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LTE 技术原理和系统设计技术原理和系统设计2移动通信的演进移动通信的演进2LTE系统设计需求和技术特点系统设计需求和技术特点2LTE功能划分和协议架构功能划分和协议架构2LTE基本原理基本原理2LTE关键技术分析关键技术分析2LTE网络自组织网络自组织2LTE产业进展产业进展n移动通信正在从2G向3G/B3G/4G演进, 载频带宽由窄带向宽带发展。n移动通信网络将会从以语音为主导的网络向以高速数据为主导的网络转型。“宽带化宽带化”成为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成为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X?“宽带化宽带化”成为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成为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2移动通信的演进移动通信的演进2LTE系
2、统设计要求和技术特点系统设计要求和技术特点2LTE基本原理基本原理2LTE关键技术分析关键技术分析2LTE网络自优化网络自优化2LTE产业进展产业进展LTELTE的设计要求的设计要求l灵活的信道带宽灵活的信道带宽n1.4,3,5,10,15,20 MHzl更低的无线网时延更低的无线网时延n单向用户面5 msn控制面100 msl更高的频谱效率更高的频谱效率n下行比WCDMA R6提高3-4倍n上行频谱效率比R6提高2-3倍l全分组域业务全分组域业务n为传统的电信业务提供QoS传输n不再提供CS域业务l增强的移动性能增强的移动性能n0-15公里/小时: 最优的性能 n15-120公里/小时:较高
3、的性能 n120-350公里/小时:支持实时业务l峰值数据率更高峰值数据率更高n20MHz带宽下,下行100Mbit/sn20MHz带宽下,上行50Mbit/sRel-6Rel-6HSPAHSPARel-8 LTERel-8 LTE天线天线: :两收两发两收两发系统带宽系统带宽 (MHz)(MHz)520下行峰值速率下行峰值速率 (Mbps)(Mbps)14.4172.8下行平均频谱效率下行平均频谱效率(bps/Hz/cellbps/Hz/cell)0.531.69下行小区边缘用户频谱效率下行小区边缘用户频谱效率(bps/Hz/cellbps/Hz/cell)0.020.05上行峰值速率上行峰
4、值速率 (Mbps)(Mbps)5.7616QAM: 5764QAM: 86.4上行平均频谱效率上行平均频谱效率(bps/Hz/cellbps/Hz/cell)0.3320.735上行小区边缘用户频谱效率上行小区边缘用户频谱效率(bps/Hz/cell(bps/Hz/cell)0.0090.024LTELTE的技术特点的技术特点全全IP,IP,扁平化网络架构扁平化网络架构nE-UTRAN系统只由eNB组成,去掉RNC网元。neNB集成了更多的功能块(RNC): 物理层(PHY), 媒体接入层(MAC), 无线链路控制(RLC),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 无线资源控制(RRC), 无线资源
5、分配和调度,小区间无线资源管理(RRM)n更短的无线网络时延: 单向用户数据延迟 5ms, 控制信令延迟 100msneNB之间通过X2接口进行通信,以实现小区间优化的无线资源管理UuUuLTELTE的技术特点的技术特点基于基于OFDMOFDM的上下行多址接入和信号调的上下行多址接入和信号调制方式制方式n上行:基于CP的SC-FDMA 下行:基于CP的OFDMAn消除无线网络自干扰n资源分配更灵活上下行采用更高阶的调制上下行采用更高阶的调制: 64QAMn系统峰值频谱效率达到 6bps/Hzn下行:QPSK、16QAM、64QAM、BPSK,上行: QPSK、16QAM、64QAM。多用户频率
