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矿床地下开采(1)_第1页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1)_第2页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1)_第3页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1)_第4页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金属矿床地下开采金属矿床地下开采主讲主讲 许梦国许梦国 电电 话话: 68862775(: 68862775(办办))E-mail: 394188236 E-mail: 394188236 绪绪 论论n 1采矿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采矿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n 采矿工业是一切工业的基础,主要的开采对象均是不可采矿工业是一切工业的基础,主要的开采对象均是不可再生资源。近年来,许多矿产资源即将达到临界线,面临再生资源。近年来,许多矿产资源即将达到临界线,面临枯竭,这些均为采矿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课题。推动采枯竭,这些均为采矿工业的发展带来

2、了新的课题。推动采矿工业向高产、高效、安全、优质、环保和矿产综合利用矿工业向高产、高效、安全、优质、环保和矿产综合利用的方向转变是一项十分艰巨和紧迫的任务。的方向转变是一项十分艰巨和紧迫的任务。 n 2采矿工程的历史与现状采矿工程的历史与现状n 3采矿工程的未来采矿工程的未来n 4采矿工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采矿工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第一章 金属矿床的工业特征 第一节 矿石与废石和金属矿石的种类 n 一、矿石与废石一、矿石与废石 n 1、矿石:凡是地壳中的矿物集合体,在现代技术经济、矿石:凡是地壳中的矿物集合体,在现代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以工业规模从中提取国民经济所必需的金属条件下,能以工业规模从中提

3、取国民经济所必需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产品的,就叫矿石。或非金属矿物产品的,就叫矿石。 n 矿石的聚集体叫矿体,矿床是矿体的总称。一个矿区,矿石的聚集体叫矿体,矿床是矿体的总称。一个矿区,可由一个或若干个矿体组成。可由一个或若干个矿体组成。 n 2、废石:矿体周围的岩石(围岩)以及夹在矿体中的、废石:矿体周围的岩石(围岩)以及夹在矿体中的岩石(夹石),不含有用成份或含量过少。当前不宜作岩石(夹石),不含有用成份或含量过少。当前不宜作为矿石开采的,则成为废石。为矿石开采的,则成为废石。 n 矿石和废石的概念是相对的,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矿石和废石的概念是相对的,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矿山开采和矿石

4、加工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变化。矿山开采和矿石加工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变化。 二、金属矿的种类 (一)金属矿石:作为提取金属成分的矿石,称为金属矿石 n1、按所含金属种类的不同分为:、按所含金属种类的不同分为: na. 贵重金属矿石(金、银、铂等);贵重金属矿石(金、银、铂等); nb. 有色金属矿石(铜、铅、镍、锑、钨、锡、钼等);有色金属矿石(铜、铅、镍、锑、钨、锡、钼等); nc. 黑色金属矿石(铁、锰、铬等);黑色金属矿石(铁、锰、铬等); nd. 稀有金属矿石(钽、铊等);稀有金属矿石(钽、铊等); ne. 放射性矿石(铀、钍等)。放射性矿石(铀、钍等)。 n2、按所含金属成分分单一金属矿石和

5、多金属矿石。、按所含金属成分分单一金属矿石和多金属矿石。n 3、按金属矿物性质、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分为:、按金属矿物性质、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分为: n a.自然金属矿石:金属以单一元素存在于矿床中的矿石,自然金属矿石:金属以单一元素存在于矿床中的矿石,称为自然金属矿石,如金、银、铂等。称为自然金属矿石,如金、银、铂等。 n b.氧化矿石:指矿石矿物的化学成分分为氧化物、碳酸氧化矿石:指矿石矿物的化学成分分为氧化物、碳酸盐及硫酸盐,如赤铁矿,红锌矿,铁锰矿,赤铜矿,白铅盐及硫酸盐,如赤铁矿,红锌矿,铁锰矿,赤铜矿,白铅矿等。矿等。 n c. 硫化矿石:即矿石矿物的化学成分为硫化物,如黄铜硫化矿石

6、:即矿石矿物的化学成分为硫化物,如黄铜矿,方铅矿,辉钼矿等。矿,方铅矿,辉钼矿等。 n d. 混合矿石:矿石中含有前三种矿物中的两种以上的混合矿石:矿石中含有前三种矿物中的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混合物。 n 品位:矿石中有用成分的含量。常用百分数表示。品位:矿石中有用成分的含量。常用百分数表示。 n 黄金等贵重金属矿石用一吨(或一立方米)矿石中含若黄金等贵重金属矿石用一吨(或一立方米)矿石中含若干克有用成分来表示。干克有用成分来表示。 第二节第二节 矿石和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矿石和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 n 1 1 、坚固性系数:矿石的坚固性是一种抵抗外力的性能、坚固性系数:矿石的坚固性是一种抵抗外力的

7、性能(综合外力)。国内用矿岩的极限抗压强度来表示,即(综合外力)。国内用矿岩的极限抗压强度来表示,即 n f f = =R / 100R / 100 ( (或或f f = =R / 10, RR / 10, R的单位为的单位为MPa)MPa)n式中:式中:RR矿岩的极限抗压强度,矿岩的极限抗压强度,98.1kpa=198.1kpa=1标准大气压或标准大气压或kg/mkg/m2 2。 n 2 2、 稳固性:是指矿石或矿岩在空间允许暴露面积的大稳固性:是指矿石或矿岩在空间允许暴露面积的大小和暴露时间长短的性能。小和暴露时间长短的性能。 n直接影响采矿方法选择及地压管理方法直接影响采矿方法选择及地压

8、管理方法 n 根据矿岩或矿石的稳定程度,可分为五种情况:根据矿岩或矿石的稳定程度,可分为五种情况: n a a、极不稳固的:不允许有暴露面积,掘巷道时采用超、极不稳固的:不允许有暴露面积,掘巷道时采用超前支护的方法;前支护的方法; n b b、 不稳定的:允许不支护的暴露面积不稳定的:允许不支护的暴露面积50m800m800m2 2。 n 3 3、 结块性:指采下的矿石遇水和受压并经过一段时间结块性:指采下的矿石遇水和受压并经过一段时间后又连结成整体的性质。对放矿、装车、运输不利。后又连结成整体的性质。对放矿、装车、运输不利。 n 4 4 、氧化性和自然性:指高硫矿石在水和空气的作用下,、氧化

