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二首》教案1_第1页
《诗词二首》教案1_第2页
《诗词二首》教案1_第3页
《诗词二首》教案1_第4页
《诗词二首》教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诗词二首教案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学会8个生字,正确理解下列词语:逶迤、磅礴、岷山、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2.理解诗意,充分感觉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3.有感情地朗诵全诗,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增强对七律诗这种体裁的感性认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诗句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难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准备:1.教学多媒体及课件。2.学生查找有关长征的资料并自学生字词。 课前预习: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了解长征的相关知识,上课时讲述你所了解的长征。 2.借助工具书及注释读懂课文。

2、第一课时 七律长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走近长征。师:今天我们学习一首七律诗齐读课题:七律长征。长征是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光辉历史,长征是国人引以为豪的一段历史。七律长征的作者是一代伟人毛泽东。让我们一起怀着崇敬的心情呼唤他的名字师:你对长征又了解多少呢?谁来说说?(指名说)带着你的理解,我们一起走进长征。二、初读诗歌,感知大意,质疑问难。(一)正确、流利的朗读诗歌,把诗读通顺,生字读准确。(二)质疑问难,以学定教学生小声朗读课文,看看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学生边读边思考。)质疑。三、再读诗歌,读悟结合,理解诗意, 指导背诵。(一)出示学习提示:(1)悟:看注释、结合资料及预习情况,说说

3、这首诗写了什么?(用诗中的一句话来回答。)(2)说:与小组同学交流学习成果。(3)读:把自己对诗句的理解试着用朗读表现出来。(二)合作交流学习1.同桌合作学习2.交流理解,读中悟,悟中读(1)这首诗写了什么,能不能用诗中的一句话来回答。(2)请大家大胆展示自己,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3.交流,预设以下几个环节:(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说说自己的理解。学生练习朗读,指名有语气朗读,并试着背一背。从这两句诗中你感受到什么?(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展示南岭山脉和乌蒙山的图片,理解“逶迤”和“磅礴”。在红军的眼中这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山却像什么?指导、练习朗读。(3)金沙

4、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质疑:为什么说“金沙水暖,大渡桥寒”呢?(课件出示金沙江的图片,板书:金沙江)师:你认为该怎样读这句诗?学生练习朗读,指名读。 (4)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的理解。“更喜”喜什么?为什么“尽开颜”?播放红军过雪山的电影资料,感受那种以苦为乐的乐观精神。练习朗读。四、总结(略)第二课时 清平乐六盘山一、问题引入课题。1.谈话导入2.板书课题3.读课题 。你明白了什么?清平乐六盘山是一首词,以“清平乐”为词牌名,“六盘山”是这首词的题目。4.这首词是谁在什么时候写的?是什么意思呢?六盘山又在哪里?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就知道了。二、初读课文,

5、读准字音。1.学生一边看课文一边听课文录音。听了这篇课文,你了解了些什么?(清平乐六盘山是毛泽东在1935年9月带领红军第一方面军翻越六盘山时的有感之作。正式书写是在1935年12月。)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3.检查评价,请学生朗读这篇课文,引导学生适时评价。4.多读几遍,讨论疏通词句。交流搜集的长征资料,理解“第一方面军”“六盘山”“会师”“瓦窑堡”“陕北革命根据地”等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简称红一方面军,曾称“中央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之一1930年8月由红军第1、3军团组成,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周恩来先后任总政委。曾在江西中央苏区粉碎国民党

6、军四次“围剿”。1934年10月开始长征。次年10月胜利到达陕甘苏区。抗日战争爆发后改编为八路军115师,六盘山: 中国西部山脉。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南部、甘肃省东部。南段称陇山,南延至陕西省西端宝鸡以北。是近南北走向的狭长山地。山脊海拔超过2,500米,最高峰米缸山达2,942米。其北侧另一高峰亦称六盘山,达2,928米,由平凉至静宁的公路经此。山路曲折险狭,须经六重盘道才能到达顶峰,因此得名会师:行军时各路人马聚集于一处瓦窑堡:陕西安定(今子长县)是当时陕北革命根据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瓦窑堡是陕北革命根据地中心。陕北革命根据地:共产党成立后不久,1922年8月,陕西也建立了党团组织。陕西

7、的党团组织成立后,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陕西的刘志丹和谢子长两位民族英雄,他们在家乡陕西北部开展革命斗争,先后组织发动了清涧起义、渭华起义,逐步把陕西的革命斗争推向高潮。解放了当地,人民翻身当主人,人民再没有地主土豪的压迫和剥削,这是当时全国唯一保存的革命根据地,毛主席就是在这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48年3月28日才离开陕北根据地来到河北的平山县西柏坡指挥了全国人民的解放战争,取得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的胜利,最终赢得了全国的解放。5.课文有几个部分,主要写了什么?第一部分是毛泽东写的词清平乐六盘山,第二部分是介绍这首词产生的过程。三、观看录像长征片段,创设情

