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教案 (2)_第1页
解剖学教案 (2)_第2页
解剖学教案 (2)_第3页
解剖学教案 (2)_第4页
解剖学教案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人体解剖学 教案 编号 1 学年下学期授课教师郑 源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名张友贵教学课题绪论、运动系统总论课时授课时间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3学时星期星期星期星期星期星期授课对象 级 护理 专业班级目的要求一、熟悉人体解剖学的定义、研究范围及其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二、熟悉人体的组成,分部和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三、熟悉学习人体解剖学的正确观点和方法。四、掌握人体解剖学姿势、轴、面和方位术语。五、掌握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六、熟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七、了解骨的发生和生长,成人骨的数目和分部。八、了解骨连接的意义和分类。九、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辅助装置和关节的运动。

2、十、掌握肌的形态、分类及构造。十一、熟悉肌的辅助结构、起止概念和命名原则。十二、了解肌的配布规律。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一、人体解剖学的定义、研究范围。二、人体解剖学的常用术语。三、骨的构造和各部分的功能。四、关节的结构及运动形式。五、肌的基本构造。难点:一、方位术语中的轴与面的有关内容。二、关节沿不同轴所做的运动。三、肌的辅助结构。教法与学法启发式教学 讲授法 板述结合挂图、模型学习课型理论课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绪论一、人体解剖学的定义:(2分钟) 二、人体解剖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2分钟)三、人体解剖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3分钟) 四、人体解剖学的分类:(2分钟)五、人体解

3、剖学的发展简史:(13分钟) 六、人体器官的组成和系统的划分:(3分钟)七、人体解剖学的常用术语:(25分钟)八、学习方法:(5分钟)概述:(5分钟)一、组成:二、功能:第一章 骨学 (35分钟)一、概述: 二、分类: 三、构造:四、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征:五、骨的发生和发育:(自学)第二章 关节学(30分钟)一、定义: 二、分类: 三、结构: 四、运动形式:第三章 肌学(20分钟)一、概述: 二、分类: 三、构造 四、起止、配布和作用:五、辅助结构:【小结】5分钟复习思考题1.试述关节的基本构造及运动形式。2.骨膜在骨损伤后有何功能?参考资料1.人体解剖学本科六版教材;2.格氏解剖学第38版

4、。自评本次课时间安排合理,重、难点突出,讲述透彻,联系临床知识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学习积极性好,注意力集中,教学效果好。 人体解剖学 教案 编号 2 学年下学期授课教师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名教学课题消化系统课时授课时间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3学时星期星期星期星期星期星期授课对象 级 护理 专业班级目的要求一、了解内脏的概念,内脏学的范围以及各系统的功能。二、掌握胸、腹部的标志线和腹部的分区。三、了解口腔的组成和分部。熟悉唇、颊、腭的形态。四、熟悉舌的形态、舌粘膜的形态特点,掌握颏舌肌的起止和作用。五、熟悉牙的形态、分类和排列方式。六、掌握口腔腺的位置和开

5、口部位。七、掌握咽的位置、分部和交通。熟悉咽淋巴环的组成、位置与作用。八、掌握食管的位置、形态、分部及狭窄部位。九、掌握胃的形态、位置、分部,了解其毗邻关系。十、掌握十二指肠的分部及各部的构造。十一、掌握空、回肠的区别,了解美克尔憩室的位置及临床意义。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内脏的概念、胸部常用的标志线和腹部的分区。上、下消化道的概念,舌粘膜的形态特点,颏舌肌的起止和作用,口腔腺的位置和开口部位,牙的形态、分类和分式,咽的分部和交通,咽淋巴环的概念。食管的位置、形态、分部及狭窄部位,胃的形态、位置、分部,十二指肠的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特点,空、回肠的区别。难点:咽各部的形态结构特点。食管、胃的毗邻

6、关系,空、回肠的区别。教法与学法启发式教学 讲授法 结合挂图、图谱及其它参考书籍先作好预习,上课时认真听讲并及时复习课型理论课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第一章 概述(10分钟)一、 内脏的概念:(自学) 二、内脏的分类:(自学)三、胸腹部的标志线: 四、腹部的分区:第二章 消化系统第一节 概述(3分钟) 组成 功能一、口腔(75分钟)(一)位置: (二)境界: (三)分区: (四)内容物:二、咽(10分钟):(一)形态: (二)境界: (三)沟通: (四)分部:一、食管:(23分钟)(一)位置: (二)分部: (三)狭窄:二、胃:(50分钟)(一)概述: (二)形态、分部: (三)位

