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化学成分及药效物质根底局部知识点整理 中药化学研究什么?大纲要求:小单元细目要点一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类及性质1构造类型2理化性质1提取别离方法2构造鉴定方法3.化学成分及质量标准、药效物质根底1化学成分及药效物质根底2化学成分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一、中药化学成分的构造类型 中药化学成分源于天然产物,构造复杂,化合物数量巨大。考试主要关注由二次代谢所产生的各类中药化学成分。生物碱*黄酮类*有机酸*萜类*苯丙素类*三萜皂苷*香豆素类*甾体皂苷*木脂素类*强心苷*醌类*鞣质*成分类型 定义与构造特点 生物碱来源于生物界主要是植物界的一类含氮有机化合物。 糖 单糖是多羟基醛或酮,
2、是组成糖类及其衍生物的根本单元。寡糖、多糖 苷 苷类又称配糖体,是糖或糖的衍生物如氨基糖、糖醛酸等及另一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醌 具有-不饱与酮的构造的化合物。 苯丙素类 根本母核具有1个或几个C6-C3单元的化合物 香豆素 母核为苯骈-吡喃酮。 木脂素 由2分子C6-C3构造构成。 黄酮 由2个苯环通过中间3个碳原子C6-C3-C6连接而成,多具有酚羟基。 萜 由甲戊二羟酸衍生而成,根本碳架多具有2个或2个以上异戊二烯单位C5单位构造特征的不同饱与程度的衍生物。 挥发油 可随水蒸气蒸馏、及水不相混溶的挥发性油状液体,大多具有芳香嗅味。 皂苷 苷元为具有螺甾烷及其有相似
3、生源的甾族化合物或三萜类化合物。 甾体 具有环戊烷骈多氢菲的甾体母核。 有机酸 含-COOH的一类酸性化合物。 鞣质 复杂的多元酚类。 根本构造单元: 补充知识点C O S N H碳氧 硫 氮 氢 常见化学元素注意:不饱与构造、共轭构造、芳香构造注意:含羰基化合物二、中药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 中药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研究包括:性状、挥发性、旋光性、水中溶解性、有机溶剂中溶解性、酸性、碱性、荧光性质、发泡性、溶血性、显色反响、沉淀反响、水解反响、酶解反响、氧化复原反响等。三、中药化学常用提取方法1.溶剂法1常见溶剂分类不分层分层2常见溶剂极性顺序水甲醇乙醇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乙醚氯仿苯四氯化碳石油醚“
4、水醇性大,氯苯醚小 正确答案C能及水分层的溶剂是A.乙醚B.丙酮C.甲醇D.乙醇E.丙酮一甲醇1:1 正确答案A引申知识点1“相似相溶溶剂被提取成分水苷、生物碱盐、鞣质、氨基酸、蛋白质、糖甲醇、乙醇 除蛋白质、多糖以外的各类成分正丁醇苷乙酸乙酯、乙醚、氯仿、苯 甾类、萜与挥发油、生物碱、各种苷元石油醚油脂 正确答案A 正确答案E引申知识点2极性相关概念偶极矩、极化度、介电常数一般介电常数越小,溶剂极性越小多项选择题 正确答案ACD3常用溶剂提取法1浸渍法定义:在常温或温热6080条件下
5、用适当的溶剂浸渍药材以溶出其中有效成分的方法。2渗漉法定义:不断向粉碎的中药材中添加新鲜浸出溶剂,使其渗过药材,从渗漉筒下端出口流出浸出液的一种方法。3煎煮法定义:中药材参加水浸泡后加热煮沸,将有效成分提取出来的方法。4回流法定义:用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中药成分的方法。5连续回流法定义:采用索氏提取器进展回流。回流法及连续回流法特点及适用范围:提取方法优点缺点煎煮法1可以明火提取,适用于提取对热稳定的成分;2操作简单;3提取效率高。1提取溶剂只能用水;2含挥发性成分或有效成分遇热易分解、含淀粉多的中药的提取不宜用 回流提取法1用挥发性提取溶剂加热提取,适用于提取对热稳定的成分;2提取效