8、境。1.想不想一起来看一段电视连续剧长征的片段?在观看录像的同时,老师简要介绍长征的历史背景。1934年4月,中央苏区的北大门广昌成了蒋介石的进攻重镇。1934年10月,红军为了保存实力北上抗日,开始长征。红军四渡赤水、抢渡大渡河、翻越积雪千年的夹金山、穿过荒无人烟的草地。英勇的红军指战员不畏艰难,忍饥挨饿,终于胜利地走出草地。党中央于9月12日开完俄界会议后,毛泽东就随一军团前进。9月16日腊子口战役打响。9月17日晨,终于占领了天险腊子口。10月19日,毛泽东、周恩来骑着马走进吴起镇,这一天被正式定为中央红军结束长征的日子。四、理解课文,感悟朗读。1.过渡: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经历了千难万险

9、,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来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固原县西南的六盘山,这里是六盘山山脉的主峰,险窄的山路要盘旋多重才能到达峰顶。翻过六盘山,马上就要到达目的地陕北革命根据地了,这就是我们这篇课文描写的情景。2.谁愿意读读课文中描写的这番情景?指名朗读第二部分。3.此时的红军,此时的毛泽东主席,心情怎样呢?你从哪些词可以看出?(1)找出两个带有“一边一边”的句子 “毛泽东同志一边和身边随行人员谈古论今,一边观赏着六盘山的风光。”“他坐在一块石头上,习惯地用右手摘下帽子,伸开双腿,一边休息,一边眺望远方,高兴地说”(2)指名读。说说从这两句话中,你感受到毛主席什么样的心情?(一种胜利在望的喜悦,一

10、种苦尽甘来的激动,一种历尽艰辛的轻松,一种大局在握的豪情)(3)你能把你感受到的心情读出来吗?指名读这两句话,集体评价。正是在这样的心情之下,毛泽东写出了清平乐六盘山。4.学习词章清平乐六盘山(1)幻灯片出示这首词。(2)指名朗读。评价是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小组讨论,理解词意。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望断:向远处望直到望不见了。长空高阔白云清朗,南飞的大雁已望到了天边) 这里的景色美吗?这是词人对六盘山风光的无限赞美。读出对六盘山的赞美。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长城:借指长征的目的地。屈指:弯着手指头计算数目。不登临长城关口绝不是英雄,算下来已征战二万里。)这是这首词的上阕,毛

11、主席从爽朗,舒畅之情转入对英雄豪迈的青春吟唱,艰难险阻的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已在脚下终结,目的地的关口已经到达,好汉们的业绩就要进入一马平川的时期,此刻,我们就能感受到毛主席在高高的六盘山上那回顾征程的从容以及藐视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只有我们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才能完成这样异常艰巨的事业)我们要读出词人坚毅的性格,面对困难英勇无畏的态度、历尽艰辛的自豪。读上阕,接着我们来到这首词的下阕,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红旗:首次发表时原作“旄mo头”,一九六三年版毛主席诗词改为“红旗”。词中指红军胜利的红旗。六盘山上雄峰拔地而起,烈烈的西风漫卷着红旗。) 这句毛主席将目光收到近处,高山之巅,红旗飘

12、飘,红军将士在秋天的山峰间盘旋向前,此情此景,我们的将士能不豪情万丈?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长缨:长带子,长绳子。缚:捆绑。苍龙:一种凶神恶煞,这里指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集团。整句词意是:今日我紧握着武器长绳在手中,哪一天能将蒋家这条狂龙捆缚呢?)作者以设问的形式,肯定在不久的将来总有一天,红军将士要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夺取最后的胜利!这首词作是1935年秋天写的 1936年的2月,在毛主席带领革命战士奔赴抗日前夕又写了沁园春雪中最后一句就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扭转乾坤,腕定中国大好江山是现在的应用无畏的革命将士,谁知道这首词?你能有感情地背诵吗?(4)我们再英勇无畏,充满豪情壮志读这首词,好吗?(5)齐读这首词后,你可以用一个什么词形容这首词章?(启发学生在课文中寻找“不朽”)了解“不朽”是什么意思,(不朽:永不磨灭。)为什么说这首词是“不朽”的呢?(这首词里的什么地方让你的记忆永不磨灭?)壮美的山河;对待困难英勇无畏的态度,历尽艰辛自豪和把握未来的豪情壮志。(6)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词。指名读,比赛读,齐读。(7)能背诵吗?有感情地背诵一次。五、总结拓展。1.通过这个故事,可以感受到毛泽东是个什么样的人?(壮志满怀、豪情万丈、乐观无畏、抱负远大)2.总结:毛泽东不仅是我国伟大的革命领袖、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呢!我们今天只学到了他的一首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