9、性和自然性:指高硫矿石在水和空气的作用下,变为氧化矿石的性质。氧化后的矿石,选矿回收率降低。变为氧化矿石的性质。氧化后的矿石,选矿回收率降低。 n 含硫矿石(含硫含硫矿石(含硫181820%20%以上)具有自然性,即在空以上)具有自然性,即在空气中氧化、放热,导致火灾。气中氧化、放热,导致火灾。 n 不能用留矿法,不能做崩落法的覆盖层,充填料不能用留矿法,不能做崩落法的覆盖层,充填料 。n 5 5 、含水性:矿石或岩石吸附和保持水分的特性叫、含水性:矿石或岩石吸附和保持水分的特性叫含水性。含水性。 n 6 6 、碎涨性:岩石破碎后碎块之间有较大的空隙,、碎涨性:岩石破碎后碎块之间有较大的空隙,

10、其体积比原岩体积增大的性质称碎涨性。其体积比原岩体积增大的性质称碎涨性。 n 破碎后体积与原岩体积之比称碎涨系数(松散系破碎后体积与原岩体积之比称碎涨系数(松散系数)。一般坚硬岩石数)。一般坚硬岩石1.21.21.51.5,矾土矿为软岩,矾土矿为软岩,1.951.952.0882.088,铁矿石一般为,铁矿石一般为1.61.6。 第三节 金属矿床分类 n 金属矿床的矿体形状、厚度及倾角,对于矿床开金属矿床的矿体形状、厚度及倾角,对于矿床开拓和采矿方法的选择,有直接的影响。因此,金属矿拓和采矿方法的选择,有直接的影响。因此,金属矿床的分类,床的分类, 一般按其矿体形状、倾角和厚度三个因一般按其矿

11、体形状、倾角和厚度三个因素进行分类。素进行分类。 n 1、按矿体形状分类:、按矿体形状分类: n a、层状矿床;、层状矿床; n b、脉状矿床;、脉状矿床; n c、块状矿床。、块状矿床。 n 2 2、矿体倾角分类:、矿体倾角分类: na a、水平和微倾斜矿体、水平和微倾斜矿体 倾角小于倾角小于5 5; nb b、缓倾斜矿床、缓倾斜矿床 倾角为倾角为5 53030; nc c、倾斜矿体、倾斜矿体 倾角为倾角为30305050; nd d、急倾斜矿体、急倾斜矿体 倾角大于倾角大于5555。 n 3 3、按矿体厚度分类:、按矿体厚度分类: na a、极薄矿体、极薄矿体 厚度在厚度在0.80.8米以

12、下;米以下; nb b、薄矿体、薄矿体 厚度在厚度在0.80.84 4米之间;米之间; nc c、中厚矿体、中厚矿体 厚度在厚度在4 410151015米之间;米之间; nd d、厚矿体、厚矿体 厚度为厚度为101510154040米之间;米之间; ne e、极厚矿体、极厚矿体 厚度大于厚度大于4040米。米。 第二章 矿床回采单元的划分及其开采顺序 第一节 矿田和井田 n一、矿田:规划一个矿山企业开采的全部矿床或一部分。一、矿田:规划一个矿山企业开采的全部矿床或一部分。 n二、井田:规划一个矿井开采的全部矿床或其一部分。二、井田:规划一个矿井开采的全部矿床或其一部分。 第二节 阶段和矿块 n

13、一一 阶段:在开采缓倾斜、倾斜和急倾斜矿体时,在井田中每隔一定的垂直阶段:在开采缓倾斜、倾斜和急倾斜矿体时,在井田中每隔一定的垂直距离,掘进一条或几条与走向一致的主要运输巷道,将井田在垂直方向上划距离,掘进一条或几条与走向一致的主要运输巷道,将井田在垂直方向上划分为矿段,这个矿段叫阶段。分为矿段,这个矿段叫阶段。 n二二 阶段高度:上下两个相邻阶段运输巷道底板之间的垂直距离,叫阶段高阶段高度:上下两个相邻阶段运输巷道底板之间的垂直距离,叫阶段高度。度。 n 影响阶段高度的因素:影响阶段高度的因素: n a、矿体的倾角、厚度、沿走向的长度;、矿体的倾角、厚度、沿走向的长度; n b、矿岩的物理力

14、学性质;、矿岩的物理力学性质; n c、采用的开拓方法和采矿方法;、采用的开拓方法和采矿方法; n d、阶段开拓、采准、切割和回采时间;、阶段开拓、采准、切割和回采时间; n e、阶段矿柱的回采条件;、阶段矿柱的回采条件; n f、每吨矿石所摊的基建开拓和采准费用;、每吨矿石所摊的基建开拓和采准费用; n g、每吨矿石所摊的提升、排水及回采费用;、每吨矿石所摊的提升、排水及回采费用; n h、地质勘探和生产探矿的要求,矿床勘探类型和、地质勘探和生产探矿的要求,矿床勘探类型和矿体形态变化。矿体形态变化。 n 三、矿块:在阶段中沿走向每隔一定距离,掘进天三、矿块:在阶段中沿走向每隔一定距离,掘进天

15、井连通上下两个相邻运输巷道,将阶段再划分为独立井连通上下两个相邻运输巷道,将阶段再划分为独立的回采单元,称为矿块。的回采单元,称为矿块。 第四节 矿床的开采顺序 n 一一 井田中阶段的开采顺序:井田中阶段的开采顺序: n 1 上行式:先采下部阶段,后采上部阶段,由下而上逐个阶段开采。上行式:先采下部阶段,后采上部阶段,由下而上逐个阶段开采。 n 2 下行式:先开采上部阶段,后开采下部阶段,由上而下逐个阶段开下行式:先开采上部阶段,后开采下部阶段,由上而下逐个阶段开采。采。 n 二、阶段中的矿块开采顺序二、阶段中的矿块开采顺序 n 1、前进式;、前进式; n 2、后退式;、后退式; n 3、混合

