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店中学九年级历史导学案_第1页
杜店中学九年级历史导学案_第2页
杜店中学九年级历史导学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杜店中学九年级历史导学案学生姓名: 评价: 主备教师:谢晶晶课题:第2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习目标:1.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2.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学习纲要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新经济政策3.苏联成立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1.社会主义工业化2.农业集体化三.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1.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2.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评价学习重点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习难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课时安排:一课时自主学习(相信自己,我能行。通读课本,试着完成下面的知识要点

2、梳理)学习提示:本课内容中两种经济政策比较容易把握,但对于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及其影响,难度较大,可先识记内容,然后慢慢理解。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1937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与此同时,出现了重大曲折和失误,主要表现为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切实际的不断变革生产关系;严重违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过度集中、缺乏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1.为了平定国内的武装叛乱和战胜协约国的武装干涉,从1918年开始,苏维埃俄国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强制征收农民的余粮;把大中小企业

3、全部收归国有;取消自由贸易,实行粮食和日用品配给制。这一非常措施在集中财力、物力战胜敌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1920年底,苏俄粉碎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转入和平建设后,遇到了新的困难和危机。列宁从实际出发,放弃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认为必须改变经济政策。3.1921年春,俄共(布)根据列宁的意见,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有: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交税后可以自由处理自己的粮食。工业方面,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企业。商业方面,取消实物配给制,恢复商品买卖。4.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它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4、,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苏维埃政权。5.十月革命后,原俄罗斯境内建立了多个苏维埃共和国,它们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联合起来,于1922年底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6.1924年列宁逝世后,苏联人民在布尔什维克党和斯大林领导下继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25年,联共(布)确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1928年开始,苏联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到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7.1927年,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的方针,把个体小农经济改造成为大规模的集体农庄。经过几年努力,苏联的农业化基本

5、完成,并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8.1936年,苏联颁布了新宪法。新宪法的颁布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制度的建立,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苏联在斯大林时期,一切经济活动按国家规定的计划运行,采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党政不分。9.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经济上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造成经济效益低下;经济计划统得过死,妨碍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的发挥。政治上,权力过于集中,民主法制被忽视,权力愈来愈集中到个人手里,最后形成了个人的高度集权。合作探究(通读第三遍课文,合作完成下面的问题。)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什

6、么情况下实行的?其主要内容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2.新经济政策为什么能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3.苏联为什么出现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个人崇拜有何危害?4、想一想,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5、有人说,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是历史的倒退。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合作探究答案1、这一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也违背了经济规律,只能是战争环境下的临时政策,决不能把它当作“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形式去贯彻。但在转向和平建设后,这一政策仍旧在执行,这就引起了1920年到1921年春的政治危机。2、新经济政策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它通过

7、市场和价值规律,激活了流通领域,因而能进一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3、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有历史原因、现实原因和个人因素。从历史上看沙俄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没有民主传统,个人崇拜是历史上皇权至上的产物。从现实上看,小农经济占优势,经济文化落后是个人崇拜的土壤;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使党的领导人权力过分集中,是个人崇拜的直接原因。从个人因素看,斯大林把功劳归于自己,加上权力欲望很强,容易接受他的个人崇拜。个人崇拜使领袖脱离群众凌驾于党和国家之上,民主法治被破坏;个人权力高度集中,形成了个人独裁,违背了集体领导的原则,容易引发政变和内乱,破坏了社会稳定,甚至导致历史的倒退。 4、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能把全国的物力、财力和人力集中于工业化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