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兴趣真正成为学生作文的好老师_第1页
让兴趣真正成为学生作文的好老师_第2页
让兴趣真正成为学生作文的好老师_第3页
让兴趣真正成为学生作文的好老师_第4页
让兴趣真正成为学生作文的好老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让兴趣真正成为学生作文的好老师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综合训练的主要阵地,它对完成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对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均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作文教学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广泛重视,这是可喜的,然而,作文教学的现状却是不容人乐观的。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作文教学现状调查分析,研究对策,摸索出一条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新路子,使作文教学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一、作文教学的现状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教育中的难题,长期以来困扰着小学语文教师,并制约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纵观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得不令人忧虑

2、,诸如“假”,说假话,写假事;“大”,小孩儿说大人话,毫无童心童趣;“空”,内容空洞,不实在,不具体;“抄”,一段一段甚至整篇整篇地抄写别人的作文;“套”,千人一面,没有个性和特点,几乎是从一个模式里走出来的。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落后,训练形式单一,学生写作兴趣不浓。多少年来,教师上作文课都是一支粉笔打天下 。作文教学的程序无非是作前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三部曲,从小学到高中十几年一贯制,从无例外。作 文题目老套的为数也不少。有的作文题目学生从小学做到高中,从爷爷辈练到孙子辈,只字未改,“涛声依旧 ”。教师关在校园教作文,学生禁锢在教室里写作文,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抒情、说明、议论,周

3、而复 始地练,其结果收效甚微,学生越练越没劲,越练越厌恶写作文。据抽样调查,小学、 初中、 高中怕写作文 的学生比例分别是35、65、85。可见改革作文教学方法,变换作文训练形式,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是提高 作文教学效率的当务之急。从当前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看,学生的作文兴趣呈现出相当明显的两极趋势,许多学生兴趣不高,认为是一种苦“差使”,讨厌作文,惧怕作文。只有少部份人有浓厚的兴趣,视作文为快乐。部分学生在主观上放弃了作文练习,敷衍了事,有消极对待的情绪;对作文“毫无兴趣”的学生写作文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缺乏主动练习的积极性;对作文“有点兴趣”的学生大多爱看课外读物,除完成课堂作文外,在课外也练习

4、写作;对作文“兴趣较浓”的学生喜欢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经常练笔,作文多次获奖。这种鲜明的对比说明兴趣是作文积极性的内在源泉,只要学生对写作有了兴趣,就会对作文产生好感和热爱,留心观察各种事物,主动积累写作素材,自觉地、勤奋地吸收范文的精华,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来,从而使作文能力逐步得到发展和提高。因此,要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必须首先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二、兴趣与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效率低是作文教学的一大难题。这难题虽是多方面的,但千难万难,其中最难的是学生对作文无兴趣,没有积极性。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迷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们以积极的认知、激越的感情和刚强的意志去

5、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充分发挥一个人潜在的智能,从而大大增强认知效果,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科学家们发现,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发挥80%以上,做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20%。可见兴趣与人的活动积极性存在着正相关,是推动人积极进行活动的重要心理因素。激发起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也就有了,作文教学效率也就高了。所谓兴趣,就是人力求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认知倾向。一个人如果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他就可以持久地集中注意力,保持清晰的感知,激发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思维,产生愉快的情绪,并能在从事与它有关的活动中,用意志克服困难而不感疲倦。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以自己的学习

6、兴趣为转移,当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时,总是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学习。古今中外不少著名的教育家早就发现了并非常重视兴趣的认知价值,他们都十分强调利用兴趣去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充分地肯定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孔子就总结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这样的名言。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是教学促进儿童发展的起点,是提高学习质量的保证。”学生的作文练习,既是一种学习活动,也是一种创造活动,教师进行作文教学,理当充分地开掘利用兴趣这一巨大动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作文是一种言语表达活动,需要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刺激,才能激发

7、倾吐的欲望、写作的动机和创造性表达的热情,强化练习的动因,获得持久的动力。而浓厚的兴趣,正是作文的一种良性的有力的刺激和动因、动力的源泉。三、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兴趣是小学作文教学的永恒主题。如同婴儿哑哑学语,最需要的不是母亲“语法”的讲解,而是母亲心领神会地去鼓励和表扬一样,在小学这一学生作文起步的阶段,教师首先要做的应该是象德国教育家第惠多斯所说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以实现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让小学生“易于动笔”,“乐于书面表达”,对作文“有兴趣”的目的。要达到这个效果,我认为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做好以下几点: 1、贴近生活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作文

