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胸腔积液诊断治疗_第1页
恶性胸腔积液诊断治疗_第2页
恶性胸腔积液诊断治疗_第3页
恶性胸腔积液诊断治疗_第4页
恶性胸腔积液诊断治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综上所述,胸液滤过生成后,大部分由综上所述,胸液滤过生成后,大部分由胸壁淋巴管重吸收,胸液转运在以下三部分胸壁淋巴管重吸收,胸液转运在以下三部分组织中进行,即体循环毛细血管、胸膜外的组织中进行,即体循环毛细血管、胸膜外的胸壁间质和胸膜腔胸壁间质和胸膜腔. . 正常情况下,脏层胸膜并不参与胸液的正常情况下,脏层胸膜并不参与胸液的引流。毛细血管和胸膜间皮水渗透性的自然引流。毛细血管和胸膜间皮水渗透性的自然增加可产生低张性液体;增加可产生低张性液体; 如果胸液滤过超过淋巴管的最大流量则如果胸液滤过超过淋巴管的最大流量则形成漏出液。形成漏出液。 当体循环毛细血管中的蛋白渗出量增加当体循环毛细血管中的

2、蛋白渗出量增加时则形成渗出液。时则形成渗出液。 主要用于顽固性主要用于顽固性MPEMPE。这种方法是将中。这种方法是将中间带有一泵腔的细管通过手术置于胸腹部间带有一泵腔的细管通过手术置于胸腹部皮下组织内,一端在胸腔、一端在腹腔,皮下组织内,一端在胸腔、一端在腹腔,而泵腔有而泵腔有2 2个向腹腔开放的单向瓣膜,从体个向腹腔开放的单向瓣膜,从体表面每按动泵一次即有表面每按动泵一次即有1.5ml1.5ml胸液转移至腹胸液转移至腹腔,病人只需每日挤压分流器的泵腔,病人只需每日挤压分流器的泵4 4次,每次,每次次1010分钟,胸水便会自动地从胸膜腔流入分钟,胸水便会自动地从胸膜腔流入腹膜腔,通过大面积腹

3、膜吸收,达到控制腹膜腔,通过大面积腹膜吸收,达到控制胸水的目的。胸水的目的。 胸、腹腔分流术胸、腹腔分流术 胸膜切除术在过去主要是通过开胸切除壁胸膜切除术在过去主要是通过开胸切除壁层胸膜,其胸水控制率可达层胸膜,其胸水控制率可达100100。但由于有。但由于有较多的并发症以及较多的并发症以及MPEMPE患者生存时间在患者生存时间在6 6个月个月左右,电视胸腔外科扩大了胸膜切除术的指左右,电视胸腔外科扩大了胸膜切除术的指征,但死亡率仍较高,征,但死亡率仍较高,30d30d胸水控制率胸水控制率100100,围手术围手术30d30d死亡率达死亡率达1010 胸膜切除术胸膜切除术 顺铂(DDP)DDP

4、是一种广谱、高效的化疗药物,渗透力强,胸腔给药副作用轻。顺铂胸腔内灌注是目前治疗恶性胸腔积液首选且有效的方法之一。胸水内药物浓度是血浆的1220倍。胸腔穿刺排尽胸水后,将DDP40mg/m2用生理盐水3040ml溶解后注入患者胸腔,每周1次,3次为一疗程,总的疗效为6080。具有疗效好,毒副反应少, 患者能耐受等特点 。 饮停胸胁主证:咳唾引痛,呼吸困难,咳逆气喘,息促不能平卧,或仅能偏卧于停饮的一侧,病侧肋间胀满,甚则可见偏侧胸廓隆起。舌苔薄白腻,脉沉弦或弦滑。治法:逐水祛饮,降气化痰方剂:十枣汤或控涎丹。药物:十枣汤:甘遂6g、大戟6g、芫花6g研末,大枣10枚煎汤送服。控涎丹:甘遂10g

5、、大戟10g、白芥子10g研末为丸如梧桐子大用淡盐汤或姜汤送下,每次510丸。二方均为攻逐水饮之剂。前方力峻,体实证实,积饮量多者用之,取甘遂、大戟、芫花研末,大枣煎汤送下,空腹顿服。后方药力较缓,反应较轻,系十枣汤去芫花加白芥子为丸,善祛皮里膜外之痰水,有宣肺理气之功。剂量均宜小量递增,连服35日,必要时停二、三日再服。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五苓散随症加减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五苓散随症加减药物:葶苈子12g,桑白皮10g,半夏9g,大枣5枚,猪苓12g,茯苓12g,桂枝6g,车前草24g,白芥子10g,白术12g,白花蛇舌草15g,半边莲15g,薏苡仁30g。胸痛甚者酌加郁金、元胡、白芍、甘草、赤芍、

6、丹参以活血行气缓急止痛;气促甚者酌加旋覆花、苏子、五味子以宣肺降气;低热起伏者酌加金银花、连翘、鱼腥草、败酱草、黄芩以清热解毒;咳血者酌加仙鹤草、黛蛤散、白茅根、藕节、生地等凉血止血;咳痰粘稠者加蜜麻黄、淡竹沥、莱菔子以化痰止咳。每日一剂。两周为一个疗程。连用2-4个疗程。椒目瓜蒌汤加减椒目瓜蒌汤加减药物:桑白皮、瓜蒌皮、丹参各15g,炙葶苈、车前草、马鞭草各30g,苏子、白芥子、法半夏、刺蒺藜、泽兰、川椒目、茯苓各12g,橘红9g,水蛭各6g。痰浊偏盛,胸部满闷、舌苔浊腻加薤白6g、杏仁10g。如水饮久停难去,胸胁支满,体弱,食少者,加桂枝10g、白术15g、甘草6g等通阳健脾化饮,不宜再予

