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人墓碑记 教案一、教学目的一学习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及比照阐述的方法。二理解本文跌宕多姿而又组织严密的特点。三认识五位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斗争精神,理解作者关于生死价值的阐述。二、难点、重点分析一作者构思这篇墓碑记的出发点是什么?二本文与其它墓碑记有什么不同?三在课文中划出转换行文角度的过渡句并说明它们的作用。四本文思想内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都有哪些?五本文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在鸿门宴上,项羽因为害怕担当不义之名,终于让刘邦逃脱,放虎归山,铸成大错。其实项羽真正注重的不过是一个名,他企图名正言顺地爬上帝王的宝座。其人不可一概抹杀,其义却缺乏为训。在我国
2、历史上,另外还有一大批志士仁人,他们舍生取义,为国为民,不务虚名,不图私利,他们跟项羽有着很大不同。我们接着将要学习的?五人墓碑记?会加深我们对义的认识和理解。二给生字注音,并指名朗读课文。三简要提供课文有关人物的材料1、时代背景明朝万历年间,用政治暴力兼并民田的情况愈演愈烈,江南是全国首富之区,情况更加恶劣。明神宗朱翊钧连年发动对外战争,大事营建宫殿,为搜括财物,他大兴矿税,通都大邑,都设税监,税监又滥用群小,布满城乡,竭力榨取、掠夺。一时间农商交困,民怨鼎沸,因此爆发屡次大规模群众性的抗税、反税、惩治税监的斗争。当时江南地主阶级中一局部知识分子为了政治清明,减少社会矛盾,挽救江河日下的场面
3、,常常在一起议论朝政。因为他们的领袖顾宪成等在江苏无锡东林书院讲学,所以这些知识分子就被称为东林党。对于当时反矿税、反税监的斗争,他们不仅同情,而且积极支持并参加。关于东林党: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1594顾宪成革职还乡,于无锡东林书院讲学,议论朝政,得一局部士大夫支持,形成改革派的政治集团,世称东林党。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明熹宗朱由校即位,魏忠贤受命为司礼秉笔太监,执掌要职;后来他又兼掌间谍机关东厂,加紧镇压人民和官员中的反对派,实行阉党专政。熹宗初年,东林党人在朝任职的人还较多,他们一再上疏熹宗,反对魏忠贤,反对横征暴敛,反对专制统治,要求任用贤能,关心民生,允许知识分子公开讲学,议论朝政
4、。这些主张是符合广阔人民的愿望和要求的,但是由于熹宗的包庇,东林党人的斗争都遭到失败。在朝的东林党主要人物,有的被革职、贬谪,有的被逮捕酷刑致死。江南广阔人民深受阉党之害,同情并支持东林党人。因此,当阉党在天启六年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东林党人周顺昌时,一场广阔人民群众对抗阉党的暴动就爆发了。2、周顺昌简介周顺昌1584一1626,字景文,号蓼洲,苏州吴县人。万历四十一年中进士,任福州推官掌管州中刑狱的官。后来进入吏部,任文选司员外郎掌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他虽掌管人事大权,但仍极清廉正直。后来离京回南方时,只有行李一肩,都门叹为稀有。他为人正直、清廉,关注民间疾苦。像他这样的人,人
5、民欢迎,阉党不容,被魏忠贤列名?东林点将录?阉党捕人的黑名单。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被迫害的六君子之一魏大中被捕路过苏州,当时请假家居的周顺昌激于大义,竟与魏周旋累日,还把女儿许配魏的孙子。在谈话中,切齿痛骂阉党。这事被缇骑报告魏忠贤,周顺昌终于被革职。周顺昌被罢官后,阉党仍不罢手,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原江苏巡抚周起元被罢官时,周顺昌曾为文送他,其中有赞美周起元,斥责阉党的话。魏忠贤得悉此事后,指使东厂间谍罗织罪名,借机陷害。天启六年三月周顺昌被逮到北京,在狱中被拷打得体无完肤,仍痛骂魏忠贤如故。同年六月十七日被拷死狱中,年四十三岁。到崇侦元年才得到昭雪,谥忠介。3、五义士简介周顺昌被捕时,
