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典型典型的动车组空调系统包括:的动车组空调系统包括:CRH2、CRH5和和CRH1动车组空调系统动车组空调系统。 CRH2为准集中式空调系统,空调系统是设在车为准集中式空调系统,空调系统是设在车辆辆地板下侧地板下侧的的2台小型、轻量台小型、轻量的地板下型空调装的地板下型空调装置,采用置,采用R22制冷剂。制冷剂。CRH5为为车顶单元式车顶单元式空调空调系统,采用系统,采用R134a制冷剂。制冷剂。CRH1采用采用分体式分体式空空调系统,采用调系统,采用R134a(或(或R407c)制冷剂。制冷剂。 1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
2、空调系统 第一节第一节 CRH2动车组空调系统动车组空调系统 一、概述一、概述 CRH2动车组的每节车厢均配置有独立的空调动车组的每节车厢均配置有独立的空调系统,卫生间内设置系统,卫生间内设置直排直排车外的车外的废排通道废排通道。供热。供热方式采用装入空调系统的方式采用装入空调系统的电加热电加热装置。装置。 2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1空调及通风系统空调及通风系统 (1)CRH2动车组将空调装置及通风装置安装动车组将空调装置及通风装置安装在地板下,与设置于车体的送风通道结合。在地板下,与设置于车体的送风通道结合。 (2)在客室的行李架下部设有)在客室的行李架下部设有
3、送风口送风口,通道部,通道部设有废排风口及回风口。设有废排风口及回风口。 3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3)车内送风装置的结构为设置于客室座席底座部、司)车内送风装置的结构为设置于客室座席底座部、司机室、出入通道及厕所的排气口与底板下的排气通道相通。机室、出入通道及厕所的排气口与底板下的排气通道相通。此外,此外,尽可能地加大了送风口的开口尺寸,以降低进风速尽可能地加大了送风口的开口尺寸,以降低进风速度,从而降低管道阻力损失及噪音。度,从而降低管道阻力损失及噪音。 (4)空调送风风速以如下数值为目标值:)空调送风风速以如下数值为目标值: 客室客室:座席座席上端风速上端风
4、速应应0.4m/s,确保乘客无不适感。,确保乘客无不适感。 出入出入通道:通道:因受客室内顶棚高度的影响,风速在送风位因受客室内顶棚高度的影响,风速在送风位置应置应2.0m/s。 头头车内设有车内设有单体空调及车内压力释放阀单体空调及车内压力释放阀。 4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2电加热器电加热器 电加热器电加热器采用内藏于空调装置的采用内藏于空调装置的小型、轻量小型、轻量的供热方式,利用与输送冷气时相同的通道供热。的供热方式,利用与输送冷气时相同的通道供热。5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3连续换气装置连续换气装置 当动车组行驶于隧道中时,随着
5、车外气压的变当动车组行驶于隧道中时,随着车外气压的变化,车内气压将会化,车内气压将会急剧变化急剧变化。为防止车厢外压力变。为防止车厢外压力变化影响车厢内的压力,化影响车厢内的压力,地板下安装地板下安装了车厢通风用供了车厢通风用供排气一体的排气一体的连续换气装置连续换气装置。车厢内通风采用给排气。车厢内通风采用给排气用用电动鼓风箱电动鼓风箱连续进行,并采用在通过隧道时能控连续进行,并采用在通过隧道时能控制车厢外制车厢外压力急剧变化压力急剧变化的结构的结构。 6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图图7-1 CRH2动车组空调系统总体图动车组空调系统总体图 7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
6、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二、司机室空调系统二、司机室空调系统(一)总体布置(一)总体布置 CRH2动车组的原型车是日本川崎动车组动车组的原型车是日本川崎动车组E2-1000,E2-1000的司机室空调系统与以前的车型相比,考虑到维的司机室空调系统与以前的车型相比,考虑到维护周期,室内机更换了鼓风机电机和膨胀阀,电源箱内采护周期,室内机更换了鼓风机电机和膨胀阀,电源箱内采用了改良版的用了改良版的变频器变频器。 司机室司机室空调系统采用空调系统采用分体式结构分体式结构(变频式变频式)。)。 8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变频空调开机后,能依设定温度自动调节压缩变频空调
7、开机后,能依设定温度自动调节压缩机机工作转速、膨胀阀开度、风机转速工作转速、膨胀阀开度、风机转速来精确输出制来精确输出制冷(制热)量,当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就冷(制热)量,当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就自动维持较低转速运行,自动维持较低转速运行,实现温度的精确控制实现温度的精确控制,其温度波动范围一般能控制在其温度波动范围一般能控制在0.5以内,真正做以内,真正做到了舒适自然。到了舒适自然。 910软启动,启动电流小。软启动,启动电流小。启动时不像定速空调那启动时不像定速空调那样启动电流是额定电流的样启动电流是额定电流的3-5倍,而只有额定电倍,而只有额定电流的流的1/2左右。制冷(热)迅速
8、,仅用定速空调左右。制冷(热)迅速,仅用定速空调1/3的工作时间就能达到设定温度。控温精确、的工作时间就能达到设定温度。控温精确、温度恒定,控温精度可达定速机的温度恒定,控温精度可达定速机的4倍。倍。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11变频空调的优点变频空调的优点主要就在其主要就在其频率变化频率变化,变化范围,变化范围越宽优点表现越明显,使用效果更显著。越宽优点表现越明显,使用效果更显著。 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二)主要技术参数(二)主要技术参数 冷气冷气能力:能力:7.1kW(6 090k