16、式。、混合式。 n 三、相邻矿体三、相邻矿体 n 1 矿体倾角小于或等于围岩的移动角时,应采取从上盘向下盘推进的矿体倾角小于或等于围岩的移动角时,应采取从上盘向下盘推进的开采顺序。开采顺序。n 2 矿体倾角大于围岩的移动角时,一般采取先采上盘矿体后采下盘矿矿体倾角大于围岩的移动角时,一般采取先采上盘矿体后采下盘矿体体 的开采顺序。的开采顺序。 第三章 矿床开采步骤和三级储量 第一节 矿床开采步骤n 金属矿山地下开采可分为开拓、采准、切割和回采金属矿山地下开采可分为开拓、采准、切割和回采四个步骤。这些步骤反映了不同的工作阶段。四个步骤。这些步骤反映了不同的工作阶段。n 一、矿床开拓一、矿床开拓n

17、 从地面掘进一系列巷道通达矿体,以便把地下将要从地面掘进一系列巷道通达矿体,以便把地下将要采出的矿石运至地面,同时把新鲜空气送入地下并把采出的矿石运至地面,同时把新鲜空气送入地下并把地下污浊空气排出地表,把矿坑水排出地表,把人员、地下污浊空气排出地表,把矿坑水排出地表,把人员、材料和设备等送入地下和运出地面,形成提升、运输、材料和设备等送入地下和运出地面,形成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以及动力供应等完整系统,称为矿床开拓。通风、排水以及动力供应等完整系统,称为矿床开拓。 n 二、矿块采准二、矿块采准n 采准是指在已开拓完毕的矿床里,掘进采准巷道,采准是指在已开拓完毕的矿床里,掘进采准巷道,将阶段划

18、分成矿块作为回采的独立单元,并在矿块内将阶段划分成矿块作为回采的独立单元,并在矿块内创造行人、凿岩、放矿、通风等条件。创造行人、凿岩、放矿、通风等条件。 n 采准系数:是每一千吨采出矿石量所需掘进的采准、采准系数:是每一千吨采出矿石量所需掘进的采准、切割巷道米数,它可用下式计算:切割巷道米数,它可用下式计算:n 三、切割工作三、切割工作 n 切割工作是旨在已采准完毕的矿块里,为大规模切割工作是旨在已采准完毕的矿块里,为大规模回采矿石开辟自由面和自由空间(拉底或切割槽),回采矿石开辟自由面和自由空间(拉底或切割槽),有的还要把漏斗颈扩大成漏斗形状(称为辟漏),有的还要把漏斗颈扩大成漏斗形状(称为

19、辟漏),以为大规模采矿创造良好的爆破和放矿条件。以为大规模采矿创造良好的爆破和放矿条件。 n 四、回采工作四、回采工作 n 切割工作完毕之后,就可以大量的采矿,称为回切割工作完毕之后,就可以大量的采矿,称为回采工作。它包括落矿、运搬和地压管理三项主要工采工作。它包括落矿、运搬和地压管理三项主要工作。作。 第二节 三级储量 n 1、开拓储量:凡设计所包括的开拓巷道均开掘完毕,构成主要运、开拓储量:凡设计所包括的开拓巷道均开掘完毕,构成主要运输,通风系统。并可掘进采准巷道者,则在此开拓巷道水平以上的设输,通风系统。并可掘进采准巷道者,则在此开拓巷道水平以上的设计储量计储量 n 2、采准储量:在已开

20、拓的矿体范围内,按设计规定的采矿方法所、采准储量:在已开拓的矿体范围内,按设计规定的采矿方法所需掘进的采准巷道均已完毕,则此矿块的储量,叫采准储量。需掘进的采准巷道均已完毕,则此矿块的储量,叫采准储量。 n 3、备采储量:已做好采矿准备的矿块,完成了拉底空间或切割槽、备采储量:已做好采矿准备的矿块,完成了拉底空间或切割槽、辟漏等切割工程,可以立即进行采矿时,则此矿块内的储量称备采储辟漏等切割工程,可以立即进行采矿时,则此矿块内的储量称备采储量。量。 n 此量与采矿的损失贫化有关此量与采矿的损失贫化有关 如储量如储量100t,回收率,回收率60%贫化率贫化率20%则采出矿石量。则采出矿石量。 n

21、 若按一年若按一年75万万t的采矿量则需准备的采矿量则需准备100万万t的储量。所以三级矿量的的储量。所以三级矿量的叫法不如三级储量更直接更明确。叫法不如三级储量更直接更明确。 n 第四章 矿石的损失和贫化 第一节 矿石贫化的概念 n矿石损失:损失的工业储量与工业储量之比。矿石损失:损失的工业储量与工业储量之比。 n矿石贫化:贫化率:矿石品位降低的百分比。矿石贫化:贫化率:矿石品位降低的百分比。 n废石混入率:采出矿石中的废石与采出的矿石重量百废石混入率:采出矿石中的废石与采出的矿石重量百分比。分比。 n损失贫化直接影响矿山的经济效益及国家有用资源的损失贫化直接影响矿山的经济效益及国家有用资源

22、的回收。回收。 第二节 矿石损失和贫化的原因 n 一、矿石损失原因:一、矿石损失原因: n 1、开采损失、开采损失 n a、 采下损失:遗留在采场充填料中,遗留在采场内放采下损失:遗留在采场充填料中,遗留在采场内放不出来,运输途中损失;不出来,运输途中损失; n b、 未采下损失:设计应当开采而未采下的损失,留下未采下损失:设计应当开采而未采下的损失,留下各种矿柱而未采下的损失。各种矿柱而未采下的损失。 n 2、非开采损失、非开采损失 n a、 由于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而产生的损失由于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而产生的损失 n b、 留永久矿柱造成的损失留永久矿柱造成的损失 n 二、矿石贫化的原

23、因:二、矿石贫化的原因: n 1、采矿过程中废石的混入、采矿过程中废石的混入 n 2、采矿过程中高品位粉矿的损失、采矿过程中高品位粉矿的损失 n 3、采矿过程中有用成分氧化或被析出、采矿过程中有用成分氧化或被析出 第三节 矿石损失与贫化计算 n矿石量平衡式矿石量平衡式 T T= = Q QQ Q。R R n金属量平衡式金属量平衡式 T T= =(Q (Q Q Q。) ) +R+R” ” n带入带入R R= =T+QT+Q。-Q-Q得得 n称为间接法(用于不能进入采场测量的的采矿方法)称为间接法(用于不能进入采场测量的的采矿方法)n矿石损失率定义为:矿石损失率定义为: n Q。:损失储量。:损失