6、选择性资源调度多用户频率选择性资源调度n干扰和多径造成各用户在不同频率上的性能有差异,频率选择性资源调度频率选择性资源调度旨在让每个用户在最佳频带上传输从而提高多用户下系统的整体频谱效率LTELTE的技术特点的技术特点自适应多天线技术自适应多天线技术nOFDM技术与MIMO技术的融合,提高系统吞吐量n支持多种模式的多入多出技术(MIMO) 目前支持:1*2、2*2n自适应MIMO技术根据信道特性调整传输参数以在链路稳定性和容量之间取得最佳折衷;跨小区间的链路自适应跨小区间的链路自适应,资源管理和干资源管理和干扰协调(扰协调(ICIC)n根据用户所在的地理位置分配频带资源,降低小区间干扰,提高链
7、路稳定性和优化多小区频谱效率2移动通信的演进移动通信的演进2LTE系统设计要求和技术特点系统设计要求和技术特点2LTE功能划分和协议架构功能划分和协议架构2LTE基本原理基本原理2LTE关键技术分析关键技术分析2LTE网络自优化网络自优化2LTE产业进展产业进展LTELTE功能实体划分功能实体划分LTE E-UTRAN LTE E-UTRAN 和核心网的功能划分和核心网的功能划分无线接入侧功能核心网侧LTELTE无线接口协议栈无线接口协议栈- -用户面协议栈用户面协议栈无线接口协议栈根据用途分为:用户面协议栈和控制面协议栈无线接口协议栈根据用途分为:用户面协议栈和控制面协议栈用户平面协议栈用户
8、面个协议层功能用户面个协议层功能PDCP层:IP头压缩,加密。RLC层:完成ARQ相关的功能。MAC层:为RLC提供逻辑信道、调度、HARQ相关功能。LTELTE无线接口协议栈无线接口协议栈- -控制面协议栈控制面协议栈控制平面协议栈NAS控制协议终止于控制协议终止于MME功能如下:功能如下:1)SAE承载控制承载控制 2)鉴权)鉴权 3)LTE_IDLE状态下的移动性管理状态下的移动性管理 4)产生)产生LTE_IDLE状态下的寻呼消息状态下的寻呼消息 5)安全控制)安全控制PDCP、RLC、MAC的功能和用户平面的一样。的功能和用户平面的一样。RRC协议终止于协议终止于eNB功能如下:功能
9、如下:1)广播)广播 2)寻呼)寻呼 3)RRC连接控连接控制制 4)RB控制控制 5)移动性管理)移动性管理 6)终端的测量和测量上报控制。)终端的测量和测量上报控制。E-UTRANE-UTRAN接口协议通用模型接口协议通用模型 X2-AP Transport Network Layer User Transport Network Plane Control Plane User Plane Transport User Network Plane Radio Network Layer GTP-U UDP IP Data link layer Physical layer User Pl
10、ane PDUs SCTP IP Data link layer Physical layer E-UTRAN接口的通用协议模型E-UTRAN接口的通用协议模型(如下图)同时使用于接口的通用协议模型(如下图)同时使用于S1接口和接口和X2接口,其接口,其定义原则为:控制平面与用户平面分离,无线网络层与传输网络层分离。定义原则为:控制平面与用户平面分离,无线网络层与传输网络层分离。E-UTRANE-UTRAN接口接口-S1-S1接口接口 SCTP IP Data link layer S1-AP Physical layer S1 接口控制平面 (eNB-MME)S1 接口用户平面 (eNB-M