9、cal/h/台以上)。台以上)。 暖气暖气能力:能力:2kW/台以上。台以上。 循环循环风量:冷气时为风量:冷气时为5.5m3/min以上。以上。 暖气暖气时为时为2.0m3/min以上。以上。 其它其它 夏季:气温夏季:气温为为33、湿度为、湿度为80时,司机室温度可时,司机室温度可保保 持持在在26以下以下。 冬季:气温冬季:气温为为-15时,司机室温度可保持在时,司机室温度可保持在20以上以上。12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司机室空调系统采用司机室空调系统采用四氟乙烯(四氟乙烯( R22)作为冷却剂。作为冷却剂。主要指标如主要指标如表表7-1所所示。示。 性能性
10、能说说 明明主电路主电路单相单相AC400V 50/60HzDC288V运行压缩机用运行压缩机用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单相单相AC400V 50/60HzDC12V送风机,继电器用送风机,继电器用制冷制冷容量容量3045kcal/h26090kcal/h室外热交换器吸入温度室外热交换器吸入温度33室内热交换器吸入温度室内热交换器吸入温度28相对湿度相对湿度65%输入(输入(变频器部)变频器部)约约2kW2约约4kW重量重量室内机室内机约约6.5kg2 = 约约13kg室外机室外机约约35kg1 = 约约35kg电源箱电源箱约约30kg1 = 约约30kg变圧器变圧器约约49kg1 = 约约49kg控
11、制面板控制面板约约0.4kg1 = 约约0.4kg13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三)空调系统结构组成(三)空调系统结构组成 司机室除客室用空调设备的送风外,还安装了司机室司机室除客室用空调设备的送风外,还安装了司机室专用制冷专用制冷设备设备,采用采用变频变频方式,输入电源为交流方式,输入电源为交流400V,主电路、控制电路均由转换的直流电驱动。主电路、控制电路均由转换的直流电驱动。 司机室司机室制冷设备由制冷设备由室外机、台室内机、电源箱、变室外机、台室内机、电源箱、变压器、控制面板压器、控制面板5部分组成,如图部分组成,如图7-2所示。制冷为所示。制冷为温控温控,
12、可可3段手动调节风量。司机室空调系统组成如图段手动调节风量。司机室空调系统组成如图7-3所示。所示。司机室空调系统的主要部件如图司机室空调系统的主要部件如图7-4、7-5、7-6所示。所示。 14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空调系统构成如表空调系统构成如表7-2所示。所示。 项项主要部分主要部分部件部件数量数量说明说明室内机室内机室内热交换机室内热交换机Fan And Tube方式方式室内送风机室内送风机5.8 m3/min多叶片多叶片离心扇离心扇室外机室外机压缩机压缩机2.5kW封闭螺杆式封闭螺杆式室外热交换机室外热交换机Fan And Tube方式方式室外送风机室外
13、送风机21.3 m3/min轴流式轴流式高圧压力开关高圧压力开关2.74MPa(28kg/)低圧压力开关低圧压力开关0.049MPa(0.5kg/)制冷剂受液器制冷剂受液器内置制冷剂的干燥剂内置制冷剂的干燥剂电源箱电源箱、内置变频器、内置变频器变圧器变圧器约约4.5kVA控制面板控制面板15图图7-2司机室空调系统结构图司机室空调系统结构图 1617冷气格珊冷气格珊暖气格珊司机室效果图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图图7-3 司机室空调系统组成图司机室空调系统组成图18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图图7-4司机室空调系统主要部件(司机室空调系统主要
14、部件(1)19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图图7-4司机室空调系统主要部件(司机室空调系统主要部件(1)20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图图7-5司机室空调系统的主要部件(司机室空调系统的主要部件(2) 21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图图7-5司机室空调系统的主要部件(司机室空调系统的主要部件(2) 22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图图7-6司机室空调系统主要部件(司机室空调系统主要部件(3)23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四)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四)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
15、司机室空调系统的控制面板如图司机室空调系统的控制面板如图7-7所示。所示。 图图7-7控制面板说明控制面板说明24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司机室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如表司机室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如表7-3所示。所示。 表表7-3运行模式及功率运行模式及功率模式模式压缩机转速压缩机转速(r/min)功率功率(kcal/h)风量风量(/min)备备 注注强(强(Hi)30452=609052=10外外部空气部空气33内部空气内部空气28相对湿度相对湿度65(JISE6602)中(中(Me)25802=51604.42=8.8弱(弱(Lo)21502=43003.72=7.4
16、25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三、客室空调系统三、客室空调系统(一)总体布置(一)总体布置 客室客室空调系统是设置在客室地板下部的空调系统是设置在客室地板下部的2台小台小型、轻量化型、轻量化的空调装置。空调装置的外观如图的空调装置。空调装置的外观如图7-10所示。其送风口与设在客室地板下部的送风道连通,所示。其送风口与设在客室地板下部的送风道连通,并与顶板位置处的送风口连通;回风口与吸入车内并与顶板位置处的送风口连通;回风口与吸入车内空气的回风道连接。空气的回风道连接。26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图图7-10 CRH2动车组空调装置外观动车