24、储量 , Q : 工业储量,工业储量, R : 混入矿石的废石量混入矿石的废石量n 废石混入率废石混入率: n 贫化率:按定义,工业品位与采出品位之差与原矿品位之百分贫化率:按定义,工业品位与采出品位之差与原矿品位之百分比(品位降低的百分率)比(品位降低的百分率) n n 与不含品位时的废石混入率在数值上相等,但含义不一样,有与不含品位时的废石混入率在数值上相等,但含义不一样,有的矿山就把矿石混入率当做贫化率的矿山就把矿石混入率当做贫化率 n 实际上实际上 r。 第五章 矿床开采强度、矿井生产能力 及对矿床开采的要求 第一节 矿床开采强度n 矿床开采强度是指矿床开采的快慢程度。矿床开采强度是指

25、矿床开采的快慢程度。n 一、年下降深度一、年下降深度n 年下降速度是指由矿山测量人员按年初和年终测定年下降速度是指由矿山测量人员按年初和年终测定的采场水平标高的差值。的采场水平标高的差值。n 年下降深度可按下式计算年下降深度可按下式计算:n h = A(1 - r) / SKn 二、开采系数二、开采系数n 在某种情况下,用在某种情况下,用1立方米矿体的水平面积每年采掘立方米矿体的水平面积每年采掘吨数所表示的单位生产能力来评价矿床的开采强度。吨数所表示的单位生产能力来评价矿床的开采强度。用下式来表示用下式来表示:n C K A / S 第二节 矿井生产能力n 一、确定矿井生产能力的依据一、确定矿

26、井生产能力的依据n 矿井生产能力,是根据矿床地质条件、资源条件、矿井生产能力,是根据矿床地质条件、资源条件、技术经济条件,综合分析经济、技术、安全和时间因技术经济条件,综合分析经济、技术、安全和时间因素决定的。素决定的。n 二、矿山服务年限二、矿山服务年限n 矿床工业储量、矿井生产能力和矿山服务年限之间矿床工业储量、矿井生产能力和矿山服务年限之间有下列关系:有下列关系:n A Q S / T( 1 r ) 第三节 对矿床开采的要求n一、基本要求一、基本要求n1确保矿床开采工作的安全及良好的劳动条件确保矿床开采工作的安全及良好的劳动条件n2提高劳动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力n3不断提高开采强度不断提高

27、开采强度n4矿石的损失贫化率要小矿石的损失贫化率要小n5降低矿石成本降低矿石成本n二、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二、对环境保护的要求n1保护大气、森林、水域和其他自然条件和地表建构保护大气、森林、水域和其他自然条件和地表建构筑物筑物n2消除生产废料对环境的有害影响消除生产废料对环境的有害影响n3恢复因开采矿产资源而遭受破坏的农田和土地恢复因开采矿产资源而遭受破坏的农田和土地n三、对开采技术水平的要求三、对开采技术水平的要求n1实现或完善矿山基本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综合机械实现或完善矿山基本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综合机械化化n2逐步实现工艺系统和主要生产环节的自动化逐步实现工艺系统和主要生产环节的自动化n3研究

28、组织管理的自动化研究组织管理的自动化 第六章 矿床开拓方法 第一节 矿床开拓 n 一、矿床开拓:为了开采地下矿床,需从地面掘进一一、矿床开拓:为了开采地下矿床,需从地面掘进一系列巷道通达矿体,使之形成完整的提升、运输、通风、系列巷道通达矿体,使之形成完整的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和动力供应等系统,称为矿床开拓。为了开拓矿床排水和动力供应等系统,称为矿床开拓。为了开拓矿床而掘进的井巷,称为开拓井巷。而掘进的井巷,称为开拓井巷。 n 主要开拓巷道:运送矿石的开拓巷道,称为主要开拓主要开拓巷道:运送矿石的开拓巷道,称为主要开拓巷道。如:平硐、竖井、斜井、斜坡道。巷道。如:平硐、竖井、斜井、斜坡道。 n

29、 辅助开拓巷道:不运送矿石开拓巷道,称为辅助开辅助开拓巷道:不运送矿石开拓巷道,称为辅助开拓巷道。如:通风井、溜矿井、充填井、副井。拓巷道。如:通风井、溜矿井、充填井、副井。 n开拓方法分类:是依据主要开拓巷道的类型来划分的。开拓方法分类:是依据主要开拓巷道的类型来划分的。 n 二、开拓方法分类二、开拓方法分类 n单一开拓法:用一种开拓井巷开拓矿床,主要有:单一开拓法:用一种开拓井巷开拓矿床,主要有: n 1 平硐开拓方法;平硐开拓方法; n 2 斜井开拓方法;斜井开拓方法; n 3 竖井开拓方法;竖井开拓方法; n 4 斜坡道开拓方法;斜坡道开拓方法; n联合开拓方法:用两种以上开拓方法开拓

30、矿床联合开拓方法:用两种以上开拓方法开拓矿床 n平硐与井筒联合:平硐与盲(明)竖井平硐与井筒联合:平硐与盲(明)竖井 n 平硐与盲(明)斜井平硐与盲(明)斜井 n明井与盲井联合:明竖井与盲竖井明井与盲井联合:明竖井与盲竖井 n 明竖井与盲斜井明竖井与盲斜井 n 明斜井与盲竖井明斜井与盲竖井 n 明斜井与盲竖井明斜井与盲竖井 第二节 平硐开拓方法 n 当矿体(或其大部分)赋存在地平面以上时,广泛使用平硐开当矿体(或其大部分)赋存在地平面以上时,广泛使用平硐开拓法。拓法。 n 一、垂直矿体走向下盘平硐开拓一、垂直矿体走向下盘平硐开拓 n 当矿脉和山坡的倾斜方向相反时,则由下盘掘进平硐穿过矿脉当矿脉

31、和山坡的倾斜方向相反时,则由下盘掘进平硐穿过矿脉开拓矿床,这种开拓方法叫做下盘平硐开拓方法。开拓矿床,这种开拓方法叫做下盘平硐开拓方法。 二、垂直矿体走向上盘平硐开拓方法二、垂直矿体走向上盘平硐开拓方法 n 当矿脉与山坡的倾斜方向相同时,则由上盘掘进平当矿脉与山坡的倾斜方向相同时,则由上盘掘进平硐穿过矿脉开拓矿床,这种开拓方法叫做上盘平硐开硐穿过矿脉开拓矿床,这种开拓方法叫做上盘平硐开拓方法。拓方法。 n 采用下盘平硐开拓法和上盘平硐开拓法时,平硐穿采用下盘平硐开拓法和上盘平硐开拓法时,平硐穿过矿脉,可对矿脉进行补充勘探过矿脉,可对矿脉进行补充勘探。 三、沿矿体走向平硐开拓法n 当矿脉侧翼沿山