6、率高。1溶剂消耗量大;2操作麻烦。提取方法优点缺点连续回流提取法1用挥发性提取溶剂加热提取,适用于提取对热稳定的成分;2提取效率高;3节省提取溶剂。1提取液受热时间长;2受热易分解的成分的提取不宜用。浸渍法1不加热,适用于提取对热不稳定成分;2适用于提取含大量淀粉、树胶、果胶、黏液质的中药。1提取率低;2提取时间长;3以水为提取溶剂时,提取液容易发霉。提取方法优点缺点渗漉法1不加热,适用于提取对热不稳定成分;2提取效率高于浸渍法。1溶剂消耗量大;2费时长。 正确答案E 正确答案A 正确答案E最正确选择题 正
7、确答案A2.水蒸气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法用于提取具有挥发性的、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成分。即:1挥发性;2热稳定性;3水不溶性。适用成分:挥发油挥发性生物碱如麻黄碱、伪麻黄碱等小分子的苯醌与萘醌小分子的游离香豆素此类化合物的沸点多在100以上,并在100左右有一定的蒸汽压。最正确选择题 正确答案A3.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超临界流体SF:指处于临界温度Tc与临界压力Pc以上,介于气体与液体之间的、以流动形式存在的物质。密度及液体相近,而黏度及气体相近,扩散能力强。最常用的超临界流体是二氧化碳CO2。多用于脂溶性成分,挥发性成分,如挥发油的提取,尤其适用于
8、提取不稳定、易氧化、受热易分解的挥发性成分。特点:1无溶剂残留;2平安,环境污染小;3可在低温下提取,“热敏性成分尤其适用;4萃取介质的溶解特性及极性易改变夹带剂;5适于极性较大与分子量较大物质的萃取;6萃取介质可循环利用,本钱低;7可及其他色谱技术联用及IR、MS联用。局限性:1对脂溶性成分溶解能力强,而对水溶性成分溶解能力弱;2设备造价高而导致产品本钱中的设备折旧费比例过大;3更换产品时清洗设备较困难。夹带剂了解定义:在被萃取溶质与超临界流体组成的二元系统中参加的第三组分,用以改善原来溶质的溶解度。作用:改善或维持选择性;提高难挥发溶质的溶解度。常用夹带剂:甲醇、乙醇、丙酮等。最正确选择题
9、 正确答案C4.升华法固体物质在受热时不经过熔融而直接转化为蒸气,蒸气遇冷又凝结成固体的现象叫做升华。适用成分:游离的醌类成分大黄中的游离蒽醌小分子的游离香豆素等属于生物碱的咖啡因属于有机酸的水杨酸、苯甲酸属于单萜的樟脑等。5.超声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溶剂进展提取的方法。由于超声波可产生高速、强烈的空化效应与搅拌作用,能破坏植物药材的细胞,提高提取率。特点:1不会改变有效成分的化学构造2可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提取效率四、不同别离方法的原理1.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异进展别离1利用温度不同引起溶解度的改变进展别离结晶及重结晶2利用两种以上不同溶剂的极性与溶解性差异进展别离水提醇沉法除去
10、多糖、蛋白质等水溶性杂质、醇提水沉法除去树脂、叶绿素等水不溶性杂质、醇/醚法、醇/丙酮法可使皂苷析出3利用酸碱性不同进展别离酸提碱沉法、碱提酸沉法生物碱等碱性成分;黄酮、蒽醌类等酸性成分;含内酯或内酰胺构造的成分。4利用沉淀试剂进展别离沉淀试剂雷氏铵盐:季铵碱;明胶:鞣质分配比分配系数不同进展别离1液液萃取法pH梯度萃取法2液液分配色谱LC或LLC3.根据物质沸点差异进展别离1分馏法4.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异进展别离1简单吸附活性碳2吸附柱色谱硅胶、氧化铝、聚酰胺、大孔树脂5.根据物质分子大小差异进展别离1凝胶过滤色谱2膜别离法6.根据物质解离程度不同进展别离1离子交换色谱最正确选择题