7、置: (四)毗邻: (五)构造:三、小肠:(25分钟)(一)十二指肠: (二)空、回肠:【小结】2分钟复 习思考题1.试述咽的分部及沟通关系。2.咽峡:3.上消化道:参考资料1.人体解剖学本科第六版教材;2.格氏解剖学第38版;3.口腔科学本科教材;4.耳鼻咽喉科学本科教材。自 评本次课时间安排合理,重、难点突出,讲述透彻,联系临床知识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学习积极性好,注意力集中,教学效果好。 人体解剖学 教案 编号 3 学年下学期授课教师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名教学课题呼吸系统课时授课时间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3学时星期星期星期星期星期星期授课对象 级

8、护理 专业班级目的要求一、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二、了解鼻的形态和结构。熟悉鼻腔的分部及各部分的形态结构。三、掌握鼻旁窦的位置、开口部位、形态特点及临床意义。四、掌握喉的位置、熟悉喉软骨的名称、位置、形态,了解喉的连结和喉肌及其功能。五、掌握气管的组成、位置和分部,左右支气管的形态特征。六、掌握肺的位置、形态和分叶,肺段的概念;熟悉肺的体表投影和胸膜的体表投影。七、熟悉胸腔、胸膜及胸膜腔的概念;了解纵隔的概念、境界、分区及内容物。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上、下呼吸道的概念,固有鼻腔的形态结构,副鼻窦的名称、位置及开口部位,喉的位置、喉软骨的名称、位置,喉腔的形态结构特点,气管的组成、位置和分部

9、,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特征。肺的位置、形态、分叶和微细结构及肺的体表投影,胸膜、胸膜腔的概念,胸膜的体表投影。难点:喉的连结、喉肌及其功能,喉腔的形态结构。肺内支气管的分布特点及支气管肺段的概念,纵隔的概念、境界、分区及内容物。教法与学法启发式教学 讲授法 对照挂图、图谱及相关参考资料认真预习、复习课型理论课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概述 (5分钟)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二、呼吸系统的功能: 第一节 呼吸道 第二节 肺 (30分钟)一、鼻 (40分钟) 一、肺的位置和形态(一)构成: (一)位置:(二)分部: (二)形态:二、喉 (30分钟) 二、肺内支气管和支气管肺段(一)位置和毗邻

10、: (二)喉的软骨: 第三节 胸膜 (20分钟)(三)喉的连结: 一、胸腔、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四)喉肌: 二、胸膜的分部和胸膜隐窝(五)喉腔: 三、胸膜和肺的体表投影三、气管和支气管(10分钟)(一)气管: 第四节 纵隔 (10分钟)1.位置: 一、概念:2.形态: 二、分部:3.分部:(二)支气管: 【小结】 (5分钟)1.形态、走行:2.临床意义: 复习思考题1.鼻易出血区位于何处?为什么?2.气管内异物易坠入哪侧主支气管?为什么?参考资料1.人体解剖学本科第六版教材;2.格氏解剖学第38版;3.耳鼻咽喉科学本科教材相关内容。自评本次课时间安排合理,重、难点突出,讲述透彻,能在规定的时间

11、内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学习积极性好,注意力集中,教学效果好。 人体解剖学 教案 编号 4 学年下学期授课教师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名教学课题泌尿系统课时授课时间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3学时星期星期星期星期星期星期授课对象 级 护理 专业班级目的要求一、掌握肾的形态、位置和肾的剖面结构,熟悉肾的被膜及肾的固定。二、熟悉输尿管的形态、位置和分部,掌握输尿管的生理性狭窄部位及临床意义。三、掌握膀胱的形态、位置及膀胱三角的概念,熟悉膀胱的毗邻及其与腹膜的关系。四、熟悉女性尿道的行经,开口部位及形态特点。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肾的形态、位置毗邻,肾的剖面结构及肾的被膜;输尿管的位置、分部