32、坡露出,平硐可沿走向前进,当矿脉侧翼沿山坡露出,平硐可沿走向前进,成为沿矿体走向平硐开拓法,平硐一般设在脉成为沿矿体走向平硐开拓法,平硐一般设在脉内。内。 n 这种开拓方法的优点是能在短期开始采矿;这种开拓方法的优点是能在短期开始采矿;各阶段平硐设在脉内。各阶段平硐设在脉内。 第三节 斜井开拓n 倾斜或缓倾斜矿体,即矿体的倾角为倾斜或缓倾斜矿体,即矿体的倾角为1520至至45之间,矿体赋存在地平面以下,矿体埋藏又之间,矿体赋存在地平面以下,矿体埋藏又不太深的中小矿山,地表无过厚的表土,可采用斜不太深的中小矿山,地表无过厚的表土,可采用斜井开拓法。井开拓法。n 一、脉内斜井开拓法一、脉内斜井开拓

33、法n 当矿体沿倾斜起伏不大,无褶皱和断层,可以采当矿体沿倾斜起伏不大,无褶皱和断层,可以采用脉内斜井开拓。具体应用条件:用脉内斜井开拓。具体应用条件:n 1、矿体范围大,厚度小,下盘围岩不稳固,矿、矿体范围大,厚度小,下盘围岩不稳固,矿石价值不高;石价值不高;n 2、矿井继续短期投产,争取早日见矿,并须作、矿井继续短期投产,争取早日见矿,并须作补充勘探;补充勘探;n 3、露天转为地下开采,斜井口至地表一段可利、露天转为地下开采,斜井口至地表一段可利用露天矿的边坡,将边坡和斜井底板连成斜坡道。用露天矿的边坡,将边坡和斜井底板连成斜坡道。 二、下盘斜井开拓法n 当矿体为缓倾斜、下盘围岩较稳固时可以

34、采当矿体为缓倾斜、下盘围岩较稳固时可以采用下盘斜井开拓。用下盘斜井开拓。n 斜井内所采用的提升方式主要取决于写斜井斜井内所采用的提升方式主要取决于写斜井的倾角:的倾角:n提升方式:提升方式:为为2530 采用箕斗或台车采用箕斗或台车 n 为为2530 采用串车提升采用串车提升n 18 可用钢丝绳胶带输可用钢丝绳胶带输n 送机输送送机输送 第四节 竖井开拓法n 当矿体赋存在地平面以下,矿体倾角当矿体赋存在地平面以下,矿体倾角 45 45,或,或1515而埋藏较深的矿体,常采用竖井开拓方法。而埋藏较深的矿体,常采用竖井开拓方法。 竖井的生产竖井的生产能力比斜井大,且易于维护,故竖井开拓是金属矿山采

35、能力比斜井大,且易于维护,故竖井开拓是金属矿山采用最广泛开拓方法。用最广泛开拓方法。n 一、下盘竖井开拓法一、下盘竖井开拓法n 在矿体的下盘岩石移动带以外开掘竖井,再掘阶段石在矿体的下盘岩石移动带以外开掘竖井,再掘阶段石门通达矿脉。这种开拓法在国内金属矿山中使用最广。门通达矿脉。这种开拓法在国内金属矿山中使用最广。n 优点:井筒保护条件好,不需留保安矿柱。优点:井筒保护条件好,不需留保安矿柱。n 缺点:石门长度随开采深度增加而加长,当矿体倾角缺点:石门长度随开采深度增加而加长,当矿体倾角变小时,下盘石门特别长。变小时,下盘石门特别长。n 故本开拓方法适用于矿体倾角大于故本开拓方法适用于矿体倾角

36、大于7575的情况。的情况。 二、上盘竖井开拓法 n 在矿体上盘岩石移动开掘竖井,再掘阶段石门通达矿在矿体上盘岩石移动开掘竖井,再掘阶段石门通达矿体。体。n 这种开拓方法与下盘竖井开拓比较存在严重的缺点。这种开拓方法与下盘竖井开拓比较存在严重的缺点。主要是上部阶段要掘进很长的石门,基建时间长,基建主要是上部阶段要掘进很长的石门,基建时间长,基建初期投资较大,只有在下列特殊条件下才考虑采用:初期投资较大,只有在下列特殊条件下才考虑采用:n 1 1)根据地表地形条件,矿体下盘是高山时,而上盘地)根据地表地形条件,矿体下盘是高山时,而上盘地形平坦,采用上盘竖井开拓;形平坦,采用上盘竖井开拓;n 2

37、2)根据矿区地表地形条件及矿区内部和外部运输联系,)根据矿区地表地形条件及矿区内部和外部运输联系,选矿厂和尾矿库只宜布置在矿体的上盘方向;选矿厂和尾矿库只宜布置在矿体的上盘方向;n 3 3)下盘地质条件复杂,不能避开破碎带或流沙层和涌)下盘地质条件复杂,不能避开破碎带或流沙层和涌水量很大的含水层时。水量很大的含水层时。 三、侧翼竖井开拓法 n 井筒布置在矿体的侧翼。一般在下列条件井筒布置在矿体的侧翼。一般在下列条件下采用:下采用:n 上、下盘地形和岩层条件不利于布置井筒,上、下盘地形和岩层条件不利于布置井筒,矿体侧翼有合适的工业场地布置选厂;矿体侧翼有合适的工业场地布置选厂;n 矿体倾角较缓,

38、竖井布置在上、下盘时石矿体倾角较缓,竖井布置在上、下盘时石门较长;门较长;n 矿体沿走向长度小,阶段巷道的掘进时间矿体沿走向长度小,阶段巷道的掘进时间不长,运输费用也不大。不长,运输费用也不大。 第五节 斜坡道开拓法 n 近十几年来,国内外许多矿山广泛采用采、转、运、近十几年来,国内外许多矿山广泛采用采、转、运、卸等高度机械化的无轨设备,开拓方法也有相应的改卸等高度机械化的无轨设备,开拓方法也有相应的改变,其主要变化是要开掘可供无轨设备上下通行的斜变,其主要变化是要开掘可供无轨设备上下通行的斜坡道。坡道。n 仅用斜坡道来运输矿岩兼作通风、无轨设备出入、仅用斜坡道来运输矿岩兼作通风、无轨设备出入

