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六层框架结构教学楼_第1页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六层框架结构教学楼_第2页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六层框架结构教学楼_第3页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六层框架结构教学楼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1 绪论1.1 工程背景该项目为白银市职业中专教学楼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总建筑面积约为24278m;每层层高为3.9m, 本工程作为教学楼使用。室内地坪为±0.000m,室外内高差0.45m。框架梁、柱、屋面板板均为现浇。1.1.1设计资料1、气象资料冬季采暖室外空气计算温度为-13 度,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为28 度,室内计算温度:卫生间,大厅为16 度,其他为 18 度,全年主导风向为偏东风,冬季平均风速0.7m/s ,基本风压 w=KN/m2 。2 , 地质条件场地自上而下:填土层,黄土状粉土层,卵石层填土层: 1.02.0m,褐黄色 - 淡黄色,成分以粉土为主,含

2、有生活及建筑垃圾黄土粉状层:埋深2.04.5m ,褐黄色,土质较均匀,具有II级自重湿陷性,Fak=200Kpa,压缩模量 Es=3.5Mpa卵石层:埋深 5.07.0 米,杂色粒径 610cm为主,含量为 6070%,其中 1015%为大于 200cm的漂石,卵石呈浑圆状,成分以花岗岩,石英岩,闪长岩为主潮湿,中密,此地基承载力 Fak=550KPa,桩端极限阻力可按 3000KPa考虑, es=60MPa 3、地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5g, 第二组1.1.2材料柱采用 C30,纵筋采用 HRB335,箍筋采用 HPB235,梁采用 C30,纵筋采用 HR

3、B335,箍筋采用 HPB235。基础采用 C30,纵筋采用 HRB400,箍筋采用 HPB235。1.2 工程特点该工程为六层,主体高度为21.6 米,属多层建筑。感谢下载载精品多层建筑采用的结构可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 - 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等类型。根据不同结构类型的特点,正确选用材料,就成为经济合理地建造多层建筑的一个重要方面。经过结构论证以及设计任务书等实际情况,以及本建筑自身的特点,决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中,抵抗水平力成为确定和设计结构体系的关键问题。高层建筑中常用的结构体系有框架、剪力墙、框架 - 剪力墙、筒体以及它们的组合。高层建筑随着层数和高度的增加水平作用

4、对高层建筑机构安全的控制作用更加显著, 包括地震作用和风荷载,高层建筑的承载能力、抗侧刚度、抗震性能、材料用量和造价高低,与其所采用的机构体系又密切的相关。 不同的结构体系, 适用于不同的层数、 高度和功能。框架结构体系是由梁、柱构件通过节点连接构成,既承受竖向荷载,也承受水平荷载的结构体系。这种体系适用于多层建筑及高度不大的高层建筑。本建筑采用的是框架机构体系,框架结构的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框架结构可通过合理的设计,使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框架结构构件类型少,易于标准化、定型化;可以采用预制构件,也易于采用定型模板而做成现浇结构,本建筑采用的现浇结构。由于本次设计是教学楼设计,要求有灵活

5、的空间布置,和较高的抗震等级,故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1.3 本章小结本章主要论述了本次设计的工程概况、相关的设计资料、高层建筑的一些特点以及综合本次设计所确定的结构体系类型。感谢下载载精品2 框架结构计算2.1 工程概况2该项目为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总建筑面积约为 4278 m;底层层高为 3.9m。总层高 21.6m。室内地坪为 ±0.000m,室外内高差 0.45m。本教学楼采用柱距为 3.6m的内廊式小柱网,边跨为 6.3m,中间跨为 2.7m。框架平面同柱网布置如下图图 2.1框架平面柱网布置框架梁柱现浇,屋面及楼面采用10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承

6、重方案的选择:竖向荷载的传力途径:楼板的均布活载和恒载经次梁间接或直接传至主梁,再由主梁传至框架柱,最后传至地基。根据以上楼盖的平面布置及竖向荷载的传力途径, 本办公楼框架的承重方案为横向框架承重方案,这可使横向框架梁的截面高度大,增加框架的横向侧移刚度。2.1.1设计资料1、气象条件 :基本风荷载 W。=0.4kN/ m 2; 基本雪荷载为0.4KN/ m 2。感谢下载载精品2、楼、屋面使用荷载 :22教室 1.5kN/ m;走道、会议室、门厅等处:2.0kN/ m;为安全考虑,均按2.0kN/2m 计算。3、 工程地质条件:建筑物场地地形平坦,地基土成因类型为冰水洪积层。自上而下叙述如下:

7、新近沉积层(第一层),粉质粘土,厚度 0.5 1.0 米,岩性特点,团粒状大孔结构,欠压密。粉质粘土层(第二层),地质主要岩性为黄褐色分之粘土,硬塑状态,具有大孔结构,厚度约 3.0 米 ,qsk30 35kPa粉质粘土层(第三层),地质岩性为褐黄色粉质粘土,具微层理,含铁锰结核,可塑状态,厚度 3.5 米, qsk30 35kPa粉质粘土层(第四层),岩性为褐黄色粉质粘土,具微层理,含铁锰结核,硬塑状态,厚度未揭露,qsk30 35kPa, qpk1500 2000kPa不考虑地下水。场地位 1类一组 Tg( s) =0.25smax0.16 (表 3.8 高层建筑结构)4、屋面及楼面做法:

8、屋面做法:防水卷材20mm厚砂浆找平层炉渣混凝土找坡 3%苯板 60mm厚20mm厚砂浆找平层130mm厚钢筋混凝土楼板20mm厚混合砂浆楼面做法: 130厚混凝土楼板水泥砂浆抹灰(楼板上下各20mm厚)2.2 梁柱截面、梁跨度及柱高度的确定初估截面尺寸:感谢下载载精品1、柱: b×h=600mm×600mm2、梁:梁编号如下图:L1: h=(1/121/8) ×7200=600900取h=700mmb=(1/3 1/2)H=(1/31/2) ×700=233350取b=300mmL2: h=(1/121/8) ×2100=175263取h=2

9、50mmb=(1/3 1/2)H=(1/31/2) ×250=84 125取b=150mmL3: h=(1/121/8) ×4800=400600取h=600mmb=(1/3 1/2)H=(1/31/2) ×600=200300取b=250mmL4: h=(1/121/8) ×4500=375563取h=500mmb=(1/3 1/2)H=(1/31/2) ×500=16725 0取 b=200mmL5: h=(1/121/8) ×3600=300450取 h=400mmb=(1/3 1/2)H=(1/31/2) ×400=

10、133200取 b=200mL6:h=(1/12 1/8) ×5100=425 637取 h=600mb=(1/3 1/2)H=(1/3 1/2) ×600=200300取 b=250mm3、梁的计算跨度框架梁的计算跨度以上柱形心为准,由于建筑轴线与柱轴线重合,故计算跨度如下:感谢下载载精品图 2.3梁的计算跨度4、 柱高度底层柱h=3.6+0.45=4.05m其它层柱h=3.6m感谢下载载精品图 2.4横向框架计算简图及柱编号2.3 荷载计算2.3.1屋面均布恒载二毡三油防水层0.35 kN/ m2冷底子有热玛蹄脂0.05 kN/ m220mm厚1:2水泥砂浆找平0.02

11、×20=0.4 kN/ m 240mm厚钢筋混泥土整浇层0.04×25=1 kN/预应力混凝土多孔板(1.88+1.922 )/2=1.9 kN/ m 2吊顶粉底0.5 kN/ m2共计5.5 kN/ m2屋面恒载标准值为:( 55.8+0.24 )×. ( 7.2 ×.2+2.1+0.24 ) ×.5.5=5160 kN 2.3.2 楼面均布恒载按楼面做法逐项计算水磨石地面0.65 kN/ m250mm厚、钢筋混凝土整浇层0.05×25=1.25 kN/ m 2预应力混凝土多孔板1.9 kN/ m吊顶粉底0.5 kN/ m共计4.3

12、 kN/ m楼面恒载标准值为:222( 55.8+0.24 )×(7.2 ×2+2.1+0.24 )×4.3=4034 kN 2.3.3 屋面均布活载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时,仅考虑屋面雪荷载:雪荷载标准值为: 0.2 ×(55.8+0.24 )×(7.2 ×2+2.1+0.24 )=188 kN2.3.4楼面均布活荷载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感谢下载载精品2.0 ×( 55.8+0.24+024 ) ×( 7.2 ×2+2.1+2.4 ) =1884 kN2.4 梁柱自重L1: b ×h=0.4m