6、群众万余人尾随。一向好打不平的商人子弟颜佩韦,高举着香火,沿途呼喊:有愿替周吏部说话的,跟我来!他情愿自己去代周顺昌吃官司。市民马杰也一路敲梆子,号召群众。当阉党爪牙缇骑威胁群众时,马杰破口大骂魏忠贤,杨念如、沈扬也上前仗义陈词,不许东厂缇骑逮捕周顺昌。缇骑恼羞成怒,拔出利剑,扬言要割掉马杰的舌头,聚观的市民鼓噪起来,堤骑更加凶横,首先举剑扑击沈扬、杨念如。这时周顺昌的轿夫周文元也怒不可遏,夺取了缇骑的武器,同堤骑扭打起来,结果额头受伤。聚观的市民一见缇骑动武伤人,就一起鼓噪围攻,吓得缇骑们东逃西窜,有的爬上树顶,有的躲到厕所里,有的逃上屋顶。其中两个缇骑被群众打死。颜佩韦等五人过去互不相识,
7、而且除周文元外,其他四人同周顺昌也毫无交往,完全是激于义愤才自发参加斗争的。五人被捕后,对自己的作为,理直气壮,毫不隐讳。七月中,苏州城里布满警卫,戒备森严,就在阊门外吊桥上,五位壮士大骂魏忠贤及其亲信毛一鹭,沉着就义。临刑时,几万市民含泪同五人诀别。事后,为了抗议杀害五人,苏州市民曾建议拒用天启钱达十个月之久。群众斗争的威力,惊得气焰嚣张的魏忠贤逡巡畏义,从此不敢复有株治。十一个月后,熹宗死了,魏忠贤失了靠山,畏罪自杀。苏州人民建议公葬五位义士,一夜之间,把毛一鹭为向魏忠贤献媚而监造的魏忠贤生祠拆为平地,在它的废基上修建了五义士的墓。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明末太仓如今江苏省太仓
8、县人。晚明政治活动家和文学家。张溥自幼勤学,所读书必手抄六七遍,因此他命名自己的书房为七录斋。溥青年时候正是魏忠贤阉党专政,东林党人受到残酷镇压的时代。他怀着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以继承东林为己任,结纳社会上有节气,有操守,有学识的士大夫知识分子,重视发现和推举有操守的学者,组织了爱国社团复社,成为复社的领袖。在文学上,针对当时士大夫空疏不学的弊病,他提出兴复古学的主张,同时强调居今之世,必须为今之言,各为有用。他写过不少鞭挞时政的文章,内容充实,风格朴质。曾编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著有?七录斋集?等。四讲读第一段1、诵读。2、学生提出难词难句,教师解答。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魏阉是对魏忠
9、贤的贬称。魏忠贤专权时,其党羽阿谀奉承,在各地多有建生祠以媚者。魏忠贤死后,其生祠陆续被废。五人即葬于已废的魏阉生祠之址。3、学生翻译。五个人,是周公蓼洲被阉党逮捕时,为正义所激奋而死于这件事的。到了如今,吴郡的贤士大夫向当权的人请示,就清理魏阉已废的生词的原址来安葬他们,并且在他们的墓门立碑,来表扬他们的事迹。啊,也真是浩大的事啊!4、教师小结。本段写五人死因及立碑缘起。先总述五人激于义而死,然后写死后建墓立碑经过。段末以赞颂小结,突出此举之盛。五人原来是市井细民,草野之士,地位卑微,行事普通,而他们死后墓葬时,却非常显耀。去除权重一时的宦首魏忠贤生词的原址为墓地,其身份显赫可见;还要立石于
10、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其为人所敬重由此可见。墓地之择,立碑之举,葬仪之隆,可谓盛矣。五讲读第二段1、诵读。2、学生提出难词难句,教师解答。3、学生翻译。五人的牺牲,间隔 如今修墓安葬在这里,时间不过十一个月罢了。在十一个月当中,那些富贵的人,官运亨通的人,他们患病而死,死了而埋没缺乏称道的,也太多了,何况在乡间的没有声名的人呢?唯独这五个人光明显耀,什么缘故呢?4、教师小结。六讲读第三段1、学生诵读。2、学生提出难词难句,教师解答。1丁卯三月之望:丁卯即明天启七年1627,三月之望即三月十五日。按:此事当在天启六年丙寅,1626三月,系作者误记。此文刻碑时已改正。2吾社之行为土先者:课本注解:
11、我们社指复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为读书人表率的人。不少选本的注解都释吾社指复社。有些选本的注解释吾社指东林党,谓张溥是东林党后期组织复社领袖之一,追述当年东林党人反对魏阉的斗争,故称东林党为吾社。按:张溥组织复社,在崇祯年间。崇祯初酝酿,崇祯六年1633在苏州虎丘举行大会。?五人墓碑记?作于天启年间,复社尚未正式成立。张溥早年继东林之志曾组织过爱国社团应社,后与郡中名士张采等结合匡社、那么社等众文社,合并成为复社。故从广义来说,吾社是有东林党及复社性质;但如直接释吾社为复社或东林党,似为不妥。关于复社,吴伟业有?复社记事?一文,记张溥、张采及社中诸人活动。至复社之名那么取兴复绝学之义。3缇骑:缇
12、ti,帛桔红色。缇骑,服桔红色服的骑士,本为皇帝及贵官出行时的前导或随从,担任警备,后来用为逮捕犯人的禁卫吏役的通称,如明锦衣卫校尉,清步兵衙门番役皆是。按:秦设中尉,掌京师治安,皇帝出行,在驾前先导,戒备非常。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执金吾,下有缇骑二百人,后汉相承。以服桔红色,乘马,故称缇骑。此文中指魏阉捕人的差役。4以大中丞抚吴者:指以大中丞的身分巡抚吴郡的人。巡抚,官名。句中抚字作动词用。中丞,本汉官职名。汉御史大夫下设两丞,一称御史丞,一称中丞。中丞居殿中,故以为名。东汉以来,御史大夫转为大司空,以中丞为御史台长官。明初设都察院,其中副都御史职位相当御史中丞课本注解为;聚集的样子,一说重迭
13、相连的样子。其他选本注解,或作聚集的样子,或作依次重迭相连之貌,或作凭高聚立貌。有一选本注为:颓丧貌,此指无声息,无知觉。3、学生翻译。我还记得周公被逮捕,是在丁卯年三月十五日。我们复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行,哭声震天动地。闭党爪牙红衣马队按着剑把上前,问道:谁在哭?大家不能忍受,把他们打倒在地上。这时以大中丞官衔作苏州巡抚的是魏阉的私党,周公的被捕是由他主使的;苏州的老百姓正在痛恨他,于是趁他严厉地高声呵叱的时候,就呼叫着追赶他。中丞躲到厕所里才逃脱了。不久,他以苏州老百姓暴动的罪名向朝廷请示,追究这件事,斩了这五个人,他们名叫颜佩韦、杨念如、马杰
14、、沈扬、周文元,就是如今并埋在坟墓里的人。4、教师小结。本段追述五人为周顺昌声义及死难经过。点明起事时间,着重描叙斗争情况。由阉党凶残激起群情愤怒,痛击缇骑;当权者捕杀为首的五人,并点出死难者五人的姓名。七讲读第四段1、学生诵读。2、学生提出疑难词句,教师解答。3、学生翻译。然而,这五个人受斩刑的时候,神情昂然,喊着巡抚的名字而骂他,谈笑着死去。被砍下的首级放在城上,脸色没有一点改变。有几位贤士大夫拿出五十两银子,买了五人的首级,用匣子盛好,终于同尸身合在一起。所以如今的墓中,是完完好整的五个人。4、教师小结。第四段:记叙五人大方就义时壮烈情景,并补述由死难到墓葬的情况,突出了五人刚毅不屈、视
15、死如归的精神。八讲读第五段。1、学生诵读。2、学生提出疑难词句,教师解答1缙绅绅而能易其志者缙绅,指官宦。作者认为缙绅是知书达理者,应能抵抗大阉之乱,然能如此者为数甚少,故慨叹缙绅而能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并以之与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的五人相比,以突出五人之难能可贵。缙绅:士大夫,做官的人。古代做官的人上朝时要把笏hu,记事手板插在腰带上。缙,插;绅,大带。所以称做官的人为缙绅。缙绅,名词作动词。2五人生于编伍之间:古时编制户籍以五家为伍。编入户籍之民,亦称编户。古时平民编户,贵族不编户,故以编伍之民亦称编户之民或编人、编氓指平民百姓。五人生于编伍之间意指五人为普通平民,是草野之