39、、上下材料时称为斜坡道开拓。上下材料时称为斜坡道开拓。n 斜坡道有两种:一种是与地表相通的主要斜坡道。斜坡道有两种:一种是与地表相通的主要斜坡道。另一种是不通达地表只在阶段间开通或主要供无轨设另一种是不通达地表只在阶段间开通或主要供无轨设备通行的辅助斜坡道。备通行的辅助斜坡道。 一、斜坡道的类型n 1 1螺旋式斜坡道螺旋式斜坡道 n 它的几何形状一般是圆柱螺旋线,可以设计成它的几何形状一般是圆柱螺旋线,可以设计成规则螺旋线或不规则螺旋线,螺旋线斜坡道的坡规则螺旋线或不规则螺旋线,螺旋线斜坡道的坡度一般为度一般为10103030。n 断面为断面为4 43m3m2 2,最小曲率半径为,最小曲率半径

40、为15m15m,平均坡,平均坡度为度为2121,总长,总长1200m 1200m 。由上而下开掘阶段巷道。由上而下开掘阶段巷道联通螺旋式斜坡道和联通螺旋式斜坡道和 工作面,阶段巷道的断面为工作面,阶段巷道的断面为 4 43m3m2 2。 2、折返式斜坡道 n 是直线段和曲线段联合组成,直线段变换高程,是直线段和曲线段联合组成,直线段变换高程,曲线变换方向,直线段的坡度一般不大于曲线变换方向,直线段的坡度一般不大于1515; 三 螺旋式斜坡道与折返式斜坡道的对比n 1、螺旋式斜坡道的优点、螺旋式斜坡道的优点n (1)由于没有折返式那么多的缓坡道,故在同等高)由于没有折返式那么多的缓坡道,故在同等

41、高程间,螺旋式较折返式的线路短,工程量小;程间,螺旋式较折返式的线路短,工程量小; n (2)与溜井等垂直井巷配合施工时,通风和出渣较)与溜井等垂直井巷配合施工时,通风和出渣较方便;方便;n (3)适合圆柱矿体的开拓。)适合圆柱矿体的开拓。n 2螺旋式斜坡道的缺点螺旋式斜坡道的缺点 n (1)掘进施工要求高;)掘进施工要求高;n (2)司机能见距离小,故安全性较差;)司机能见距离小,故安全性较差;n (3)车辆轮胎和差速器磨损增加;)车辆轮胎和差速器磨损增加; n (4)道路维护工作量大。)道路维护工作量大。 n 3折返式斜坡道的优点折返式斜坡道的优点n (1)施工较易;)施工较易; n (2

42、)司机能见距离大,行车较安全;)司机能见距离大,行车较安全;n (3)行车速度较螺旋式的大,排出有害气体量较少;)行车速度较螺旋式的大,排出有害气体量较少;n (4)道路便于与矿体保持固定距离;)道路便于与矿体保持固定距离; n (5)道路易于维护。)道路易于维护。 n 4折返式斜坡道的缺点折返式斜坡道的缺点n (1)较螺旋式开拓工程量大;)较螺旋式开拓工程量大; n (2)掘进时需要有通风和出渣用的垂直径向配合。)掘进时需要有通风和出渣用的垂直径向配合。n (3)斜坡道布置的灵活性较螺旋式斜坡道差。)斜坡道布置的灵活性较螺旋式斜坡道差。 四、螺旋式斜坡道与折返式斜坡道的选择 n 斜坡道类型选

43、择,主要考虑下列因素:斜坡道类型选择,主要考虑下列因素:n 1斜坡道的用途斜坡道的用途 如果主斜坡道用于运输矿岩,且运如果主斜坡道用于运输矿岩,且运输量较大,则以折返式斜坡道为宜。输量较大,则以折返式斜坡道为宜。n 辅助斜坡道可用螺旋式斜坡道。辅助斜坡道可用螺旋式斜坡道。 n 2使用年限使用年限 使用年限较长的以折返是斜坡道为好。使用年限较长的以折返是斜坡道为好。n 3开拓工程量开拓工程量 除斜坡道本身的工作量外还应考虑掘除斜坡道本身的工作量外还应考虑掘进时的辅助井巷工程和各分段的联络巷道工程量。进时的辅助井巷工程和各分段的联络巷道工程量。n 4通风条件通风条件 斜坡道一般都兼作通风井,螺旋式

44、斜坡斜坡道一般都兼作通风井,螺旋式斜坡道的通风阻力较大,但其线路较短。道的通风阻力较大,但其线路较短。n 5斜坡道与分段的开口位置斜坡道与分段的开口位置 按具体条件进行考虑。按具体条件进行考虑。 第六节 联合开拓法n 一、平硐与盲竖井联合开拓法一、平硐与盲竖井联合开拓法n 适用条件:用平硐开拓的矿山,如果在平硐水平以下尚适用条件:用平硐开拓的矿山,如果在平硐水平以下尚有矿体要开采时,则可采用盲竖井开拓,这种开拓方法即有矿体要开采时,则可采用盲竖井开拓,这种开拓方法即为平硐与盲竖井联合开拓法为平硐与盲竖井联合开拓法n 二、明竖井与盲竖井联合开拓法二、明竖井与盲竖井联合开拓法n 但开采深度超过但开

45、采深度超过500m以上时,可以采用联合开拓法,以上时,可以采用联合开拓法,即矿体的上部用明竖井下部改用盲竖井开拓,采用明竖井:即矿体的上部用明竖井下部改用盲竖井开拓,采用明竖井:井筒石门长,井口安井架,工程量小井筒石门长,井口安井架,工程量小 采用盲井:井筒石门采用盲井:井筒石门短,掘地下调车场和卷扬机硐室短,掘地下调车场和卷扬机硐室 。 第七节 主要开拓巷道评述 n 为了正确的选择开拓方法,必须了解各种主要开拓巷道的优缺点,为了正确的选择开拓方法,必须了解各种主要开拓巷道的优缺点,各种主要开拓巷道的特点评述如下:各种主要开拓巷道的特点评述如下: n 一、平硐与井筒(竖井和斜井)的比较一、平硐