7、峻攻。若见络气不和之候,可同时配合理气和络之剂,以冀气行水行。脾肺气虚者,加白术、陈皮、砂仁;肺肾阴虚者,加南北沙参、百合、山萸肉、炙鳖甲、麦冬、补骨脂;痰阻血瘀者,加三棱、炮山甲;热毒偏盛者,加黄芩、鱼腥草;咳甚者,加前胡、桔梗;咳痰血者,加仙鹤草、藕节炭、血余炭;胸痛者,加延胡索、川楝子。15天为1个疗程。阴虚内热主证:胸水伴呛咳时作,咯吐少量粘痰,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心烦,手足心热,盗汗,或伴胸胁闷痛,形体消瘦,舌质偏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清热。方剂: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加减。药物:沙参10g、麦冬15g、玉竹15g、天花粉15g、桑白皮15g、地骨皮15g、甘草6g。前方清

8、肺润燥,养阴生津,用于干咳,痰少,口干,舌质红。后方清肺降火,用于呛咳气逆,肌肤蒸热。药用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养阴生津;桑白皮、地骨皮、甘草等清肺降火。潮热加鳖甲30g (先煎)、功劳叶15g;咳嗽配百部10g、川贝母10g;胸胁闷痛,酌加瓜蒌皮15g、枳壳10g、广郁金10g、丝瓜络10g;积液未尽,加牡蛎30g、泽泻30g。兼有气虚、神疲、气短、易汗、面色苍白者,酌加太子参15g、黄芪30g、五味子10g。胸水的治疗在辨证分型治疗的基础上常采用如下用药:(1)结合抗癌治疗,加用龙葵、半枝莲、干蟾皮、石见穿、白花蛇舌草、苦参、山慈姑、牛蒡子、广豆根、雷公藤等具有较强抗癌作用的药物。如应用

9、兼有利水和抗癌作用的药物则效果更佳,可选茯苓、猪苓、泽漆、防己、芫花。(2)扶正祛邪兼顾。(3)祛邪不忘行气,选用佛手、香橼、玫瑰花、绿萼梅等药。(4)治疗宜以温化为原则。(5)重视动物药的应用,选用水蛭、土鳖、僵蚕、地龙、蟋蟀、蝼蛄等活血利水、化痰散结之品。若病久邪已入络,则需加用搜逐通络之品,如全蝎、蜈蚣、山甲、地龙等。中药外敷治疗恶性胸水的机理可能是通过中药化瘀消癥,芳香开窍,攻逐水饮等作用来改善肿瘤引起的血管、淋巴管的压迫情况,使引流通畅,从而有利于胸腔积液的吸收。同时中药外敷对改善肺通气功能有一定作用,如对气急、胸痛的改善等。动物实验证明皮肤透皮吸收良好,对西医方法治疗无效者仍可继续

10、发挥作用。李佩文教授从1985年起探讨用中药外敷治疗胸、腹水的方法,以健脾利水、温阳化瘀为主要治法,筛选出有效药物研制而成消水膏。具体药物及方法:生黄芪60g,牵牛子20g,桂枝10g,猪苓20g,莪术30g,桃仁10g,薏苡仁60g等。水煮2次,浓缩后酌加冰片少许及赋型剂,装入200ml瓶内封口,消毒灭菌。使用方法:洗净患侧胸壁,将消水膏涂于胸壁皮肤约12mm厚,涂药范围大于患侧胸水投影范围2 cm左右,覆盖薄塑料纸或纱布,使药膏保持潮湿状态,每日更换1次,连用15天。大黄3g、大戟3g、冰片5g、参三七3g、山慈姑5g、月石3g、莪术3g、麝香3g、黑膏药肉50g。除黑膏药外余药研成细粉,

11、调入已熔化的黑膏药肉内,均匀涂摊在无毒塑料薄膜上,厚约0.5cm,将膏药贴敷于肿瘤所在部位的体表,在用热水袋放在膏药上加温,以助药力迅速从皮肤体表透入体内,每日2小时。7天更换膏药1次。若贴敷部位的皮肤出现米粒样小水泡,揭掉后12天即自愈,可以继续外敷膏药。生大黄、白芷、枳实、山豆根、石打穿等芳香开窍、破瘀消癥中药,研细粉作为基质,再取石菖蒲、甘遂、大戟、芫花、薄荷等为主药,并可随症加减。如气急胸闷加沉香、瓜蒌;咳嗽加苏子、桑白皮;胸痛加莪术、元胡。煎浓汁为溶剂,用时取基质药粉6080g, 溶剂50100ml,混合调匀成膏,做成饼状,厚1cm左右,510cm大小,上撒少许冰片。每日外敷背部肺俞、膏肓俞和胸水病变部位,时间为24小时。每敷2天停用1天。具体方法:用具体方法:用B超定出两个穿刺点,两点水超定出两个穿刺点,两点水平距离约平距离约5cm,垂直距离,垂直距离13 cm。坐位,。坐位,取高位的穿刺点,先抽胸水约取高位的穿刺点,先抽胸水约1000 ml,然,然后灌注加热到后灌注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