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注意课件_第1页
第五章 注意课件_第2页
第五章 注意课件_第3页
第五章 注意课件_第4页
第五章 注意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第五章注注 意意 下面请大家看一张图,图上写着几个下面请大家看一张图,图上写着几个数字,请大家看完后回答出是什么数字?数字,请大家看完后回答出是什么数字?它们的总和是多少?它们的总和是多少?9753 答案:答案: 数字分别是数字分别是9,7,5,3 总和:总和:24图上写着什么数字?它们的总和是多少?图上写着什么数字?它们的总和是多少?提问:提问:呈现的图形都有哪些形状?呈现的图形都有哪些形状?每种图形的颜色分别是什么?每种图形的颜色分别是什么?图形的顺序是怎样的?图形的顺序是怎样的?日常生活中的日常生活中的“注意注意” 注意的概念注意的概念 注意的功能注意的功能 注意的种类注意的种类

2、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品质引导你的认引导你的认知历程知历程本章学习要点:本章学习要点:1. 1. 什么是注意?什么是注意?v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或活动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或活动的的选择选择、指向指向与与集中集中。 v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特性,但不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特性,但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注意是一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注意是一种心心理状态。理状态。 一、注意的概念知识回顾:知识回顾:心理现象心理现象心理现象分为两大类,心理现象分为两大类,心理过程心理过程 和和 个性心理个性心理感觉、知觉、记忆、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言语、想象思维、言语、想象 需要、动机、兴趣、价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

3、、人生观、世界观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意志过程意志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过程认知过程认知过程喜怒哀惧、道德感、喜怒哀惧、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理智感、美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表现主观能动性的充分表现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倾向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能力、气质、性格心理现象心理现象注注意意 2. 2. 注意的特点注意的特点 ( (本质本质) )v1 1)指向性)指向性v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在某一时刻指向一在某一时刻指向一部分对象,而离开部分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表现出其他对象,表现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心理活动的选择性。 v2 2)集中性)集中性v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保持在一定

4、的对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保持在一定的对象上,并深入下去。象上,并深入下去。v3 3)组织特性)组织特性v注意不是心理活动过注意不是心理活动过程,是一种心理状态。程,是一种心理状态。v它反映的是心理活动它反映的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总的一种组织形式。总是伴随着心理活动过是伴随着心理活动过程(知情意)并始终程(知情意)并始终贯穿的。贯穿的。 是指人在注意时,出现一些适应注意某种是指人在注意时,出现一些适应注意某种事物时的动作。如表情、姿态、动作等。事物时的动作。如表情、姿态、动作等。3 3、注意的外部表现、注意的外部表现 指人在注意时停止与注意某事物无指人在注意时停止与注意某事物无关的动作。关的动

5、作。 例如,儿童听老师讲故事,例如,儿童听老师讲故事,听得出神了,抬着头一动听得出神了,抬着头一动也不动地望着老师。也不动地望着老师。 人在注意时,呼吸变得轻微而人在注意时,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一般来说,缓慢,一般来说,吸气更短促,而吸气更短促,而呼气更延长呼气更延长。 在紧张注意时,常发生呼吸暂时在紧张注意时,常发生呼吸暂时停止情况,即所谓停止情况,即所谓“屏息屏息”现象。现象。 心脏、血管、呼吸、内分泌腺分泌量、心脏、血管、呼吸、内分泌腺分泌量、皮肤电反应、瞳孔大小以及脑电的变化等,皮肤电反应、瞳孔大小以及脑电的变化等,都可以作为注意的生理指标。都可以作为注意的生理指标。 注意的生理机制很