11、; 正确答案B 正确答案E引申知识点1结晶及重结晶1原理:利用温度不同引起溶解度的改变进展别离2常用的重结晶溶剂:水、冰醋酸、甲醇、乙醇、丙酮、乙醚、三氯甲烷、苯、四氯化碳、石油醚与二硫化碳等。单用或混用3溶剂选择原那么:“相似相溶4溶剂用量:一般可比需要量多加20%左右的溶剂。理想溶剂:不及重结晶物质发生化学反响;在较高温度时能够溶解大量的待重结晶物质;而在室温或更低温度时,只能溶解少量的待重结晶物质;对杂质的溶解度或者很大或者很小;溶剂的沸点较低,容易挥发,易及结晶别离除去;无毒或毒性很小,便于操作。引申知识点2判断晶体纯度的方法1具有一定的晶形与均匀的色泽
12、;2具有一定的熔点与较小的熔距12;3薄层色谱TLC或纸色谱PC色谱法显示单一的斑点;4高效液相色谱HPLC或气相色谱GC分析显示单一的峰;5其他方法:质谱、核磁共振等。最正确选择题 正确答案C五、不同色谱别离方法的填料特点及适用范围填料 特点 分配色谱纸色谱 正相色谱,以纸为载体,以纸上所含水分或其他物质为固定相。 柱色谱 正相、反相色谱RP-18、RP-8、RP-2 吸附色谱硅胶 中等极性、酸性适用于中性或酸性成分 氧化铝 极性、碱性适用于碱性或中性亲脂性成分的别离 活性碳 非极性适用于亲脂性成分,常用于脱色 填料 特点 吸附色谱 聚酰胺 氢键吸附 不溶于水、甲醇、乙
13、醇、乙醚、三氯甲烷及丙酮等常用有机溶剂对碱较稳定,对酸尤其是无机酸稳定性较差 大孔树脂 吸附及分子筛两种原理一般为白色球形颗粒状,通常分为非极性与极性两类,对酸、碱均稳定。 填料 特点凝胶过滤色谱排阻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只适于水中应用 羟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除具有分子筛特性外,在由极性及非极性溶剂组成的混合溶剂中常常起到反相色谱效果 离子交换色谱 离子交换树脂 基于混合物中各成分解离度差异进展别离的球形颗粒,不溶于水,但可在水中膨胀 1吸附色谱原理及分类以静态吸附来说,当在某中药提取液中参加吸附剂时,在吸附剂外表即发生溶质分子及溶剂分子,以及溶质分子相互间对吸附剂外
14、表的争夺。物理吸附过程一般无选择性,但吸附强弱及先后顺序都大体遵循“相似者易于吸附的经历规律。吸附类型及特点:吸附类型吸附特点举例物理吸附外表吸附,应用最广 吸附无选择性为可逆吸附吸附于解吸附快速进展 以硅胶、氧化铝、活性炭为吸附剂的吸附色谱化学吸附应用最少 吸附有选择性吸附结实,甚至不可逆 碱性氧化铝吸附酸性物质;酸性硅胶吸附碱性物质半化学吸附有一定应用介于物理吸附及化学吸附间,吸附较弱聚酰胺色谱2聚酰胺吸附色谱对碱较稳定,对酸尤其是无机酸稳定性较差。特别适合于别离酚类、醌类与黄酮类化合物鞣质例外引申知识点1聚酰胺吸附规律形成氢键的基团数目越多,吸附能力越强;易形成分子内氢键者,其在聚酰胺上
15、的吸附即相应减弱;分子中芳香化程度越高者,吸附性越强;洗脱溶剂的影响。3大孔吸附树脂性质:一般为白色球形颗粒状,通常分为非极性与极性两类,对酸、碱均稳定。吸附原理:选择性吸附由于范德华引力或产生氢键的结果分子筛性能由其本身的多孔性网状构造决定影响因素:比外表积、外表电性、氢键引申知识点2大孔树脂洗脱剂选择的一般方法。洗脱剂洗脱物质水 单糖、鞣质、低聚糖、多糖等极性物质70%乙醇 皂苷、黄酮少量、酚性成分等3%5%碱溶液黄酮、有机酸、酚性成分与氨基酸等10%酸溶液生物碱、氨基酸等 丙酮中性亲脂性成分最正确选择题 正确答案D4凝胶过滤色谱分子筛过滤、排阻色谱别离原理:分子筛作
