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水力计算_第1页
暖通水力计算_第2页
暖通水力计算_第3页
暖通水力计算_第4页
暖通水力计算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热网水力计算的一般要求1 .计算热负荷时应按近期热负荷计算,并应考虑计入发展热负荷,对于分期建设设计热负荷,可以留有余地或考虑增设设计管网的可能性。2 .管网水力计算时,应绘管道平面图、简易计算系统图,在图中注明各热用户和管段的集合展开长度及计算温度、管道附件、补偿器、流量孔板、阀门等。热水管网还应注明各管段的始、标高。3 .在进行热水水力计算时,应注意提高整个供热系统的水力稳定性,为防止水力失调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 减小管网干管的压力损失,宜取较小的比压降,适当增大管径;2) 增大热用户系统的压力损失,一般在热用户入口处安装手动调节阀或平衡阀、调压孔板,控制和调节入口压力;3) 高温水采暖

2、系统的热源内部压力损失,对管网的水力稳定性也有影响,一般在热源内部留有一定的富裕压头,在正常情况下,富裕压头消耗在循环泵的出口阀门上。当管网流量发生变化引起热源出口放入压力变化时,可调整循环水泵出口阀门的开度,使出口压力保持稳定。4) 供热主管网的管径DN,不论热负荷多少,均不小于50mm,而通向单体建筑物(热用户)的管径一般不宜小于如下尺寸:蒸汽管网25mm热水管网32mm5) 在供热管网计算中,有的点出现静压超过允许极限值时,一般从此点与其它系统分开,设置独立的供热系统。6) 热水采暖管网,宜采用双管闭式系统,其供回水应采取系统的管径。主要设备选择1 .热网循环水泵热网循环水泵应按供热系统

3、的调节方式来选择(1)供热系统采用中央质调节热循环水泵的总流量按向热用户提供的热水总流量的110%选取,数量不少于两台。热网循环水泵扬程H按下式计算:H=1.2(H1+H2+H3+H4+H5)式中H:热水循环水泵扬程,mH2O(10kpa);H1:热水通过供热站中锅炉或热网加热器的流动阻力,mH2O(10kpa);H2,H3:热水通过供、回水热网管道的流动阻力,mH2O(10kpa);H4:热水在热用户(或热力站)的压力损失,mH2O(10kpa);H5:热源系统内部其它损失(如过滤器,阀门等处),mH2O(10kpa);(2)供热系统采用中央质-量调节(连续变流量调节)热网循环水水泵的流量、

4、台数、扬程可参照中央质调节的选择方法。(3)供热系统循环水泵宜选用不同性能的泵组,其流量、台数、扬程应根据需要选择下表为推荐的泵组组合。热网规模热水循环泵组合流量扬程耗电量比中小型热水网一大泵100%100%100%(循环水量小于200t/h)一小泵75%56%42%一大泵100%100%100%一中泵80%64%51%人型热水网一小泵60%36%22%一大泵100%100%100%两小泵2x60%2x36%2x22%分阶段改变流量调节的热网循环泵组组合(4)热网循环水泵设计时应该注意的其它问题1) 热网循环水泵和补给水泵的供电,宜来自两个不同的供电电源。2) 较大型热网循环水泵,应考虑检修时

5、的起吊设施和检修场地。3) 工程中可选择的热网循环水泵见下表可选用的热网循环水泵泵型泵型介质温度(C)流量范围(t/h)扬程范围(m/H2O)电功率(KW)生产厂家R型<2307.2-450P20.5-721.5-90上海水泵厂IS型<803.75-4605.4-1250.75-110全国水泵厂S.Sh型<80140-1250010-12518.5-1250沈阳、上海水泵PHK-Y型<2307.4-66029-201-400上海水泵厂2,补给水泵(1)补给水泵流量根据补水量和事故补水量等因素确定,一般不应小于循环流量的2%;事故不是量,不应小于供热系统循环流量的4%。(

6、2)补给水泵,一般选用两台,互为连锁,其中一台为备用。(3)补给水泵的扬程为补给定压点处的压力再加3-5m/H2O,补给水定压点的压力应根据供热系统的水压图确定。(4)如果补水配套定压装置,补水泵由厂家配套提供,则不是泵的流量、台数、扬程应满足上述规定。(5)补水泵和循环泵的供电电源宜来自两个不同的供电电源。如有可能,补水泵采用双电源供电。汽车库通风设计原则汽车库设有开敞的车辆出入口时,可采用机械排风,自然进风的通风方式。当不具备自然进风时,应同时设机械进、排风系统。机械进、排风系统的进风量应小于排风量,一般排风量的80%至85%汽车库机械通风的通风量,可按体积换气系数或每辆车所需排风量进行计

