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哲学王子“王德峰:当代中国企业家的哲学素养_第1页
”复旦哲学王子“王德峰:当代中国企业家的哲学素养_第2页
”复旦哲学王子“王德峰:当代中国企业家的哲学素养_第3页
”复旦哲学王子“王德峰:当代中国企业家的哲学素养_第4页
”复旦哲学王子“王德峰:当代中国企业家的哲学素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复旦哲学王子“王德峰:当代中国企业家的哲学素养一、我们无处安放的内心中国人的哲学与中国人的人生 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个是我今天的主要话题。人生在世, 在精神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身体老早就长好了,青春期,然 后开始旺盛,又开始衰落,但是精神的成长是一辈子的事, 对人来说最重要。现在我们都关注健康,身体的健康,但人 跟动物的差别在于哪里?人除了有身体,还有心。这样就有 一个身和心的关系。人的身体健康要用心灵的健康来引领 的。例子很多,我也不用多举了。身体好好的,心生了烦恼, 身体就由了问题。比如说因为生气的缘故就没有胃口,除了 胃没有病变,因为心理由了问题。我们的生命跟动物的生命 在生物学上是一样

2、的,但是我们跟动物不一样的地方是什 么?比如说动物也生病, 跟人一样也会生病,它是肉体的病。 肉体的病来了自然会痛苦,动物也会痛苦,那个是肉体的痛 苦,但是心却没有烦恼。但人的身体一旦有痛苦,心马上就 烦恼,甚至身体根本没有痛苦,心也一样烦恼,就有一个问 题,就是这个心能够感受到的。人生最麻烦的就是如何安排 自己的生命,生命外部的麻烦容易处理,生命内部的麻烦最 难对付。什么是生命外部的麻烦?就是我们要有一个适合人 生存的环境,我们尽可能按照积累由来的经验和知识,把环 境安排得更适合人的生存,这个是生命外部的麻烦,我们可以容易对付,外部的麻烦都解决好,但是生命内部的麻烦未必可以解决。所谓征服世界

3、容易,征服自己难。生命和环境都改善了,我们物质生活提高,但是我们仍然会左也不安,右也不安。什么是生命内部的麻烦?就是如何安顿我们的这个内心。孔子在论语当中有一句话: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什么叫做约?节约的约,就是贫贱的生活处境。什么叫乐?就是欢乐的乐,就是指富贵的生活处境。 什么是不仁者?我们不要望文生义, 不要以为坏人,这个不是指坏人,而是指心中无仁之常体的人。心中有仁之常体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处于贫困的生活环境之中依旧不会动摇信念为非作歹突破做人底线,就是“贫贱不能移” ;你给他富贵的生活处境依旧不会心境飘移骄横奢侈胡作非为,就是“富贵不能淫” 。而心中无仁之常体的人是

4、什么样的人?就会是左也不安, 右也不安。 倘若拿这个标准来衡量,我相信,包括我在内,大多数人属于无仁者,因为心灵没有安顿好,因为心中无仁之常体。心之有限 VS无限我们所说的心为什么要安顿,它是什么?我们要治理,我们可以观察事物,获得经验,作出理性的推理,作出判断,这个不是心,这个是头脑的活动,或者是心的一个方面,做出经验, 做出知识, 做出判断是心的一个方面, 叫做有限一面。它指向外部事物,是对外部有限事物的认识,以便我们对世界趋利避害, 这个是心有限的一面。 但是心还有无限的一面。所谓心安顿的问题就是心的一面如何安顿的问题。自然要问 什么是心无限的一面,心有无限的一面吗?先回答这个问 题,再

5、来回答安顿无限的一面。假设有?心有无限的一面, 这个证据当下就是我们都在实践中存在,人是时间性存在, 时间性存在意味着什么?人活在每个当下都是筹划未来。比 方说我此刻讲课,我正在说由这句话来,我说由这句话的同 时筹划下一句话,我们在时间每一个时刻都指向未来,筹划 未来,我们是对未来的筹划中活在当下的。这一点无法否认,有人说我未来不去想,但把未来拿掉,你不可能活在当下的。 那么未来是什么?未来是不存在的东西,未来不是事实,但 是我们却想筹划它。我们焦虑、期待、期望、恐惧、失望,这些都指向未来,指向一个存在的东西,指向是事实的东西, 未来是超越事实的。因为它不是事实,我们在筹划它,就表 明我们的心