16、用,根据凝胶的孔径与被别离化合物分子的大小而到达别离的目的。5离子交换色谱性质:球形颗粒,不溶于水,但可在水中膨胀。离子交换基团 正确答案A 正确答案A3.对酸、碱均稳定的极性吸附剂是 正确答案D 正确答案D 正确答案A 正确答案C 正确答案E六、构造研究的程序分子式测定方法:1元素定量分析配合分子量测定。2同位素丰度比法。3高分辨质谱HRMS法。计算不饱与度方法:1官能团定性及定量分析。2光谱方法:UV、IR、MS、1H-NMR,13C-N
17、MR七、常用波谱方法及应用光谱方法缩写作用质谱MS 可用于确定分子量及求算分子式与提供其他构造碎片信息红外光谱IR 提供官能团信息紫外光谱UV 主要用于推断化合物的骨架类型判定共轭体系核磁共振1H-NMR,13C-NMR 提供质子碳原子的类型、数目及相邻原子或原子团的信息,用于构造测定1.确定化合物分子量的常用方法是 正确答案B2.判定化合物构造中是否具有共轭体系常用的方法是 正确答案A3.用于推断化合物的骨架类型的方法是 正确答案A八、中药化学成分研究的意义1.说明中药的药效物质根底,探索中药防治疾病的原理;2.中药化学成分是
18、遣药组方的物质根底;3.改良中药制剂剂型、提高临床疗效;4.控制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5.提供中药炮制的现代科学依据;6.开发新药、扩大药源;7.构造修饰、合成新药。在制定、修订科学标准的中药标准工作中,中药化学为其提供了客观、可靠的手段。中药化学:1可为中药材生产的标准化、标准化奠定化学物质根底。2可为中药饮片炮制的标准化、标准化提供科学依据。3可为中成药生产的标准化、标准化提供合理的技术保障。4可为中药临床前有效性与平安性评价的标准化、标准化提供有说服力的化学信息。5可为中药临床试验的标准化、标准化提供临床疗效评价的物质根底。6可为中药药效学评价研究的标准化、标准化提供有效成分的监控指标及药理评价方法。九、中药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茶饮行业2025年展望:新型品牌扩张策略与竞争格局研究报告
- 建筑施工安全基础试题及答案
- 教育教学反思与切实改变方案试题及答案
- 电动车技术创新考试题及答案
- 学习乐理的个人化方案试题及答案
- 工业互联网平台与5G通信模组适配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国际合作研究报告
- 施工安全技术交流与学习试题及答案
- 职场英语沟通中的适应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
- 医疗与医药行业:2025年医疗健康产业投资机会与风险预警报告
- 2025年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中的绿色物流与供应链优化报告
- 山东省聊城市2025年高考模拟试题(二)数学+答案
-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2024)三年级下册旋转与平移现象教学设计
- (一模)惠州市2025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 田园综合体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阅读 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 高校宿管培训
- 2025届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政治试题及答案
- 赌博酒驾警示教育
- 产业园物业管理实施方案
- 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三-国开-参考资料
- 梁晓声母亲测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