11、ME)MME S-GWS1-CS1-Un S1 S1接口定义为接口定义为E-UTRANE-UTRAN与与EPCEPC之间的接口之间的接口n S1 S1包括包括S1-CS1-C和和S1-US1-U,前者为,前者为eNBeNB和和MMEMME之间接口、后者为之间接口、后者为eNBeNB和和S-GWS-GW间接口。间接口。 E-UTRANE-UTRAN接口接口-X2-X2接口接口X2 接口控制平面X2接口控制平面n X2 X2接口和接口和S1S1接口极其类似,接口极其类似, X2-U X2-U和和S1-US1-U使用同样的用户面协议,便于使用同样的用户面协议,便于eNBeNB在数据前向处理时,减少协
12、议处理。在数据前向处理时,减少协议处理。2移动通信的演进移动通信的演进2LTE系统设计要求和技术特点系统设计要求和技术特点2LTE功能划分和协议架构功能划分和协议架构2LTE基本原理基本原理2LTE关键技术分析关键技术分析2LTE网络自组织网络自组织2LTE产业进展产业进展LTE基本原理基本原理 正交频分复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基本技术基本技术频分复用频分复用/频分多址频分多址(FDM/FDMA) 传输方式传输方式: 其实是一种传统的技术,将较宽的频带分成若其实是一种传统的技术,将较宽的频带分成若干较窄的子载波进行并行发送时最朴素的实现宽带传输的方法干较窄的子载波进行并行发送时最朴素的实现
13、宽带传输的方法 频谱效率低:为了避免子载波间的干频谱效率低:为了避免子载波间的干扰,在相邻子载波间保留足够间隔。扰,在相邻子载波间保留足够间隔。OFDM传输方式传输方式: 将高速串行数据调制在一组等差频率集合且正交的复正弦波将高速串行数据调制在一组等差频率集合且正交的复正弦波(子载波子载波)上并上并行发射接收端用同样的一组子载波对输入信号进行相关后得到解调信号行发射接收端用同样的一组子载波对输入信号进行相关后得到解调信号 FDM/FDMA FDM/FDMA不能像频谱效率更高的不能像频谱效率更高的TDM/TDMATDM/TDMA和和CDM/CDMACDM/CDMA技术一样能够成为无技术一样能够成
14、为无线通信的核心传输技术。线通信的核心传输技术。 引入引入FFTFFT(快速傅里叶变换)数字信(快速傅里叶变换)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号处理技术FFTFFT允许将允许将FDMFDM的各个子载波重叠排列,的各个子载波重叠排列,重叠子载波排列大大提高频谱效率。重叠子载波排列大大提高频谱效率。FFTFFT同时保证各个子载波之间的正交同时保证各个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性。f1f2f3传统传统FDM频谱频谱f1f2f3OFDM频谱频谱LTE基本原理基本原理 正交频分复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特点的特点 OFDM的多载波传输方式频谱效率高的多载波传输方式频谱效率高: 由于正确的频率采样由于正确的频率采样(对应
15、于时域相关积分对应于时域相关积分)后无子载波间干扰后无子载波间干扰, OFDM允许相邻正交子载波间的频谱有交叠允许相邻正交子载波间的频谱有交叠 比传统比传统FDM频频谱效率高谱效率高 OFDM接收接收无符号间干扰和子载波间干扰无符号间干扰和子载波间干扰:循环前缀循环前缀(CP)的加入保证了时域截窗内的加入保证了时域截窗内的子载波为完整的整倍数周期波形保证了无符号间干扰;的子载波为完整的整倍数周期波形保证了无符号间干扰;FFT技术能够保证子载波间技术能够保证子载波间的正交性从而避免了子载波间干扰。的正交性从而避免了子载波间干扰。f0-f1: 子载波间隔子载波间隔 带宽扩展性强:由于带宽扩展性强:
