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青—古籍数字化的现状与展望_第1页
顾青—古籍数字化的现状与展望_第2页
顾青—古籍数字化的现状与展望_第3页
顾青—古籍数字化的现状与展望_第4页
顾青—古籍数字化的现状与展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顾顾 青青 中华书局总编辑中华书局总编辑 古籍数字化的现状与展望开场白 n古籍主要指中文古籍n古籍数字化的实践性与探索性n理想主义和模型设计n上半部分 古籍数字化的现状一,数字技术早已经渗透到当代生活的方方面面n古籍整理的数字化比较缓慢n古籍整理图书的出版,仍以纸质为主n纸质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关系:n纸书不死,数字当家,n内容为王,渠道多元;二,古籍数字化的两种类型:n 1,古籍保护的数字化n 数字图书馆的理念,收藏与阅读使用n 古籍版本的编目、目录检索、图像扫描、浏览,n 各大型图书馆、博物馆的常规模式n 联机目录与联网服务n编目数据的统一标准n2,古籍整理的数字化n 其核心是文本化的海量数

2、据和多功能的检索n 体现数字技术相对于纸书阅读的优越性代表性产品: n日本所藏中文数据库n大正新修大藏经n翰典汉籍全文资料库n文渊阁四库全书n中国基本古籍库n国学宝典n申报 3,古籍数字化存在的问题: n数据质量问题n版权问题n标准问题n服务功能问题n产业化问题n下半部分 古籍数字化的展望一,理念n1,古籍整理为基础n 古籍不整理,今人读不懂n 古籍整理的成果,古籍整理规范,n 古籍保护数字化:善本(版本),质量,有针对性的服务n 古籍整理数字化:善本:数据要可供征引;n2,版权清晰为保障n 信息网络传播权n3,行业标准为规范n 符合古代汉语文字特点和传统知识体系n4,服务用户为目标 专业;大

3、众;n5,产业化运作为运营模式二,实践n 1,资源n 总量:新中国以来整理出版古籍近3万种,其中古籍整理类约1万多种,古籍影印类约4000种,古籍普及类约15000余种。另外,民国时期整理的古籍还有1万余种。n 质量:优秀的版本;n结构:n基本古籍,专业古籍,一般古籍, 资料档案;n文本,图像,实物;n支持性资源;n产品:数据库;电子书;平台;2,标准 n古籍用字标准n古籍主题词表n分类主题词表n专有名词标准:人名、地名、书名篇名、职官、纪年、事件;n整理本古籍元数据标准。n整理本古籍文献数据标注标准。n数据采集标准规范:图像采集处理规范;文字采集规范:资源内容表示规范: n3,服务n 数据库的服务内容:检索、下载、在线编辑、定制资源n 平台的服务内容:查询、购买、娱乐、教育、学术生活n4,技术:略n5,运营n 产业化,公司化n 融资、开发、价格体系、推广;三未来n互联网+古籍整理? 创新古籍整理的方式 提高古籍整理的效率n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