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能源管理体系及特点_第1页
第7章能源管理体系及特点_第2页
第7章能源管理体系及特点_第3页
第7章能源管理体系及特点_第4页
第7章能源管理体系及特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所所 在在 节节考考 核核 标标 准准适用适用范围范围要要求求内内 容容7.1能源管能源管理体系理体系识记识记基本概念、体系创立、实施、检查、改进、基本概念、体系创立、实施、检查、改进、循环开展循环开展识记识记计量、统计管理,消耗定额管理,能源标准计量、统计管理,消耗定额管理,能源标准化、节能标准化,节能规划和项目的节能管化、节能标准化,节能规划和项目的节能管理,培训管理理,培训管理识记识记主要通过设备的经济运行(工业锅炉、热电联主要通过设备的经济运行(工业锅炉、热电联产机组、三相异步电机、风机、水泵、空压系产机组、三相异步电机、风机、水泵、空压系统、输变压器、空调系统、冷却塔等),用能统、输

2、变压器、空调系统、冷却塔等),用能设备分类、管理依据、节能监测设备分类、管理依据、节能监测7.2能源管能源管理内容理内容7.3重点重点用能单位用能单位能源管能源管理特点理特点识记识记7.3重点重点用能工艺用能工艺与设备的与设备的管控管控用能设备分类、管理依据、节能监测,重点用用能设备分类、管理依据、节能监测,重点用能工艺设备的管理,淘汰落后工艺设备,产能能工艺设备的管理,淘汰落后工艺设备,产能目标,开展工作的原则、措施、程序及注意事目标,开展工作的原则、措施、程序及注意事项项能源管理体能源管理体系管理的模系管理的模式中文为:式中文为:策划、实施策划、实施、核查、改进核查、改进;英文为:英文为:

3、PDCA7.1.1 概述概述2 2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 P193 P193(2)(2)体系建立的步骤。体系建立的步骤。1)1)统一思想,领导决策;统一思想,领导决策;2)2)组建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组建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3)3)宣传培训;宣传培训;4)4)制订工作计划;制订工作计划;5)5)初始能源评审;初始能源评审;6)6)识别评价能源因素;识别评价能源因素;7)7)建立能源方针、目标和指标;建立能源方针、目标和指标;8)8)职责分配与资源管理;职责分配与资源管理; 9)9)编制能源管理体系文件;编制能源管理体系文件;10)10)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监视和测量;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监视

4、和测量;11)11)内审;内审;12)12)管理评审。管理评审。7.1.3 7.1.3 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1 1识别和评价能源的主要因素识别和评价能源的主要因素 P197 P197(1)(1)确定基准,建立标杆。确定基准,建立标杆。(2)(2)识别和评价能源因素。识别和评价能源因素。P199P1993)3)能源因素分析方法。能源因素分析方法。P200P200 专家判断法;专家判断法; 面谈交流法;面谈交流法; 过程观察法;过程观察法; 是非判断法;是非判断法; 打分评判法打分评判法; 能效对标法;能效对标法; 因果关联分析法;因果关联分析法; 单位投资额耗能强度判断法。单位投

5、资额耗能强度判断法。 3 3职责分担与资源管理职责分担与资源管理 P202 P202(1)(1)职责分担。职责分担。1)1)组织机构和职责的基本内容。组织机构和职责的基本内容。分工合理。分工合理。协作配合。协作配合。责任明确。责任明确。赋予权限。赋予权限。考核奖惩。考核奖惩。(2)(2)资源管理。资源管理。P203P2031)1)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2)2)设施设备管理。设施设备管理。3)3)资金管理。资金管理。7.1.4 7.1.4 能源管理体系的实施能源管理体系的实施 P206P2062082081.1.发布体系文件发布体系文件2.2.学习和培训体系文件学习和培训体系文件3 3.