16、由于OFDM系统的信号带宽取决于使用的子载波数量,因此系统的信号带宽取决于使用的子载波数量,因此OFDM系统具有很好的带宽扩展性,小到几百系统具有很好的带宽扩展性,小到几百kHz,大到几百,大到几百MHz,都比较容易实现,都比较容易实现,FFT大小尺寸带来的系统复杂度增加相对并不明显。大小尺寸带来的系统复杂度增加相对并不明显。LTE基本原理基本原理 下行下行OFDMA 正交频分多址技术正交频分多址技术OFDMA传输技术传输技术OFDM调制技术和多用户子调制技术和多用户子载波分配结合的传输技术载波分配结合的传输技术每个用户使用一个二维时频每个用户使用一个二维时频子载波集进行传输子载波集进行传输,
17、其带宽可其带宽可灵活动态分配灵活动态分配同时避免了符号间干扰同时避免了符号间干扰,子载子载波间干扰和多用户接入干扰波间干扰和多用户接入干扰缺陷缺陷: 峰均比高峰均比高, 不适合终端不适合终端信号波形信号波形IFFTLTE基本原理基本原理 OFDMA的多用户时频二维频谱的多用户时频二维频谱OFDMA的多载波传输方式将频谱划分为时频二维资源:频域的子载波和时域的符号间隔。的多载波传输方式将频谱划分为时频二维资源:频域的子载波和时域的符号间隔。多用户资源分配以资源块多用户资源分配以资源块(180KHz x 0.5ms)为颗粒度在时隙和频域上灵活分配为颗粒度在时隙和频域上灵活分配,以满足不同用户混合业
18、务的需求以满足不同用户混合业务的需求LTE基本原理基本原理 OFDMA和和CDMA频域特性比较频域特性比较CDMA技术技术: 每个码道的发射信号都是宽带信号每个码道的发射信号都是宽带信号,带宽是码片速率的倒数带宽是码片速率的倒数, 因而多用因而多用户的信号在频谱上是重叠的户的信号在频谱上是重叠的 需要复杂的联合检测算法分开用户需要复杂的联合检测算法分开用户.频域频域f发射的CDMA信号频谱接收的CDMA信号频谱f通过多径信道OFDMA技术技术:每个子载波信号是窄带信号,不同子载波信号经过多径信道后保持正交无每个子载波信号是窄带信号,不同子载波信号经过多径信道后保持正交无相互干扰多用户可分配不同
19、子载波集发射相互干扰多用户可分配不同子载波集发射, 接收端经过接收端经过FFT运算后在频域分开运算后在频域分开ff发射的OFDMA信号频谱接收的OFDMA信号频谱频域频域用户1用户2用户3用户4用户1用户2用户3用户4通过多径信道LTE基本原理基本原理 上行上行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单载波频分多址l上行采用上行采用SC-FDMA作为多址接作为多址接入及信号调制技术入及信号调制技术nOFDMA的劣势是调制输出信号的峰均比较高,使得功放效率降低,不适合上行终端的信号传输nSC-FDMA对调制信号先进行离散付立叶变换,再对输出结果在连续的子载波子集上做OFDM调制从而降低信号峰均比, 同时保持
20、了OFDMA抗多径和无多用户接入干扰的优势LTE基本原理基本原理 上行上行SC-FDMA的多用户时频二维频谱的多用户时频二维频谱l不同用户在同一传输间隔占用不相交的子带不同用户在同一传输间隔占用不相交的子带l同一用户在不同传输间隔可以占用不相同的子带同一用户在不同传输间隔可以占用不相同的子带LTE基本原理基本原理 信号基本参数信号基本参数信道带宽信道带宽 BWChannel (MHz)1.43 5101520资源块数资源块数 NRB615 255075100信道带宽可扩展而不影响下面的信号参数信道带宽可扩展而不影响下面的信号参数下行符号配置下行符号配置每个资源块的每个资源块的子载波数子载波数每
21、个时隙的符每个时隙的符号数号数正常循环前正常循环前缀缀: 4.6875usf=15KHz127扩展的循环扩展的循环前缀前缀:16.67usf=15KHz6f=7.5KHz243上行符号配置上行符号配置每个资每个资源块的源块的子载波子载波数数每个时隙每个时隙的符号数的符号数正常循环前缀正常循环前缀 4.6875us127扩展的循环前缀扩展的循环前缀16.67us126OFDM符号的时长符号的时长=1/f + 循环前缀长度循环前缀长度, 参数的选取在抗多径和多谱勒的参数的选取在抗多径和多谱勒的性能之间取折衷性能之间取折衷LTE基本原理基本原理 帧结构帧结构(FDD)说明:本图为了显示资源分配的效果
