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于人类健康_第1页
环境于人类健康_第2页
环境于人类健康_第3页
环境于人类健康_第4页
环境于人类健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一、人类的环境人类的环境人类环境环绕于地球上的人类空间环绕于地球上的人类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物质因素及社会因素的总物质因素及社会因素的总体。体。(1分)三、生物性污染介水传染病介水传染病(water-borne infectious diseasewater-borne infectious disease):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或或食用被这种食用被这种水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一类传染病。水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一类传染病。水中病原体有三类,即致病菌、病毒及寄生原水中病原体有三类,即致病菌、病毒

2、及寄生原虫和蠕虫。虫和蠕虫。定义定义: 对环境有害因素作用的反应更为敏感和强烈的人对环境有害因素作用的反应更为敏感和强烈的人群称为易感人群(敏感人群)群称为易感人群(敏感人群) 影响因素影响因素: 分为两类分为两类第一类第一类 影响人群易感性的遗传因素,年龄、健康状影响人群易感性的遗传因素,年龄、健康状况、营养状态和行为(如吸烟、饮酒、膳食和运动习惯)况、营养状态和行为(如吸烟、饮酒、膳食和运动习惯)等因素。等因素。第二类第二类 影响人群易感性的遗传因素,如:影响人群易感性的遗传因素,如: 性别、种性别、种族、遗传缺陷和环境应答族、遗传缺陷和环境应答 基因多态性等。基因多态性等。 易感人群易感

3、人群 三、适应性和致病过程 环境中某些有毒物质可通过食物链传播环境中某些有毒物质可通过食物链传播使浓度逐级提高,使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使浓度逐级提高,使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叫中浓度,叫“”作用作用 (bio-enrichment) 通过食物链污染物可在环境中扩散和转通过食物链污染物可在环境中扩散和转移,增大其危害范围。移,增大其危害范围。 生物放大作用:生物放大作用:某些污染物随着食物链在某些污染物随着食物链在生物体间转移并在生物体内浓度逐级增高,使生物体间转移并在生物体内浓度逐级增高,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浓度高于低位营养级生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浓度高于低位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浓度。

4、物体内的浓度。环境污染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 公害公害(public nuisance) 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构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造成环境质量恶化,对人体健成发生重大变化,造成环境质量恶化,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康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 人为造成广泛的环境污染,严重危害人为造成广泛的环境污染,严重危害居民健康、破坏生态。居民健康、破坏生态。 剂量反应关系 剂量为横坐标,表示反应的百分率或比值为纵坐标剂量为横坐标,表示反应的百分率或比值为纵坐标,绘制散点图得到剂量反应关系

5、曲线。一般情况下,剂量绘制散点图得到剂量反应关系曲线。一般情况下,剂量反应关系曲线有下列基本类型:反应关系曲线有下列基本类型: 1直线型:反应强度与剂量呈直线关系,即随着直线型:反应强度与剂量呈直线关系,即随着剂量增加,反应的强度也随着增强,成正比关系。致癌剂量增加,反应的强度也随着增强,成正比关系。致癌物和放射物物和放射物 2U型或型或V型曲线:剂量低于或超过一定范围时,型曲线:剂量低于或超过一定范围时,随着剂量减少或增加,反应的强度也增高,且最初增高随着剂量减少或增加,反应的强度也增高,且最初增高急速,随后变得缓慢,以致曲线先陡后平缓,而成抛物急速,随后变得缓慢,以致曲线先陡后平缓,而成抛

6、物线形。线形。 3S形曲线型:在低剂量范围内,随着剂量增加,形曲线型:在低剂量范围内,随着剂量增加,反应强度增高较为缓慢,剂量较高时,反应强度也随之反应强度增高较为缓慢,剂量较高时,反应强度也随之急速增加,但当剂量继续增加时,反应强度增高又趋向急速增加,但当剂量继续增加时,反应强度增高又趋向缓慢。缓慢。长途迁移性环境持久性环境化学行为特征危害RealityIdentityCreativity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化学行为特征生物积累性高急性毒性二、大气污染分类 (1)按照大气污染影响所及的范围分类: 局部性污染、地区性污染、广域性污染和全球性污染。 (2)按照能源性质和大气污染物组成及反应分类