12、及其狭窄部位和临床意义;膀胱的形态、位置及膀胱三角的概念;女性尿道的形态结构特点及意义。难点:肾的位置、毗邻及肾的剖面结构,膀胱的位置、毗邻。教法与学 法启发式教学 讲授法对照挂图、图谱及相关参考资料认真预习、复习课型理论课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回顾上次课的内容(10分钟)概 述(10分钟)一、组成:二、功能:第一节 肾(55分钟)第二节 输尿管(25分钟)第三节 膀胱(35分钟)第四节 尿道(5分钟)【小结】10分钟复 习思考题1.膀胱三角:2.试述输尿管的生理性狭窄的部位及临床意义。3.简述女性尿道有何特点。参考资料1.人体解剖学本科第六版教材;2.格氏解剖学第38版;3.外

13、科学本科六版教材相关内容。4.内科学本科六版教材相关内容。5.中华器官移植杂志。自评本次课时间安排合理,重、难点突出,讲述透彻,联系临床知识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学习积极性好,注意力集中,教学效果好。 人体解剖学 教案 编号 5 学年下学期授课教师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名教学课题生殖系统课时授课时间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3学时星期星期星期星期星期星期授课对象 级 护理 专业班级目的要求一、熟悉睾丸的位置、形态及内部结构;熟悉附睾的形态、位置。二、掌握输精管的形态特点、行程、分部、男扎的部位。了解射精管的形态、开口部位。了解精索的概念和组成。三、熟悉前列腺的形

14、态、位置及毗邻。了解及年龄变化。四、了解精囊腺、尿道球腺的位置和腺管的开口。了解精液的组成。五、了解阴囊的位置、构造,了解阴茎的形态、构造。掌握男性尿道的行程、分部、狭窄和弯曲及临床意义。六、熟悉卵巢的形态、位置,了解其年龄变化。七、掌握输卵管的位置、分部及各部分的形态结构。输卵管结扎的部位。八、掌握子宫的形态、位置、毗邻关系及其固定装置。了解其年龄变化;熟悉阴道的位置、形态和毗邻。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睾丸的形态及内部结构,附睾的形态、位置,输尿管的形态特点、分部、男扎的部位和精索的概念,前列腺的形态、位置及毗邻,男性尿道的行程、分部、狭窄和弯曲及临床意义。输卵管的位置、分部及各部分的形态结构

15、,输卵管结扎的部位;子宫的形态、位置、毗邻关系及其固定装置;阴道的位置、形态和毗邻,阴道穹隆的分部及临床意义。产科会阴的概念。难点:前列腺的形态结构、位置与毗邻,男尿道的分部、狭窄和弯曲。子宫的形态、位置、毗邻及固定装置。教法与学 法启发式教学 讲授法结合挂图、图谱及其它参考书籍先作好预习,上课时认真听讲并及时复习课型理论课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第一节 男性生殖器 第一节 女性生殖器一、组成:(5分钟) 一、组成: (2分钟)二、内生殖器:(40分钟) 二、内生殖器:(一)睾丸: (一)卵巢: (7分钟)(二)附睾: (二)输卵管: (10分钟)(三)输精管和射精管: (三)子宫

16、: (25分钟)(四)精囊腺: (四)阴道: (8分钟)(五)前列腺: 三、外生殖器: (3分钟)(六)尿道球腺: 四、乳房: (10分钟)二、外生殖器:(20分钟) 五、会阴: (15分钟)(一)阴囊: (二)阴茎: 【小结】5分钟(三)男性尿道: 复 习思考题1.试述精子的产生及排泄途径;输卵管的形态特点及女扎的部位。2.试述男性尿道的形态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2.女性结扎后,有无卵细胞、月经的产生及排出?为什么?参考资料1.人体解剖学本科第六版教材;2.格氏解剖学第38版;3、妇产科学,第6版,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5月。自评本次课时间安排合理,重、难点突出,讲述透彻,联系临

