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2395-2021 黑土区甜叶菊温室越冬春季移栽技术规程_第1页
DB15∕T 2395-2021 黑土区甜叶菊温室越冬春季移栽技术规程_第2页
DB15∕T 2395-2021 黑土区甜叶菊温室越冬春季移栽技术规程_第3页
DB15∕T 2395-2021 黑土区甜叶菊温室越冬春季移栽技术规程_第4页
DB15∕T 2395-2021 黑土区甜叶菊温室越冬春季移栽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CS65.020.01CCSB0515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DB15/T 23952021黑土区甜叶菊温室越冬春季移栽技术规程Technical code for greenhouse overwintering and spring transplanting of stevia in black soil region2021-09-26 发布2021-10-26 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学兔兔 标准下载DB15/T 23952021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提出。本文件由内蒙古

2、自治区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 20)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扎赉特旗农牧和科技事业发展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彦明、刘复伟、陈新宇、乌恩、张悦忠、李志新、于长生、潘云鹤、董津蒙、王凌云、白桂香、艾俊国、陶凤英。IDB15/T 23952021黑土区甜叶菊老根温室越冬出苗移栽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黑土区甜叶菊老根越冬出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中越冬准备、春季移栽、田间管理、收获等关键技术。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

3、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13735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GB/T 19812.3塑料节水灌溉器材 第3部分 内镶式滴灌管及滴灌带GB/T 20202农业用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吹塑棚膜 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3.1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hemsl.菊科甜叶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巴拉圭和巴西交界的高山草地。3.2 3.2老根old roots甜叶菊经过完

4、整生育期达到自然老化状态后,人工转移至温室继续生长发育,至第二年春天出芽移栽的根系器官。4 越冬准备4.1 棚室准备4.1.1 棚室选择1DB15/T 23952021甜叶菊在日光温室中越冬,温室具备通风、灌溉、控温条件,地面要平整、无石块、杂草,土壤以有机质含量较高的黑土为宜,pH在5.57.9,面积可根据越冬老根数量而定。棚室要临近大田,以便移栽。棚膜符合GB/T 20202规定。4.1.2 棚室管理越冬移植前每1 m2施入腐熟有机肥3 kg4 kg,利用小型旋耕机旋耕,深度20 cm25 cm,后镇压。保证越冬棚室温度大于等于10 ,温度过低及时加热升温,温度以不高于25 为宜;注意通气

5、、遮光, 防止芽条生长过快。4.2 越冬移植4.2.1 采收甜叶菊地上部收获后,用小型开沟机将茬高10 cm15 cm根系翻出,采收时保证根系带有部分原状土、根毛不受开沟机械及人工损伤。将根系集中、塑料薄膜包裹,迅速转移至日光温室。4.2.2 移植人工或机械开沟,沟深20 cm25 cm,沟宽10 cm15 cm,沟体向一侧倾斜5°10°,挖出土体堆积于反向一侧,利于移植后填埋。按照根距 1.5 cm2.0 cm,行距20 cm30 cm移植,及时掩埋压实、并灌水1次,灌水量20 m3/667 m2。4.3 越冬管理进入冬季,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15 %时及时小水漫灌,水泵控

6、制灌水量小于等于20 m3/667 m2;棚室相对湿度小于80 %,湿度过大时,午后及时通风降湿;夜间棚室顶部保温棉帘及时放下保温。5 春季移栽5.1 选地整地选择土地平整、土层深厚的中性土壤。前茬以豆科作物为宜,不宜连作。老根移栽前10 d完成整地, 移栽前7 d喷施除草剂,用量80 ml/667 m2100 ml/667 m2。5.2 施肥管理上茬秋季结合整地机施有机肥2000 kg/667 m23000 kg/667 m2,随即深翻。春季移栽前撒施磷酸二铵15 kg/667 m220 kg/667 m2、硫酸钾15 kg/667 m2、尿素10 kg/667 m2(纯N46 %)后旋耕,

7、肥料使用符合NY/T 496规定。5.3 播前准备移栽前完成机械起垄、铺滴灌管、覆地膜。种植垄垄面宽70 cm、沟宽30 cm,黑膜宽度80 cm,厚度0.01 mm,用量4 kg/667 m2,地膜使用符合GB 13735规定,滴灌带使用符合GB/T 19812.3规定。5.4 移栽5.4.1 移栽时间2DB15/T 2395202110 cm地温稳定在10 以上即可移栽,最佳移栽时间为5 月5 日至5 月30 日,清晨或傍晚进行移栽,避免阳光暴晒。5.4.2 移栽方式移栽前1 d3 d将种植垄滴透水,57对真叶、苗高8 cm12 cm时带土起根,简易移栽打穴器进行大垄双行打穴移栽,穴深15

8、 cm,滴灌管两侧各移栽定植1 行,行距30 cm35 cm,株距11 cm13 cm, 用根量12000株/667 m213000株/667 m2,移栽后培土封穴,防止跑墒。移栽10 d后及时查苗补苗。6 田间管理6.1 适时摘心苗高15 cm20 cm时,第1次摘除顶心,在1次打顶后发生的分枝再达到57对叶片时,可进行第2次打顶,摘除顶心长度以0.8 cm1.0 cm为宜。6.2 适施灌溉移栽结束后及时滴灌1次,滴灌量20 m3/667 m2,以后根据膜下土壤墒情,确定滴灌间隔时间和次数。一般间隔15 d滴灌1次,整个生育期滴灌8次10次,收割前15 d停止滴灌。6.3 中耕除草移栽20

9、d左右,苗高20 cm,采用凿式犁第1次中耕,深度10 cm15 cm。以后每隔25 d结合人工除草中耕1次,整个生育期中耕23次。6.4 追肥管理生育期滴灌追肥3、次,移栽后40 d追施尿素(纯氮46 %)5 kg/667 m2、氨基酸水溶肥2.5 kg/667 m2;移栽后60 d滴灌追施尿素5 kg/667 m2、氨基酸水溶肥5 kg/667 m2;移栽后80 d滴灌追施氨基酸水溶肥2.5 kg/667 m2,肥料使用符合NY/T 496规定。6.5 病虫害防治常见病害使用50 %甲基托布津胶悬剂500800倍液喷施,或50 %甲基托布津胶悬剂+百菌清悬浮剂1000倍液喷施;虫害推荐喷施5 %吡虫啉乳油10001500倍液,或5 %阿维菌素乳油10001500倍液, 农药使用符合GB/T 8321规定。7 收获7.1 收割霜冻前,植株现蕾1 %2 %或大田生长期达到110 d125 d开始收割,避开雨天。采取人工或机械割倒后码垛,并用草帘盖好,以防雨雪危害。7.2 码垛3DB15/T 23952021采用6根70 cm长的小钢管或竹木棍,组成2个高度50 cm左右的三角架,三角架上横放1根6 m的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