6、.全过程控制全过程控制7.2.17.2.1计量管理计量管理能源计量范围包括:能源计量范围包括:(1)(1)输入用能单位、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输入用能单位、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耗能工质等;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耗能工质等;(2)(2)输出用能单位、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输出用能单位、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耗能工质;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耗能工质;(3)(3)用能单位、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用能单位、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使用(消耗)的能源及耗能工质;设备使用(消耗)的能源及耗能工质;(4)(4)用能单位、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用能单位、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主

7、要用能设备自产的能源及耗能工质;设备自产的能源及耗能工质;(5)(5)用能单位、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用能单位、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可回收利用的余热、余压、余能等能源。设备可回收利用的余热、余压、余能等能源。7.2.2 7.2.2 统计管理统计管理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1)能源加工、转换、输送、贮存、流转、使能源加工、转换、输送、贮存、流转、使用等各个环节运动过程以及相关联系的数量表用等各个环节运动过程以及相关联系的数量表现及其规律,揭示能源内部运行规律。现及其规律,揭示能源内部运行规律。(2)(2)研究能源利用状况,挖掘节能潜力,促使研究能源利用状况,

8、挖掘节能潜力,促使合理有效地使用能源。合理有效地使用能源。(3)(3)研究能源综合平衡状况及其规律,反映能研究能源综合平衡状况及其规律,反映能源资源的形成及能源使用方向,揭示能源供需源资源的形成及能源使用方向,揭示能源供需之间的矛盾。之间的矛盾。(4)(4)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能源系统数量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能源系统数量关系的方法论。关系的方法论。7.2.3 7.2.3 消耗定额管理消耗定额管理1.1.概述概述能源消耗定额包括单位能源消耗定额和用能总能源消耗定额包括单位能源消耗定额和用能总量定额两种。量定额两种。(1)(1)能源消耗定额管理的内容。能源消耗定额管理的内容。1) 1)建立

9、能源消耗定额管理体系;建立能源消耗定额管理体系;2) 2)适时修订能源消耗定额;适时修订能源消耗定额;3) 3)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能源消耗定额的实现;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能源消耗定额的实现;4) 4)考核和分析能源消耗定额完成情况,总结经验,考核和分析能源消耗定额完成情况,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提出改进措施。(2)(2)能源消耗定额管理的作用。能源消耗定额管理的作用。 P215 P2151)1)编制能源供应计划的重要依据;编制能源供应计划的重要依据;2)2)科学地组织能源供应管理的重要基础;科学地组织能源供应管理的重要基础;3)3)监督和促进用能单位内部开展节能减排的有监督和促进用能单位内部开

10、展节能减排的有力工具;力工具;4)4)用能单位提升经济效益和开展节能奖惩的关用能单位提升经济效益和开展节能奖惩的关键依据。键依据。7.2.4 7.2.4 能源标准化与节能标准能源标准化与节能标准1.1.概述概述(1)(1)基本知识。基本知识。1)1)标准化定义。标准化定义。强制性标准。指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强制性标准。指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中保障人体健康、人身及财产安全的标准标准中保障人体健康、人身及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推荐性标准。指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中除推荐性标准。指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中除强制性标准以外的其他标准

11、强制性标准以外的其他标准。(2)(2)能源标准化的概念和作用。能源标准化的概念和作用。P220P2201)1)能源标准化的概念。能源标准化的概念。 以能源为对象的标准化活动,叫做能源标准以能源为对象的标准化活动,叫做能源标准化。通过能源标准化,能源管理由定性管理逐化。通过能源标准化,能源管理由定性管理逐渐向定量管理转变,由行政管理向科学管理转渐向定量管理转变,由行政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使能源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科学化变,使能源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科学化。3.3.节能标准简介节能标准简介 P224 P224(1)(1)通用节能标准。通用节能标准。通用节能标准是指在企业节能工作中被广泛应通用节能标