6、有超越现实的一面,这个就叫做心无限的一面。因为心有无限的一面,所以人心才会提由理想。动物没有这 样的心,所以动物没有理想,人有这样的心,人有理想。心的无限存在不容怀疑,因为我们总是提由理想, 甚至是幻想, 甚至现在还有中国梦,我们的心总是在超越事实,这个就是 心的无限一面,心的无限一面就来了一个问题,它如何安 顿?假定奥人经过好几年的努力,积攒了一大笔钱终于买下 豪华别墅,当买下豪华别墅的那一刻,他这么想,从今天起 我的幸福人生开始了,也就是说从今天起我的人生问题终于 解决了。他的想法荒唐不荒唐?肯定荒唐,因为他买下的豪 华别墅从别墅自身的生命周期来看长时间来看肯定是别人 住,只不过不知道到底

7、是谁来住,而他自己只不过是暂时地 入住,这点要是还不明白我们可以看看上海外滩繁华一条街 的著名历史建筑,这些个豪华的房子到底是谁在住,是最初 的修建的主人或者曾经购买的主人们吗?我们都是人生匆匆过客,我们在时间中存在。比方说历史上 中国奥人在官场上经过多年的奋斗,终于当上了 “内阁首辅 常委”,从当上“内阁首辅常委”那天他心中想找的幸福人 生终于开始了。这个想法一定荒唐,因为他终得下来。有两 种方式,一个安全着陆,还有一种是被送进“天子监狱” 中国历史政治的传统模式一天不变,就是“紫禁城”跟“天 子监狱”之间也就是一步之遥一墙之隔。所以无论是豪华别 墅也罢,“内阁首辅常委”高官也罢,都是人世间

8、心有限的 事物。我们心无限的一面可以安顿在豪华别墅上吗?能够安 顿在“内阁首辅常委”高官任上吗?都是不可能安顿的。二、最终的路都是哲学路我们看世界上的事物,哪一个不是有限的事物?是有限的的 事物。一个结论,我们心的无限的一面是无法在这个现实世 界中安顿的。因为现实世界的事物都是有限的事物,无一不 是有限事物,我们的心有无限一面,但是无法安顿在现实世 界中,所以要由世。出世有三条路,你可以选择其中一条。第一是哲学的路,第二是宗教的路,第三是艺术的路,三条最终都是哲学的路。当贝多芬写出 d 小调第九交响曲时,他在创作中出世了。如果我们这三条路都不走,我们的心就无法安顿。我们无法把我们的心安顿在金融

9、学里、安顿在法学里面、安顿在政治学里面、安顿在物理学里面,同理,我们也无法把我们的心安顿在集团公司里、安顿在摩天大楼里、安顿在工业厂房里、安顿在银行证卷里、安顿在存折现金里等所谓的事业追求里。科学和物质都不解决人生观问题,我们无法在科学学科或者是社会物质中安心立命。有人说中国哲学是人生哲学,这句话没有错,人生的问题是中国哲学的主题。第一、中国哲学儒道佛三家安排了中国人出世的路。第二、围绕人世间,先出世再入世,然后再统一起来,就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这句话要高度地承认的,是非常了不起的话,这就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统一。你不出世你的心无法安顿,但出世之后你还要活在世界上要做事情,这就是入世

10、。出世和入世的统一是中国的目标,出世是为了再回到世上做事情,这就是极高明的“道中庸”庸就是日常生活,这个“道”字是做动词用。因为我们出世而所以能达到极高明的境界,这个道就是行道。行道在哪里行?就是在人民的生活中,这个时候就入世了。所以可以概 括为“极高明而道中庸”。如果你从来没有由过,你就是一 直在世中。我们向来是在世中,大多数人没有由过,所以以 由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对很多人不适用,他被很多事情 牵涉着,从来没有由过。所以中国人学哲学不是最高的知识, 就是把这些当由世来看,哲学是境界,然后入世。三、 “无 所为而为”即为儒儒家的由世和入世的统一,可以概括为“无所为而为”!什么叫做“无所为”

11、,它针对的是“有所为”,为就是做事, 人生在世总得做事,不做事的人生不算人生, 这点可以统一。 比方说,你有两只脚你要走路,你有一个头脑能观察事物, 研究事物,理解事物,有资源就可以发挥,不让你走路,不 让你发挥就是摧残你的人生,人生就是做事。我们做事情都 有目的,这个叫做有所为。我们做人生事情,都是把它作为 目的和手段,我为什么做这个事情,就是会产生有益我的什 么效果,这个叫“有所为”。但是儒家告诉我们,做事的第一个态度是不为什么?我们不 要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总是看作是一个目的和途径,我们 之所以做这件事情是因为本该做,不做是不对的,这个事情 本身就是自身的意义,它就是它自己的价值,而不是