17、组空调装置外观27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输送冷气时,从回风道吸入的客室内空气与从供气装输送冷气时,从回风道吸入的客室内空气与从供气装置通过送风道送入的新鲜外气混合,通过设置在空调装置置通过送风道送入的新鲜外气混合,通过设置在空调装置回风口的车厢回风口的车厢过滤器过滤器,在室内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冷却,在室内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冷却为冷气。该冷气从为冷气。该冷气从车体两侧风道出风口车体两侧风道出风口吹入客室,向乘客吹入客室,向乘客提供冷风。输送暖气时,从回风道吸入空气时,同样与新提供冷风。输送暖气时,从回风道吸入空气时,同样与新鲜外气混合,通过设置在空调装置回风口的
18、鲜外气混合,通过设置在空调装置回风口的过滤器过滤器,由电,由电热器加热,通过与冷气相同的路径,向乘客提供暖风。热器加热,通过与冷气相同的路径,向乘客提供暖风。2829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通风系统送风流程(制冷工况)30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通风系统送风流程(加热工况)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为提高可维护性和简化室内热交换器以便于为提高可维护性和简化室内热交换器以便于排水盘、排水盘、排水泵排水泵的清洁工作,扩大了空调的清洁工作,扩大了空调下部检查孔下部检查孔,并将检查孔,并将检查孔盖和排水盘一体化设计,使得
19、室内热交换器、排水盘、排盖和排水盘一体化设计,使得室内热交换器、排水盘、排水泵的清洁更加容易。另外,安装水泵的清洁更加容易。另外,安装室外过滤器室外过滤器以防止热交以防止热交换器换器污损污损。室内外过滤器均采用。室内外过滤器均采用无纺布材料无纺布材料的过滤器。运的过滤器。运行及功率的控制,由空调设备行及功率的控制,由空调设备自备逆变器自备逆变器进行。进行。3132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二)主要技术参数(二)主要技术参数 基本技术规格基本技术规格: (1)型)型 号:号:EU651 (2)安装方式:准集中式、底架
20、下安装)安装方式:准集中式、底架下安装33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3)电源)电源主电路:单相交流,主电路:单相交流,50Hz,400V+24/-37%(变频器输入,(变频器输入,电加热器输入)。电加热器输入)。变频器变频器1(VVVF)输出:)输出:3相,相,40Hz/125V70Hz/200V(压缩机用)。(压缩机用)。变频器变频器2(CVCF)输出:)输出:3相,相,60Hz/200V,65Hz/215V(送风机用)。(送风机用)。控制电路:单相交流,控制电路:单相交流,50Hz,100V,及,及DC100V。34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
21、系统 (4)冷气控制方式:)冷气控制方式:逆变器频率控制逆变器频率控制及压缩机运行及压缩机运行台数控制。台数控制。 (5)暖气控制方式:电热器)暖气控制方式:电热器多级控制多级控制。 (6)制冷能力)制冷能力 当当标准条件为以下条件时为标准条件为以下条件时为37.21kW/台以上:台以上: 室外室外热交换器吸入空气热交换器吸入空气 33,69; 室内室内热交换器吸入空气热交换器吸入空气 28,65。35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7)制热能力:)制热能力:24kW/台。台。(8)循环风量:)循环风量:65m3/min(以(以65Hz运行时)运行时)60m3/min(机
22、外静压(机外静压490Pa)(以(以60Hz运行时)运行时)(9)输入功率)输入功率 制冷制冷时:约时:约20.0kW;制热时:约;制热时:约22.0kW(10)制冷剂)制冷剂 R22(11)质量)质量 约约730kg36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12)喷漆颜色)喷漆颜色 主框架、外罩:不锈钢制无喷漆主框架、外罩:不锈钢制无喷漆室内送风机:室内送风机:Munsell 7.5BG-6/1.5室外送风机:黑色室外送风机:黑色 压缩机:黑色压缩机:黑色变频器、冷凝器:无喷漆变频器、冷凝器:无喷漆接触器盘接触器盘1、2:无喷漆:无喷漆37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
23、动车组空调系统 (三)空调系统结构组成(三)空调系统结构组成 1空调装置主体构成设备的额定规格空调装置主体构成设备的额定规格 (1)电动压缩机)电动压缩机2台台 型型式:式:全封闭型涡旋压缩机全封闭型涡旋压缩机(2极)极) 型号型号:ZHV083FZA 额定功率:额定功率:3.7kW 38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2)室外电动送风机)室外电动送风机2台台 型型式:电动机直接连接、式:电动机直接连接、轴流型轴流型 型号型号:FP51G01 风量:约风量:约150m3/min 静止压力:静止压力:176Pa(18mmAq) 额定功率额定功率:1.5kW 电流电流:约:约
24、6.1A 转速转速:约:约1720rpm(4极)极) 39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3)室内电动送风机)室内电动送风机1台台 型型式:电动机直接连接、式:电动机直接连接、离心式离心式 型号型号:BFD-28GTA06 风量风量:约:约65m3/min 静止静止压力:压力:784Pa(80mmAq) 额定功率额定功率:1.5kW 电流电流:约:约6.5 转速转速:约:约1885rpm(4极)极) 40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4)室外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1个个 型式:交错排列、型式:交错排列、翅片管翅片管 散热散热片:片:铝合金铝合金 冷