12、准是指在企业节能工作中被广泛应用,指导用能企业合理使用能源的一类标准用,指导用能企业合理使用能源的一类标准。(2)(2)合理用热标准。合理用热标准。该标准规定了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原理的原该标准规定了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原理的原则,是指导用热企业制定合理用热制度、加强则,是指导用热企业制定合理用热制度、加强节能管理的重要依据节能管理的重要依据。(3)(3)合理用电标准。合理用电标准。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是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是19831983年年2 2月月4 4日发布并于日发布并于19841984年年1 1月月1 1日实施的,它的发布和日实施的,它的发布和实施为企业合理用电发挥了重要作

13、用,有力地实施为企业合理用电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了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 现行的现行的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 ( GB/T ( GB/T 3485-1998)3485-1998)是在是在19831983的基础上修订的。的基础上修订的。 该标准是用来评价企业合理用电的推荐性国家该标准是用来评价企业合理用电的推荐性国家标准。用能单位可按照该标准的规定对本单位标准。用能单位可按照该标准的规定对本单位的用电合理性进行评价的用电合理性进行评价。(4)(4)建筑节能标准。建筑节能标准。 1996 1996年颁布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年颁布了民用建

14、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暖居住建筑部分) 2001 2001年颁布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年颁布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设计标准 2005 2005年颁布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年颁布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7.2.5 7.2.5 节能培训管理节能培训管理 P225-226 P225-2261.1.节能培训计划节能培训计划2.2.组织实施组织实施3.3.对象与方法对象与方法4.4.节能培训内容节能培训内容5.5.效果评估效果评估7.2.6 7.2.6 节能规划节能规划现状调查现状调查系统分析系统分析制定措施制定措施规划目标规划目标评估评估图图7-2 7-2 用能单位节

15、能规划的编制步骤用能单位节能规划的编制步骤(2)(2)编制方法。编制方法。1)1)现状调研。现状调研。2)2)系统分析。系统分析。3)3)制定规划制定规划目标。目标。4)4)确定节能确定节能措施。措施。5)5)评估评估措施措施。3 3节能规划内容节能规划内容 P229-231 P229-231(1)(1)总论。总论。(2)(2)规划目标。规划目标。(3)(3)节能措施。节能措施。(4)(4)实施步骤。实施步骤。(5)(5)保障措施。保障措施。重点用能单位从重点用能单位从节约能源法的界定来看是节约能源法的界定来看是指年综合能耗在指年综合能耗在5000 -10000tce5000 -10000tc

16、e(cece标准煤)标准煤),以至能耗量更多的企业,其主要特点有三个:以至能耗量更多的企业,其主要特点有三个:1.1.消耗能源品种多元、数量大,节能机构健全、消耗能源品种多元、数量大,节能机构健全、专业化管理专业化管理2.2.工艺过程复杂工艺过程复杂选用先进工艺装备选用先进工艺装备3.3.设备繁多设备繁多全方位管理全方位管理7.4.17.4.1设备管控设备管控* *1 1概述概述(1)(1)用能设备的概念。用能设备的概念。用能设备指所有转化、传输和利用能源,从而用能设备指所有转化、传输和利用能源,从而实现其自身功能的设备的总称。例如工业锅业实现其自身功能的设备的总称。例如工业锅业锅炉、风机、水

17、泵、空气压缩机等,不胜枚举锅炉、风机、水泵、空气压缩机等,不胜枚举。(2)(2)用能设备的分类。用能设备的分类。 P229 P2291)1)按利用能源的种类分为用电设备、用热设备按利用能源的种类分为用电设备、用热设备(包括用煤设备、用蒸汽设备、用油设备、用天然气设备等)、水能设备、风能设备、太阳)、水能设备、风能设备、太阳能设备、沼气发酵设备、农村生物质燃气设备能设备、沼气发酵设备、农村生物质燃气设备等。等。2) 2)按设备的用途分为供配电设备、电拖动设备、按设备的用途分为供配电设备、电拖动设备、电解电镀设备、电加热设备、供热设备、火焰电解电镀设备、电加热设备、供热设备、火焰加热设备、蒸煮设备

