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_第1页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_第2页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_第3页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_第4页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宏观经济学课程简介课程编号1240313004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课程性质必修学 时48学 分3学时分配授课:48   实验: 上机:   实践:    实践(周):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30% ,期末成绩占70% 。开课学院经济学院更新时间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先修课程无课程内容:宏观经济理论是系统介绍国民经济运行、结构、核算和循环的理论,系统介绍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并据此介绍失业、通货紧缩、通货膨胀、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国民经济的基本理论。在介绍凯恩斯主流学派之后,概括性地介绍了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发展概况和争论的要点,在长期

2、内技术变化的条件下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和增长规律,以及相应的政府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民经济稳定和发展以及政策调整、政策使用有一个基本的了解。Brief Introduction  Code1240313004TitleMacroeconomicsCourse natureRequiredSemester Hours48Credits3Semester Hour StructureLecture:48  Experiment:  Computer Lab:8  Practice:Practice (Week):Assess

3、mentClosed book examination, usually results accounted for 30%, the final grade accounted for 70%.Offered bySchool of EconomicsDateforAll ProfessionalsPrerequisiteNoneCourse Description: This course will provide an overview of macroeconomic issues: national economy, Keynesian model, employment and u

4、nemployment, deflation and inflation,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y. After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school of Keynesian, students will know the framework of main school economics and the controversies between different schools, the determinant factor of economic growth, the policy of improving economic

5、growth. The objective of this course is enabling the students to learn the basic knowledge of the national economys stableness and development, the operation and adjustment of economy policy.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240313004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课程性质必修学 时48学 分3学时分配授课:48   实验: 上机:   实践:    实

6、践(周):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30% ,期末成绩占70% 。开课学院经济学院更新时间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先修课程无一、教学内容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教学内容: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异同 三、宏观经济学的加总法 四、宏观经济学鸟瞰和本书宏观部分的章节安排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第三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一、用支出法核算GDP 二、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第四节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第五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第六节 名义GDP和实际GDP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GDP的概念及核算方法,国民收入均衡条件难

7、点:国民收入均衡条件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教学内容:第一节 均衡产出一、 最简单的经济关系二、 均衡产出的概念三、 投资等于储蓄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一、 消费函数二、 储蓄函数三、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四、 家户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选讲)第三节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选讲)第四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一、 两部门经济中收入的决定二、 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第五节 乘数论第六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第七节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一、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二、 税收乘数三、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四、 平衡预算乘数第八节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一、 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二

8、、 四部门经济中的乘数教学内容:重点与难点:重点:消费函数、边际消费倾向、国民收入的决定、乘数、灵活偏好陷阱;难点:乘数的含义推倒及作用过程、灵活偏好陷阱。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教学内容: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一、实际利率与投资 二、资本边际效率的意义 三、资本边际效率曲线 四、投资边际效率曲线 五、预期收益与投资 六、风险与投资(选讲) 七、托宾的“q”说(选讲)第二节 IS曲线 一、IS曲线及其推导 二、IS曲线的斜率 三、IS曲线的移动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 一、利率决定与货币的需求和供给 二、流动性偏好与货币需求动机 三、流动偏好陷阱 四、货币需求函数 五、货币供求均衡和利率的

9、决定第四节 LM曲线 一、LM曲线及其推导 二、LM曲线的斜率 三、LM曲线的移动第五节 IS-LM分析 一、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 二、均衡收入和利率的变动第六节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重点与难点:重点: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IS曲线、LM曲线、均衡利率和均衡收入的决定与变动;难点:货币市场到产品市场的传到机制,非均衡点的移动轨迹。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教学内容:第一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一、 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二、 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三、 挤出效应第三节 货币政策效果一、 货币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二、 古典主义的特殊情况三、 货

10、币政策的局限性第四节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重点与难点:重点:IS-LM模型的应用、挤出效应难点:凯恩斯陷阱、古典主义特殊情况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教学内容:第一节 经济政策目标第二节 财政政策一、 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二、 自动稳定与斟酌使用三、 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四、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五、 赤字与公债六、 西方财政的分级管理模式(选讲)七、 财政政策案例(选讲)第三节 货币政策一、 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二、 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三、 债券价格与市场利息率的关系四、 货币政策及其工具五、 货币政策起作用的其他途径六、 货币政策案例(选讲)第四节 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重点与难

11、点:重点:货币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工具,货币创造过程,货币供给难点:货币创造第十七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教学内容: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第二节 总供给的一般说明一、 短期与长期宏观生产函数二、 劳动市场第三节 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特殊含义第四节 古典总供给曲线第五节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第六节 常规总供给曲线第七节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一、宏观经济的短期目标 二、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后果 三、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后果重点与难点:重点: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总供求模型难点: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古典与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的区别第十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教学内容:第一节 失业的描述

12、 一、失业的数据 二、失业的分类 三、自然失业率和自然就业率第二节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第三节 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 一、失业的影响 二、奥肯定律第四节 通货膨胀的描述 一、通货膨胀的数据 二、通货膨胀的衡量 三、通货膨胀的分类第五节 通货膨胀的原因 一、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 二、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三、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四、结构性通货膨胀 五、通货膨胀的持续第六节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一、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 二、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第七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一、菲利普斯曲线的提出 二、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 三、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四、长期菲利普斯曲线重点与难点:重点:自

13、然失业率、奥肯定律、通货膨胀的原因、菲利普斯曲线难点:通货膨胀原因分析第十九章 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教学内容:第一节 汇率和对外贸易 一、汇率及其标价 二、汇率制度 三、自由浮动制度下汇率的决定 四、固定汇率制度的运行 五、实际汇率 六、净出口函数第二节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选讲) 一、关键假设:资本完全流动的小型开放经济 二、开放经济的IS曲线 三、货币市场与LM曲线 四、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第三节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应用(选讲) 一、浮动汇率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二、固定汇率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三、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的政策 四、小型开放经济的总需求曲线第四节 南北关系的一种经济