22、,每个小方格表示的是一个符号的时域长度12个子载波的资源LTE基本原理基本原理 下行物理层基本信号下行物理层基本信号l物理层主同步信号(物理层主同步信号(P-SS) 用于终端的下行同步并确定该小区在小区身份组中的成员序号(0-2), 占用载频中央62子载波用于调制Zadoff-Chu序列, 在每帧的时隙时隙0和时隙和时隙10各选1个符号发送(倒数第一个符号)l物理层辅助同步信号(物理层辅助同步信号(S-SS) 用于终端的下行同步并确定该小区的小区身份组序号(0 167), 占用载频中央62子载波用于调制伪随机BPSK序列,在每帧的时隙0和时隙10各选1个符号发送(倒数第二个符号)LTE基本原理
23、基本原理 下行物理层参考信号下行物理层参考信号下行物理信号图例: 下图给出了与小区相关的参考信号(RS)在不同天线配置情况下在资源块(RB)中的分布. 可以看出不同天线口对应的参考信号没有交叠,同时天线口2和3分配的参考信号比天线口0和1少一倍.LTE基本原理基本原理 下行物理层信道下行物理层信道l物理层下行共享信道(物理层下行共享信道(PDSCH)n承载下行业务数据, 寻呼消息, 可采用 QPSK,16QAM或64QAMl物理层广播信道物理层广播信道 (PBCH) n承载广播信息, 固定占用载波信道中间6RBs (1.08MHz), 采用QPSKl物理层下行控制信道物理层下行控制信道 (PD
24、CCH) n承载信道分配和控制信息, 采用QPSKl物理层格式指示信道物理层格式指示信道 (PCFICH) n承载PDCCH在子帧占用的符号数目, 采用QPSKl物理层混合自动重传物理层混合自动重传(HARQ)请求指示信道请求指示信道(PHICH)n承载HARQ ACK/NACK, 采用BPSK,支持码分多路信道l物理层多播信道物理层多播信道 (PMCH) n承载多播信息, 采用QPSK,16QAM和64QAMLTE基本原理基本原理 下行物理层信道的时频二维分布下行物理层信道的时频二维分布LTE基本原理基本原理 上行物理层基本信号上行物理层基本信号l上行信道解调参考信号上行信道解调参考信号(S
25、RS)n用于上行同步和信道估计, 来解调上行共享信道(PUSCH)和上行控制信道(PUCCH). 该参考信号还可用于其他物理参数的测量如上行干扰和上行信噪比等.l上行信道测量参考信号上行信道测量参考信号(SRS)n用于基站对上行信道特性的测量, 测量结果可用于基站对用户的资源调度以获取多用户分集增益. 该参考信号的发送周期和子帧偏移需要配置.LTE基本原理基本原理 上行物理层信道上行物理层信道l物理层上行共享信道(物理层上行共享信道(PUSCH)n承载上行业务数据和上行控制信息(UCI), 采用 QPSK,16QAM或64QAMl物理层上行控制信道物理层上行控制信道 (PUCCH) n承载上行
26、控制信息(UCI): HARQ ACK/NACK,CQI/PMI, RI, 采用BPSK或QPSKl物理层随机接入信道物理层随机接入信道 (PRACH)n用于终端发起与基站的通信, 基站通过接收PRACH确定接入终端身份并计算该终端的延迟2移动通信的演进移动通信的演进2LTE系统设计要求和技术特点系统设计要求和技术特点LTE功能划分和协议架构功能划分和协议架构2LTE基本原理基本原理2LTE关键技术分析关键技术分析2LTE网络自组织网络自组织2LTE产业进展产业进展LTE关键技术关键技术-多天线技术的空间复用多天线技术的空间复用MIMOn 收发两端配置多个天线可构成多入多出(MIMO)信道如上
