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触摸材料立体构成教学有感贺锋林“立体构成”作为美术教学中的一门基础课,有着特殊的意义。在我国美术专业基础教学中,所设计的课程都是围绕物质世界作两维平面转化的训练,完成教学内容的过程几乎是限定在简单的笔和纸上进行。而“立体构成”课却与此截然不同。“构成课”一般认为首先形成于日本,是日本教育界根据战前德国包豪斯首创的基础课程的有关内容及训练方法,归纳、整理而成的,分为平面、立体、色彩、光等分支课程。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行改革开放,香港设计师到大陆讲学,把“构成课”介绍给艺术院校,先是得到设计学科的采用,然后又推向其他专业。“立体构成”课在基础教学中得到重视和学生们的钟爱,这同现行的基础教学中
2、,缺乏立体的训练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来人们时时刻刻都生存在立体的、鲜活的世界中,可在研究视觉问题的艺术院校,除少量的专业外,全部的教学时数都安排在解决平面的问题上。长此以往势必束服了学生们多角度的视、听、触觉的发展。 “立体构成”教学作为基本素质和技能的训练过程,它不单纯强调作品的独立性和不以自身作品的完成为目的,其重要的不是摹仿而是体验和感觉;强调的不是模式而是思路;重视的不是最后的结果,而是创作过程。讲究谐调眼、脑、手三者的工作。通过立体构成的训练认识自然,开发想象的能力,提高敏锐的美感反应。它不仅是对立体空间形态的研究,还是锻炼造型的感受力,直观判断力,培养潜在的思维能力,启发对材料的认知
3、和由材料引发的重新构想的能力。“立体构成”是三度空间的体验。它是以材料和纯形态为素材,按照视觉的效果,运用力学和心理学的原理进行组合,巧妙地运用材料自身的特征进行合理的设计,从而构成一个理性形态。立体感觉和空间感觉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实际物体本身的物理量;第二,实体所存在之空间;第三,人的触觉及实体的感觉;第四,视觉作出错误判断的感受,通常称为“幻觉”。立体感和空间感都是基于量的感觉产生的,几乎都是经过绝对量或相对量的比较经验,进而向心理方向发展。“立体构成”是对材料的体验。立体构成课的实施与展开,是在依赖于“材料”的前提下进行的。材料的内部特征决定了形态的可能性,如弹力、内应力,材料的表面
4、特征形态、肌理、色彩和组合,影响人们的心理和生理。从规则的硬线组合,到体块的分解与再造,材料形态的变化过程,就是立体构成的过程。对材料本身的形态、特性的认知与挖掘,影响着“构成”的进行与结果。例如“木”作为天然材料,质地相对松软,纹理丰富,它具有自然、真实和朴素的性格。其加工过程中,可以刨、削、粘贴等。而法拉·罗姆则利用“木方”可以折断的特性,把一根长长的木方作一折断处理,然后用透明的有机玻璃填充,组成一个完整的折角,这个折角看上去完美无缺。这里从断裂到治愈,从暴力到复原,从攻击到继续生存的对策,引出了一系列痕迹。在作品的深层、在技术的背后,可以看到一种热烈丰富的创造和表现力。甚至可
5、以看到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如果把“木”改成“铁条”,结果就会呈现出另一种情况。首先“铁”不能折出像木一样的断痕,由于其质地和大弹性的特性,所以即便出现折断的痕迹,在此也缺少“木”痕的力度感,那么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贝聿铭设计的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粗略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神奇,贝氏通过玻璃透明的这一材料特性和方锥体各面良好的接受光的特征,着重解决了玻璃清澄的技术问题,使金字塔能够通透而看不出其存在,以便与周围古建筑有较好的融合。赖特的“落水山庄”在所有支柱的表面都由粗糙的岩片横缝堆砌筑成,并与米色混凝土形成对比,所有混凝土的水平件宛如贯穿空间,飞腾跃起,赋予建筑物无比的动感和张力。现代艺术家克里斯托在
6、1994年包裹德国国会大厦时,选用一种特质的银色的针织物,并且要求放置这种覆盖针织物时,工作人员在同一时间放下每处的织物,垂放人员专业攀登手,必须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在同一时间将织物从房顶向地面放下,就在那一瞬间,只见阳光下波光粼粼,材质独特的织物犹如一道飞流直下的瀑布,令观看者心旷神怡。以上的构思都是依赖于既定的材料来实现的,假若变更了其中的材料,那么贝聿铭的“金字塔”就可能失去了空灵和通透的虚幻感,而成为没有创意的非洲沙漠上金字塔的翻版。20世纪的艺术大师毕加索是善用材料的高手,他将车座与车把组合成公牛头的形象,并将它作为作品陈示于博物馆中,元素原有的实用意义在新的组合下消失同时也为这个组
