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的条件天天练(无答案)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的条件天天练(无答案)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的条件天天练(无答案)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的条件天天练(无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燃烧的条件一、单项选择题共7道,每道10分1.古代人有在元宵节燃放孔明灯如图祈福的风俗。孔明灯中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着火点约170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A.灯罩的材料不是可燃物 B.灯罩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 C.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风将热量吹散后纸质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2.我国发射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其返回舱的表层有一层叫做“烧蚀层的特殊物质。返回舱返回时,与大气剧烈摩擦,会在舱外表产生数千度的高温,此时,烧蚀层汽化燃烧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返回舱与大气摩擦生热属于化学变化返回舱返回时,烧蚀层起到了一定的隔热和隔离空气的作用烧蚀层在

2、汽化燃烧时吸收大量的热烧蚀层能使返回舱的着火点升高A. B. C. D. 3.吴宇森主导的电影?赤壁?中有这样的一个场面:吴蜀联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火借风势,火船宛如火龙一样冲向连在一起的曹军木船。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火海形成的原因是 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枯枝和油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A. B. C. D. 4.煤炉越扇越旺,蜡烛一扇就灭,以下对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A.扇煤炉会增大空气进入量 B.扇煤炉会增加新的易燃物 C.扇蜡烛会隔绝空气 D

3、.扇蜡烛会降低石蜡着火点 5.如下图,是某兴趣小组做的有关燃烧与灭火的兴趣实验。图a中,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从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管口P处,火柴被加热,迅速移开火柴,火柴开场燃烧。图b中,将冷的铜丝圈套在蜡烛火焰上,发现蜡烛很快熄灭。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图a中,P处水蒸气的作用是使火柴温度到达着火点 B.图a中,火柴移离水蒸气,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 C.图b中,铜丝圈吸收热量,使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 D.图b中,铜丝圈使蜡烛与空气隔绝 6.如下图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其中可以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到达着火点的一组现象是 图1铜片上白磷燃烧;图1铜片上红磷未

4、燃烧;图1水中白磷未燃烧;图2水中白磷燃烧。A. B. C. D. 7.把几小块木炭放在球形管中,按如下图装置连接。玻璃活塞关闭时,给球形管内木炭加热,木炭不燃烧;等装置冷却后,翻开玻璃活塞,木炭同样不燃烧;保持玻璃活塞翻开,同时给球形管内的木炭加热,木炭燃烧。其中可以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一组实验是 A. B. C. D. 二、填空题共1道,每道15分8.在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屡见不鲜。下面请你根据提供的物质设计实验来探究物质发生燃烧的条件是什么。请将处需填入的字母序号填到以下横线上:D和_;_和_;_和_。三、解答题共1道,每道15分9.如下图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的条件夹持固定装置略去。1在图1所示的实验中,分别用玻璃棒蘸取酒精和水,再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后移开,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得出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2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在图2所示的实验中,a、b两处放有少量白磷,c处放有少量红磷,当看到a处白磷燃烧、c处红磷不燃烧时,温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