16、无闻者,其身分非缙绅。又伍亦为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五人为伍。此文中的编伍指户籍,非军队。3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矫诏,假托君命,发布诏书、命令。此种情况古代常有。阉党捕杀异己时常诈称君命。钩党,指相牵连的同党。明末阉党对忤己者,动辄诬之为东林党,加以迫害,故云钩党之捕。4不敢复有株治株,株连,因一人犯罪而牵连多人。株冶,株连治罪。当时阉党捕人株连甚广。由于五人事起,有所敛迹。5大阉亦逡巡畏义逡巡畏义,课本注解为;lsquo;迟疑不决,畏惧正义。按:逡,退却。逡巡为迟疑彷徨,欲行又止貌。逡巡畏义指因畏惧正义,故欲阴谋篡位而未敢行动。如仅释逡巡为迟疑不决,未全尽意。3、学生翻译。唉!在魏阉乱政的
17、时候,当官而可以不改变自己的志节的,在全国这样的广阔地域,有几个人呢?而这五个人生在民间,平时没有受到过诗书的教诲,却能为大义所鼓励,踏上死地而不反顾,这又是什么缘故呢?况且当时假传的圣旨纷纷发出,对有牵连的东林党人的逮捕遍于天下,终于因为我们苏州人民的发愤一击,阉党就不敢再有牵连治罪的暴行了;魏阉也犹疑不决,畏惧正义,篡位的阴谋难于立即发动,后来等到当今皇帝即位,魏阉就吊死在路上,这不能说不是这五个人的功绩呀!4、教师小结。这一段作者层层深化地高度评价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1指出五人的行为非同一般。阉党横行,冤狱遍地,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普天之下能有几个缙绅能抗暴斗虐,矢志
18、不移!而五人却能不畏强权,不避刀枪,沉着就义,谈笑而死,从比照中显出他们的皓皓之志,铮铮之骨。2用比照说明五人之为死而义难能可贵。他们生于编伍之间,属平民百姓,素不闻诗书之训,虽然没有受过礼义教育,可是却能激昂大义,蹈死不顾,和那班饱读诗书缙绅之流相比,判然不同,因其难能,益觉可贵。3用双重否认句作结,说明五人的斗争作用宏大。由于他们的发愤一击,使得即使在刑网森严的情况下,也不敢复有株冶,甚至连宦官头儿魏忠贤也畏罪自杀了。五人的斗争和牺牲,对阉党的专横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对社会实是莫大的奉献。九讲读第六段1、学生诵读。2、学生提出疑难词句,教师解答。1赠谥美显:赠,指死后封官。历代朝廷赐给诰敕,
19、生前曰封,死后曰赠。谥shi,帝王、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2扼腕墓道:在墓门前扼腕,表示冲动、悲愤、可惜。扼腕,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腕,人在冲动、愤怒、振奋或可惜时常有此动作。3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社,土神;稷,谷神。古代帝王立社立稷以祭,后遂以社稷为国家的代称。如?礼记middot;檀弓?能执干戈以卫社稷。此文中作者以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作全文总结,说明五人之死对国家安危起重大作用,有社会意义。3、学生翻译。由此看来,那么,今天那班原先爵位显赫的高官一旦犯罪应受惩治时,有的脱身逃跑,不能被远近的人收容;又有的人剪发为僧,闭门不出,或假装疯狂,不知逃到什么地方去了。他们可
20、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意义轻重到底怎样呢?因此周公蓼洲,忠义显露在朝廷,赠赐的官爵溢号美妙而荣耀,在死后非常荣耀;而这五个人也得以修建一座大墓重新安葬,在大堤之上立碑列出他们的姓名,凡四方的士人经过五人墓时,没有不跪拜而且流泪的,这真是百代难得的际遇呀!不这样的话,假令这五个人保全他们的头颅老死在家里那么,虽然享尽他们的天然年寿,但人人都可以把他们当做仆役来使唤,怎么可以使英雄豪杰们拜倒墓前,在他们的墓道上紧握手腕表示非常愤慨,抒发他们作为有志之士的悲叹呢!所以,我和同社的各位先生,可惜这座坟墓空有那块石碑,就替它写了这篇碑记,也借以说明死生的重大意义,平民一死,关系国家兴