13、 ×0.8m长度 6.64 m每根重量0.8×3.0 ×25×(0.02 ×2+0.25 )=53.1 kN根数 28 ×6=168根L2: b ×h=0.25 ×0.5长度 1.86 m每根重量 0.5 ×1.86 ×25×. (0.02 ×3) =5.81 kN根数 14 ×6=84根L3: b ×h= 0.4×0.8长度 4.4 m每根重量0.45×4.4 ×2 5 ×(0.02 ×2+0.25 )=

14、35.2 kN根数 14 ×6=84根L4: b ×h=0.4 ×0.8长度 4.1 m每根重量0.7×4.1 ×25×(0.02 ×2+0.3 )=32.8kN根数 28 ×6=168根L5: b ×h=0.4m×0.8m长度 3.2 m每根重量 3.2.×0.825 ×( 0.02 ×2+0.4 ) =25.6 kN根数 16 ×4=64根L6:b×h=0.4 ×0.8长度 4.7 m每根重量 0.8 ×4.7 ×

15、;25×( 0.02 ×2+0.4 ) =37.6 kN根数 4×6=24根Z1: 截面 0.6×0.6 m 2长度 4.7 m每根重量( 0.6+0.02 ×2)2×4.7×25=42.3 kN根数 14×4=56根Z2: 截面 0.6×0.6 m 2长度 3.6m每根重量( 0.6+0.02 ×2)2×3.6×25=36.86 kN根数 14×4×3=168根Z3:截面 0.5 ×0.5 m 2长度 3.6 m每根重量( 0.5+0.02&#

16、215;2)2×3.6×25=22.5感谢下载载精品根数 14×4×2=112根表2-1梁柱自重梁(柱 )2每根重量 (kN)编 号截面 ( m) 长度 (m) 根数L10.4 ×0.86.6416853.1L20.25 ×0.1.86845.815L30.4 ×0.84.42435.2L40.4 ×0.84.116832.8L50.4 ×0.83.26425.6L60.4 ×0.84.72437.6Z10.6 ×0.64.76442.3Z20.6 ×0.63.616832.

17、4Z30.5 ×0.53.611222.5梁截面尺寸( mm)横梁( b×h)纵梁( b×h)混凝土等级AB 跨、 CD跨BC跨C307200×45002100×4500600×600柱截面尺寸( mm)层次混凝土等级b×h1C30600×6002-6C30600×6002.5 墙体自重外墙墙厚 240mm,采用瓷砖贴面;内墙墙厚 240mm,采用水泥砂浆抹面,内外墙均采用粉煤灰空心砌块砌筑。单位面积外墙体重量为:7.0 ×0.24=1.68 kN/ m 2感谢下载载精品单位面积外墙贴面重量为:

18、0.5 kN/ m 2单位面积内墙体重量为:7.0 ×0.24=1.68 kN/ m 2单位面积内墙贴面重量为(双面抹面) : 0.36 ×2=0.72 kN/ m 2墙体底层纵墙底层横墙表2.2墙体自重每片面积( 2)片数重量( KN)m外墙墙体77.572.85 ×4.05423.09外墙墙面外墙墙体85.733.15 ×4.05425.52外墙墙面外外墙墙体27.56墙4.05 ×4.0518.20外墙墙面外墙墙体37.765.55 ×4.05111.24外墙墙面内墙墙体77.572.85 ×4.05433.24内墙墙

19、面内内墙墙体85.7343.15 ×4.0536.74墙内墙墙面内墙墙体37.765.55 ×4.05116.18内墙墙面内墙墙体27.564.05 ×4.05111.81内墙墙面6.75 ×4.052外墙墙体91.8527.34外墙墙面外墙外墙墙体26.541.95 ×4.052外墙墙面7.904.55 ×4.052外墙墙体61.92296.67326.59233.98感谢下载载精品内墙外墙外墙其他层纵墙内墙其外他墙层横墙内墙外墙墙面18.43内墙墙体551.126.75 ×4.0512787.32内墙墙面236.20外墙

