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优秀教案_第1页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优秀教案_第2页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优秀教案_第3页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优秀教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讲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抓住文中语言描写体会作者表达的强烈感情,理解文章的表达意图。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课外搜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介绍;( 2)、小组通过阅读、讨论,揣摩文章字句,学会合作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统治,体会战争的残酷,培养爱国情操;( 2)、培养爱好和平的品行,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教学重点:学会以乐景衬悲情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通过关键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播放影片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简短画面,再现战争残酷的场

2、面,让学生讨论战争所带来的危害,自由回答自己的感受,表达对受害人的同情从而导入课文。影片直观而形象,让学生更易体会战争的残酷,与文本语言相互融合,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引起学生共鸣。(二)质疑课题激发兴趣由课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引导学生提出质疑,学生质疑的问题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则板书到黑板上。学生对课题提出疑问,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文章。把不明白的地方划出来,做上记号, 把想到的问题写下来。学生对课题质疑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发他们对文本内容的探讨。读书思考能提高读书效率,增加对文本的了解。(三)走进奥斯维辛体会作者情感(重点)1、交流对奥斯维辛的认识学生分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奥斯维辛

3、的资料,谈谈看法,之后请小组代表上讲台前向大家讲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学生分组交流,有利于培养其合作精神,学生通过交流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能够取长补短。 通过学生自己的交流,更能深入了解战争带来的罪恶。课件展示:展示一首来自奥斯维辛的诗蝴蝶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把自己想到的说出来。让学生通过这首诗歌来简单体会一下奥斯维辛的悲凉,这首诗和文章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以景渲染悲凉气氛。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集中营的残酷。2、自主学习,内容探究让学生当“导游”,老师做“游客”,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做好“导游”解说词,同时进行文章分段,别的同学加以评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

4、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文本细读1、文章开头写到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景象!可是作者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某种意义”指什么?2、“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怎么理解这个细节?3、 13 段写到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能说说你的理解吗?4、怎么理解第14 段“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5、课文第 6 段“在奥斯维辛, 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 ,还有末段“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 ,这两句话的意义和作用分别是什么?以问题引

5、导学生学习,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以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为主线,使得文章学习清晰有条理。学生总结“毒气室”、“焚尸炉” 、“雏菊花”、“怒放”所代表的含义,能深刻理解文章内容。老师引导学生深度探究问题,对于这些有意的问题进行探究,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学会通过时现象看本质,加深对事物的理解。3、深度探究:1、作者在文章中反复说,没有什么东西可供报道,请在原文中找出来,为什么?是不是矛盾?2、这篇新闻的题目为什么叫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它与一般的新闻有什么不同?3. 为什么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会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 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呢老师引导学生深

6、度探究问题,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学会通过时现象看本质,加深对事物的理解。4、课外拓展课件展示有关纪念奥斯维辛解放60 周年的报道,让学生了解世界人民对纪念奥斯维辛解放的态度,从而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助于呼吁学生的爱国情怀,让他们认识到维护和平,反对战争的重要性。5、布置作业1、写一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读后感,500 字以上。2、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展开你的联想,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本文主要是呼唤读者情感,学生在学完本课后,让他们写读后感,能把自己所获得的知识和所想到的东西通过读后感写出来,能加深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续写文章,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更自由地表达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