21、亡非常重大啊。4、教师小结。本段进一步赞扬五人之死的重大作用及其影响。作者对此又通过比照加以说明:一是和高爵显位者的辱人贱行比,那些人虽然官高爵显,可是一旦抵罪,有的脱身逃跑,有的遁入空门,有的装疯卖傻,而五人却意气扬扬,谈笑自假设,色不少变,沉着就死,可见死得壮烈,突出五人品行的高洁和死的意义的重大。二是假设的令五人者保其领袖以老于户牖之下与如今的为人景仰,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作比照,突出五人荣于身后的显耀。假设五人为了保全性命,不敢进展斗争,或后来屈膝求命,那虽可以不如此死,得尽天年,那便人皆得以隶使之,受人奴役,为人驱使,又有什么意思呢!。通过这两方面的比照,提醒出全文的中
22、心: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十第七段:最后交代主持墓葬者的姓名、官职。重点词句:2太史文起文公:文震孟,字文起,任翰林修撰。太史,官名。明清多以翰林任史馆事,故以太史为在翰林院任职官员的通称。3孟长姚公:姚希孟,字孟长。曾作?开读始末?记吴民反阉党事。?明史?卷二一六有传。翻译:前面提到的贤士大夫是:太仆卿吴公因之、太史文公文起、姚公益长。十一归纳中心思想。1、找出课文的主旨句:五人者,激于义而死焉者也。2、五人精神的核心是:义。这也是全篇的纲领,全文除了结尾一段补叙贤士大夫的姓名。第7自然段以外,其余1-6自然段都是扣紧义字展开的。完成考虑和练习一第1题假设从思想内容的角度划分段落层次
23、,即可如下所示:五人者,激1、2自然段:身后哀荣,义薄云天于义而死焉者也。3、4自然段:勇蹈死地,义无反顾全文纲领5、6自然段:五人死义,义重泰山所以,文章的中心思想可归纳为:歌颂五义士激于义而死的斗争精神。但这样归纳还不全面。3、五义士的义举是在苏州人民反阉斗争的大背景下发生的。文章除了写五义士的义举外,还全面记叙了当时苏州人民反对阉党的暴动。所以归纳中心思想时还要加上一句:反映、歌颂了群众的伟大斗争和宏大力量。4、除此之外,对于甘心依附阉党的官僚士大夫的卑劣行径,作者是持批判态度的。所以,中心思想还要加上一句:批判甘心依附阉党的官僚士大夫的卑劣行径。完成考虑和练习一第4小题。十二本文思想内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1、进步性:作者站在反对阉党,支持群众抗暴斗争的政治立场,歌颂了五义士激于义而死的斗争精神,同时也看到了群众斗争的宏大力量,反映歌颂群众的伟大斗争,这是很可贵的。2、时代局限性:1作者所主张的义,是站在反阉斗争的立场上,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与我们如今所倡导的为人民的事业奉献一切的正义不可相提并论。2作者看不到明王朝衰败覆亡的趋势,寄希望于待圣人出以挽既倒之狂澜,这是不实在际的梦想。3作者推崇五义士的义举,却也流露出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络管理员考试资源整合试题及答案
- 2025年MySQL开发环境搭建试题及答案
- 风险应对策略与绩效关系试题及答案
- 考场攻略2025年Msoffice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二级Msoffice复习材料试题及答案
- 2025版技术服务合同模板
- 财务管理与逻辑思维的交互影响试题及答案
- 2025烟花表演租赁合同
- 2025太原市汽车交易合同书
- 计算机二级Msoffice考试经验试题及答案
- 新生儿转运暖箱
- 人效提升方案措施
- 化疗病人健康宣教课件
-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划船歌
- 国家讲解员培训课件
- 招商引资培训课题
- 婴幼儿安全与意外事件防范培训课件
- 死因监测工作规范
- 14000t级散货船船体生产设计报告书船舶
- 设立钣金喷漆服务公司商业计划书
- 面试官认证考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