25、却冷却管:内面带沟槽的管:内面带沟槽的铜管铜管(5)室内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1个个 型型式:交错排列、翅片管式:交错排列、翅片管 散热散热片:铝合金片:铝合金 冷却冷却管:内面带沟槽的铜管管:内面带沟槽的铜管 41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6)电加热器)电加热器1个个 额定功率额定功率:24.0kW(8/8/8kW,3段)段) 元件元件:带散热片的:带散热片的铠装加热器铠装加热器 (7)高压压力开关高压压力开关个个 型号型号:FNS-C135Q001(自动复位型)(自动复位型) 启动启动压力:压力:OFF 3.040.05MPa(8)低压压力开关低压压力开关个个
26、型号型号:LCBJB24(自动复位型)(自动复位型) 电路电路接通:接通:0.030.03MPa 电路电路断开:断开:0.100.03MPa 由不同的导体材料由不同的导体材料装在有绝缘材料的装在有绝缘材料的金属套管中,被加金属套管中,被加工成可弯曲的坚实工成可弯曲的坚实组合体。优点:比组合体。优点:比一般加热器有更强一般加热器有更强的机械强度,更好的机械强度,更好的抗腐蚀的抗腐蚀能力。能力。42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9)制冷剂干燥)制冷剂干燥器器个个 干燥剂干燥剂:分子筛:分子筛4AH (10)单向)单向阀阀个个 型号型号:NRV16S(11)电磁阀电磁阀个个
27、型号:型号:NEV603DXF(12)过电流继电器)过电流继电器个(个(CPOCR1、CPOCR2) 型号型号:THN60KF 加热器电流:加热器电流:42A43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13)过电流继电器)过电流继电器个(个(EFTH、CFTH1、CFTH2) 型号型号:THN12TP 加热器加热器电流:电流:9A(14)排水泵排水泵个个 型号型号:CJV0935A 额定电压额定电压:AC10010 60Hz(15)配线用连接器接头(用于与车体侧设备连接用)配线用连接器接头(用于与车体侧设备连接用)44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型型 号号
28、个数个数备注备注接头规格接头规格GTC2A-32-M9PC1主电路用主电路用芯芯JL06-2A28-M1PC1控制电路用控制电路用1627芯芯45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2空调装置的总体结构空调装置的总体结构 (1)空调)空调单元单元 客室客室空调装置的结构采用将设备、部件设置在框架中,空调装置的结构采用将设备、部件设置在框架中,盖上挡板后形成一个整体空调单元。空调装置分为盖上挡板后形成一个整体空调单元。空调装置分为室内部、室内部、室外部、控制部分室外部、控制部分。室外部设有压缩机、高压开关、室外热室外部设有压缩机、高压开关、室外热交换器、室外送风机、气液分离器、交
29、流电抗器。交换器、室外送风机、气液分离器、交流电抗器。车厢内部车厢内部分采用密封结构,分采用密封结构,室内部设有室内热交换器、室内送风机、室内部设有室内热交换器、室内送风机、电热器、直流电抗器、排水泵、空气过滤器。电热器、直流电抗器、排水泵、空气过滤器。此外,控制部此外,控制部分采用密封结构,分采用密封结构,内部设有变频器、电热器、接触器盘内部设有变频器、电热器、接触器盘1、接触器盘接触器盘2。该单元设置在车辆的地板下侧。该单元设置在车辆的地板下侧。46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2)制冷系统)制冷系统 如如图图7-11所示,制冷剂循环系统是由所示,制冷剂循环系统是由
30、压缩机、室外热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干燥器、毛细管、室内热交换器、气液分离器交换器、干燥器、毛细管、室内热交换器、气液分离器及配管构成,及配管构成,各设备及配管为焊接(钎焊)连接的完全各设备及配管为焊接(钎焊)连接的完全密封型,内充入密封型,内充入R22制冷剂。制冷剂。47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图图7-11制冷循环图制冷循环图 48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压缩机:压缩机:吸入低温的制冷气体,将其压缩为高温高压的制吸入低温的制冷气体,将其压缩为高温高压的制冷气体后送出。冷气体后送出。室外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用室外送风机送入的室外空气对高温高压用室外送风机送入
31、的室外空气对高温高压的制冷气体进行冷却,使其形成常温(的制冷气体进行冷却,使其形成常温(约约50)的高压制)的高压制冷液冷液 制冷剂干燥器:制冷剂干燥器:吸收制冷液中的水分。吸收制冷液中的水分。 毛细管:毛细管:利用通道面积小的阻力管,使高压制冷液变为低利用通道面积小的阻力管,使高压制冷液变为低压的气液混合状态。制冷剂在减压的同时温度也将下降。压的气液混合状态。制冷剂在减压的同时温度也将下降。49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室内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制冷剂,与通过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制冷剂,与通过室内热交换器室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同时变成气体。室