17、床知识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学习积极性好,注意力集中,教学效果好。 人体解剖学 教案 编号 6 学年下学期授课教师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名教学课题腹膜、心脏课时授课时间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3学时星期星期星期星期星期星期授课对象 级 护理 专业班级目的要求一、熟悉脉管系统的概述;掌握心血管系统的组成,体、肺循环和血液循环的概念。二、了解血管的吻合及侧枝循环的概念。三、掌握心脏的位置、外形,各心腔的形态结构,房间隔、室间隔的形态结构及其临床意义。四、熟悉心壁的构造,心的血管;熟悉心传导系的组成,窦房结和房室结的位置。五、熟悉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行程、主要分支

18、和分布。六、了解心大、中小静脉行程及冠状窦的位置和开口部位。七、掌握心包的形态、结构、分部,心包腔的概念。八、熟悉心脏的体表投影位置及心的各瓣膜的听诊区。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脉管系、心血管系的组成,体、肺循环和血液循环的概念,血管的吻合及侧枝循环的概念;心脏的位置、外形及各心腔的形态结构,心传导系的组成,窦房结和房室结的位置;冠状动脉的分布,心包的结构和心包腔的概念。难点:心的位置毗邻,心各瓣膜的位置及二尖瓣、三尖瓣复合体的概念;左、右冠状动脉的主要分支及分布。教法与学 法启发式教学 讲授法对照挂图、图谱及相关参考资料认真预习、复习课型理论课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回顾上次课的内容

19、(3分钟)第六章 腹膜 第七章 脉管系统-心血管系统一、概述 (5分钟) 一、概述 (20分钟)二、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5分钟) 二、心三、腹膜形成的主要结构(25分钟) (一)位置和外形 (25分钟) (一)网膜 (二)心的各腔形态(20分钟) (二)系膜 (三)心壁的构造 (8分钟) (三)韧带 (四)心的传导系统(10分钟) (四)隐窝和陷凹 (五)心的血管 (10分钟) (六)心包 (10分钟) (七)心的体表投影(7分钟)【小结】2分钟复 习思考题1.男、女性腹膜腔有何特点?2.窦房结、卵圆窝。参考资料1.人体解剖学本科第六版教材;2.格氏解剖学第38版;3.外科学本科六版教材

20、相关内容。4.中华器官移植杂志。自评本次课时间安排合理,难度、深度把握恰当,讲述透彻,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听课兴趣高。 人体解剖学 教案 编号 7 学年下学期授课教师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名教学课题动脉课时授课时间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3学时星期星期星期星期星期星期授课对象 级 护理 专业班级目的要求一、熟悉肺循环的血管,肺动脉干的起始位置、行径,动脉韧带的位置及临床意义。二、掌握主动脉的起始位置、行径、分部及主动脉弓的分支。三、熟悉颈总动脉起始、行程、分支,颈动脉窦、颈动脉小体的概念、位置、功能,颈外动脉的主要分支及分布;熟悉锁骨下动脉的起始、行程、位置及主

21、要分支及分布。四、熟悉腋动脉、肱动脉、尺动脉、桡动脉的位置、行程及掌浅、深弓的组成及重要分支与分布;掌握头、颈部及上肢出血压迫止血点的部位。五、熟悉胸主动脉的行程、毗邻及肋间后动脉的行程。六、了解支气管动脉、食管动脉的分布情况;熟悉腹主动脉的行程、位置。七、掌握腹腔干、肠系膜上、下动脉的分支及分布情况。八、了解肾动脉、肾上腺中动脉、睾丸(卵巢)动脉和腰动脉的分布概况。九、熟悉髂内动脉脏支及其分支供血部位,髂内动脉壁支的分布。十、掌握子宫动脉与输尿管的位置关系;熟悉髂外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后动脉的位置、行程和供血部位;掌握下肢出血压迫止血点的部位。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肺动脉干、动脉韧带的

22、位置,主动脉的起始位置、行径、分部及主要分支,各部动脉主干的起始、行径、主要分支与分布;头颈部、四肢常用压迫止血点的部位。难点:腹腔干、肠系膜上、下动脉的主要分支及分布。教法与学 法启发式教学 讲授法对照挂图、图谱及相关参考资料认真预习、复习课型理论课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回顾上次课的内容 (5分钟)一、肺循环的血管 (10分钟)二、体循环的动脉 (一)升主动脉 (10分钟)(二)主动脉弓: (40分钟)1.颈总动脉 2.锁骨下动脉 3.上肢的动脉 (三)胸主动脉: (10分钟)1.壁支 2.脏支 (四)腹主动脉: (50分钟)1.壁支 2.脏支 (五)髂总动脉: (20分钟)1