27、左图. 其平坦衰落数学模型如上右图.n 如果上述H可逆, 则可用接收到的y=y1,y2解出x=x1,x2, 这样相对于单入单出(SIMO),数据率提高了2倍! n 通常而言,对于M发N收, 数据率相对于1发1收最高可提高min(M,N)倍. n H可逆的前提是收发之间必须要有丰富的多径! MIMO与OFDM最佳匹配x1x2y1y2HyHxvxHy111212221121121vvxxhhhhyyMIMO用于空间复用增益的基本信道模型用于空间复用增益的基本信道模型TXRX2个独立的等效个独立的等效SISOx1x2y1y2TXRXh2h1h11h12h21h22单用户双单用户双数据流数据流单用户双
28、单用户双数据流数据流LTE关键技术关键技术-多天线技术的空间分集多天线技术的空间分集MIMOn 多天线发射分集技术把多径信号在接收端合并,提高链路抗衰落的能力, 亦即降低在同等平均接收信号强度下的误码率;n 2发2收能提供最大4阶的分集增益, 使得误码率与平均信噪比的4次方成反比。y11y212, 1,|222221212211432121*2122*1112*2221*1211*2221*1211ixhhhhxvvvvxxhhhhhhhhyyyyii22211211*12*212221121122211211vvvvxxxxhhhhyyyyMIMO用于分集增益的基本信道模型用于分集增益的基本
29、信道模型TXRX-x2* x1x1* x2Hy22y12更稳健的等效更稳健的等效SISORXTXx2 x1y1y2H=sqrt(|h11|2+|H12|2+|h21|2+|h22|2)0100200300400500600700-60-50-40-30-20-100sampling at 15KHzdB 2 X 2 combined channelchannel path 1channel path 2channel path 3channel path 4h11h12h21h22LTE关键技术关键技术-多天线技术的多用户多天线技术的多用户MIMO11212221121121vvxxhhhhy
30、yMU-MIMOn 上行单用户MIMO受限于终端发射功率n eNB调度两个用户在同一无线资源上传输数据,从而提高系统吞吐量.n 两个被调度用户的空间特性具有较大差异y1TX x1 x2HRXy2用户用户1用户用户2h11h12h21h22MU-MIMO用于上行传输的基本信道模型用于上行传输的基本信道模型yHxvxHy1x1x2y1y2h2h1用户用户1用户用户2TXRXTXTX2个独立的等效个独立的等效SISOLTE关键技术关键技术-多天线技术的自适应切换多天线技术的自适应切换n LTE提供了统一的发射信号处理架构,通过终端反馈的机制来实施多天线的自适应切换提供了统一的发射信号处理架构,通过终
31、端反馈的机制来实施多天线的自适应切换n 终端反馈终端反馈 CQI/RI/PMI, 分别代表分别代表n 调制编码方式调制编码方式n 多天容量增益的阶数多天容量增益的阶数n 多天线预编码的矢量多天线预编码的矢量/矩阵矩阵n 支持的多天线传输模式:支持的多天线传输模式:n 发射分集发射分集, 适用于发射天线间相关性弱适用于发射天线间相关性弱的多天线信道。的多天线信道。n 闭环闭环/开环空间复用,适用于收发之间多径丰富且收开环空间复用,适用于收发之间多径丰富且收发同时多径角度扩展大的多天线信道。发同时多径角度扩展大的多天线信道。n 秩为秩为1的预编码,的预编码,适用于发射天线间相关性强的多天适用于发射
32、天线间相关性强的多天线信道。线信道。CQIRIPMILTE关键技术关键技术-频率选择性调度频率选择性调度n 在多径信道中,每个用户在不同的频率子带上的增益是不同的。在多径信道中,每个用户在不同的频率子带上的增益是不同的。n 频率选择性调度把每个用户调度在其信道增益最大的频率资源上频率选择性调度把每个用户调度在其信道增益最大的频率资源上。n 容量增益:系统容量是各用户在分配的容量增益:系统容量是各用户在分配的频率资源上频率资源上容量之和容量之和 (香农公式香农公式).n 在频率选择性调度可让在频率选择性调度可让下式中每一项的下式中每一项的SNRi 最大最大,因而系统总容量最大因而系统总容量最大!