32、内热交换器室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同时变成气体。此时,室内空气的热量被制冷剂吸收,使温度下降。该此时,室内空气的热量被制冷剂吸收,使温度下降。该冷风吸收车体的热负荷(通风、日照及车内外温度差等)冷风吸收车体的热负荷(通风、日照及车内外温度差等)和人体所产生的热量而变成暖空气,并被再次送入室内和人体所产生的热量而变成暖空气,并被再次送入室内热交换器。热交换器。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分离制冷气体和液体。分离制冷气体和液体。 50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3)电气配线)电气配线 从从4芯配线用连结器(芯配线用连结器(CN1)供给主电路单相)供给主电路单相AC400V,从
33、从27芯配线用连结器(芯配线用连结器(CN2)供给控制电路电源。)供给控制电路电源。 压缩机(压缩机(CP1,CP2)接受)接受单相单相AC400V经逆变器变经逆变器变成成3相相、40Hz/120V-70Hz/200V电源供电后运行。室内风扇电源供电后运行。室内风扇(EF)、室外风扇()、室外风扇(CF1,CF2)如上所述,采用经逆变)如上所述,采用经逆变器改成电源器改成电源3相、相、60Hz/200V-65Hz/215V进行运行。电热器进行运行。电热器(H1,H2,H3)不经逆变器采用单相)不经逆变器采用单相AC400V进行加热。进行加热。5152(三)空调(三)空调系统的控制系统的控制第七
34、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CRH2动车组空调装置的控制采用变频控制,变频装置内置于空调装置内。变频装置在比较了显示设定器的温度设定值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以后,发出控制指令,对空调装置的压缩机、室内、室外风扇、加热器等空调设备的通断与运行频率进行控制。53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空调装置控制原理图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第二节第二节 CRH5动车组空调系统动车组空调系统一一、司机室空调系统、司机室空调系统(一)总体布置(一)总体布置 司机室司机室有一套空调系统,受客车空调系统的控制器控制。有一套空调系统,受客车空调系统
35、的控制器控制。该系统由下列部件组成:该系统由下列部件组成:54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安装安装在通过台天花板上面的空调装置;在通过台天花板上面的空调装置; 通风道通风道和出风口;和出风口; 安装安装在新风送风道内的鼓风机;在新风送风道内的鼓风机; 驾驶台驾驶台上的控制开关;上的控制开关; 驾驶台驾驶台上的温度控制开关;上的温度控制开关; 地板地板风口控制旋钮;风口控制旋钮; B-隔间内的电子控制器;隔间内的电子控制器; 司机室司机室后墙上的温度调节装置;后墙上的温度调节装置; 司机室司机室内的供暖散热器;内的供暖散热器; 制冷压缩机制冷压缩机和冷凝器安放在底架下空调
36、模块内。和冷凝器安放在底架下空调模块内。 55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由空调装置自动控制司机由空调装置自动控制司机室温室温度。该装置通过进气格栅度。该装置通过进气格栅吸入车外空气吸入车外空气并通过司机室天花板上的并通过司机室天花板上的格栅格栅使空气进行再循使空气进行再循环。环。空气在该装置内经过滤、加热或冷却后空气在该装置内经过滤、加热或冷却后,经经风道风道被吹入被吹入司机室。司机室。空气通过两个喷口吹入两侧窗户和风挡下面。空气通过两个喷口吹入两侧窗户和风挡下面。部分部分气流可送向地板。地板每个喷口的气流可气流可送向地板。地板每个喷口的气流可单独控制单独控制。为保证
37、。为保证各种情况下各种情况下新风量新风量,送风道安装了,送风道安装了鼓风机鼓风机。司机室内增加的。司机室内增加的空气量通过后墙上的电子柜流向通过台。司机室有轻微的空气量通过后墙上的电子柜流向通过台。司机室有轻微的过过压压。通过控制开关,司机可选择空调风扇的。通过控制开关,司机可选择空调风扇的四种时速四种时速。在第。在第五挡位置上,五挡位置上,风速最大风速最大,也可只进行通风冷却,也可只进行通风冷却。56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通过通过空气分配可保证司机室内的温度平均空气分配可保证司机室内的温度平均分配。当列车的时速为分配。当列车的时速为200公里公里或者环境温度在或
38、者环境温度在-36时,内墙板(墙和天花板)的表面温度不时,内墙板(墙和天花板)的表面温度不会比司机室的气温低会比司机室的气温低5 以上。以上。57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二)主要技术参数(二)主要技术参数 司机室空调装置司机室空调装置的技术数据如下:的技术数据如下: 制冷制冷能力能力:4kW; 供电供电电压:电压:AC 380V、50Hz; 制冷制冷介质:介质:R134a; 总总风量:风量:48090 m3/h ; 最大最大新风量:新风量:18015 m3/h 。 58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三)空调系统的运行(三)空调系统的运行 司
39、机司机可通过安装在驾驶台上的开关设定司机室的温度。可通过安装在驾驶台上的开关设定司机室的温度。设定值可为设定值可为18-24,允许,允许1误差。控制器对通过空调装置误差。控制器对通过空调装置的气流进行加热或冷却,即可自动保持所设定的温度。的气流进行加热或冷却,即可自动保持所设定的温度。 当整个列车设置成停止加热模式,司机室的空调系统可当整个列车设置成停止加热模式,司机室的空调系统可同时自动设定成停止加热模式。在停止加热模式下,风扇关同时自动设定成停止加热模式。在停止加热模式下,风扇关闭,而且即使列车不运行、室外的气温在闭,而且即使列车不运行、室外的气温在-36时,司机室时,司机室的温度仍可通过