8、也不例外。作文言之无物,内容空洞,没有时代感,其根本原因是教师让作文的主体学生,远离了文章的源泉生活。我们的作文教学,往往只是按课本上规定的序列机械地进行着。以课文为例文,以技法技巧为出发点。作文课上,教师向学生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这样那样的注意点;可学生却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写作材料,为了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任务,只能抄袭范文,或是胡编乱造。这样的作文教学,让学生心烦意乱,头痛胸闷,更谈不上提高作文水平,甚至会让学生讨厌作文,畏惧作文。 作文教学如何走出困境?唯一的出路在于把作文教学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文章是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的能动的反映的结果。只有先有了“客观事物”这个生活中存在的“自

9、在之物”,尔后才能转化为构成文章的丰富内容。“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便是作文的源头活水。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 如果我们的作文教学不能贴近生活,学生便不会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就不会有真切的感受,就不会有写作的材料,更不会有写作的热情。可我们的老师却一厢情愿地要求学生作文,并且规定在多长时间内一定要完成多少字数。无奈之下,学生只能闭门造车,东拼西凑,或者矫揉做作,无病呻吟,写出的作文当然离老师的要求相去甚远。 如果我们的作文教学和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深入生活,并对生活产生理解和感悟,他们就会产生感情的激荡,“情动于中而形

10、于言”,这样就会自发地产生写作的冲动。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才会有真情实感,真知灼见,作文的技法和技巧才能灵活地运用。这样的作文才会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这样的训练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因此,一方面教师不要把学生限制在单一的读书学习上,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向生活靠拢,融入生活,多参加各种活动,体验生活中的各种情感,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应生活之需,切生活之用,为真情而写,为兴趣而写,为交际而写,为自己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而写。同时,让学生作文题目不受拘束,允许他们自由选择,写自己关心的、相信的和想说的话。当生活丰富多彩了,作文也就会“美丽”起来。我们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活动,如利

11、用节假日带领学生到农村、去工厂把学生带向社会、带到更大的课堂中去,看农村的新变化,观工厂的革新,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作文内容,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闻到的、尝到的五官感受,写文章,学生就会觉得有许多东西需写,去赞扬、去歌颂、去交流进而激发了学生作文的兴趣。    2、欣赏激励在写作教育实验中,教师一定要努力创设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把微笑、信任、激励带进教室。开设作文欣赏课,引进展示、评比、竞赛等竞争机制,并鼓励学生争取发表,使学生能充分展现自我,创造自我,用眼睛,用心灵感受生活,给学生一片艳阳天,这样才能牵着学生的手在作文天地里遨游。

12、 在教学中,要注意搜集保存好每一届学生的优秀作文,在作文课、阅读课、活动课上,拿前几年教过的学生读给现在班级中的学生听,还介绍这个学生现在的情况。有时,还把这个学生再叫回来,让他讲当时写这篇作文的体会。学生面对同样的学校、同样的教室、同一个老师教,人家的作文为什么能达到这样一种水平,而我们不能?我们升级后能否给下届留下这样优秀的作文?进而激发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同样一篇学生作文,用挑剔的目光放大它的不足之处与用赏识的目光去挖掘它的闪光点,留给学生的感受和产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往往让学生越写越没意思,看到的总是自己的缺点,而后者却让学生作文的兴趣越来越浓,哪怕他的作文并没有什么进步。“诚于

13、嘉许,乐于称道”,应该是兴趣培养的加油站。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抓尖子生和后进生两个方面,做到抓两头促中间激发兴趣。对尖子生,多下工夫、多加指导,鼓励拔尖,用尖子生领路。对后进生,注意他们的点滴进步,多表扬、多指导,鼓励进步,从而激起全体学生的作文兴趣。 另外学生每次作文之前,教师自己可以先写好“下水文”,从中领略和体会这次作文的甘苦,更好地指导学生的作文。学生也非常爱听老师写的作文,总把老师写的作文和自己写的作文相比较,进而产生一种无穷的力量,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让学生从师生交流中体会作文的快乐,产生作文的欲望。 3、 展示激情 传统的作文教学,除了个别学生的作文能被当众阅读或