7、算。1 .按体积换气次数(1)当层高3m时,按实际高度计算换气体积;当层高3m时,按3m高度计算换气体积。(2)当汽车出入频率较大时,可按6次/h换气计算;出入频率一般时,按5次/h换气计算;住宅监护的汽车库可按4次/h换气计算。2 .按每辆车所需排气量汽车库里的汽车全部或部分为双层停放时,宜按每辆车所需排风量计算;当汽车出入频率较大时,可按每辆车500m3/h计算;出入频率一般时,按每辆车400m3/h计算;住宅建筑可按每辆车300m3/h计算.通风方式及控制当采用接风管的机械进、排风系统时,应注意气流分布的均匀,减少通风死角。通风机宜采用多台并联或采用变频风机达到通风量可调节。当车库层高较

8、低,不易布置风管,为了防止气流不顺畅,杜绝死角,也可采用诱导式通风系统。诱导通风机一般每台的风量为600至700m3/h,喷嘴式和方向球形两种。诱导通风机的数量一般按每台负担150到250m2的面积选择。当汽车库隔墙及障碍物较多,且为自然进风,机械排风的情况下,应按下限选择诱导风机的数量。当基本无障碍物,送风口和排风口处的气流交顺畅,且为机械进、排风的情况下,按上限选择。设置机械通风系统的汽车库,有条件时宜设置CO气体浓度传感器,控制通风机的运行。当采用传统的机械进、排风系统时,传感器宜分散设置。当采用诱导式通风系统时,传感器应设在排风口附近。机械排烟1 .设置排烟设施的场所当不具备自然排烟条

9、件时,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风管管网总压力损失的估算法1 .对于一般的进风、排风系统和空调系统。管网压力总损失AP(Pa),可按下式进行估算:AP=APmXl(1+k)式中Pm:单位长度风管沿程压力损失。当系统风量<10000m3/h时,Pm=1.0-1.5Pa/m;风量>10000m3/h时,Pm按照选定的风速查风管计算表确定;L:风管总长度,是指到最远送风口的送风口的送风管总长度加上到最远回风口的回风管总长度;K:整个管网局部压力损失与沿程压力损失的比值。弯头、三通等配件较少时,K=1.0-2.0弯头、三通等配件较多时,K=3.0-5.0推存的送风机的静压值风机静压值送、排风系统

10、小型系统100-250一般系统300-400空调系统小型(空调卸积300平以内)400-500中型(空调卸积2000平以内)600-750大型(空调卸积大于2000平)650-1100高速系统(中型)1000-1500高速系统(大型)1500-25002,通风、空调系统送风机静压的估算送风机的静压等于管网的总压力损失加上空气通过过滤器、喷水室(或表冷器)、加热器等空气处理的压力损失之和,可按上表给出的推荐值采用。风机的选择及注意事项(1) 根据通风机输送气体性质,以及对应管路系统的基本特性,确定选用风机的类型。(2) 风机的风量应在系统总风量上附加风管和设备的漏风量。一般在送、排风系统定转速通

11、风机,风量附加5%-10%,除尘系统风量附加10%-15%,排烟系统风量附力口10%-20%.(3) 采用定转速通风机时,通风机的压力应在系统计算的压力损失上附加10%-15%,除尘系统风量附加15%-20%,排烟系统风量附加10%.(4) 采用变频调速时,通风机的压力应以系统计算总压力损失作为额定压力,当风机电动机的功率应在计算的基础上附加15%-20%。(5) 风机的选用设计工况效率,不应低于风机最高效率的90%。(6) 多台风机并联或串联运行时,宜选择同型号通风机。(7) 当风机使用工况与风机样本工况不一致时,应对风机性能进行修正。建筑防火与防排烟防火分区的划分,在水平方向可以采用防火墙、防火卷帘、防火门等划分;在垂直方向可以采用防火楼板、窗间墙等为分隔物进行分区。防烟分区可以按隔墙等划分,也可以梁或挡烟垂壁划分,前者称为封闭式防烟分区,或者称为开敞式防烟分区。防烟分区时房间或走道排烟系统设计的组合单元,一各排烟系统可担负一个或多个防烟分区的排烟。对于地下车库,防烟分区则是一个独立的单元,每个排烟系统只担负一个防烟分区。地上建筑防火分区与防烟分区的划分见列表防烟分区的划分原则:第一、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第二净空高度超过6米的房间不划分防烟分区,防烟分区的面积就等于防火分区。特征净高不超过6米的房间高规5.1.1建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