现象究其原因就在于教师过多的指导禁锢了学生的思维。而变“先指导”为“先习作”则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通过自身的理解、想象,放手作文。教师的“导”建立在学生“写”的基础之上,从而使“导”既有放矢,又能保留学生鲜明的个性。 2、变“详细指导”为“独立习作” 担心学生作文写不好作文是教师的普遍心理。因此,教师指导学生习作不仅指导学生写什么,怎样写,甚至连文章中间怎样写,文章的结尾怎样写也都加以指导,学生的习作完全被纳

15、入了教师预设的轨道。学生还没写作文,便已经知道结果了,所以写出来的文章大同小异。教师过细的指导不但让学生懒动笔,而且懒思考,作文反过来倒 成了 老师的事情。因此,课程改革要求作文课上教师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想像的空间,多一些表达的机会。一句话,也就是尽量让学生独立写作。在习作指导上,教师只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尽可能让学生独立习作,学生的习作的积极性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他们的创作才能也就能得到充分的施展。 3、变“课内习作”为“课外结合” 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习作课一般在课堂上进行。学生面对的是黑板墙壁,作文空间受到极大的限制。为了完成习作任务,学生只好胡编乱造,写出来的文章有的

16、让人啼笑皆非,有的空洞乏味。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应当注重课内外结合。变突然袭击为课前预习。变“小课堂”为“大课堂”。 4、变“体裁限制”为“体裁不拘” 记叙文是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基本体裁,但我们认为不应把这看成是小学生作文训练的惟一形式,而应该鼓励孩子根据各自表达的需要,用自己喜欢的体裁来写自己想写的文章。引导学生对同一题材从不同角度来审视,以写出不同类型的记叙文。引导学生根据同一题材,写出不同的体裁文章。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变“体裁限制”为“体裁不拘”,从而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自由而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使新课程要求“让孩子们自由表达”的目标得以实现。 5、变“少褒多贬”为“多褒少贬”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指挥棒。也许是长期受“百分制”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的影响,作文批改讲评过程中教师很少表扬学生,更多的是批评或指责。于是,学生渐渐失去了写作的兴趣和信心,自然也就失去了写作的“灵感”,更别说要写出个性的文章。我们曾看到这样一篇报道,美国一位教师出了一个作文题,大意是树林中发现了一个蛋,让孩子们想像这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