7、: 煤炭型:一次污染物是烟气、粉尘和二氧化硫;二次污染物是硫酸及其盐类所构成的气溶胶。 石油型:一次污染物是烯烃、二氧化氮以及烷、醇、羧基化合物;二次污染物主要是臭氧、氢氧基、过氧氢基等自由基以及醛、PNA(过氧乙酰硝酸酯)。 混合型:以煤炭为主,并包括以石油为燃料的污染源排放出的污染物体系。 特殊性:某些工矿企业排放的特殊气体所造成的污染,如氯气、金属蒸汽或硫化氢、氟化氢等气体。 (3)按照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及其存在的大气环境状况分类:还原性和氧化性。 还原型污染:多发生在以燃煤为主,兼有燃油的地区,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颗粒物。 氧化性污染:多发生在以石油为燃料的地区,主要污染源为

8、汽车尾气、燃油锅炉和石油化工企业。日本的水俣病日本的水俣病事件事件废水中重金属汞废水中重金属汞 微生物酶系统作用微生物酶系统作用 甲基汞甲基汞食物链富集食物链富集水生浮游生物水生浮游生物鱼贝类鱼贝类人畜类人畜类中毒中毒 影响健康的因素 (一) 生物学因素:对健康和寿命的影响占15。 (二) 环境因素 :对健康和寿命的影响占17。 (三) 医疗保健卫生服务因素对健康和寿命的影响占8。 (四) 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对健康和寿命的影响占60。痛痛病(Ita ita disease) 日本富山县神通川下游:镉污染稻谷,引起的“痛痛病” 大腿、腰和关节痛,随后发展为全身,造成病理骨折、骨骼变形,从而导致

9、呼吸和进食困难。 多见于40岁以上的妇女二、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因素二、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因素污染物的理化特性污染物的理化特性剂量和反应的关系剂量和反应的关系作用时间作用时间综合影响综合影响个体感受性个体感受性第三节 地方性氟中毒endemic fluorosis 地方性氟中毒是由于一定地区的环境中氟地方性氟中毒是由于一定地区的环境中氟元素过多,而致生活在该环境中的居民经饮水、元素过多,而致生活在该环境中的居民经饮水、食物和空气等途径长期摄入过量氟所引起的以食物和空气等途径长期摄入过量氟所引起的以氟骨症(氟骨症(skeletal fluorosisskeletal fluoros

10、is)和氟斑牙)和氟斑牙(dental fluorosisdental fluorosis)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又称地方性氟病。全身性疾病,又称地方性氟病。有利健康因素有利健康因素不利健康因素不利健康因素促进健康促进健康地地 方方 病病 破坏生态平衡破坏生态平衡: :次生环境质量恶化次生环境质量恶化 保持生态平衡保持生态平衡: :次生环境优于原生环境次生环境优于原生环境促进健康促进健康引起疾病引起疾病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氮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强烈的太阳紫外线强烈的太阳紫外线(臭氧、过氧酰基硝(臭氧、过氧酰基硝酸

11、酯、醛类、酮类等)酸酯、醛类、酮类等)(三)暴露时间(三)暴露时间蓄积量受摄入量、生物半减期蓄积量受摄入量、生物半减期(t(t1/21/2) )及作用时及作用时间影响间影响 y=I/K (1-e-kt) 式中:式中:y 污染物在体内的蓄积量;污染物在体内的蓄积量; I 吸收量吸收量(I=摄入量摄入量吸收系数吸收系数); t 作用时间作用时间(d); K 排泄率排泄率 根据暴露时间的长短,分为:急性暴露(一次根据暴露时间的长短,分为:急性暴露(一次事故或事件中暴露)、亚慢性暴露(重复暴露数周事故或事件中暴露)、亚慢性暴露(重复暴露数周或数月)、及慢性暴露(重复暴露多月或多年)。或数月)、及慢性暴

12、露(重复暴露多月或多年)。 一、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特异性危害 (一)急性作用 (二)慢性作用 (三)远期作用第三节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三、适应性和致病过程环境致病因素:能使人体发生病理变化的环境因素生理变化不明显生理变化不明显生理代偿状态生理代偿状态生理负荷增加(不引起生理变化)生理负荷增加(不引起生理变化)患病患病死亡死亡作作 用用 强强 度度潜在健康潜在健康效应效应对健康有对健康有害影响害影响人群对环境异常变化的反应呈人群对环境异常变化的反应呈“金字塔金字塔”形分布形分布(一)污染物的理化性质(一)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化学结构:化学结构:醇类毒性依次:戊醇醇类毒性依次:戊醇 丁醇丁醇 丙醇丙醇