14、分析(选讲) 一、南北关系简述 二、南北关系模型化的两种思路重点与难点:重点:自由浮动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开放条件下的IS曲线,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及其应用难点: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应用第二十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教学内容:第一节 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第二节 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 一、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二、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一些事实第三节 增长核算 一、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二、增长核算方法 三、增长的经验估算 四、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第四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 一、基本假设和思路 二、没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三、具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第五节 内生增长理论(选讲) 一、基本模型 二、两

15、部门模型第六节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选讲) 一、鼓励技术进步 二、鼓励资本形成 三、增加劳动供给第七节 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选讲) 一、经济周期的含义 二、经济周期的特征第八节 经济周期理论的简要回顾(选讲)第九节 乘数加速数模型(选讲) 一、加速原理 二、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基本思想 三、乘数加速数模型第十节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选讲) 一、作为波动源的技术冲击 二、基本理论重点与难点:重点:经济增长含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区别,经济周期含义,乘数加速数模型,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难点:新古典增长模型,内生增长理论第二十一章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选讲)教学内容:第一节 消费一、 跨期消费决策二、

16、消费的随机游走假说 第二节 投资一、 企业固定投资二、 住房投资三、 存货投资 第三节 货币需求一、 建立货币需求模型的思路二、 货币需求的交易理论重点与难点:重点:跨期消费决策,新古典分析的投资难点:鲍莫尔-托宾模型第二十二章 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选讲)教学内容:第一节 从菲利普斯曲线到总供给曲线 第二节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第三节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第四节一个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AD-AS模型 第五节新凯恩斯主义形成的理论背景和特征 第六节名义黏性 第七节一个新凯恩斯主义的AD-AS模型 第八节 目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共识第九节 博弈论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应用第二十三章

17、西方经济学与中国(选讲)教学内容: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是科学吗?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对我国的有用之处第三节 在应用西方经济学时应加以考虑的我国国情的特殊性第四节 科学主义第五节 对意识形态问题的隐讳第六节 当前金融危机对现行西方经济理论的挑战注:本教学大纲的选讲内容,各任课教师可根据所教专业和教学进度自行决定所讲内容及深度并调整课时分配。二、教学要求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介绍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GDP的概念与核算,以及与宏观经济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要求学生掌握GDP概念、核算国民收入的方法以及名义量值与实际量值的区别。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教学目的

18、与要求:本章主要介绍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条件,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总支出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乘数原理。要求学生掌握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条件,总支出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介绍IS和LM曲线及其推导过程,IS-LM均衡的形成过程及均衡的变动。要求学生掌握IS曲线的决定和变动、LM曲线的决定及变动、均衡利率和均衡产出的决定与变动以及非均衡点的移动轨迹。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介绍如何利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和效果。要求学生进一步掌握IS-LM模型的应用。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教学目的与要求:

19、 本章主要介绍经济政策目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工具和实施方法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要求学生掌握经济政策目标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工具和实施方法。第十七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介绍取消价格水平固定不变假设后的宏观经济总供求模型,并说明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作用如何造成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波动。要求学生掌握总需求曲线的推导、总供给曲线的性质和总供求均衡第十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介绍失业的分类、充分就业失业率含义,失业的经济学解释,通货膨胀的概念、衡量、类型、原因、对经济的影响,同时介绍70年代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出现的滞胀,以及菲利浦斯

20、曲线对此现象的解释。要求学生掌握通货膨胀失业率,奥肯定律,通货膨胀的概念、衡量、类型、原因、对经济的影响,掌握滞胀和菲利浦斯曲线的概念。了解菲利浦斯曲线的演变和意义。第十九章 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介绍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南北关系问题的一种经济分析。要求学生掌握汇率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以及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第二十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介绍经济增长的概念、新古典增长模型、内生增长理论、促进经济增长政策以及经济周期含义与乘数-加速数模型等经济周期理论。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含义,乘数-加速数模型,

21、理解增长模型和周期模型。第二十一章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选讲)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介绍了消费的跨期消费决策理论、随机游走假说,以及新古典分析的投资,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货币需求。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消费者跨期消费决策理论的基本含义。了解新古典主义关于固定投资的理论,以及投资的收入流贴现分析法。第二十二章 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选讲)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介绍了在宏观经济学领域的,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开阔眼界,为将来更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第二十三章 西方经济学与中国(选讲)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分析了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适用性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西方经济学思想去思考现实经济问题。三、

22、章节学时分配章节总课时课堂讲授作业实验上机其他备注122134141516171819209154169176184194204212223期末复习2合计48四、教材与主要参考资料著作:1.高鸿业: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重译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3.克莱恩:凯恩斯的革命,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4.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5.费雪:利息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51年版6.罗伯特·索洛:经济增长理论:一种说明,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7.布坎南:自由、市场

23、、国家(中译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8.马丁·费尔德斯坦:转变中的美国经济,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9.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迁,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10.孙国茂: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11.巴曙松: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12.张曙光 主编:市场化与宏观稳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13.樊纲主笔: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14.Liundgqvist,L.and.Sargent.Recursive:Macroeconomic Theory . MIF Press ,200115.Phelps:The Modern Equilibrium Theory of Unemployment , Interest ,and Asste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416.Romer,David: Advanced Macroeconomics ,McGraw Hill:1996教材1. 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著,王志伟译: 宏观经济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年01月2.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