18、等。加热设备、蒸煮设备等。 2 2用能设备的管理制度用能设备的管理制度(1)(1)用能设备实行制度化管理的必要性。用能设备实行制度化管理的必要性。1)1)加强用能设备的制度管理是保证用能单位生加强用能设备的制度管理是保证用能单位生产正常进行的需要。产正常进行的需要。2)2)加强用能设备的制度管理是用能单位发展的加强用能设备的制度管理是用能单位发展的有效措施。有效措施。3)3)加强用能设备的制度管理是实施用能设备监加强用能设备的制度管理是实施用能设备监理的重要保障。理的重要保障。(2)(2)用能设备实行制度管理的依据。用能设备实行制度管理的依据。1)1)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

19、。2)2)相关设备标准及规范。相关设备标准及规范。(3)(3)用能设备几种通用的管理制度。用能设备几种通用的管理制度。1)1)建立完善的用能设备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完善的用能设备质量控制体系。2)2)用能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制度。用能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制度。3)3)用能设备档案管理制度。用能设备档案管理制度。4)4)用能设备点检和巡检管理制度。用能设备点检和巡检管理制度。5)5)用能设备节能监测制度。用能设备节能监测制度。6)6)用能设备经济运行评价制度。用能设备经济运行评价制度。 ,7)7)用能设备经济运行管理制度。用能设备经济运行管理制度。3.3.主要通用耗能设备的经济运行主要通用耗能设备

20、的经济运行(1)(1)工业锅炉经济运行。工业锅炉经济运行。1)1)运行要求。运行要求。2)2)经济运行的指标。经济运行的指标。参照参照工业锅炉经济运行工业锅炉经济运行( GB/T 17954( GB/T 179542007)2007)。(2)(2)热电联产机组经济运行。热电联产机组经济运行。(3)(3)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4)(4)风机经济运行。风机经济运行。(5)(5)水泵经济运行。水泵经济运行。(6)(6)空气压缩机系统经济运行。空气压缩机系统经济运行。(7)(7)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1)1)经济运行方式。经济运行方式。一用一备变压器的经济

21、运行方式。一用一备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方式。并列运行变压器间的经济运行方式。并列运行变压器间的经济运行方式。变压器经济运行区。变压器经济运行区。 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提出了变压器经济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提出了变压器经济运行区的概念,并给出了按综合功率确定变压运行区的概念,并给出了按综合功率确定变压器经济运行区的方法。器经济运行区的方法。 该标准在变压器经济运行区内又提出变压器该标准在变压器经济运行区内又提出变压器经济运行区的优选运行段(即最佳经济区),经济运行区的优选运行段(即最佳经济区),并给出了最佳经济运行区的确定方法,同时也并给出了最佳经济运行区的确定方法,同时也为判定变压器为判定变压器“大马拉

22、小车大马拉小车”提供了科学依据提供了科学依据。2)2)要求。要求。制定严格的变压器经济运行规章制度和操作制定严格的变压器经济运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变压器经济运行技术管理档案规程,建立健全变压器经济运行技术管理档案和记录和记录。容量在容量在315kVA以上的变压器,电源侧应装以上的变压器,电源侧应装置置 有功电度表、无功电度表和功率因数表有功电度表、无功电度表和功率因数表;容;容量在量在50-315 kVA的变压器,负荷侧应装置的变压器,负荷侧应装置有功有功电度表和无功电度表电度表和无功电度表。(8)(8)空气调节系统经济运行。空气调节系统经济运行。7.4.2 7.4.2 重点用能工艺设备的管理重点用能工艺设备的管理* *序号序号行行 业业具具 体体 要要 求求1电力电力2010年底前淘汰小火电机组年底前淘汰小火电机组5万万KW以下以下2煤炭煤炭2010年底前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年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