6、复杂,是中枢神注意的生理机制很复杂,是中枢神经系统不同层次的活动。经系统不同层次的活动。定向反射定向反射(应答性反应)(应答性反应)相互诱导相互诱导优势兴奋中心说优势兴奋中心说额叶、网状结构、丘脑、额叶、网状结构、丘脑、海马等部位海马等部位1.1.选择功能选择功能2.2.整合功能整合功能3.3.维持维持/ /保持功能保持功能4.4.调节和监督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二、注意的功能三、注意的种类1.1.不随意注意不随意注意2.2.随意注意随意注意3.3.随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 是一种事先无预定的目的,也不需是一种事先无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一种初级的、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一种初级的、被动

7、的注意。被动的注意。下面图形中,你先注意到的是哪个圆?下面图形中,你先注意到的是哪个圆?引起不随意注意的条件引起不随意注意的条件 A A、客观因素、客观因素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强度大小刺激物的强度大小刺激物对比的差异大小刺激物对比的差异大小刺激物的运动与变化刺激物的运动与变化 B B、主观因素、主观因素需要、兴趣需要、兴趣 情绪和生理心理状态情绪和生理心理状态 过去的经验技能的影响过去的经验技能的影响 是有预定的目的,是有预定的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和保持随意注意的条件引起和保持随意注意的条件A A、目的任务的明确性、目的任务的明确性B B、意志的努

8、力、意志的努力C C、社会性需要和间接兴趣、社会性需要和间接兴趣 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经意志努力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经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就能维持的注意。注意的种类注意的种类注意力的测定注意力的测定划数测验划数测验 材料材料数字表(多张)数字表(多张) 例如例如24913652048635217892542791257650813476451208249136520486352178925427912576508134764512083520947890185241780154634912254186402613058135209478901852417801546349122541864

9、026130581617649126730760818672616139337799160391521626176491267307608186726161393377991603915216240314646539459726135827604437890917076415576403146465394597261358276044378909170764155761978045130640370219357310920537929311768071819780451306403702193573109205379293117680718230694531794563852365789412

10、369584203259547862306945317945638523657894123695842032595478632789456123654892159687341236752397412369852327894561236548921596873412367523974123698521459737412658921056987321564258369741102365414597374126589210569873215642583697411023654注意力的测定注意力的测定划数测验划数测验程序程序 可以实施多个测验,每个小测验用一张数字表。可以实施多个测验,每个小测验用一张

11、数字表。例如,可以按照如下顺序进行。例如,可以按照如下顺序进行。1 第一个测验要求被试划去第一个测验要求被试划去“3”字;字;2 第二个测验要求被试不划第二个测验要求被试不划“3”字,而划去位于字,而划去位于“3”字前面的一个数字(要求被试的注意力从字前面的一个数字(要求被试的注意力从“3”转移到转移到“3”字前面的一个数字);字前面的一个数字);3 第三个测验要求被试只选择性地划第三个测验要求被试只选择性地划“3”字前一位的字前一位的“7”字(进一步要求被试选择性注意);字(进一步要求被试选择性注意);4 第四个测验要求被试划去夹在第四个测验要求被试划去夹在“2”和和“7”字中间的字中间的一

12、位数字(要求被试注意广度扩大);一位数字(要求被试注意广度扩大);5 第五个测验是划去第五个测验是划去“3”和和“7”之间的偶数(要求被之间的偶数(要求被试在注意的广度上加上选择性注意)。试在注意的广度上加上选择性注意)。注意力的测定注意力的测定划数测验划数测验记分方法:全部划对数之和称为粗分,记分方法:全部划对数之和称为粗分,错划和漏划的一半称为失误,粗分减去错划和漏划的一半称为失误,粗分减去失误为净分。失误为净分。净分净分= 粗分粗分-(错划(错划+1/2漏划)漏划)失误率失误率=(错划(错划+1/2漏划)划对漏划)划对100 净分高,失误率低,表示注意力好。净分高,失误率低,表示注意力好