12、通向另 外一个目的的手段,这个认识是“无所为而为” 。图:王德峰教授在哲学课堂上的教学板书我前年到了台湾,我们复旦大学组织了一个考察团,校方派 我们去采访几所大学,向他们取经,我是这个采访团的成员。 我们从台湾的北部走到南部,我们在台北采访台湾大学,台 湾大学的教授接待我们,给我们开座谈会,又请我们吃饭。一个台大中文系的教授突然讲这句话:他说你们大陆是没有 文化的。我听了很不高兴,我说我就是搞文化的。他说不是 这个意思,我的意思你们大陆社会生活没有文化,他说这句 话来我马上表示同意,我知道他在说什么。如果您开一家民 办医院,在您追求医院本身的持续经营发展壮大之外,你未 忘记在门诊书写四个字“生

13、命至上”,这个就是文化来了。你办这件医院事情就是本身的价值,这个叫“无所为”!您投资办一家民办学校的事情有利润的目标无可非议,但是您 没有忘记书写四个字“有教无类”,这个也是文化来了。这 个就是台北教授说大陆社会生活没有文化,这个是对的。因为现在大陆做事情大部分都是为了达到另外一个目的的手 段,好像这个事情本身就没有价值似的,这些都是远离了儒 家的境界,所以儒家说人生在世都要做事情,但不是把事情 当作手段,而是要把这件事情本身看成就是价值,这个叫做“无所为而为",这样的人生将永无失败。四、“无为而无不为"即为道道家也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由世与入世的统一,即“无为而 无不为&q

14、uot;!这句话千万别跟老外讲,他们听了吓一跳,你什么意思,你的意思难道是什么事情都不做,就等于做了所有的事情,这个算什么话,我们跟他们解释,我们道家说的无为不是不做事情,而是不人为的做事情,他们听不懂,事情不是人在做吗?如何不人为呢?这个没有办法跟他们老外讲的。大家看,人为这两个汉字合起来又是一个字就是一个“伪”字,无为是什么,就是不人为,什么是不人为?就是不伪,就是道家反对造作,做事情不可造作,伪就是造作。那么,怎么样做事情,才算是造作,怎么才不是造作呢??道家和儒家是中国哲学, 这一点没有疑问, 但是中国哲学有一个共同出发点,就是“天人合一” 。这点把我们的哲学跟西方哲学区分开来,西方要

15、论道,要论出事件。中国的哲学讲“天人合人” ,这是儒道的共同点,但是它们又有区别,儒家的重点在于“人” ,道家的重点在于“天” 。都主张“天人合一” ,但是侧重点不一样。?儒家关心的是什么?如何按照对天道的领会建构社会秩序的基础, 让全体中国人民可以安居乐业, 这个是儒家的目标,重点在于人。?道家重点在天, 它有个基本的认识: 人为生活所有的幸福都来自于天,人为生活所有的痛苦和麻烦都来自人自己,这个是道家的基本出发点。人为生活为什么会出问题?就是人自己。你把人自己的因素拿掉,你做事情顺应天道,幸福就来了。天人合一,但是天是人为幸福的根源,人自己的作为是自己痛苦的来源。所以道家的原则一定是做减法

16、。减什么?尽可能减少人为的因素,减少伪,减少造作,这个道理非常简要。但是却被我们遗忘了,智慧都是简单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胃, 有了胃一定会饥饿, 饥饿就会吃饭,吃东西,这个说明什么事情,这个是天道要求,天道要求我们每个人都有胃,一定要吃饭,吃饭这个事情是天道规定,你有两只脚要走,所以你走路吧,因为天道让你有两只脚。但是怎么吃?文明来了,就开始复杂了。我非得吃到法国大餐,吃到山珍海味,如果没有吃到法国大餐,没有吃到山珍海味就是不叫吃饭,这个就是人为。现在不光吃饭,今天还吃各种保健品。但是我突然想到一句话, 历史说的话蛮妙的。 这句话就是 “生非贵之所能存,身非爱之所能厚” (编者按,此语出自列

17、子?力命 ) 。 我们都珍惜自己的生命, 都想活得长一点, 道家完全同意,道家的核心出于如何趋利避害,但是养生怎么养?我们的生命不是因为百般珍惜就可以存在,我们对自己的肉体爱之有加,但是“身非爱之所能厚” 。现在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出生之后不久,家庭各种人都围绕着他转,每天为之,爱之。所以我一想到这句话就释然了,今天中国市场全部充斥着各种保健品,全部违背道家的原则。如果讲吃饭的事情,道家原则可以概括为八个字: “已饥方食,未饱 先止” 。肚子饿了才去吃饭,吃饭不要吃到十分饱就得停下 来,这个叫做减法。减到不可减,胃饿了要吃饭,其实原则 都一样。我们讲人生在世、为人处世,道家的原则也是教我们做减