40、散热器保持在的温度仍可通过散热器保持在+18。59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司机室司机室的两侧墙上装有的两侧墙上装有1500W电热器,并在司机台内电热器,并在司机台内侧装有两个侧装有两个370W小型电热器。电热器的供电是小型电热器。电热器的供电是230V交流交流电,在电热器内部安装了一个电,在电热器内部安装了一个+70恒温器。电热器罩的恒温器。电热器罩的表面温度不会超过表面温度不会超过+60。 驾驶台驾驶台下的放脚处有表面温度较低(大约为下的放脚处有表面温度较低(大约为+30)的电热器,安放在侧板的后面,类似的一个电热器放在的电热器,安放在侧板的后面,类似的一个电热器
41、放在踏踏脚板脚板的下面。的下面。60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二、客室空调系统二、客室空调系统(一)概述(一)概述 客室空调系统采用客室空调系统采用车顶单元式车顶单元式空调机组。制冷剂为空调机组。制冷剂为R134a,环保型。环保型。 客室客室空调设备由空调设备由两套独立的冷却电路两套独立的冷却电路构成(除构成(除冷却扇冷却扇以外),以确保设备发生第一次故障时还可保持以外),以确保设备发生第一次故障时还可保持50%正常正常运转。运转。 61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供电供电电压:电压:AC 380V 50Hz。 额定额定制冷功率:制冷功率:42
42、kW。 总总风量:风量:4400 m3/h,新风量,新风量 在在9001800 m3/h之间。之间。 制冷剂制冷剂:R134a。 就就冷却性能而言,空调设备是根据以下外部气候条冷却性能而言,空调设备是根据以下外部气候条件而设计的:件而设计的: 室外室外温度温度40 相对湿度相对湿度60%62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在外部温度为在外部温度为40、相对湿度为、相对湿度为60%的气候条件下,的气候条件下,空调设备能够保证车内温度为空调设备能够保证车内温度为27(根据(根据UIC国际标准)、国际标准)、新风量为新风量为12m3/h 人人。 供热供热系统通过空气处理设备中安装
43、的加热器和客车分系统通过空气处理设备中安装的加热器和客车分隔间、通廊及卫生间内的电气供热器构成。该供热系统设隔间、通廊及卫生间内的电气供热器构成。该供热系统设计保证在外界温度为计保证在外界温度为25情况下,车内温度为情况下,车内温度为24(根(根据据UIC国际标准),新风量为国际标准),新风量为10m3/h人人。63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根据根据外部温度条件,总风量约为外部温度条件,总风量约为4400 m3/h,新风量在,新风量在900 到到1800 m3/h之间。之间。 处理处理的气体通过装在的气体通过装在行李架后面的纵向管道行李架后面的纵向管道传遍车体,传遍车
44、体,并通过行李架下部设置的合理设计的部件分散至客车分隔间。并通过行李架下部设置的合理设计的部件分散至客车分隔间。 空调空调出现故障时,该设备可自动通风,可使客车分隔间出现故障时,该设备可自动通风,可使客车分隔间内的气体得以改善。内的气体得以改善。 该该系统还配有一个设计恰当的系统还配有一个设计恰当的隔片隔片,关闭出入的气体滑,关闭出入的气体滑片,可使乘客在片,可使乘客在列车进入隧道或两列车进入隧道或两列车相会列车相会免于免于压力冲击压力冲击。 64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二)主要技术参数(二)主要技术参数 客室客室空调设备主要设计参数:空调设备主要设计参数: 车车
45、外温度外温度 40; 车车外相对湿度外相对湿度 50%; 车内车内温度温度 27; 车内温度梯度:车内温度梯度: 地板地板以上以上0.11.7m的横断面上的横断面上 3; 地板地板以上以上1.1m的纵断面上的纵断面上 2;65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新新风量风量 15m3/h 人;人; 应急应急通风时新风量通风时新风量 10m3/h 人;人; 车内车内空气含尘量空气含尘量 0.5mg/m3。66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当当辅助电源出现故障时,空调系统可辅助电源出现故障时,空调系统可紧急通风紧急通风,紧急,紧急通风时间通风时间2小时小时。
46、系系统配有一个统配有一个压力保护系统压力保护系统,可保护乘客在列车进入,可保护乘客在列车进入隧道或两列车交汇时免于隧道或两列车交汇时免于压力波动压力波动的影响的影响。系统通过关闭。系统通过关闭空调系统的新风口和排风口,保证动车组外部压力波不在空调系统的新风口和排风口,保证动车组外部压力波不在车内车内传播传播。在通过遂道或交汇时,司机手动操作司机台上。在通过遂道或交汇时,司机手动操作司机台上的按钮控制风口的开关。废气由卫生间和电气柜排出。的按钮控制风口的开关。废气由卫生间和电气柜排出。67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供热系统由供热系统由空调设备空调设备中安装的加热器和中安
47、装的加热器和分隔间、通过台及分隔间、通过台及卫生间卫生间内的电热器构成。电热器的布置可以保证在车内形内的电热器构成。电热器的布置可以保证在车内形成空气对流状态,以充分利用加热功率。成空气对流状态,以充分利用加热功率。 供热供热系统设计参数:系统设计参数: 外界外界温度温度 -25; 车内车内温度温度 24; 新新风量风量 10m3/h 人;人; 应急应急时的新风量时的新风量 10m3/h 人。人。68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三)空调系统结构组成(三)空调系统结构组成 客室客室、通过台和卫生间的空调系统包括、通过台和卫生间的空调系统包括2个独立单元个独立单元,包括安
48、装在各车厢内的空气处理单元和各车厢车顶的两个压包括安装在各车厢内的空气处理单元和各车厢车顶的两个压缩机组件。缩机组件。CRH5动车组的原型车动车组的原型车SM3S的空调装置如图的空调装置如图7-12,13,14所示。供热通过安装在车厢内、通过台以及卫生间内所示。供热通过安装在车厢内、通过台以及卫生间内的电加热器完成。在空气处理单元内设有的电加热器完成。在空气处理单元内设有热敏电阻热敏电阻。69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图图7-12 CRH5动车组原型车的客室空调装置动车组原型车的客室空调装置70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图图7-13 CRH5