23、.髂内动脉 2.髂外动脉 3.下肢的动脉小结: (5分钟)复 习思考题1.全身在哪些部位可以摸到动脉的搏动?2.腹主动脉不成对的脏支有哪些?参考资料1.人体解剖学本科第六版教材;2.格氏解剖学第38版;3.外科学本科六版教材相关内容。4.内科学本科六版教材相关内容。5.中华器官移植杂志。自评本次课时间安排合理,难度、深度把握恰当,讲述透彻,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好。 人体解剖学 教案 编号 8 学年下学期授课教师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名教学课题静脉、淋巴课时授课时间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3学时星期星期星期星期星期星期授课对象 级 护理 专业班级目的要求一、熟

24、悉静脉的结构特点及分布规律、静脉的分部。二、掌握上腔静脉系的主要属支及其收集范围,上腔静脉、颈内静脉、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及奇静脉的起止、行程、位置和主要属支。三、掌握上肢浅静脉的位置、行程及流注关系及临床应用。四、掌握下腔静脉系的组成及收集范围,下腔静脉的位置、行程及主要属支。五、熟悉下肢浅静脉的名称、起始位置、行程、流注关系及临床应用。六、熟悉门静脉系的组成、收集范围,门静脉的结构特点、主要属支及其与上、下腔静脉之间的吻合关系,了解其临床意义;熟悉淋巴系统的组成。七、掌握胸导管,右淋巴导管的组成、位置、行程及收集范围和汇入静脉处。八、熟悉脾的位置、形态、毗邻、微细结构,了解其功能;了解全身

25、各部主要淋巴结群的位置、收集范围和流注关系;了解胸腺的位置、形态及功能。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静脉的形态结构及分布规律,上、下腔静脉系的组成、收集范围及主要属支,四肢、颈部主要浅静脉的起始及流注关系,肝门静脉系的组成、主要属支、收集范围及其与上下腔静脉的交通关系;淋巴系统的组成,淋巴循环的意义;胸导管、右淋巴导管的组成、位置、行径及收集范围和流注关系,脾的形态、位置与毗邻。难点:奇静脉的组成、行程、收集范围及流注关系,肝门静脉的组成、行径、主要属支及其与上下腔静脉的交通关系;全身各部主要淋巴结群的位置、收集范围和流注关系。教法与学 法启发式教学 讲授法对照挂图、图谱及相关参考资料认真预习、复习课

26、型理论课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回顾上次课的内容(5分钟)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 第二节 淋巴系统 体循环的静脉 一、概述 (5分钟)一、概述 (10分钟) 二、淋巴管道 (20分钟)二、上腔静脉系 (45分钟) (一)毛细淋巴管1.头颈部静脉 2.锁骨下静脉 (二)淋巴管3.上肢的静脉 4.胸部的静脉 (三)淋巴干三、下腔静脉系 (40分钟) (四)淋巴导管1.下肢的静脉 2.盆腔的静脉 三、淋巴器官 (10分钟)3.腹部的静脉 4.肝门静脉系 四、人体各部的淋巴引流(10分钟)小结:(5分钟)复 习思考题1.某一阑尾炎患者,住院治疗期间,从左大隐静脉注入Penicilline,试述

27、药物在体内经血液循环的途径。(用箭头表示)2.某一成女性患者,主诉右下腹疼痛,请结合解剖学知识考虑哪些疾病?参考资料1.人体解剖学本科第六版教材;2.格氏解剖学第38版;3.外科学本科六版教材相关内容。自评本次课时间安排合理,重、难点突出,讲述透彻,联系临床知识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学习积极性好,注意力集中,教学效果好。 人体解剖学 教案 编号 9 学年下学期授课教师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名教学课题感觉器课时授课时间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3学时星期星期星期星期星期星期授课对象 级 护理 专业班级目的要求一、了解感觉器官和感受器的概念;了解视器的组成,眼球的形