13、 乙醇;乙醇; 不饱和化合物不饱和化合物 饱和化合物饱和化合物: :乙炔乙炔 乙烯乙烯 乙烷;乙烷; 氯代饱和烃化合物中,氯取代氢越多,肝毒性越大:物中,氯取代氢越多,肝毒性越大: CClCCl4 4CHClCHCl3 3CHCH2 2ClCl2 2CHCH3 3ClCHClCH4 4物理特性物理特性: : 固体微粒分散度大,进入呼吸道深部固体微粒分散度大,进入呼吸道深部 溶解度:易溶于水溶解度:易溶于水损害眼结膜、上呼吸道粘膜损害眼结膜、上呼吸道粘膜 难溶于水难溶于水损害深呼吸道粘膜损害深呼吸道粘膜 脂溶性强脂溶性强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慢性砷中毒又称为慢性砷中毒又称为“黑脚病黑

14、脚病”、“乌脚病乌脚病”、“马脚病马脚病”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皮肤色素异常皮肤色素异常:躯干和四肢呈弥漫性褐色或灰黑色斑点和躯干和四肢呈弥漫性褐色或灰黑色斑点和白色脱色斑,极少累及颜面;白色脱色斑,极少累及颜面; 手掌和足趾皮肤高度角化,躯干部分形成多种角化斑,严手掌和足趾皮肤高度角化,躯干部分形成多种角化斑,严重时可发展为皮肤癌;重时可发展为皮肤癌; 末梢神经炎:早期为蚁走感,甚发生四肢对称性向心性感末梢神经炎:早期为蚁走感,甚发生四肢对称性向心性感觉障碍,四肢疼痛、肌肉无力行动困难;觉障碍,四肢疼痛、肌肉无力行动困难; 四肢血管神经功能紊乱,甚至发展到肢体末梢皮肤变黑、四肢血管神经功能紊乱,

15、甚至发展到肢体末梢皮肤变黑、坏死。坏死。London type smog(煤烟型烟雾事件) N英国伦敦英国伦敦18731873年年19651965年共发生年共发生1212次烟雾事次烟雾事件,最严重的件,最严重的1 1次在次在19521952年年1212月月5 58 8日。日。8严重污染源:工厂和居民严重污染源:工厂和居民大量燃煤大量燃煤,排放出大量,排放出大量烟尘和烟尘和SOSO2 2;8特殊地理条件:伦敦盆地;特殊地理条件:伦敦盆地;8特殊气象条件:持续大雾,逆温,无风或微风;特殊气象条件:持续大雾,逆温,无风或微风;847004700多人死亡多人死亡(四)酸雨蔓延酸雨是指酸碱度(PH值)低

16、于5.6的降水。这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 酸雨对人类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中,会妨碍水中鱼、虾的成长,以致鱼虾减少或绝迹;酸雨还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的营养,使土壤贫瘠化,危害植物的生长,造成作物减产,危害森林的生长。此外,酸雨还腐蚀建筑材料,我国华南酸雨区是唯一尚未治理的。农作物大幅减产 湖水酸化,鱼类绝迹。酸雨的危害酸雨的危害 森林毁灭草原沙漠化受酸雨侵蚀的水泥柱刺激性接触性皮炎与变应性性接触性皮炎的临床鉴别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变应性性接触性皮炎变应性性接触性皮炎发病急,使用后短期内出现慢,施用数天后缓慢出现病程短,避免接触后皮损减轻长,停止接触后皮损可持续

17、病因化妆品含有刺激物化妆品中含有变应原多发人群以常施用者多见多为过敏体质临床表现皮疹边界清,局限于接触部位,呈红斑、丘疹或疱疹;皮肤烧灼或痛感皮疹边界不清,可超出接触部位,呈湿疹样变,形态多样,瘙痒明显目前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 (一)全球气候变暖 (二)臭氧层破坏 (三)生物多样性减少 (四)酸雨蔓延 (五)森林锐减 (六)土地荒漠化 (七)大气污染 (八)水污染 (九)海洋污染 (十)固体废弃物污染总悬浮颗粒物 Dp100m 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s, TSP 可吸入颗粒物 Dp10m inhalabal particulates, IP particulate matter, PM10 细粒子 Dp2.5mfine particl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 包括液体、固体或者液体和固体结合 存在的,并悬浮在空气介质中的颗粒 能进入人体呼吸道 ,且能长期漂浮于空气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