49、动车组原型车的司机室空调装置动车组原型车的司机室空调装置71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图图7-14 CRH5动车组原型车的制冷压缩机单元动车组原型车的制冷压缩机单元72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第三节第三节 CRH1动车组空调系统动车组空调系统 CRH1动车组空调系统采用动车组空调系统采用分体式分体式空调系统,制冷空调系统,制冷能力增加到可以符合最高外界温度能力增加到可以符合最高外界温度+40的的要求,供热要求,供热能力符合最低外界温度能力符合最低外界温度40 的的要求。要求。 CRH1动车组空调系统在车辆每端的车顶和天花板动车组空调系统在车
50、辆每端的车顶和天花板之间设置排气风扇单元。司机室设有位于后面顶部凹进之间设置排气风扇单元。司机室设有位于后面顶部凹进处的处的单独紧凑式空调单元单独紧凑式空调单元。73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每每辆车设有辆车设有2个单独的排气风扇单元个单独的排气风扇单元,分别位于车辆,分别位于车辆两端的两端的天花板和车顶之间天花板和车顶之间。排出空气从卫生间、司机室、。排出空气从卫生间、司机室、酒吧和通过台区域排至排气风扇单元。排气风扇单元在酒吧和通过台区域排至排气风扇单元。排气风扇单元在抽气侧与矩形风道相连,排气侧与软管相连,风道装有抽气侧与矩形风道相连,排气侧与软管相连,风道装有
51、消音器消音器。 空调空调控制系统的存储器为闪存控制系统的存储器为闪存EPROM类型,可以通类型,可以通过在车内空调服务插座上连上过在车内空调服务插座上连上PC机机来直接进行通讯和软来直接进行通讯和软件更新。该控制系统能使设备可以根据客室和司机室内件更新。该控制系统能使设备可以根据客室和司机室内外传感器测量的温度自动进行操作。外传感器测量的温度自动进行操作。 74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一、司机室空调系统一、司机室空调系统(一)总体布置(一)总体布置 司机室司机室空调系统采用空调系统采用单元式空调机组单元式空调机组,总体布置如,总体布置如图图7-16所示。司机室区域内
52、的空调系统具有所示。司机室区域内的空调系统具有回风功能回风功能,并在通过过滤器进入蒸发器之间将其与新鲜空气混合。并在通过过滤器进入蒸发器之间将其与新鲜空气混合。进入司机室区域的供风气流应通过进入司机室区域的供风气流应通过消音器消音器和置于车顶和和置于车顶和天花板之间的风道进行分配。天花板之间的风道进行分配。75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空调单元安装在空调单元安装在车顶凹进处车顶凹进处,并通过螺栓和单元的法,并通过螺栓和单元的法兰安装在车顶,废气通过安装在乘客区的排风扇排出司机兰安装在车顶,废气通过安装在乘客区的排风扇排出司机室。为控制司机室内的空气环境,在司机室天花板
53、上安装室。为控制司机室内的空气环境,在司机室天花板上安装气流气流/ /方向可由操作者调节的合适的方向可由操作者调节的合适的送风器送风器。加热和冷却均。加热和冷却均由空气传播,并通过天花板和地板内的风道系统进行分配,由空气传播,并通过天花板和地板内的风道系统进行分配,还安装了还安装了地板加热器地板加热器。76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图图7-15 CRH1空调总体布置空调总体布置77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二)主要技术参数(二)主要技术参数 1. 司机室司机室空调空调 制冷量制冷量 5kW 制热量制热量 4kW 送送风量风量 800 m3/
54、h 新新风量风量 60 m3/h 外形外形 10001450350 mm 重量重量 175kg 耗电量耗电量 5kVA 制冷剂制冷剂 R407c 78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2车内参数车内参数 夏季夏季 温度温度28 C,RH 40-65% 冬季冬季 温度温度20 C,RH 30% 最大灰尘含量最大灰尘含量 1 mg/m3 正压力范围正压力范围 10-30 Pa79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三)空调系统的运行要求(三)空调系统的运行要求1预热预热 在在车门关闭、车上无司机、内部照明打开、车辆未暴车门关闭、车上无司机、内部照明打开、车辆未暴
55、露于太阳下的条件下,加热系统的能力应能保证将司机室露于太阳下的条件下,加热系统的能力应能保证将司机室的内部温度在的内部温度在60min内内从内部温度从内部温度0加热到加热到+20。2预冷预冷 在在车门关闭、车上无司机、内部照明打开、车辆暴露车门关闭、车上无司机、内部照明打开、车辆暴露于太阳下和周围温度于太阳下和周围温度30的条件下,空调系统应能保证将的条件下,空调系统应能保证将客室的内部空气温度在客室的内部空气温度在30min内内从从+40降至降至 +28和在和在40min内降至内降至+25 。80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二、客室空调系统二、客室空调系统(一)总体布
56、置(一)总体布置 客室空调系统采用环保型直接膨胀制冷剂。共有两种客室空调系统采用环保型直接膨胀制冷剂。共有两种空调机组,客室用空调系统为空调机组,客室用空调系统为分体式分体式空调,空调,压缩机和冷凝压缩机和冷凝器单元安装在车下,空气处理单元安装在车内。器单元安装在车下,空气处理单元安装在车内。 乘客区的空气处理单元安装在车顶的开口处,通过螺乘客区的空气处理单元安装在车顶的开口处,通过螺栓和单元的法兰安装在车顶。进入乘客区的供风气流通过栓和单元的法兰安装在车顶。进入乘客区的供风气流通过消音器和置于消音器和置于车顶和天花板之间的矩形风道进行分配车顶和天花板之间的矩形风道进行分配,并,并通过供风终端