7、合赋予了一个新的概念。材料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愈来愈广泛,此现象的产生为艺术建立了一种新的审美价值,也提示了材料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因此,在立体构成课的有限时间内,把材料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来加以研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如果说,形态、空间的研究是立体构成的纵向深化,那么,对材料的关注、筛选、加工、运用,则是横向的扩大。把材料问题结合到立体空间的研究中,他可以使以单一材料为主的课堂,鲜活起来,多种材料的引入为学生个性化的思考和构想增加了新的通道。学生在运用多种材料解决空间、立体问题中,更能体会到创意的开放性、无限性,拓宽了想象的视野。对材料物理性征和心理性征的研习、比较,可以使学生在创造形态的构
8、成中更加主动、积极和敏感。引入“现成品”的再造的课题,促使学生积极地去体察生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分析、提炼的能力,并学会从材料中获得灵感,进而提升为有创意的行动。陈振东的“作品”,是从菜市场中运送鸡蛋的包装架开始的,他首先被鸡蛋和其包装架的对比所吸引,凸凹起伏的形态和表面粗糙的肌理,促使他以此为材料做一个立体的组合。最后完成的“作品”是,包装架以壳状固定在一块旧土板上,并在一个个凸处镶入生了锈的铁钉,放射状的铁钉增强了秩序感,元素共同的粗与旧性格,使作品看上去朴实而有冲击力。陈嘉同学的“棋”,它以棋子、棋盘和细铁线为元素,“竖相”是它们之共有特点。以半个棋盘为底座,棋盘的黑白格和竖向的不
9、完全规则的铁线托起另一半棋盘,铁线群组成的开放式空间上倾斜的棋盘好像浮在空中。动物形象的黑白棋子、分布在铁线的端点和底座上,线与块的聚散,铁线的穿透与相离产生一种飞上飞下的动感。张毅洪同学也是以棋为元素,它是以中国象棋的“方圆”为想象的支点。通过裱糊加硬的手法,把楚河汉界的纸棋盘加厚,并作一个近似于圆形的切割,“井字格”的网格线形成的“方”,同不规则圆相对照,红绿两色的圆形木棋子错落有致地固定在竖立的棋盘上,用旧报纸裱糊的底座上散落着的棋子好像是从战场下来的败将残兵,红、绿、灰三色和方、圆的形态,组成了一首征战古曲。詹桂林同学的软线作品,选择一根树枝为支架,利用羊角形的树枝,作软线的多向度拉线,使软线组成有变化的线面。由于支架柔软而富弹性,所以就要十分注意拉线的对应和平衡的问题。这本来是一个比较基础的训练,可由于学生能积极地思考、理解,细心体会材料的特性,独具匠心地选择一个支架,从而使一个普通作业,获得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面对这些学生的作品,人们获得的往往只是一个结果,然而更为实质、更有意义的另一面却是结果产生前所经历的那一漫长的过程。在看似轻松的效果背后,学生是通过对物体形态、性格,材料特征的无知到逐渐加深的无数次反复的体验,并将这种体验予以提炼、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防操作培训资料
- 九版内科学呼吸系统疾病诊疗规范
- 肾病常见症状及护理方案
- 营养与运动科学基础
- 西餐厨师实训教案
- 文言文的教学方法
- 普通员工个人总结
- 腹腔滴注健康宣教
- 2025版白血病患者常见症状及护理方法培训
- 委托定金协议书
- 消防安全例会制度与流程
-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无答案)
- 窗帘安装安全规范及服务方案
- 租地合同书样本电子版
- 亚马逊公司合同模板
- 水工监测个人总结
- (新版)高级考评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北京版小学英语单词表
- DB37T 4717-2024 高速公路养护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指南
- 2000-2014考研数二真题及解析
- 四宫格数独题目204道(可直接打印)及空表(一年级数独题练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