28、态,眼副器的组成。二、掌握眼球壁的层次,各层的分部及形态特点;熟悉眼球各内容物的结构特点和功能。三、掌握房水的产生及其循环途径和意义;熟悉各眼外肌的名称、位置和作用。四、了解前庭蜗器的组成,耳廓的形态结构、外耳道的形态与分部。五、熟悉鼓膜的形态、位置、分部和功能;掌握鼓室的构成及鼓室各壁的毗邻关系。六、了解听小骨链的组成和功能;掌握位置觉感受器和听觉感受器的名称、位置、功能。七、熟悉咽鼓管的形态、乳突小房的位置和临床意义。八、熟悉内耳骨迷路的分部和形态,膜迷路的组成和分部及各部分的形态特点、功能、声波传导途径。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眼球壁的层次,各层的分布及形态特点,眼球内容物的形态特点及功能,

29、眼外肌的名称及作用;鼓膜的形态、位置及分部,鼓室的构成及各壁的毗邻,咽鼓管的形态特点及年龄差异的意义;内耳的形态结构特点,位置觉和听觉感受器的位置;声波的传导途径。难点:眼外肌的名称、位置及作用;中耳鼓室的构成及各壁的毗邻。内耳的形态结构,位置觉和听觉感受器的位置、形态结构。教法与学 法启发式教学 讲授法对照挂图、图谱及相关参考资料认真预习、复习课型理论课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第一节 眼 第二节 耳一、眼球 (50分钟) 一、组成:(2分钟)(一)眼球壁:1.外膜 二、外耳:(10分钟) 2.中膜 (一)组成: 3.内膜 (二)结构特点:(二)眼内容物:1.眼房 三、中耳:(25

30、分钟)2.晶状体 (一)组成:3.玻璃体 (二)结构特点:二、眼副器 (25分钟) 四、内耳:(35分钟)(一)眼睑和结膜 (一)组成:(二)泪器 (二)结构特点:(三)眼球外肌 【小结】 (3分钟)复 习思考题1.小孩咽部感染时,为什么易引起化脓性中耳炎?2.在检查成人与小孩的外耳道、鼓膜时,手法有何不同?为什么?3.试述房水的循环途径和眼的屈光装置。参考资料1.人体解剖学本科第六版教材;2.格氏解剖学第38版;3.耳鼻咽喉科学本科第六版教材。自评本次课时间安排合理,重、难点突出,讲述透彻,联系临床知识好,学生学习积极性好,注意力集中,师生心理同步。 人体解剖学 教案 编号 10 学年下学期

31、授课教师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名教学课题内分泌 脊髓课时授课时间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3学时星期星期星期星期星期星期授课对象 级 护理 专业班级目的要求1.掌握内分泌系统的组成;激素的概念;掌握垂体的位置、分部、微细结构及功能。2.掌握甲状腺的位置、形态和微细结构;熟悉甲状旁腺的位置、形态、微细结构与功能。3.掌握肾上腺的位置、形态、微细结构与功能;了解松果体、胸腺的位置和功能。4.熟悉神经系统、神经组织的组成;掌握神经系统的区分。5.掌握反射的概念及反射弧的组成;掌握灰质与皮质、白质与髓质,神经核与神经节、纤维束与神经的概念,网状结构的概念;掌握脊髓的位置、外形、内部结构

32、。6.熟悉脊髓节段的概念,脊髓节段与椎骨序数的对应关系及临床意义。7.掌握脊髓灰、白质的配布及分部,薄、楔束、皮质脊髓束、脊髓丘脑束的名称、位置及功能和临床意义;了解脊髓的功能。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内分泌腺、内分泌组织的概念,激素的概念,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脑垂体的形态、位置及主要功能;神经系统的区分,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和神经元的分类,反射的概念及反射弧的组成,灰质与皮质、白质与髓质、神经核与神经节、纤维束与神经、网状结构的概念;脊髓的位置、外形结构,脊髓节段的概念,脊髓灰、白质的分部,薄、楔束、皮质脊髓束、脊髓丘脑束的名称、位置及功能。难点:甲状腺、脑垂体的形态位置与毗邻。突触的概念及形