33、31)1log(iiiSNRRBC120140160180200220240260280300-10-8-6-4-202resource indexdBchannel responses at different frequencies user 1user 2user 3用户用户3的最佳资源的最佳资源RB3用户用户1的的最佳资源最佳资源RB1用户用户2的的最佳资源最佳资源RB2n 在频选的基础上再进行子带内在频选的基础上再进行子带内的自适应编码和调制的自适应编码和调制(AMC)LTE关键技术关键技术-静态邻小区干扰协调和功率控制静态邻小区干扰协调和功率控制nLTE同频组网的最大问题是小区间干
34、扰降低小区边缘的频谱效率同频组网的最大问题是小区间干扰降低小区边缘的频谱效率nLTE采用了采用了小区间干扰协调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和和功率控制功率控制(PC)相结合的方法来控制和降低干扰相结合的方法来控制和降低干扰;l上行功率控制上行功率控制: 在传统的功率控制中在传统的功率控制中,终端终端UE的发射功率要完全补偿路损的发射功率要完全补偿路损PL2, 即即Ptx=Prx-PL2. 在在LTE中中, 终端终端UE要计算到本小区和邻小区的路损要计算到本小区和邻小区的路损PL1和和PL2,跟据路损差跟据路损差计算补偿因子计算补偿因子alpha.l部分频率复用部分频率复用 :系统将频率资源分为系
35、统将频率资源分为2个复用集,一个频率复用因子为个复用集,一个频率复用因子为1的频率集合,应的频率集合,应用于中心用户用于中心用户(CCU)调度;一个频率复用因子大于调度;一个频率复用因子大于1的频率集合,应用于边缘用户的频率集合,应用于边缘用户(CEU)调度调度;Ptx=Prx-alpha * PL2, alpha 120MHz20MHz带宽化分成带宽化分成A,B,C 3块块, 分别应用于不同扇区分别应用于不同扇区的边缘用户的边缘用户. 而中心用户可而中心用户可使用该扇区未用的使用该扇区未用的2块频谱块频谱UE1UE3UE2UE3UE1UE2LTE关键技术关键技术-动态邻小区干扰协调动态邻小区干扰协调nLTE支持同频组网下动态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支持同频组网下动态的小区间干扰协调n任何小区可通过任何小区可通过X2消息发送强干扰指示消息发送强干扰指示 (HII)给相邻小区给相邻小区,事先控制使得相邻小区调度事先控制使得相邻小区调度资源避开干扰资源避开干扰.n小区还可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绿色建材认证体系与地产商采购偏好分析
- 2025-2030绿色低碳科技园建设路径与政策支持分析报告
- 2025-2030线上儿童教育平台用户增长与盈利模式探索报告
- 2025-2030纳米药物载体靶向治疗突破与临床试验进展报告
- 2025-2030纳米材料应用场景分析及市场增长潜力预测报告
- 检验员安全生产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30纳米光刻设备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 2025-2030红外热成像光学系统小型化趋势与民用安防市场渠道变革分析
- 2025-2030精酿啤酒比赛评分体系优化与行业标准制定影响力分析
- 2025-2030精酿啤酒小型发酵罐家庭化应用与DIY市场培育报告
- 2025年医院检验科人员招聘考试题目及答案
- 《民族区域自治法》课件
- 第11课《再塑生命的人》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采购项目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店面库房管理办法
- 教师待岗管理办法
- 胸腹水常规解读
- 企业并购重组培训课件
- 数控锯床安全操作规程
- 企业标准化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探索
- (新交际英语2024版)英语二年级上册Unit 2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