20、墙体344.742.85 ×3.620102.6外墙墙面外墙墙体76.203.15 ×3.60422.68外墙墙面外墙墙体391.914.05 ×3.620703.34外墙墙面16.64外墙墙体67.135.55 ×3.6228.77外墙墙面内墙墙体68.952.85 ×3.6429.55内墙墙面内墙墙体76.203.15 ×3.6432.66内墙墙面815.18内墙墙体391.914.05 ×3.616167.96内墙墙面内墙墙体33.575.55 ×3.6114.39内墙墙面外墙墙体81.656.75 

21、5;3.6224.3外墙墙面外墙墙体23.591.95 ×3.62207.97外墙墙面7.02外墙墙体55.044.55 ×3.6216.38外墙墙面内墙墙体1143.076.75 ×3.6281632.96内墙墙面489.89感谢下载载精品2.6 荷载总汇顶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包括屋面恒载 +50%屋面雪载 +纵横梁自重 +半层柱自重 +半层墙体自重。顶层恒载 Q1 :4182.56kN顶层活载 Q2 :190.98kN顶层梁自重 Q3: L1+L2+L3 +L4+L5+L6=1650.88+82.65+105.68+36.56+33.08+112.68+39.58

22、=2061.11kN顶层柱自重 Q4 :21.61 ×52=1123.72kN顶层墙自重 Q5 :703.34+851.18+207.97+1632.96=1677.7 kNG6=Q1 +1/2 Q2 +Q3 +1/2 Q4 +1/2 Q5 =9759.58 kN其他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包括楼面恒载+50%活载 +纵横梁自重 +楼面上下各半层的柱及纵横墙体自重。G5=3093.05+1/2 ×2387.31+2061.11+1123.72+3359.452=7830.99 kNG4=G3=G2=7830.99kNG1 ' =3093.05+1/2 ×2387.

23、31+2061.11+1/2 ×1123.72+1/2 ×24.31 ×62=10756.34kN门窗荷载计算2M-1、M-2采用钢框门,单位面积钢框门重量为0.4kN/ m2M-3、M-4、M-5采用木门,单位面积木门重量为0.2 kN/ mC-1、 C-2、C-3、 C-4、C-5、均采用钢框玻璃窗,单位面积钢框玻璃窗重量为0.45 kN/表 2.3门窗重量计算层号门窗号单位面积( 2)数量重量 (kN)m一M-10.9×2.1492.23242.2至M-23.6 ×2.715.783感谢下载载精品六C-11.8 ×1.5463.

24、75层C-21.5 ×1.561.24C-31.2 ×1.5532.99C-41.2 ×1.5442.541、底层墙体实际重量:G1 =10342.04 kN2、二至六层实际重量:G2=G3=G4=G5=G6=9721.5KN建筑物总重力荷载代表值=48607.5KN感谢下载载精品3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的侧向位移验算3.1 横向线刚度混凝土 C30EC3 10 7 kN/ m 2在框架结构中, 有现浇楼面或预制板楼面。 而现浇板的楼面, 板可以作为梁的有效翼缘,增大梁的有效刚度,减少框架侧移。为考虑这一有利作用,在计算梁的截面惯性矩时,对现浇楼面的边框架取I =1.

25、5 I 0 ( I 0 为梁的截面惯性矩) 。对中框架取 I =2.0 I 0 。若为装配楼板,现浇层的楼面,则边框架梁取I =1.2 I 0 ,对中框架取 I =1.5 I 0 。 横向线刚度计算见表 4.1 。3.1.1横向框架柱的侧移刚度D值柱线刚度列于表3.1 ,横向框架柱侧移刚度D 值计算见表 3.2 。3.1.2横向框架自振周期按顶点位移法计算框架的自振周期。顶点位移法是求结构基本频率的一种近似方法。将结构按质量分布情况简化为无限质点的悬臂直杆,导出以直杆顶点位移表示的基本公式。表 3.1柱线刚度柱号截面柱高度惯性矩线刚度2(m)bh34)KcEI c( kN·m)Z()

26、I 0( mmh12Z10.6×0.64.053.4 ×10-35.45 ×104Z20.6×0.63.63.4 ×10-38.02 ×104感谢下载载精品表 3.2横向框架柱侧移刚度D 值计算项目柱类型层边框架边柱边框架底中柱中框架边柱层中框架中柱D边框架二边柱至边框架六中柱层项目KKb(一般层 )K(一般层)根2 Kc122+KKKb (底层 )0.5 K (底层 )DKc h2 (kN / m)数K c+K24.25/5.45=0.780.4211573842.44+4.25/5.45=1.2280.5171867245.24/