57、装置吹送进车辆。通过供风终端装置吹送进车辆。81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乘客区空调系统具有乘客区空调系统具有回风功能回风功能,并在通过过滤器进入,并在通过过滤器进入蒸发器之前将其与新鲜空气混合。每车两端的车顶设置排蒸发器之前将其与新鲜空气混合。每车两端的车顶设置排气单元。气单元。 车内供热通过安装在车内供热通过安装在车辆侧墙内的加热器车辆侧墙内的加热器实现,并通实现,并通过空调系统过空调系统控制器控制器进行控制。卫生间和餐饮区设有排气扇。进行控制。卫生间和餐饮区设有排气扇。空调系统的电气和控制设备安装在车辆电气柜内。空调系统的电气和控制设备安装在车辆电气柜内。 82
58、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二)主要技术参数(二)主要技术参数 1客室空气处理单元客室空气处理单元 制冷量制冷量 55kW 制热量制热量 30kW 送送风量风量 6200 m3/h 外形外形 2050 1450 580 mm 重量重量 450kg 风机风机 2 1.5kVA83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2压缩机压缩机/冷凝器单元冷凝器冷却风量冷凝器单元冷凝器冷却风量 2 13000 m3/h (2 )外形)外形 1700 840 580 mm 重量重量2 275kg 压缩机压缩机耗电量耗电量 2 16 kVA 冷凝器冷凝器风机耗电量风机耗电量
59、 4 1.5 kVA 制冷剂制冷剂 R407c84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3排风单元排风单元 排排风量风量 2 1000 m3/h 外形外形 500 300 300 mm 重量重量 20 kg 风机耗电量风机耗电量2 0.6kVA4车内参数车内参数 夏季夏季 24-28 C,RH 40-65% 冬季冬季20 C,RH 30% 最大灰尘含量最大灰尘含量 1 mg/m3 正正压力范围压力范围1030 Pa85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5车辆参数车辆参数 列车列车速度速度 200 km/h 乘客乘客人数人数 104 照明照明功率功率 2 500
60、W 供供风管道最大风速风管道最大风速 5 m/s86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三)空调系统的运行要求(三)空调系统的运行要求1预热预热 在车门关闭、车上无乘客、内部照明打开、车辆未暴在车门关闭、车上无乘客、内部照明打开、车辆未暴露于太阳下等条件下,加热系统的能力应符合将客室的内露于太阳下等条件下,加热系统的能力应符合将客室的内部空气温度在部空气温度在60min内内从从0加热到加热到 +18的要求。的要求。87第七章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 2预冷预冷 在在车门关闭、车上无乘客、内部照明打开、车辆暴车门关闭、车上无乘客、内部照明打开、车辆暴露于太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人才引进1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年中储粮新疆分公司春季招聘拟聘用人选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2月广东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招聘劳动合同制法官助理、书记员招聘拟聘人选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湖南衡阳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3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湖南新宁县事业单位和县属国有企业人才引进降低开考比例岗位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届深圳地铁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应届生招聘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湖南长沙市生态环境局芙蓉分局招聘编外合同制工作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海南澄迈县就业局招聘见习生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年湖南邵阳城步县事业单位选调28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中电信数政科技有限公司招聘50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道法】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月考试卷
- 第四版(2025)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解读
- 三年级下册劳动《整 理书桌》课件
- 《电力建设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规范》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知多少课件
- 新概念英语青少版入门 A-Unit-1课件(共98张)
-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解读
- 个人履职考核情况表
- 中小学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防溺水、防欺凌系统安全教育主题课件
- 建筑垃圾减量化专项方案
- 关于农民工工资催付告知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