13、。 比较注意力的个体差异。每个人的比较注意力的个体差异。每个人的注意力是不尽相同的,那我们用什么注意力是不尽相同的,那我们用什么指标来衡量个体注意力的好坏呢?指标来衡量个体注意力的好坏呢? 思考?思考?1. 1. 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广度2. 2. 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3. 3. 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4. 4. 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转移四、注意的品质如何评价一个人注意力的好坏?1 1、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广度即注意的即注意的范围范围,是指一个人在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里能同一时间里能清楚地把握对清楚地把握对象的象的数量数量。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 : : 1.1.知觉对象的特点(如颜色

14、、大知觉对象的特点(如颜色、大小、排列方式、复杂程度等)小、排列方式、复杂程度等) 2.2.活动任务的难易程度活动任务的难易程度 3. 3.照明程度和受干扰情况照明程度和受干扰情况 4. 4.个人知识经验个人知识经验 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TCIGAHNETEACHING图图1图图2成人注意的平均广度成人注意的平均广度黑色圆点黑色圆点 8-9 8-9个;个;外文字母外文字母 4-6 4-6个;个;几何图形几何图形 3-4 3-4个;个;汉字汉字 3-4 3-4个。个。是个体在较长时间内,将注意集是个体在较长时间内,将注意集中在某一活动或

15、对象上的特性。中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特性。是注意品质在是注意品质在时间上时间上的特征。的特征。2. 2. 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ABC 请你聚精会神地看这个图形,请你聚精会神地看这个图形,你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 当人专注某一对象时,视、听感觉器官会产生周期性的加强和减弱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 注意的起伏是不随意的,是意识很难直接控制的。 注意起伏是正常的注意现象,它具有防止疲劳,提高注意稳定性的作用。注意的起伏注意的对象(单调、静止注意的对象(单调、静止复杂、变化)复杂、变化)人自身的积极性(态度积极,有浓厚兴趣)人自身的积极性(态度积极,有浓厚兴趣)人的身体状况(失眠、疲劳

16、、生病人的身体状况(失眠、疲劳、生病健康)健康) 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 57 57岁的儿童能聚精岁的儿童能聚精会神会神15 15分钟左右,分钟左右,710710岁的儿童可达岁的儿童可达2020分钟,分钟,10121012岁的儿童可达岁的儿童可达2525分钟,高中生一般能分钟,高中生一般能坚持坚持30453045分钟。分钟。 超常儿童与普通儿超常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表现出高度童相比,表现出高度的注意稳定性。的注意稳定性。小 资 料集中注意的自我训练 “要想使自己成为一个注意要想使自己成为一个注意力很强的人,最好的方法是,力很强的人,最好的方法是,无论干什么事,不能漫不经无论干什么事,不能漫不经心

17、!心!” 前苏联心理学家前苏联心理学家普拉托诺夫(普拉托诺夫(platonovplatonov) 培养自己注意力的可靠途培养自己注意力的可靠途径就是训练自己能在各式各径就是训练自己能在各式各样的环境条件下都专心学习样的环境条件下都专心学习或工作。或工作。 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同时指向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同时指向两种两种或两种以上或两种以上的活动或者对象的特点。的活动或者对象的特点。 3. 3. 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注意分配的条件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达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达到了动作自动化(熟练)的程度。到了动作自动化(熟练)的程度。同时进行两种以上的活动,其中只有一同时进行两

18、种以上的活动,其中只有一种不熟练,且同时进行的活动之间有一种不熟练,且同时进行的活动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定的联系。注意分配能力的发展注意分配能力的发展小学生小学生的注意分配能力还较低,难以同时兼顾的注意分配能力还较低,难以同时兼顾两件事情。两件事情。初中低年级学生初中低年级学生在注意分配时也会出现顾此失在注意分配时也会出现顾此失彼现象,注意了抄写就忽略了听讲。彼现象,注意了抄写就忽略了听讲。初三以上初三以上的学生的学生由于各种技能技巧的稳定性有了提高,由于各种技能技巧的稳定性有了提高,才使注意分配能力逐渐向较高水平发展。才使注意分配能力逐渐向较高水平发展。高中生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根据不同活动