27、5.45=0.9610.27615423285.24+3.14/5.45=1.5380.613209612811099844.25+4.25/2 ×7.2=0.590.203175424( 4.25+2.44 )0.321247584×2/14.4=0.929续表 3.2柱类型KK b (一般层 )2 KcKK b (底层 )Kc层二中框架( 6.45+6.45 )至边柱×2/14.4=0.896K (一般层)12根2+KDKc(kN / m)0.5 Kh2数(底层 )2+K0.2132314628感谢下载载精品六中框架( 6.45+4.25 )层中柱0.2873

28、457128×2/14.4=1.486D1567452这样,只要求出结构的顶点水平位移,就可以按下式求得结构的基本周期:T191.70 T式中0 基本周期调整系数,考虑填充墙使框架自振周期减少的影响,取0.6 ;T 框架的顶点位移。 在未求出框架的周期前, 无法求出框架的地震力及位移;T 是将框架的重力荷载视为水平作用力,求得的假想框架顶点位移。然后由T 求出 T1 ,再用 T1 求出框架结构的底部剪力,进而求出框架各层剪力和结构真正的位移。横向框架顶点位移计算见表3.3 。表 3.3横向框架顶点位移层层间相对位移Gi ( kN)Gi ( kN)Di ( kN/m)次GiiiDi69

29、721.58891.8214616600.00760.286459721.513725.1314616600.01380.371549721.528438.1614616600.01460.256439721.532331.7214616600.02560.170229721.546145.0814616600.03270.1431110342.045824.0311099840.06780.0678T11.7 0 T =1.7 ×0.60.3196 0.5773.2 横向地震作用计算在 I 类场地,6 度设防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情况下, 结构的特征周期 Tg =0.25s ,6

30、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max=0.16 。由于 T1 =0.577 Tg =1.4 ×0.25=0.35 ( s),应考虑顶点附加地震作用。感谢下载载精品按底部剪力法求得的基底剪力,若按 FiGi H iFEK分配给各层,则水平地震作用呈倒Gi H i三角形分布。对一般层,这种分布基本符合实际。但对结构上部,水平作用小于按时程分析法和振型分解法求得的结果,特别对于周期比较长的结构相差更大。地震的宏观震害也表明,结构上部往往震害很严重。 因此, n 即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考虑顶部地震力的加大。 n 考虑了结构周期和场地的影响。且修正后的剪力分布与实际更加吻合。n =0.08 T1 +0

31、.01=0.08 ×0.577+0.01=0.0562结构横向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7FEK =( Tg /T1 )× max ×0.85Gii1=(0.25/0.850 )0.9 ×0.16 ×0.85 ×88844.15=5691.88kN顶点附加水平地震作用:n FEK =0.068 ×5681.88=387.05kN各层横向地震剪力计算见表3.4 ,表中:Fi7GiH iFEK (1 n )G j H jj1横向框架各层水平地震作用和地震剪力。表 3.4各层横向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层hi( m)H iGiGi H

32、iGHii 7FiVi次kN mGj Hj( m)( kN)j 1( kN)( kN)63.621.69721.5209984.40.1231045.343614.2553.618.09721.51749870.104614.624142.7343.614.49721.5139989.60.083553.244674.1433.610.89721.5104992.20.072462.165261.2723.67.29721.569994.80.053312.435517.34感谢下载载精品10342.014.054.0541885.260.031181.565730.744注:表中第6 层 F

33、i 中加入了Fn ,其中 Fn =387.05kN 。3.3 横向框架抗震变形验算详见表 3.5 。表 3.5横向框架抗震变形验算Vi层高层间剪力 Vi层间刚度 Di层间位移Di层间相对弹性层次hi转角( kN)(kN)(m)e( m)63884.2314616600.002663.61/135354485.8914616600.003073.61/117344974.7414616600.00343.61/105835350.7814616600.003663.61/98325619.3814616600.003843.61/93815780.5411099840.005214.051/69