33、态结构特点,灰质与皮质、白质与髓质、神经核与神经节、纤维束与神经的概念。脊髓节段与椎骨序数的对应关系及临床意义,脊髓灰、白质的结构及分部,薄、楔束、皮质脊髓束、脊髓丘脑束的名称、位置及功能。教法与学 法启发式教学 讲授法对照挂图、图谱及相关参考资料认真预习、复习课型理论课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回顾上次课的内容(5分钟)第九章 内分泌系统一、概述 (10分钟)二、各内分泌器官:1.甲状腺 2.甲状旁腺 3.肾上腺 4.垂体 5.胸腺 6.松果体(30分钟)第十章 神经系统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脊髓一、神经系统的区分 (10分钟) 一、脊髓的位置和形态 (15分钟)二、

34、神经系统的组成 (15分钟) 二、脊髓节段及其与椎骨的对应关系(10分钟)三、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5分钟) 三、脊髓的内部结构 (25分钟)四、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20分钟) 四、脊髓的功能 (2分钟) 小结: (3分钟)复 习思考题1.在做甲状腺切除手术时,为什么要保留甲状旁腺?2.灰质与皮质,神经核与神经节,纤维束与神经。参考资料1.人体解剖学本科第六版教材;2.格氏解剖学第38版;3.神经解剖学自评本次课时间安排合理,重、难点突出,讲述透彻,联系临床知识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学习积极性好,注意力集中,教学效果好。 人体解剖学 教案 编号 11 学年下学期授课教师 教研室主

35、任审核签名教学课题脑课时授课时间月 日月 日 月 日月 日 月 日 月 日3学时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授课对象 级 高护 专业班级目的要求1.掌握脑干的组成和外形(包括菱形窝)。2.掌握第四脑室的位置及连通。掌握小脑的位置、外形、分叶和机能分区。3.握间脑的位置、分部及各部的组成和位置。了解松果体的位置及功能。4.掌握第三脑室的位置与连通。5.了解背侧丘脑核团的划分。掌握特异性中继核团的名称、纤维联系和功能(包括后丘脑)。6.掌握下丘脑的主要核团及其与垂体的关系。了解下丘脑的功能。7.掌握大脑半球各面的主要沟、回和分叶。了解边缘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脑干的位置、分部、

36、外行。丘脑腹后内、外侧核、后丘脑、下丘脑的组成及其主要核团的功能。第三脑室的位置、组成及其沟通关系。端脑的分叶及其各叶的主要沟、回的名称、位置。皮质功能定位的概念及三个主要功能区的位置。内囊的概念、位置及临床意义。小脑的位置、外形、分叶和机能分区。难点:脑干的内部结构,下丘脑的位置与组成,主要核团的名称及功能。端脑各叶的主要沟、回及皮质功能定位。内囊的位置、分部及纤维束的排列和临床意义。教法与学 法启发式教学 讲授法课前对照教材、图谱预习,实验课注意观察模型、标本,分组讨论课型理论课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一、 脑干(45分钟) (一)组成: 三、小脑(20分钟)四、端脑(60分钟

37、) (二)位置: (一)概述:(二)外形、分叶: (三)外形 (三)各面上的主要沟、回:(四)内部结构: (四)内部结构:二、 (五)功能:间脑(20分钟)(一)位置:(二)分部:(三)背侧丘脑:(四)上丘脑:(五)后丘脑:(六)底丘脑:(七)下丘脑: 【小结】5分钟 复 习思考题1.间脑可分为几部分?分别为哪些?2.第三脑室:3.每侧大脑半球有哪些叶间沟?以这些叶间沟为界可分为哪些叶?4.内囊:参考资料1.人体解剖学本科第六版教材;2.格氏解剖学第38版;3.神经病学本科第六版教材。自 评本次课时间安排较合理,重、难点突出,讲述透彻,内容取舍得当,语言流畅,吐词清晰,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较好完成

38、教学任务,联系临床知识好,学生学习积极性好,注意力集中,教学效果好。 人体解剖学 教案 编号 12 学年下学期授课教师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名教学课题脑、脊髓被膜、血管;脑脊液、传导路课时授课时间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月 日 月 日3学时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授课对象 级 护理 专业班级目的要求一、熟悉硬脊膜的附着及硬脊膜外腔的位置、特点及临床意义。二、掌握硬脑膜的结构特点及其形成的结构和功能,颅内、外静脉的连通及临床意义。掌握蛛网膜下腔的概念。三、熟悉小脑延髓池和终池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四、了解软脑膜和软脊膜概况。五、掌握脑脊液及其循环途径和功能。六、熟悉脑和脊髓的动脉来源和