14、刊登外,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都是写了让教师或几个优秀学生改后就完事了,成了一个封闭的没被“用”起来的东西。虽然当前的作文教学已比较重视对“作”、“改”、“评”的研究和实施,但是依然很少在“用”上下工夫,即便“用”起来也难以做到面向全体,这样又怎能让大多数学生感兴趣呢?因此,教师应该创设多种形式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把作文“用”起来,这就必须在“相互交流”与“自我展示”上努力。比如,让每个学生每个月出一张手抄报,把自己积累的作文、日记、读书笔记等编出来。让每一组每一星期出一张“组报”,每半个月出一期黑板报,文章都从小组成员中选出来,并定期将所有的手抄报在班级里展出交换阅读。另外,每天早自习或课前抽几

15、分钟按座位(每次两三位)让每个学生把自己的作文或最满意的部分念给大家听,让大家互相评赏。还可以进行全班作文互相传阅、修改及写评语活动;同学之间互相写信,给亲朋好友或老师写信、寄作文;逢年过节,还可以把自己作文里的“精言妙句”抄录在贺卡上赠给别人等等。这些做法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写”以致用的目的,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和兴趣去感受作文带来的成功与自豪。在课外,要根据学生发表欲强的心理,认真办好黑板报和墙报,对优秀作文讲评之后就搞一个专栏,刊登出来,让大家学习欣赏借鉴。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作文竞赛,还把一些优秀作文推荐给有关报刊、媒体。学生每当看到自己的作文或同学的作文获奖或发表,都非常高兴和激动,

16、从而激发起了写好作文的兴趣。 4、读写互动 假如让繁重的课业负担剥夺了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和条件,加上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机械讲解与灌输,学生就会疏远排斥阅读,必然造成“读写分离”。当学生不能从阅读中获得快乐,也就不能去体验“作文”的快乐的。只有让阅读融入学生的心灵与精神世界,他们才会产生表达的需要与激情。要做到此点,首先教师要把阅读课上得生动有味。其次,教师自己也要喜欢并坚持阅读,并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阅读与写作有着内在的联系,两者可以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实现迁移。对此,前人早有认识,还留下了许多传之千古的大同小异的名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17、孙洙)。这些见解被语文教师奉为圭臬,因而在教学中非常注重指导学生由阅读典范作品去领悟“应该怎样写”的要领。但是,为什么往往收效甚微呢?是读得不够多吗?由小学到中学,仅从课文来说,名篇佳作的阅读量也相当惊人,更何况教师往往还布置、推荐了大量课外读物给学生阅读。是指导不够吗?每一堂讲读课都不啻于一次精细的阅读指导,而且学生也大都由教师指导训练而掌握做阅读卡片、笔记、摘记的方法。问题的症结在于,这种“理性”的阅读指导和阅读往往忽略了兴趣的调动,没有以兴趣作为开启知识、能力大门的钥匙。要使阅读与写作有效地实现迁移,必须借助兴趣。教师应善于从课文的精读延伸到课外的博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的阅读变

18、成真正意义上的“欣赏”,激起他们的情感涌动,使他们真正有所“会心”,而不仅仅是让他们理解理解再理解的阅读,这样才能促使他们精读博览,广为采撷,写作就有源头活水,否则,搜索枯肠也难为无米之炊。阅读,只有当它能激起学生的情绪、兴趣,才能激起他“心向往之”的写作动机,由“心向往之”,才能有起而行之。 阅读兴趣向作文兴趣迁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起步阶段要注意引发学生模仿的愿望,唤起仿写兴趣。关键是仿写的课文应当切近学生的生活,能沟通学生的感情。随着阅读兴趣的扩展和深化,则应从阅读范文、例文中积极探索写作的奥秘,让学生体验作者创作的欢乐,从而强化写作的诱因,发展作文的兴趣。观察表明,有些中学生的作文兴趣

19、特别浓厚,一般都是由阅读兴趣积极迁移而来的,他们平时喜欢阅读,有读书嗜好,对文学欣赏很感兴趣,注重从阅读中积累写作材料,经常写读书笔记,用各种形式练笔。多读促多写,阅读兴趣促进作文兴趣,这正是发展作文兴趣、提高作文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作文兴趣,采用自主写作,合作修改,探究学习,活动起来既轻松,又愉快,何乐而不为?积累写作语言。“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因此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切实有效地指导学生诵读一些经典性的佳诗、美文,让学生感受到开卷有益,读书有用,积累语言,善于表达,提高作文的质量。 另外教师在作文批改中,要善于发现那些读书较多的学生