34、1注:层间弹性相对转角均满足要求。e e =1/450 。(若考虑填充墙抗力作用为1/550 )3.4 水平地震作用下横向框架的内力分析本设计取中框架为例, 柱端计算结果详见表3.1 。地震作用下框架梁柱弯矩, 梁端剪力及柱轴力分别见表3.2 。感谢下载载精品图 3.1 地震中框架弯矩图(kN/m)图 3.2地震力作用下框架梁端剪力及柱轴力(kN)3.5 竖向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的内力分析仍以中框架为例进行计算。3.5.1荷载计算a4.0 1/ 22.0m感谢下载载精品a/ l2.0/ 7.80.26122310.135+0.018=0.883第 6 层梁的均布线荷载CD跨:屋面均布恒载传给梁4

35、.38×4.5 ×0.836=16.48kN/m横梁自重(包括抹灰)( 0.4+0.02 ×2) ×0.8 ×25=8.8kN/m恒载:25.28kN/mDE跨:屋面均布恒载传给梁4.38×4.5 ×0.836=16.48kN/m横梁自重(包括抹灰)( 0.25+0.02 ×2)×0.45 ×25=3.26kN/m恒载:19.74kN/m第 25 层梁均布线荷载CD跨:楼面均布恒载传给梁3.24×4.5 ×0.836=12.19kN/m横梁自重(包括抹灰)(0.4+0.02

36、×2)×0.8 ×25=8.8kN/m无横墙恒载:20.99kN/mDE跨:楼面均布恒载传3.24×4.5 ×0.836=12.19kN/m横梁自重(包括抹灰)(0.25+0.02 ×2)×0.45 ×25=3.26kN/m恒载:15.45kN/m第 25 层集中荷载:纵梁自重(包括抹灰):(0.25+0.02 ×2)×0.45 ×25×4.5=14.67kN外纵墙自重(包括抹灰) :( 1.68+0.72 )×3.6 ×( 4.5-0.60)=33.70

37、 kN内纵墙自重:(1.68+0.72 )×3.6 ×(4.5-0.60) =33.70 kN柱自重(包括抹灰):0.49×0.49 ×3.6 ×25=21.609 kN总计:103.68 kN第 1 层梁均布线荷载CD 跨恒载:20.99kN/m感谢下载载精品DE 跨恒载:15.45kN/m第 1 层集中荷载:纵梁自重(包括抹灰):14.67 kN纵墙自重(包括抹灰):15.45kN柱自重(包括抹灰):24.31kN总计:90.87 kN活荷载计算:屋面梁上线活荷载q10.8834.00.51.77kN / m楼面梁上线活荷载q20.8834

38、.02.58.83kN / m边框架恒载及活荷载3.5.2用弯矩分配法计算框架弯矩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分析,除活荷载较大的工业厂房外,对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可以不考虑活荷载的不利布置。这样求得的框架内力,梁跨中弯矩较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法求得的弯矩偏低,但当活荷载在总荷载比例较大时,可在截面配感谢下载载精品筋时,将跨中弯矩乘1.1 1.2 的放大系数予以调整。固端弯矩计算( 1)恒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将框架视为两端固定梁,计算固端弯矩。( 2)活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将框架视为两端固定梁,计算固端弯矩。表 3.6固端弯矩计算层数简图边跨框架梁1.77kN/m11ql 2 =1.77kN/m 2顶层

39、12127.82m 28.97kN gm8.83kN/m1 ql 2 =18.83kN/m 2底层12127.82m 244.77kN gm2、分配系数计算考虑框架对称性,取半框架计算,半框架的梁柱线刚度。各杆端分配系数见表3.7表 3.7各杆端分配系数层号节点 C 各杆端分配系数节点 D 各杆端分配系数顶层C9C80.58D9D80.51C9D90.42D9C90.37D9E90.12标准C8C90.37C8C70.37D8D90.34D8D70.34层C8D80.26D8C80.25D8E80.07底层C1C20.4C1C00.31D1D20.37D1D00.28C1D10.29D1C10.27D1E10.083、传递系数感谢下载载精品远端固定,传递系数为1/2 ;4、弯矩分配恒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弯矩分配计算3.4 ,框架的弯矩图见图3.5 ;活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弯矩分配计算见图3.6 ,框架的弯矩图见图3.7 ;竖向荷载作用下,考虑框架梁端的塑性内力重分布,取弯矩调幅系数为0.8 ,调幅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