39、分布概况。七、熟悉传导路的概念。八、掌握躯干、四肢深、浅感觉和头面部深、浅传导路的组成九、熟悉上、下运动神经元的概念及损伤后的临床表现。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硬脊膜的附着及硬脊膜外腔的位置、特点及临床意义。硬脑膜的结构特点及其形成的结构和功能。蛛网膜下腔的概念。小脑延髓池和终池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脑脊液及其循环途径和功能。难点:硬脊膜外腔、蛛网膜下腔的概念及小脑延髓池、终池的临床意义。脑、脊髓动脉的来源与分布。大脑动脉环的组成及临床意义。教法与学 法启发式教学 讲授法进实验室观察和参与标本制作,分组进行问题讨论,理论联系实际课型理论课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脑、脊髓的被膜(20分钟)

40、 传导路一、脊髓的被膜:(重点) 一、 概述:(5分钟)二、脑的被膜:(重点) 二、感觉传导路:(63分钟)脑脊液及其循环(15分钟) (一)本体感觉及精细触觉传导路:一、性状: (二)躯干、四肢痛、温觉传导路二、产生: (三)头、面部痛、温、触觉传导路:三、循环途径: (四)视觉传导路及瞳孔对光反射传导路:四、作用: (五)听觉传导路:脑、脊髓的血管 三、运动传导路:一、脊髓的血管:(2分钟) (一)、 锥体系:(35分钟)(一)脊髓的动脉: (二)、锥体外系:(自学)(二)脊髓的静脉:二、脑的血管:(5分钟)(一)脑的动脉:(二)脑的静脉:【小结】5分钟复 习思考题1.腰穿在何部位进针?如

41、何定位?依次需经过哪些层次?2.列举主要的硬脑膜窦。3.试述脑脊液的产生及循环途径。参考资料1.人体解剖学本科第六版教材;2.格氏解剖学第38版。3.神经病学本科第六版教材;4.眼科学本科第六版教材。自 评本次课重、难点突出,讲述透彻,内容取舍合理,时间安排科学性强,联系临床知识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积极性好,教学效果好。 人体解剖学 教案 编号 13 学年下学期授课教师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名教学课题脊神经课时授课时间月 日月 日 月 日月 日 月 日 月 日2学时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授课对象 级 护理 专业班级目的要求一、掌握脊神经的构成、纤维成份

42、、数目和分支分布概况。二、了解颈丛的组成、位置、皮支浅出部位。三、掌握膈神经的行程与分布。四、了解臂丛的组成和胸长神经、胸背神经的分布。五、熟悉肌皮神经、腋神经的分布和损伤后的主要表现。六、掌握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的起始、行程与分布。了解胸神经前支的行程与分布,熟悉胸神经的节段性分布。七、了解腰丛的组成,熟悉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臀上、下神经、阴部神经的分布。八、掌握股神经和闭孔神经的分布。九、了解骶丛的组成、位置。掌握坐骨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行程与分布及损伤后的表现。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脊神经的正常数目、纤维成分及分支分布概况;颈丛的组成,皮支浅出的部位,膈神经的分布;臂丛的组成

43、、位置,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的行程和分布。胸神经前支的分布特点;腰丛的组成、位置;骶丛的组成、位置,坐骨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行程和分布概况难点:膈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腋神经的起始、行程、主要分支名称与分布。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阴部神经、坐骨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起始、行程及主要分支名称与分布。教法与学 法启发式教学 讲授法课前对照教材、图谱预习,实验课注意观察模型、标本,分组讨论课型理论课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一、组成:(1分钟)二、各自出椎管的位置(4分钟) 七、胸神经前支:(10分钟)三、纤维成分(5分钟) 八、腰丛:(20分钟)四、分支:(2分钟) (一)组成:五、颈丛:(10分钟) (二)位置:(一)组成: (三)分支:(二)位置: 九、骶丛(20分钟)(三)分支:六、臂丛:(25分钟)(一)组成:(二)位置:(三)分支:【小结】3分钟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