46、与井筒(竖井和斜井)的比较n 平硐优点:平硐优点: n(1)基建时间短,施工条件好、进度快;)基建时间短,施工条件好、进度快;n(2)基建投资少:平硐的单位长度掘进费用比井筒低的,洞口设)基建投资少:平硐的单位长度掘进费用比井筒低的,洞口设施简单,不设井架,提升机房,所以投资费省;施简单,不设井架,提升机房,所以投资费省;n(3)排水费用低:一般自流排水)排水费用低:一般自流排水 ;n(4)矿石运输费用低:平硐可利用自溜运输;)矿石运输费用低:平硐可利用自溜运输; n(5)通风容易:往往可自然通风,困难时期加扇风机;)通风容易:往往可自然通风,困难时期加扇风机;n(6)生产安全可靠:平硐的运输

47、能力大,运人、运货安全性好。)生产安全可靠:平硐的运输能力大,运人、运货安全性好。n 平硐优点非常突出故埋藏在地平面以上的矿体或矿体的上部,应平硐优点非常突出故埋藏在地平面以上的矿体或矿体的上部,应尽量采用平硐开拓。尽量采用平硐开拓。 二、竖井与斜井的比较 n 1. 工程量:斜井的长度比竖井长;但斜井开拓比竖井开拓的工程量:斜井的长度比竖井长;但斜井开拓比竖井开拓的石门长度短。石门长度短。n 2. 井筒装备:竖井井筒装备复杂,而斜井内管道、电缆、提井筒装备:竖井井筒装备复杂,而斜井内管道、电缆、提升钢丝绳比竖井长,即经营费用高。升钢丝绳比竖井长,即经营费用高。n 3. 地压、支护:斜井承压大,

48、维护费用高。地压、支护:斜井承压大,维护费用高。 n 4在提升方面;竖井的提升速度快,提升能力大,提升费用在提升方面;竖井的提升速度快,提升能力大,提升费用较低;斜井提升设备的修理费较大,钢丝绳磨损大。较低;斜井提升设备的修理费较大,钢丝绳磨损大。 n 5. 排水:斜井排水管道长,设备费,安装费,修理费较大,因排水:斜井排水管道长,设备费,安装费,修理费较大,因管道阻力随管道长度而增加,故排水费用高。管道阻力随管道长度而增加,故排水费用高。n 6. 施工:竖井比斜井容易机械化,采用的施工设备和装备较多,施工:竖井比斜井容易机械化,采用的施工设备和装备较多,要求技术管理水平较高。斜井施工较简便,

49、需要的设备与装备少。要求技术管理水平较高。斜井施工较简便,需要的设备与装备少。n 7在安全方面:竖井井筒不易变形,提升过程中停工事故较在安全方面:竖井井筒不易变形,提升过程中停工事故较少;斜井井筒承受的低压大,井筒易变形,提升容器容易发生脱少;斜井井筒承受的低压大,井筒易变形,提升容器容易发生脱轨、脱钩等事故。轨、脱钩等事故。第七章 主要开拓巷道类型和位置的选择 第一节 主要开拓巷道类型的选择 n 主要是根据矿山地形、地质条件和矿体赋存条件来主要是根据矿山地形、地质条件和矿体赋存条件来选定选定 国内:赋存地平面以上的脉状矿床或矿床上部多国内:赋存地平面以上的脉状矿床或矿床上部多采用平硐开拓。赋

50、存地平面以下的脉状矿床多采用竖采用平硐开拓。赋存地平面以下的脉状矿床多采用竖井、斜井开拓。井、斜井开拓。 n 对竖井、斜井:建国初期,技术水平和机械化程度对竖井、斜井:建国初期,技术水平和机械化程度较低,掘进斜井的施工技术要求较低,故中小型矿山较低,掘进斜井的施工技术要求较低,故中小型矿山多采用斜井开拓。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又因为多采用斜井开拓。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又因为竖井提升能力大、安全性好,又多改用竖井。后来又竖井提升能力大、安全性好,又多改用竖井。后来又发展了钢丝绳胶带输送机。发展了钢丝绳胶带输送机。n 竖井开拓有很多优点,有了一定的发展前途,但多竖井开拓有很多优点,有了一定的

51、发展前途,但多配以斜坡道作为辅助开拓巷道。配以斜坡道作为辅助开拓巷道。n 总之,开拓巷道类型的选择,必须满足下列总之,开拓巷道类型的选择,必须满足下列要求:要求:n (1 1) 确保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劳动卫生确保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劳动卫生条件;条件;n (2 2) 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经济合理;n (3 3) 不留或少留保安矿柱,以减少矿石损不留或少留保安矿柱,以减少矿石损失;失;n (5 5) 地表总平面布置应不占或少占农田。地表总平面布置应不占或少占农田。第二节 选择主要开拓巷道位置应考虑的因素n 当主要开拓巷道类型确定以后,就要确定它的具体位置。当主要开拓巷道类型确定以后,

52、就要确定它的具体位置。n 主要开拓巷道是矿井生产的咽喉,是联系井下与地面运输主要开拓巷道是矿井生产的咽喉,是联系井下与地面运输的枢纽,是通风、排水、压气及其动力设施由地面导入地下的枢纽,是通风、排水、压气及其动力设施由地面导入地下的通路,井口附近也是其他各种生产和辅助设施的布置场地。的通路,井口附近也是其他各种生产和辅助设施的布置场地。因此,主要开拓巷道位置的选择是否合适,对矿山生产有着因此,主要开拓巷道位置的选择是否合适,对矿山生产有着深远的影响。此外也影响基建投资和基建时间,因此,正确深远的影响。此外也影响基建投资和基建时间,因此,正确地解决主要开拓巷道位置问题是矿山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53、地解决主要开拓巷道位置问题是矿山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n 选择主要开拓巷道位置的基本准则是:基建与生产选择主要开拓巷道位置的基本准则是:基建与生产费用最小,尽可能不保留保安矿柱,有方便和足够的费用最小,尽可能不保留保安矿柱,有方便和足够的工业场地,掘进条件良好等。在具体选择时应考虑以工业场地,掘进条件良好等。在具体选择时应考虑以下因素:下因素: n (1 1) 矿区地形、地质构造和矿体埋藏条件;矿区地形、地质构造和矿体埋藏条件;n (2 2) 矿井生产能力及井巷服务年限;矿井生产能力及井巷服务年限;n (3 3) 矿床的勘探程度、储量及远景;矿床的勘探程度、储量及远景;n (4 4) 矿石的岩