19、的性质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根据不同活动的性质和任务,较好地分配自己的注意。和任务,较好地分配自己的注意。 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4. 4. 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转移Y 原来注意的强度:原来注意的强度:原先的注意越集中,转原先的注意越集中,转移就越困难。移就越困难。Y 新注意对象的特点:新注意对象的特点:新的活动越符合人的新的活动越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注意的转移就越容易。需要和兴趣,注意的转移就越容易。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1)过滤器说)过滤器说n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布罗德

20、本特布罗德本特(BroadbentBroadbent)提出。)提出。拓展:拓展:注意的理论注意的理论信息加工模型信息加工模型(1 1)过滤器说)过滤器说 (2 2)衰减器学说)衰减器学说 (3 3)主动加工模型说)主动加工模型说(4 4)多重选择信息加工理论)多重选择信息加工理论(5 5)认知资源限制和双加工理论)认知资源限制和双加工理论1)过滤器说)过滤器说认为认为神经系统在加工的神经系统在加工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对所有的感觉刺激进行加工。不可能对所有的感觉刺激进行加工。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先经过

21、一个过滤机制过滤机制。只有一部分信息可以通。只有一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而其它的过这个机制,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而其它的信息就被阻断在它的外面,而完全丧失了。信息就被阻断在它的外面,而完全丧失了。这个模型也被称为这个模型也被称为单通道模型单通道模型。Broadbent的过滤器模型的过滤器模型刺激刺激选择性过滤器选择性过滤器容量有限的通道容量有限的通道反应反应2)衰减器学说)衰减器学说TreismanTreisman认为,过滤器不是按照认为,过滤器不是按照“全全或无或无”的方式来工作的,当信息通过的方式来工作的,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过滤装置时,不被注

22、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了,而不是完全消失。消失。Treisman的衰减模型的衰减模型刺激刺激选择性过滤器选择性过滤器意义分析意义分析反应反应过滤器模型与衰减模型的共同点:过滤器模型与衰减模型的共同点:1 1、两个模型的根本出发点相同,都认为高级分析、两个模型的根本出发点相同,都认为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有限或通道水平的容量有限或通道容量有限容量有限,必须通过过滤,必须通过过滤器予以调节。器予以调节。2 2、在两个模型中、在两个模型中过滤器的位置相同过滤器的位置相同,都处于初级,都处于初级分析和高级的意义分析之间。分析和高级的意义分析之间。3 3、过滤器的作

23、用过滤器的作用都是选择一部分信息进入高级的都是选择一部分信息进入高级的知觉分析水平,使之得到识别,即注意选择都是知觉分析水平,使之得到识别,即注意选择都是知觉性质的。知觉性质的。过滤器模型与衰减模型的区别:过滤器模型与衰减模型的区别:对过滤器的对过滤器的工作方式工作方式的认识不同:的认识不同:过滤器模型认为过滤器是按照过滤器模型认为过滤器是按照“全或无全或无”的方式工作的,的方式工作的,衰减模型认为过滤器是按照衰减模型认为过滤器是按照衰减模型衰减模型工工作的。作的。3)主动加工模型学说)主动加工模型学说认为,所有输入的信息在进入过滤或衰减认为,所有输入的信息在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之前已经受到装置之前已经受到充分的分析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的装置,因而对信息的入过滤或衰减的装置,因而对信息的选择选择发生在发生在加工后期加工后期的的反应反应阶段。阶段。 即注意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即注意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对刺激的反应。主动加工模型学说主动加工模型学说刺激刺激感觉登记感觉登记知觉分析知觉分析反应选择反应选择反应反应4)多重选择信息加工理论)多重选择信息加工理论 基本假设:从感觉存储器中抽取的信息类型取决基本假设:从感觉存储器中抽取的信息类型取决于于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