20、作文,及时地予以全班鼓励和推广,把这类作文与读书少的学生作文进行对照,帮助学生寻求作文表情达意,源泉不竭的途径。5、多向评价。 阅读不少学生作文,总觉得不尽人意。其实,如果仔细品尝学生习作,不难发现其中有很多优秀地方,只不过我们用成人的标准、个人主观意识去衡量罢了。作为教师,应该做学生习作的引路人,要充分挖掘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哪怕只有一句话,也应给予肯定,不要一味地戴上眼镜找学生的不足。多鼓励,少批评,可以让学生既尝到成功的喜悦,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达到“让我学”为“我要学”的目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愿将自己的习作读

21、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因此,评改的方式应是开放的,多样的。 评改作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掌握作文技能技巧,认识自己作文的不足并改正。教学中,学生初稿时,教师适时指导、浏览,收集优秀作文和带有普遍性毛病的作文。待学生初稿完成后,组织学生欣赏其中的优秀作文和共同评改带普遍性毛病的作文。将选好的典型作文,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评议作文的优缺点,可以从词语、句子及篇章结构等方面说说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哪些地方不足?你有什么好的意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激活。 在学习别人的作文后,我们就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相互评改,合作学习。把自己的作文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评评你认

22、为好的地方,谈谈不足之处,有利于发现不易发现的毛病,既学到了别人作文的优点,又找到了自己作文的不足,然后针对自己作文中的问题,在自己的稿纸上任意修改,只要自己能看懂就行,不受任何格式限制。达到欣赏中学习,学习中积累、积累中运用,互相交流、共同进步的目的。为了更好地修改,教师可以把修改的作文在小组或班上进行朗读,发现问题及时弥补,借鉴、阅读修改,可以拿回家中大声朗读给家长听,让家长出谋划策,提出看法,还可以当面辅导学生修改作文,听取他的修改意见,作适当点拨。同时使学生感到教师对他的作文的重视。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流畅多了。 6、 适时练笔课外练笔是使作文方式多样化的一个有力措施。课内作文时间有限,

23、如果将作文教学局限于课内作文,显然是不够的。再加以课内作文多系命题作文,学生不管有无作文的动机、需要、材料,都必须完成,这就容易降低作文的兴趣,甚至对作文产生畏惧情绪和逆反态度,差生尤其有这种可能。而课外练笔则相对不受限制,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抒发自己的愿望、企求、爱憎、好恶,陈述自己的观点。由于课外练笔不受命题作文和写作时空、方式的限制,因而它比较灵活,只要有了需要,有了材料,产生了写作动机,就可以提起笔来自由写作,这极有利于提高写作积极性。正因为课外练笔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它才能配合课内作文,成为课内作文的补充、扩展、延伸。实践已经证明,有限制的课内作文和相对无限制的课外练笔

24、相结合是发展作文能力的必由之路。开展课外练笔,可以扩大兴趣范围,不断强化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兴趣的范围是指兴趣的广度,广泛而又有中心的兴趣是兴趣的最优结构。课外练笔有可能使作文成为学生的中心兴趣,帮助他们真正爱上作文,由“要我写”到“我要写”,最后达到“我爱写”的境地。课外练笔总是与兴趣联系在一起的,它一点也不勉强,学生完全是“为情造文”,自由写作,越写兴趣越浓,越写越能尝到写作的乐趣。课外练笔的范围很广,方式很多,如记观察笔记,读书笔记,写生活札记、随笔、随感,尝试进行诗歌,散文乃至小说的练习,可以全方位、多侧面发展写作兴趣,使写作充满迷恋和欢乐的情绪。如果这种中心兴趣成了特殊兴趣,对于培养写

25、作尖子是大有益的。通过课外练笔扩大兴趣范围,还能使写作中心兴趣与更广泛的兴趣联系,使兴趣的广度大大扩展,具有最丰富的源泉。在课外练笔中,学生要置身生活,留心周围的事物,积极观察自然景物、风土人情和复杂的社会生活,这就使学生喜欢观察、乐于思考,对观察与思考产生浓厚的兴趣。课外练笔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写读书笔记,对阅读有较大兴趣的学生往往爱写读书笔记,读书兴趣与练笔兴趣是同步发展的。这些习惯可以成为不断强化写作兴趣的动力。7、教师传帮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不同问题,听取他的修改意见,适时传授写作技能,帮助解决具体困难,是培养差生作文兴趣的有效方法。传帮的做法有:个别交谈,指出作文的主要问题,以为鉴戒;启发思路,教给开掘提炼素材的方法;帮助修改,使原作更加成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