54、石性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井巷位置矿石的岩石性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井巷位置应避免开凿溶发育的岩层和流沙层,井筒的位置一般应避免开凿溶发育的岩层和流沙层,井筒的位置一般应打一检查孔,查明地质情况。应打一检查孔,查明地质情况。n (5 5) 井巷位置应考虑地表和地下运输联系方便。井巷位置应考虑地表和地下运输联系方便。应使运输功最小,开拓工程量最小。如选厂和冶炼厂应使运输功最小,开拓工程量最小。如选厂和冶炼厂位于矿区内,选择井筒位置时,应选择最短最方便的位于矿区内,选择井筒位置时,应选择最短最方便的线路向选厂或冶炼厂运输矿石。线路向选厂或冶炼厂运输矿石。n (6 6) 应保证井巷出口位置及有关构构筑物不受

55、山坡应保证井巷出口位置及有关构构筑物不受山坡滚石、山崩和雪崩的危害。这一点在高山地区非常重要;滚石、山崩和雪崩的危害。这一点在高山地区非常重要;n (7 7) 井巷出口标高应在历年最高洪水位井巷出口标高应在历年最高洪水位3 3米以上,米以上,以避免被洪水淹没,同时也要保证重车下坡运行。以避免被洪水淹没,同时也要保证重车下坡运行。n (8 8) 井筒(或平硐)位置应避免压矿,尽量位于岩井筒(或平硐)位置应避免压矿,尽量位于岩层移动带以外,距地面移动界线的最小距离应大于层移动带以外,距地面移动界线的最小距离应大于20M20M,否则应留保安矿柱;否则应留保安矿柱;n (9 9) 井巷出口的位置应有足

56、够的工业场地。井巷出口的位置应有足够的工业场地。n (1010) 改建或扩建矿山应考虑原有井巷和有关建筑物,改建或扩建矿山应考虑原有井巷和有关建筑物,构筑物的充分利用。构筑物的充分利用。 第三节 主要开拓巷道沿矿体走向位置的选择 n 主要开拓巷道位置选择,包括沿矿体走向位置的选主要开拓巷道位置选择,包括沿矿体走向位置的选择和垂直矿体走向位置的选择。择和垂直矿体走向位置的选择。n 矿体沿走向位置的选择,主要从地下运输费用来考矿体沿走向位置的选择,主要从地下运输费用来考虑,而运费的大小取决于运输功的大小,运输公司矿虑,而运费的大小取决于运输功的大小,运输公司矿石重量与运输距离的乘积,用吨公里表示。

57、若一吨公石重量与运输距离的乘积,用吨公里表示。若一吨公里费用为常数,则最有利的井筒位置,其运输费用应里费用为常数,则最有利的井筒位置,其运输费用应最小或运输功最小。最小或运输功最小。 矿石进入阶段运输平巷有两种情矿石进入阶段运输平巷有两种情况:况: 一、矿石集中的情况n 矿石集中在固定地点进入矿石集中在固定地点进入阶段运输巷道,如图阶段运输巷道,如图7-17-1,各个矿块的矿石通过穿脉巷道运到下盘沿脉巷道。固各个矿块的矿石通过穿脉巷道运到下盘沿脉巷道。固定定地点可视为穿脉巷道和下盘沿脉巷道的交叉点,各地点可视为穿脉巷道和下盘沿脉巷道的交叉点,各个矿块的矿石都由该点经沿脉巷道运到石门,再运到个矿

58、块的矿石都由该点经沿脉巷道运到石门,再运到井筒。井筒。n 二、矿石分散的情况 n 矿石由许多逐渐移动的点运到主运输巷道,这些点矿石由许多逐渐移动的点运到主运输巷道,这些点是自井田边界或由各个块段向井筒逐渐移动。是自井田边界或由各个块段向井筒逐渐移动。 n第一种情况:第一种情况: 将矿石总量集中点投到一条直线上,这将矿石总量集中点投到一条直线上,这条直线表示沿矿体走向的主要运输巷道,按最小运输条直线表示沿矿体走向的主要运输巷道,按最小运输功条件,井筒的位置应设在这样一个矿石集中出矿点功条件,井筒的位置应设在这样一个矿石集中出矿点上。即此点的矿量加其右边矿石量的总和,大于左边上。即此点的矿量加其右

59、边矿石量的总和,大于左边矿石量的总和,而加其左边矿石量的总和,则大于右矿石量的总和,而加其左边矿石量的总和,则大于右边矿石量的总和。边矿石量的总和。在须选择井筒的位置时,不应只考虑地下运输功最小,费用最小,在须选择井筒的位置时,不应只考虑地下运输功最小,费用最小,还必须考虑地面的运输功,使地面,地下的总运输费用最小,才是还必须考虑地面的运输功,使地面,地下的总运输费用最小,才是我们的所求的井筒最优井筒位置。我们的所求的井筒最优井筒位置。第四节 主要开拓巷道垂直矿体走向位置的选择n 在垂直矿体走向方向上,井筒位置布置在地表移动在垂直矿体走向方向上,井筒位置布置在地表移动界以外界以外20米远的地方,以保证井筒不受破坏。米远的地方,以保证井筒不受破坏。 若井筒若井筒布置在移动界限以内时,必须留保安矿柱布置在移动界限以内时,必须留保安矿柱n 一一 地表移动带的圈定地表移动带的圈定 n 地下采矿形成采空区以后,由于采空区周围岩层失地下采矿形成采空区以后,由于采空区周围岩层失去平衡,引起采空区周围岩层的变形和破坏,以至大去平衡,引起采空区周围岩层的变形和破坏,以至大规模移动,使地表发生变形和塌陷。规模移动,使地表发生变形和塌陷。n 崩落带:地表出现裂缝的范围内称为崩落带。崩落带:地表出现裂缝的范围内称为崩落带。 n 移动带:崩落带边界起至出现变形的地点,称为移移动带:崩落带边界起至出现变形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