18、 法的。人与人之间打交道有矛盾, 假设你是一个企业领导者, 假设由现一件有关企业利益的事,你该怎么办?你想到企业 有目标,企业有利益,不能被这件事情所影响了,你要干, 要积极把这件事情处理掉。但道家会告诉你得先停下来,你 先做什么事情,把自己从这个事情中退由, 你再看这件事情, 你的企业发生麻烦、 矛盾、冲突,你一定本来在这个事情中, 谁让你是企业家。第一步把自己从中退由来,自己把来自自 己的人为因素拿掉,拿干净,之后当然事情还在演变,但其 实已经发生变化,因为你自己已经退生的缘故,你就可以静 观事变,终于等到发生到要你处理的时机到了,这就是你要 再去处理的自然时机来了,这个时候你的做法就是顺

19、应天 道,但前提是你要把自己的人为的因素拿掉,你把自己的造 作事情拿掉,事情还在变,什么时候该处理,这个时候处理 的时机和方法一定是会符合天道的。道家学说讲天道,天道 在哪里?它没有写在天空中让我们看到,把人为的因素拿 掉,天道就可以看到了。老子讲我们领会天道的方法是什 么?去掉人为的因素,你做减法彻底的时候,自然会看到天 道。我们都关心术,我们在术方面有无穷地追求,倘若一个 人有术无道是不可救药的,但有道无术尚可待时日。要紧的事情是我们对天道有领会了,天道有领会前提是什么,就是 把自己的因素拿掉,把造作拿掉。把人为的因素拿干净,才 能看到天道。术和道的统一是不能分的。五、“无心而为”即为佛由

20、世和入世的统一在佛家那里可以概括为四个字:“无心而为。我们要由世的做事情,不管曲家还是不由家,由家人和尚也 要做事情,因为他生活在这个社会中,你修行也要做事情, 其实看起来和别人一样,但是境界不一样,这个境界就是“无 心而为”,就是“除心不除事”。它不是让我们做事不认真, 我们比平时做得更认真,认真的目的就是期待的结果,符合 我们的期待,所以我们做得特别认真。我们这个认真的心哪 里来,这个心是什么心?平时我们的心都是假的心,按照佛 家,我们的种种的愿望、期待、焦虑、希望、恐惧、绝望就是我们心的活动,此心为假的,叫做业识,它是业力造成的。 什么是业力?它又做何解?假设一个孩子刚生生到人世间,从娘

21、胎生来,生物学认为就 是动物来了,除此之外别无其它;佛家一看他带着东西来了, 意味着他在先前活过。我们并不是业识来过这个世界,我们 以前来过多次,你们信不信?不信,因为这个是迷信的东西。 那大家现在听我讲迷信。我们并不是一无所有的、只是一个 纯粹小动物来到这个人世间,我们每个人都带着东西来的,这个东西不是出生环境给我们,也不是父母给我们,也不是生活环境来给我们,这个东西有来历,这个来历科学无法说明,生物学研究基因是可以的,这个是自然现象。其实我们都带着东西来的。这个东西是前世带来的,甚至是再前世来的, 我们又一次来到这个世界。 我说给不出证据, 要你领会。我们看一下悟性如何,假设我们有机会遇到

22、毛泽东的父母,我们问毛泽东父母,毛泽东是你们生的吗?他们刚想说是的,但是马上不敢说。毛泽东作为他们生出来的长子,肯定是他们生的。给他起了一个乳名叫做十三伢子,他仅仅是这样一个小动物吗?他慢慢长大,他的种种表现都让他的父母出乎意料之外,后来整个时代以他的名字来命名,叫毛泽东时代。这样的毛泽东他们的父母敢说是他们生的吗?不敢说。是他们教育的结果吗?不是的。我 78 年参加高考,我本来在上海一家工厂,全民所有制企业做工人,恢复高考之后,将要通过高考来改变命运,我报名参加高考,我父亲很高兴,但是我填报专业是哲学专业,我父亲跟我说为什么去读哲学,哲学很空的。人家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但是我这样回答我父亲,我就是喜欢哲学, 越空越好, 物理学都不叫空, 空的学问才难学,容易一点就不学了。假设我打开一本哲学名著,十句话里面有九句话听不懂,我觉得是对我的一种侮辱,所以我一定要学哲学。我怎么会有这个愿望,我没有决定有这个愿望,是我的愿望在心中很强烈, 我决定去考哲学系。 愿望就来到我们的心里,它是如此的强烈。后来我本科毕业之后,我的同班同学到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